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第142节

  分为五比零、四比一、三比二!

  四比一,输的是哪一场?

  这种赌局有五种不同的下注。

  三比二,输的是哪两场?

  这种赌局有十种不同的下注。

  加起来就是二十种不同下注。

  位置最少的就是五比零。

  谁能想到,浩浩荡荡南下而来的耶律燕才,竟然被打了个五比零!

  很多人觉得“冯绍民”会输。

  冯素贞五比零大获全胜,九成九的赌狗输光钱财,输的体无完肤。

  有没有赢家呢?

  当然有。

  包拯的红颜知己凌楚楚,为了表示对冯素贞的支持,下注二百两,靠着一比二十的超大赔率,大赚特赚。

  天香公主原本也想参与一手,可惜她手中没有零钱,出手就是金子,赌场不敢接注码,只能悻悻的离开。

  ……

  醉仙楼。

  李兆廷邀请好友们喝酒庆功。

  包拯、公孙策、凌楚楚、展昭、天香公主,都在邀请之列,展昭和五鼠坐一桌,给他们买了一大桌零食。

  李兆廷等人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公孙策最先抱怨:“布衣,我真是被你们夫妻害惨了,你是不知道啊,我现在出趟门,至少有二十个人堵着我问冯绍民是谁,连八贤王都来了!”

  李兆廷道:“这好办,你就说冯绍民已经娶妻,断了别人的念头!”

  “冯绍民娶的哪家姑娘?”

  “大理镇南王段正淳的女儿!”

  “你觉得有人相信吗?”

  “镇南王风流成性,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女儿,随便编一个。”

  “真哒?”

  “这么形容吧!大理王城,家里有漂亮媳妇的,防贼一样防着他,有个叫万劫谷的地方,外面有块牌子,姓段的入谷必死,就是要提防段正淳。”

  “防住了吗?”

  “段正淳让人挖了条地道!”

  说到此处,嘘声一片。

  包拯和公孙策是正人君子,凌楚楚和天香公主对此非常感兴趣,缠着李兆廷多讲一些,日后出去吹牛逼!

  “布衣,你对使团怎么看?我觉得他们都有古怪,尤其是出云国!”

  公孙策敏锐察觉出云国使团藏着很多秘密,尤其是那个利秀公主。

  天香公主晃了晃甘蔗:“我觉得辽国使团问题最大,那个耶律燕才是吸引注意力的,主心骨是耶律俊才。”

  包拯分析道:“我入宫面圣的时候见到过高句丽使团,我觉得他们才是最古怪的,从上到下都非常古怪。”

  三人同时看向李兆廷。

  “布衣,你怎么看?”

  “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废话!谁不知道有蹊跷!”

  天香不满的嗔了一句。

  李兆廷干咳两声:“咳咳,我和包拯有相同意见,我觉得高句丽使团是最古怪的,这根本不是正常使团。”

  凌楚楚笑道:“怎么不正常?难道被包大哥看一眼就会发生命案?”

  众人相视一笑,饮酒聊天。

  翌日清晨,同文馆传来惨叫声。

  高句丽太子,被人刺杀!

  高句丽王有七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早夭,只有两个儿子健康长大,如今太子被杀,此事必须慎重处置。

第106章 你先挡着,我堵住他的嘴,关掉他的音响

  使团和使团是不同的。

  招待规格、住宿馆驿均有不同。

  辽国使团住在规模最大,足足有五百二十五个房间的“都亭驿”。

  高句丽使团住在同文馆。

  出云国使团住在瞻云馆。

  西夏人来了住在都亭西驿。

  大理、交州的住在怀远驿。

  回纥、于阗的住在礼宾院。

  宴请辽国使者是在班荆馆。

  一是因为“势利眼”。

  二是为了防止使团相互勾连,或者私下斗殴,出了问题非常麻烦。

  现在,不仅出了问题,而且是最最最严重的问题,高句丽使节被刺杀,死的不是大臣,而是高句丽太子。

  这会影响高句丽王位更替。

  根据谁获利谁是凶手的原则,最大的嫌疑人是……高句丽七皇子。

  高句丽王只有两个儿子。

  太子遇刺。

  七皇子是唯一储君。

  无论这货多么不成器,高句丽王也要让他做太子,文武群臣要么老老实实改弦更张,要么等待秋后算账。

  只有七皇子获利吗?

  高句丽太子死在大宋京城,如果不能尽快抓到凶手,高句丽和大宋的关系一落千丈,周围异族都有好处。

  同文馆的守卫是谁?

  会不会是守卫的仇人,为了让守卫背负失职之罪,趁机发动刺杀?

  嫌疑人非常多。

  高句丽使者急头白脸的闹腾。

  赵祯本想把案件交给刑部负责,不巧的是,四大名捕全都在外办案,这种事情交给捕快,未免有些失礼。

  经过群臣商议,决定把案件交给八贤王负责,八贤王本想请包拯和公孙策帮忙查案,考虑到临近春闱,两人点灯熬油的备考,不能沾染了官司。

  略一思索,想到一位“大才”。

  ……

  一顶轿子停在李府门口。

  八贤王掀开轿帘,露出一张雍容华贵的面容,宋朝皇室别的不提,颜值个顶个的高,八贤王的姿容体态,一看就是富贵王侯,不当皇帝可惜了。

  这里就有人问了。

  为什么是八贤王?

  难道八贤王排行老八?

  八贤王是赵匡胤的儿子。

  赵光义登基后,大嫂抱着儿子去金殿讲理,表示你侄儿幼小,当皇帝恐怕会被豺狼虎豹撕碎,你当皇帝,江山终归是赵家的,我妇道人家,没意见,但孩儿幼小,你总该给个说法吧?

  赵光义大笑:“皇帝是万岁,王爷是千岁,我这侄儿本该是万岁。

  朕封侄儿为:保国王,护国王,殿前王,殿后王,殿左王,殿右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

  一个王爷一千岁。

  加起来就是八千岁。

  朕再赐他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这根金锏算是一千岁。

  还不够,朕再赐金镶白玉锁,见锁如见朕,真龙天子庇护,天上地下,无人敢杀,白玉锁算作是一千岁。

  嫂嫂,你可满意?”

  事情做到这份上,继续胡搅蛮缠会惹恼赵光义,只能点头应允,赵德芳从此被称为八贤王,领八份封赏。

  八贤王是最超然的存在。

  只要不造反,啥事儿都没有。

  关键是,八贤王不用造反,因为他没有儿子,八贤王只有一个女儿,还有几个义女,据说早年有个儿子,出生不久重病夭折,自此再没有子嗣。

  没儿子怎么造反?

  造反成功,皇位传给谁啊!

  段延庆得知段誉是亲儿子,为何立刻大彻大悟?因为段延庆知道,就算自己能成功,江山早晚交给外人。

  段誉是他亲生儿子,大理皇位早晚到亲儿子手中,段正明非常有手段,让段誉认他为干爹,面子里子都有,给他七龙珠,也许不出更好的愿望。

  武则天牛不牛?

  华夏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狄仁杰一句话爆杀女帝:“只听说儿子拜母亲,没有侄子拜姑姑!”

  皇帝不用担心八贤王造反,八贤王也看开了,专心维持好名声,希望后世戏曲小说,多给自己编点故事。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皇位拿不到,那就要名气吧!

  李兆廷得知八贤王来了,心知他肯定不是来找自己的,让冯素贞换上冯绍民的马甲,请八贤王喝茶听琴。

  李兆廷已经编好故事。

  “冯绍民”是冯素贞的兄长,自幼入仙山拜师学艺,学成绝世武功,擅长佛门剑术,才高八斗文武双全。

首节 上一节 142/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