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是想好了的,图南马上就要上高中,自己做生意就能多一些时间照顾他。以后你也不用特意为了照顾顺顺特意调班了,下了班也能好好睡上一觉,这几年辛苦你了。”
宋莹歪头倒在黄玲肩膀上,
“玲姐,那以后厂里要有点什么事情我岂不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黄玲笑道:
“我只是停薪留职,又不是离家出走,有什么事你还是可以跟我说道说道的,我也乐意听。再说了,店铺就在工厂外围,你中间休息的时候还可以来找我。”
宋莹一下子来了精神,
“也是哈,厂里现在效益不好,工作也没之前那么忙了,无聊的时候我就去找你聊天。”
“没问题!”
“那,玲姐,你开店想做什么生意?”
林武峰问,陆峰回答,
“开小卖铺,卖点生活用品之类的。”
黄玲申请了停薪留职,租了位置靠前的店面,去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
一个月后,证件下来了,‘阿玲小卖铺’正式开张。
店面不大,除了陆峰能拿出来的货物,还从其他农贸市场进了一些。
黄玲在厂里人缘本来就好,开张这天厂里的老同事们很多都来光顾,第一天出乎意料的忙。
晚上,黄玲坐在床上竖着前,大概算了一下第一天的利率,竟然有十多块钱,相当于之前小半个月的工资,可是把她给乐坏了。
“难怪当初那么多人冒着大风险都要当个体户,确实比上班挣得多。”
黄玲庆幸当初听了陆峰的建议,任务分久违的涨了1分。
事实上何止这点,卖出去的东西有一半是陆峰给的,这些纯挣。
不过这种现象没有维持多久,第二个星期生意就慢慢淡下来了。
宋莹每天都去找黄玲,前两天还帮她卖货来着。
黄玲建议:
“宋莹,你要不要也出来开店?开个早餐店什么的,生意应该会不错。”
宋莹笑道:
“玲姐,我看你店里这几天生意好得很,是不是挣了不少钱啊?快说说,挣了多少?”
黄玲笑道:
“是挣了点,但也没有很多,不过比在厂里上班倒是好一点。说真的宋莹,这要是别人我肯定不会说这些,但是你不一样,我真心希望你考虑一下。”
宋莹也不开玩笑了,正色道:
“说真的,其实看你这小卖铺开张那几天生意那么好我也心动过,还跟武峰聊了聊。
武峰说棉纺厂虽然工资低,但是稳定。做生意需要本金,店面租金一年都不少呢,万一生意不好怎么办?
我们俩是双职工,虽然挣得不多,但就图个稳定。
你知道的,武峰以前过过苦日子,所以做事情考虑得比较多。”
黄玲理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生意渐渐淡下来,黄玲边看店边织毛衣,这也是一份额外的收入。
这一个月下来,黄玲挣得比陆峰的工资还多。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100只汤碗】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100只茶杯】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100只盘子】
···
最近的奖励来的很及时,都是小卖铺没有的,都可以拿去卖。
只是店面实在太小,放不下更多的东西。
正好隔壁的店面还没有租出去,夫妻两一合计,有了同样的想法。
黄玲去找了房产科陆科长,如果陆科长同意她在两间店面中间开个门口,她就把隔壁那间也租下来。
黄玲是厂里极少数带头相应停薪留职的员工,加上还有那么多店面没有租出去,陆科长当然同意了。
于是,阿玲小卖铺扩大了面积。
虽然是两个店面,但只开一个门口,毕竟只有黄玲一个人看店。
店面大了不少,多出来的空间黄玲用来卖点早点,像是茶叶蛋包子之类的,都是从家里做好了直接搬来的。
为此家里又买了一辆三轮车,陆峰每天晨跑就跟在车子后面,帮黄玲把这些东西拉到店里就回来,去学校的时候再把顺顺送到她那儿。
陆峰建议她不要做这么多,免得太累,尤其是到了冬天就更难。
可是尝到了挣‘大钱’甜头的黄玲听不进去。
陆峰之前那个让她在家看着庄图南的理由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现在甚至比之前在棉纺厂更忙了,不过脸上的笑容倒是比之前多了很多。
陆峰也不管她了,只要她开心就好,反正庄图南那个事只是说服她的借口而已。
拿到营业执照之后宋向阳就跑去了沪上,在那边待了好些天,逛了很多市场,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台桌面电风扇。
“庄老师,除了这种电风扇,还有洗衣机、脱水机之类的电器,在那边卖的可好了。
我跟几个朋友进了一批货,得下星期才到,到时候每样放一台到玲姐的店里试卖,看看情况怎么样。卖不出去就拿回来给我,或者你们自己留着用。”
陆峰明白宋向阳的心意,知道感恩的人才没有辜负他当初的出手。
“行,到时候你买多少钱告诉我。”
宋向阳道:
“到时候进货价给我就行。”
陆峰也不跟他客气,
“行,那我就先谢谢你了。”
新鲜事物吸引人,都是实用家电,电风扇最受很欢迎,一拿出来就有人抢。
这时候有些人家已经装了吊扇,有些人家房子不适合吊扇,只能硬抗炎热。
这种台式风扇整合他们心意,尽管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有点小贵,但炎热的夏天让人们已经不去计较这些了。
洗衣机脱水机虽然也很实用,尤其是对于女人们来说那简直就是冬天的就救星,只是这玩意儿价格比电风扇高出太多,一般收入的人家还真不舍得买。
电风扇拿出来没几分钟就成功出手,又从宋向阳那里拿了两台,也很快就卖出去了。
洗衣机放了三天被张书记买走了,至于脱水机,黄玲拉回了小院,与林家共用。
第一次进货,宋向阳也只是试试水,没想到这么好卖,于是很快就去进了第二批货。
小卖铺后来就不卖洗衣机了,即便卖得出去也不买,有人来问就介绍他去找宋向阳,电风扇成了店里唯一的小电器。
第67章 宋莹要改行
有了黄玲的例子在前面,厂里开始有人跟随她的脚步,第一个便是李婶。
李婶年纪大了,虽然厂里的工作没有以前那么累,但她身体还是吃不消。
宋向阳这些年都住在李婶家,作为回报,他在巷子里给李婶开了一家书店。
还是以李一鸣的名字命得名,叫‘一鸣书店’。
书店不仅提供各种书籍,学习文具,还有报纸、磁带、海报之类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他们家还装了电话,以后大家打电话就不用跑去国营商店了,方便的很。
其实装电话这个事情陆峰之前也想过,只是巷子里都是邻居,装了电话难免成为公用,这样会打扰到他们一家的生活。
李婶家装电话一来方便街坊邻居使用,二来也是个收入。
不过这个事倒是提醒了黄玲,没过多久小卖铺那边也装了电话,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棉纺厂外围的店面渐渐被租出去,面馆、包子铺、理发店相继开起来,租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厂里的压力。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100支眉笔】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100支口红】
【今日试卷得分:100分,奖励100片面膜】
···
连续一个月,系统给的都是化妆品护肤品之类的玩意儿。
宋向阳现在主要卖家电,这些东西他都不要,就都放去了小卖部。
陆峰在吴建国那儿定制了一个柜子,专门用来放这些小东西。
自家卖的东西自己当然得先用,要不然就像黄玲现在这样,人家问她都不知道该怎么答。
“玲姐,这个爽肤水跟乳液有什么不一样吗?”
“还有这个精华液,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啊?”
“这个粉底液要怎么用?”
黄玲一问三不知,因为陆峰知道的也不多,让她看后面的说明。
于是黄玲开始研究护肤,研究化妆。
说明能提供的建议有限,没研究明白的时候化的四不像。
黄玲带一套护肤品跟化妆品去找宋莹,宋莹在打扮这方面比她有经验。
即便是些没见过更没用过的东西,凭着感觉走也比黄玲强很多。
反复尝试了几次之后就掌握了七七八八,黄玲再学一学,也就差不多了。
之后黄玲每天都化好妆再出门,成了巷子里最洋气的一个。
宋莹打趣她,如果她还在棉纺厂,这厂花的位置非她莫属。
陆峰建议她拿出一套作为试用品,顾客来看可以先给她画一画,看到了效果,说不定原本没打算买的也想买了。
这方法的确有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人,谁不想自己每天漂漂亮亮的。
本来只是好奇的人,经过黄玲这么一化,看到了不同以往的自己,自然也就想买了。
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加,而且大家生意都不错。
宋莹是真的动了心,再次征求林无缝的意见。
“武峰,厂里效益不好,工资不见涨也就罢了,连以前节假日的福利都没有了。你看玲姐她们那些出去开店的,生意好的咧,比我们这样强多了。
不说别人,你就说玲姐吧,她光是早上卖点茶叶蛋跟包子都能赶上我的工资,还不用跟我一样那么累。”
林武峰知道宋莹是真的动了心思,这段时间他的想法也有了改变,就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