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全新的格局,初步奠定。
而远在封地的三位诸侯王,在收到京城传来的战报时,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直到他们自家的探子回来,传递的消息与京城的战报一致,他们才堪堪相信这个事实。
原本他们的计划,是等京城被清军攻破,大乾皇室彻底覆灭。
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順地,以“为先帝复仇”之名,起兵逐鹿,问鼎中原。
为了这个计划,他们甚至暗中为清军的奇袭,提供不少的便利。
那位神秘莫测的国师,于京城外斩杀两位大宗师?!
这个消息,彻底击溃他们所有的野心与侥幸。
他们惊恐地意识到,自己那些所谓的精兵强将,
在那位白发国师的面前,恐怕也只是一剑的事情。
于是,三位原本还蠢蠢欲动的诸侯王,此刻彻底老实下来。
他们不约而同,亲自与自家亲信,备上最丰厚的礼物,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城。
生怕去晚了,引得那位国师不满,亲自上门“拜访”他们。
没过多久,三位藩王便出现在朝堂上,献上他们带来的礼物。
他们一个两个卑躬屈膝,声泪俱下,用最恭敬的言辞,
表达自己对女帝的无限忠诚,以及对护国大圣师的崇拜。
他们发誓,愿意永远为大乾镇守边疆,永不叛乱。
他们心中清楚,有那位神魔般的白发剑圣在京城里坐着。
任何的谋逆,都是自寻死路。
而就在京城内外,都因林寒洲的赫赫神威,而变得前所未有地稳定之时。
边境战场,也传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捷报。
镇守在青州正面战场的那位清军大宗师,在得知京城的消息后,连夜跑路。
他根本不敢想象,那到底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那两位大宗师可都是他的同僚,实力与他在伯仲之间,都是当世修为最高者。
可就是两位这样的当世强者,竟然被一个神秘剑圣,一同斩杀。
刚刚得知这个消息,他甚至以为是自家探子被对面收买,传递假情报。
但当他亲自去确认情报真实性后,他不得不相信这个荒谬的消息。
随着这位大宗师落荒而逃,其余宗师将领得知后,也纷纷效仿。
他们可太怕那位杀神杀到边境来,京城外那十万雪狼铁骑的宗师将领,下场还历历在目。
一时间,因为清军的大量将领临阵脱逃,导致二十几万清军群龙无首,军心大乱。
大乾边境的那位大宗师趁势发起总攻,一路上势如破竹,将清军打得节节败退。
仅仅是一周时间,清军战线便全面崩溃。
二十多万清军要么被剿灭,要么投降,失去将领的他们战意全无。
被大清占据近十年的两州之地,就这样轻松的拿回来。
这个消息,更是将林寒洲的威名,直接推向神坛。
那位镇守边境的大宗师,更是对其赞崇道。
“我为镇国大将军,仅仅只能领军与一位大宗师对峙。”
“而护国大圣师,即便是在千里之外的京城,都能吓退大宗师,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才是真正的无上神威。
在林寒洲的绝对武力威慑下,大乾王朝那岌岌可危的局势,奇迹般地重新稳定下来。
原本野心勃勃的三大藩王,俯首称臣。
原本蠢蠢欲动的三大宗门,也纷纷派人送来贺礼,表示愿意听从朝廷号令。
一个以年轻的女帝为政治核心,以神秘的国师为武力支柱的全新权力格局,初步形成。
前不久还日薄西山的大乾,似乎,真的要迎来新生了。
第42章 削藩阳谋,大乾彻底一统
京城的局势,虽然暂时稳定,但林寒洲却十分清楚。
三大藩王那所谓的忠诚,不过是建立在他恐怖实力威慑之下的假象。
只要他稍有不慎,或是将来寿元耗尽,这些盘踞一方的饿狼,便会立刻反噬朝廷。
藩王之患对大乾来说,如芒在背,必须除之而后快。
这一日,林寒洲主动找到已经初步掌控朝政,变得愈发沉稳果决的女帝李月婵。
“陛下,这三大藩王,虽已俯首,但其心必异。”
“其麾下私兵数十万,占据着富庶之地,终究是帝国的心腹大患。”
“我认为,当趁此京师大捷,我威望正盛之际,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这个隐患。”
林寒洲上来就是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弯弯绕绕。
李月婵闻言,秀眉微蹙。
“那国师的意思是,要对三位皇叔,用兵吗?”
“可他们,毕竟是皇室宗亲,又刚刚宣誓效忠,若是我们无故用兵,恐怕会失去天下人心。”
“呵呵,对付他们,可不需要动武。”
“如果要动武,我现在就已经去三大藩王的领地,挨个拜访。”
“想要对付这些老狐狸,当用阳谋。”
说到此处,林寒洲嘴角勾起一抹尽在掌握的笑容。
他上个梦境世界当了近百年的帝王,对于帝王权术也是略知一二。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林寒洲为年轻的女帝,详细策划一系列的连环之策。
听完之后,李月婵那双明亮的美眸里,异彩连连。
她看着眼前这个须发皆白的国师,心中充满无尽的崇拜与安心。
有他在,真好。
一道道由女帝亲笔书写的旨意,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三位藩王的封地。
旨意的内容,充满了皇恩浩荡。
女帝在旨意中,高度赞扬三位藩王。
在京师危急之际,“忠心护国”、“未曾起兵作乱”的“赫赫战功”。
为表彰三位皇叔的“功绩”,她决定,将三位藩王一并召入京城。
她要亲自为他们,加官进爵,赏赐无数。
这便是阳谋的第一步——明升暗降,调虎离山。
接到旨意的三位藩王,一个个都成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心中比谁都清楚,自己那所谓的“功绩”,是多么的可笑。
他们不去趁火打劫,就已经是烧高香了,哪里来的功劳?
这明显就是一场鸿门宴。
去就是自投罗网,从此成为京城里的笼中之鸟,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地盘。
可若是不去?
那就是公然抗旨!
在如今这位白发剑圣威震天下的当口,抗旨与找死有何异?
他们可不想,哪天在自家的府邸内被发现“羞愧自杀”。
如今的三位藩王,在自己的王府里,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他们秘密联络,商议对策,还派人去向那一直与他们暗中勾结的三大宗门求助。
然而,三大宗门的回复,却是惊人的一致。
“宗门,当遵从朝廷号令,不敢妄议国事。”
收到这个回复,三位藩王就差没气的把桌子给砸了。
不是?什么叫不敢妄议国事?
当初不是你们怂恿我们屯兵造反吗?
现在遇上不可力敌的国师,就弃我们如敝屣?
三大藩王在心中痛骂三大宗门的无情,就差没把对方祖宗十八代挨个问候一遍。
可骂归骂,但他们也是十分清楚现在自身的处境。
三大宗门与他们切割关系,算是彻底断绝他们最后的希望。
如今,他们已经被整个大乾给孤立。
最终,在经过数日的煎熬后,三位藩王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他们各自带着一支小小的亲卫队,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前往京城领赏。
当他们抵达京城,在那场盛大的封赏大典上,从女帝手中接过那些册封的新官职。
太师、太傅、太保,这些官职看似尊贵,却是无半分实权的虚职。
这波完全就是明升暗降。
紧接着,阳谋的第二步,接踵而至。
女帝再次下旨,宣称为加强国防,应对北方的清军威胁,决定对全国军制进行改革。
所有藩王麾下的私兵,将被改编为国防军。
并分批次,调往直面清军的北方边境,进行整编。
三大藩王得知这个消息,悬着的心最终还是死了。
若是以往,朝廷下达这个命令,他们有一百种方法推辞。
可如今,大乾国师斩落清军两位大宗师,在军队里的声望已经到达顶点。
在如此的声望下,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