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我靠梦境穿越诸天 第37节

  看到林寒洲的身影,李月婵那双威严的凤眸之中,瞬间涌上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喜悦。

  她快步上前,对着林寒洲深深一拜。

  这五十年来,她早已习惯这位护国大圣师的存在。

  他虽然一直在闭关,但只要一想到,他就静静地在这座皇宫的深处。

  李月蝉的心中,便会感到无比的安心。

  “起来吧,说了多少次了,皇帝不用向臣子行礼,你就是听不进去。”

  林寒洲的嘴角,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

  “国师言重了,若是没有国师就没有如今的大乾,更没有如今的我。”

  李月蝉满脸认真的说道,心中充满对林寒洲的感激。

  她非常清楚,如果当年没有林寒洲出手,她早就化为一具枯骨。

  “五十年不见,陛下风采依旧啊。”

  林寒洲脸上笑容不减,他走上前去将李月蝉扶起。

  “月婵……已经老了。”

  握着林寒洲的手,李月婵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她之所以还能保持着如此年轻的容貌,全赖于她那不俗的修炼天赋。

  想当初,她十六岁时,便已经是一流巅峰武者。

  这个修炼速度,已经能超越绝大多数武者。

  这五十年来,她的修为也成功突破到宗师境,增寿三百载。

  有着整个皇室海量的资源倾斜,她想要做到这点并不算难。

  更何况,还有林寒洲时不时出关的指点。

  他的每次指点都一针见血,都能说到最关键的问题上。

  这对拥有武学奇才天赋的林寒洲来说,想要做到这些并不算难。

  以他对这个世界修炼功法的了解,甚至可以直接创造宗师级功法。

  要知道,宗师级功法哪怕是放在传承千年的三大宗门,都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这样的珍贵宝物,林寒洲都能随意创造,足以看出他如今的武学造诣有多深。

  这样的武学造诣,指点别人修炼自然是易如反掌。

  正是这个原因,李月蝉不仅突破宗师,如今还达到资深宗师的境界。

  只要再给她一些时间,她后面达到大宗师境界也不是难事。

  等她突破到大宗师境,便能拥有亲手镇压这个天下的力量。

  到时候,即便林寒洲离开,她也能自己独当一面。

  再也不需要,事事都依赖于对方。

  而林寒洲的修为,也在这五十年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三阶气海境巅峰!

  他体内的金色气海,早已扩张到了极致。

  其中,金色的灵力已经压缩到极致,蕴含着足以毁天灭地的恐怖力量。

  但是,他也触摸到了这个世界的天花板。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在自己的头顶之上,有一层无形的屏障。

  那是由天地规则构成的壁垒,死死地,限制着他。

  让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前进一步,突破到四阶真元境。

  他知道,这不是他天赋的问题。

  有着“武学奇才”这个蓝色天赋的加持,他的修炼速度和领悟能力,早已超越这个世界所有的天才。

  这是这个世界本身的问题。

  这个名为“大乾王朝”的低等世界,其本源孱弱,法则残缺。

  它所能承载的个体伟力极限,便是三阶巅峰的大宗师。

  这里根本就无法诞生出四阶的武者。

  除非,是那种万古不出,能够打破世界规则限制的绝世妖孽。

  只有那种天才,才有一丝可能强行破境。

  而林寒洲,在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后,不得不承认,他显然还做不到这点。

  屡次破境失败的他,也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于是乎,他便开始修炼身法和武技,增强自己的底蕴。

  这五十年里,他早已将自己能修炼的,都修炼到一个极致。

  无论是从皇室宝库学来的玄阶上品身法《浮光掠影》,

  还是那门从金刚寺借来的拳法《大日神拳》,都已被他修炼到圆满之境。

  而他最擅长的《流云剑法》,更是隐隐有了一种,要自行推演,

  突破玄阶桎梏,晋升到更高层次地阶的趋势。

  这一切都得益于,武学奇才那逆天效果的加持。

  除此之外,他还修炼了无数旁门左道的奇技淫巧。

  什么易容术、缩骨功、龟息法……

  可以说,他现在已经没什么好修炼的了。

  在这个世界,他已经走到武道的尽头。

  既然无法再前进一步,那便出去好好逛逛吧,他如今出关的打算便是为此。

  在向李月蝉道别后,林寒洲悄无声息地离开京城。

  他想去看看,这个由他亲手守护五十多年的盛世,如今是何等的模样。

第46章 大清再起,百万雄师压境

  就在林寒洲出关后,大概过了几个月。

  一个足以震撼整个大乾王朝的惊天噩耗。

  从北方边境,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京城。

  沉寂整整五十多年的北方大清王朝,再次悍然南下。

  当这封被鲜血染红的军报,被呈上太和殿的龙案之上时,

  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大臣得知这个消息,脸上皆是不可置信之色。

  龙椅上,女帝李月婵此刻面沉如水,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五十年前,那场惨烈的京师保卫战,还历历在目。

  那位白发剑圣,一人一剑,阵前斩双宗,于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传说。

  至今,还被天下的说书人津津乐道。

  那一战,算是彻底打断大清的脊梁。

  所有人都以为,至少在数百年内,大清都再也无力南下。

  “兵部尚书!”

  李月婵那冰冷的声音,打破了大殿的宁静。

  “臣……臣在!”

  兵部尚书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

  兵部尚书展开手中的军报,用一种干涩的声音,念道。

  “启奏陛下,大清倾国来犯,其先锋号称百万大军,已于三日前,连破辽州数城,占领大半个辽州。”

  “什么?!”

  “百万大军?!这……这怎么可能?”

  “辽州沦陷大半?这……”

  “他们不是已经被国师大人于五十年前,杀得元气大伤吗?怎么还有余力犯我大乾疆界?”

  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然而,更让他们感到绝望的还在后面。

  兵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念出那最致命的情报。

  “据前线探报,清军阵中,疑似有十位大宗师级别的强者……随行。”

  “十位大宗师”这五个字,如同五道九天神雷,狠狠地劈在每一个人的头顶上。

  整个大殿,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但这一次,不再是因为震惊,而是因为深入骨髓的绝望。

  那可是,十位大宗师啊!

  是大乾王朝,倾尽全国之力,都没有的强者数量。

  这整整五十年里,大乾靠着海量资源,也才勉强诞生三位大宗师。

  算上原本镇守北疆和监视宗门的那两位,如今的大乾,也仅仅只有五位大宗师。

  高端战力,完全处于碾压性的劣势。

  这仗还怎么打?!

  要知道,大宗师一人就堪比百万大军。

  多一位大宗师,对战局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更不要说多五位。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一位老臣失态地咆哮道。

  “这一定是假消息,是清军的疑兵之计。”

  “五十年前,他们被国师大人斩了两位大宗师,便已伤筋动骨。”

  “五十年后,他们从哪里,变出十位大宗师来?!”

首节 上一节 37/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