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尔很确定会涨价,因为维斯帕到埃及之后就会征集船只用来运送士兵补给,能运粮食到帕尔菲的商队会少很多,粮食价格会随之再次水涨船高。
他已经派人到北面的叙利亚和塞浦路斯买船了,要打这个信息差赚一笔钱。目前维斯帕起兵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但除了核心决策层的一部分人,没人知道他们要渡海远征,估计大众还以为维斯帕这个以谨慎稳重出名的人会打静坐战,等对面主动出击。
这时候买船正正好好,维斯帕的亲信也没有制止,只是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维斯帕,就算是默许让奥维尔运作。
--------------------------------
在圣城之中发生的事情逃不过所有人的眼睛,他们都知道圣城陷入了内战,在奥维尔看来那边还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据说因为混乱而死的平民数量已经到了两三万,这是个让罗马人都咋舌的数字,他们费功夫打了一整年,才抓到三万人,杀死了一万多人,帕尔菲人只用两个月就迎头赶上了。
他让人工工整整的写了告示,贴在难民营外面的墙上,还让人到难民营里面宣传。宣传圣城内的三个党派如何如何不干人事,如何如何烧杀抢掠,罗马人比他们更具有道德,给了他们生存的机会,还保证他们的安全。
与此同时,他还放出消息要招募人手。每人每天提供四人份的口粮,和奋锐党、短刀党、祭司党作战,提供武器装备和训练。
并且他还保证,只要参加了辅助军的人都可以获得土地,如果有战功的话可以获得更多土地,乃至成为贵族的一员。
这是慷他人之慨,但情况确实如此,这场战争之后,帕尔菲缺少的就是人而非土地了。那些贵族被起义军清剿了好几轮,也空出来很多席位,适当补充一些新鲜血液,是亚基塔大王绝对会做的事情。
不管是为了利益还是为了仇恨,总之报名的人非常踊跃,奥维尔也不是难民安置办主任,不可能照单全收,就吸收了其中素质和状态最好的两千人作为辅助军的一员。
其实这两千人的维护成本和那六百人比也没差多少,奥维尔只用出一家人的口粮和空头支票就行,口粮和军粮不一样,奥维尔的良心还没到让所有人吃小麦的地步,这地方粮食没那么富裕,会掺杂大麦和别的杂粮,但都是正经的食物,他的良心还没那么丧失往里面掺木屑,这些人具体怎么吃他就管不到了。
对这些人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方式,还是和之前那些小白鼠一样,奥维尔也没让他们直接投入训练,而是给了他们一周时间恢复状态,还把辅助军的家属全部接出难民营,安排在一处新设的营地之中,不论卫生条件还是安全条件都好很多。
他也没忘了对应的处罚措施,只要违反军规满三次,或者情节恶劣的,一律开除并送回难民营,附送杖刑套餐一份,辅助军不受很多军事规章的保护。
有条不紊地训练着新兵,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三月中旬,双方都没有什么大动作,在帕尔菲这边的春季战争开始之前,罗马就又传来了新消息。
罗马皇帝奥托兵败自杀,接替他的是日耳曼军团头目维特里乌斯,这是一个多月以前的消息。
尽管奥托拥有不错的政治手腕,拉拢了禁卫军和一部分多瑙河军团为他作战,但他的根基实力太过弱小,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军事素养和军事人才,最终败于日耳曼军团。
日耳曼军团进了罗马城,维特里乌斯其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好,用比较好理解的话来说,他是位董卓式的人物,骄奢淫逸,放纵部下,粗狂不羁,残害忠良这类事情他也干过。
第三十二章 谁当皇帝无所谓
得知这条消息之后,蒂雅觉得部队已经基本整编完毕,不能再耽误时间,开始命令部队向南推进。
也许是叛军觉得罗马人不会在失去主力部队的情况下继续前进,也许是他们将太多精力分配到了内战上,蒂雅一路上并没有遭遇多少抵抗。
以往她的军事策略向来激进,但现在却偏向于稳健,她没有动用自己两支经过战争考验的军团,而是给新整编出来的军团试炼的机会,让他们在一场场小烈度战斗中逐渐适应这边战争的节奏和方式。
这成效显著,新军团磨合的很快。他们并不是新征募来的年轻人,相反大多数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各地总督将他们送过来可不是来丢人的,这些人都是当地较为精锐的士兵,作战素质不差,可能因为承平日久有点懒散懈怠,经过几周战争的磨炼很快就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而奥维尔这边的情况也还可以,他精心训练出来的罗协军战斗力尚可,能基本完成指令,面对战争的恐惧情绪也不是很强,对一群只训练了两三个月,定位就是炮灰的人来说,这就很好了。
让罗马人刮目相看的是他们的作战意志力,可能是因为之前同奋锐党或短刀党结下了血海深仇,他们打起来那股狠厉让职业战士都觉得惊讶,几个军团都对这支辅助军给出了好评。
奥维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开始考虑让其中一部分人承担更重要的任务,但由于装备和训练还都没有到位,只能暂时推迟计划。
而在罗马人稳步推进的同时,帕尔菲人却在收缩兵力,将所有可用之兵聚集到圣城之中。
他们还处在内战分裂状态,但互相的交战意愿正在减弱,他们清楚的看见,罗马人正在以每天几公里或十几公里的速度,日拱一卒地朝圣城前进,缓慢但却难以遏制。
城内的所有人都很明白,或许应该好好坐下来谈谈了,否则所有人都会大祸临头。
-------------------------------------
半个月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维斯帕的驻扎地埃及总督府内,一名风尘仆仆的战士正在对维斯帕不停抱怨。
“您知不知道我们在罗马遭遇了什么?还没等多瑙河军团五万多人到位,奥托皇帝就战败自杀了,我们平白无故就成了反叛者和谋逆者。如果这样也就算了,这可能是一次政治投机行为,我们投机错了应该付出代价,但是该死的维特里乌斯绝对不能原谅,他居然侮辱我们身为罗马人的尊严!不可忍受!!!”
维斯帕同情的看着这位来自多瑙河军团的战士,心中却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新皇帝日耳曼军团的维特里乌斯虽然赦免了上层的几个对手,但对中下层士兵可一点也不宽容。
他处死了大量百夫长,还强迫多瑙河军团的士兵去服劳役,修筑竞技场。
其实罗马人是很愿意做这种公共建设的,他们将投身公众服务建设视为一种荣誉的行为,军团也有义务这么干,但维特里乌斯却要求当地市民对他们持续进行嘲讽和谩骂,在罗马士兵看来这就是在侮辱他们的人格尊严了。
除此之外,维特里乌斯还解散了上万人的皇帝禁卫军,理由是他们之前支持奥托皇帝,并且让自己的日耳曼军团取而代之,搞得禁卫军也很是不满。
这时候著名的禁卫军继承法还没有实装,他们对皇帝多少还是有些忠诚心的,奥托也确实说服了他们作战,现在落得被赶回家的待遇是完全不合规矩的。
军官继续抱怨:“您评评理,他们这样做是完全违背了罗马人民的意愿,也违背了我们多瑙河军团的意愿。”
维斯帕和蔼的开口:“我很理解你们的想法,长久以来多瑙河军团确实都享受着相对不公正的待遇,如果我顺利成为皇帝的话,这一切不会继续维持下去,尤其是对日耳曼军团来说,他们此次的行为实在太过分,无视了帝国本身的秩序和规则。”
在多瑙河看来,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且皇帝一直不在乎。
理论上来说,日耳曼军团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但经过长久的发展,莱茵河沿线早就已经被建设成了铜墙铁壁一般的防线,加上最近和法兰克人的关系缓和,其实他们很久都没有打过正经的硬仗了。
叙利亚的东方军团虽然也要面对敌人,但东方行省非常富裕,他们在那边很有油水可以捞。
只有他们这边,位于蛮荒之地,三天两头就要和蛮族对战,这片区域的防线建设还不完善,皇帝也一直不太重视。
换句话说,别的地方要么闲适安逸,要么忙但是有钱拿,只有他们多瑙河军团是最惨的,又忙又没钱拿,他们对这個待遇早就很不满了,所以才会支持奥托登基当皇帝。
维斯帕手下的军团中也有从多瑙河军团抽调的人,自然知道那边的情况,所以投其所好,给出了自己的承诺。
对方自然是喜笑颜开:“也不瞒您说,本来我们是准备支持东方军团的总司令,叙利亚总督穆其努斯称帝,借助东方军团的力量,两个边疆军团合力击败日耳曼军团的。
但等我们过来的时候,您这边都已经把事情处理好了,我们支持谁称帝都可以,只要不是日耳曼军团的人都行,所以您既然掌握着东方行省的力量,我们自然也就会为您服务,尊您为皇帝了。”
看似不经意的说出了叙利亚总督的名字,维斯帕却也一点都不在意,直言道:“穆其努斯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左膀右臂,支持他和支持我也没什么区别嘛,哈哈哈哈哈!!”
说完自己就先笑起来,看上去真的不介意这事情,也不会猜忌穆其努斯。
看到两人真的如此和睦,不像奥托和加尔巴那种虚情假意的关系,军官这才稍微放心一点,也跟着一起笑起来。
总督府中响彻着两人的洪亮笑声。
第三十三章 圣城
和多瑙河军团的人达成协议之后,一封信件开始在罗马帝国境内流传。
这是一封皇帝奥托的亲笔信,信上面的内容是奥托恳求维斯帕“拯救罗马帝国”,明眼人都知道这封信是伪造的,但多瑙河军团却宣布这封信是合法有效的证据,然后又开始出兵进军罗马,要跟日耳曼军团战个痛快。
在寒冷的冬天,一万多名多瑙河军团的士兵被罚服劳役,待遇条件极差,还要遭受当地人的辱骂,这些士兵心中都憋着怒火难以释放。
就算没来得及参与战争的多瑙河军团士兵听到了这种消息,知道自己的战友被人如此侮辱之后也是怒不可遏,等这些服劳役的人一被放回来,他们就立刻点齐兵马卷土重来。
不同于上次那种投机心理,这些多瑙河军团的士兵大多是奔着报仇去的,仇恨会使人强大,但也会使人失去理智。
还在造势的维斯帕没想到多瑙河军团动作那么快,甚至都没来得及反应,他的大部队还在亚历山大待命。
双方的配合不能说联系紧密,只能说是一点都没有。
短暂思考之后,他也只能跟进,他找埃及托勒密王室征调借用了一支庞大的船队,开始让自己最精锐的士兵乘船出发,准备从海上登陆意大利,然后直取罗马。
这次行动的总司令并不是维斯帕自己,而是他的亲信,叙利亚总督穆其努斯,维斯帕却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完全信任自己的部下。
至于不亲征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维斯帕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军事能力并不出众,比起常年跟帕提亚人或者亚美尼亚人打擂台且常胜不败的穆其努斯来说差了不少。
其次,他不能让自己手中沾上罗马人的血。迄今为止,罗马的历代正统皇帝都是奥古斯都的后人,属于元老阶级,维斯帕的出身很低,属于新贵。这种人登基就已经是很不受欢迎的行为,所以他要尽可能不触碰罗马人敏感的神经,让他们对自己多一些好感。
最后,终究需要一个人坐镇后方。埃及刚爆发了一场宫廷政变险些变成民族起义,帕尔菲正在打仗,叙利亚的边防空虚,需要有个威望足够,能力足够的人看住三地,维斯帕正好合适。
-------------------------------------
在另一边的帕尔菲,蒂雅与奥维尔都未曾过度关注外部情况,那不是他们现在最应该操心的事情,眼前的战争就足够耗费他们的精力了。
和维斯帕相比,蒂雅的策略堪称温柔。
下令全线进攻两个星期之后,罗马人把战线往前推进了大概八十公里。
听上去好像不远,但帕尔菲本来就是個小国,南北长三百来公里,东西宽一百来公里,靠近沙漠的那一部分边界荒无人烟,大体上只有沿海地区和圣城附近人口稠密。
加上罗马人原本占据的土地,这八十公里就很多了,整个小王国的大半国土全部被罗马人控制,叛军的活动范围正在不断被压缩。
蒂雅基本上不大规模处死叛军,只会处死情节恶劣的部分头目,在她的观念里起兵反抗并不是罪无可赦,背信弃义和道德沦丧才是真正的死罪。
基于这种思想,只要在第一时间投降并交出所有武器,蒂雅都是既往不咎,只当他们是被胁迫的无可奈何。
当然如果是假意投降日后反悔的那种,蒂雅也就不再客气,全部武力镇压,参与者统统拍卖成为奴隶。
奥维尔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谁淳朴憨厚,谁奸诈狡猾,谁容易谋划阴谋,谁容易随遇而安他都能看出来,只要性格上不对劲的他都会吩咐罗马人重点照顾。
由于一切伪装都无所遁形,他的准确率很高,罗马人这边也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
不管是识人精准还是情报能力强,这都是出众的技能,这样他们心里就平衡了一点,一个被俘虏的外族人忽然成了顶头上司亲戚,谁都难免有落差,有些愤愤不平。
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一路推进到圣城周边,这才稍微遇到了点像样的抵抗。
看着远处建在高地上面的圣城,蒂雅也是非常头疼。这里千百年以来一直都是帕尔菲人的圣地,因此帕尔菲人千百年以来都在这里进行建设。
城市坐落于两座山谷之间的高地,后方的地势极为险峻,人都很难爬上去,攻城锤之类的武器更别说,又有高墙和塔楼保护,几乎是不可能进攻的地方。
而城市的正面则有足足三道城墙保护,在城区内也有圣殿和王宫这样按照近乎要塞标准修筑的建筑物,修建在地势很高的小山也是极难攻破。
城墙各处随处可见十几米高的塔楼和望台,上面安装着从罗马人处缴获的弩炮和投石机,配合着修建角度非常精妙的城墙,不论进攻城墙的凸出部分还是凹入部分都会受到大量投射武器的攻击。
城内战争之前储存着不少粮食,还配套有泉眼和蓄水池。
这是罗马人迄今为止攻打过的最坚固、最大的城市之一,就算迦太基城也要差上许多,也许两者在人口上差距不大,但迦太基城可没有这样武装到牙齿的防御体系,他们建城的时候没想过守城不出,圣城却就是为此而建设的。
从一百多年前帕尔菲成为罗马的附属国开始,希律王室就长期处于一种居安思危的状态,不停地贿赂当地总督,让他们对圣城的防御建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百多年辛勤的建设下来,这城市已经被要塞化了,完全为了应对围攻而设计。
一旁的亚基塔二世看上去也挺尴尬,躲到队伍角落缩着身子,不想引人注目。因为城市的第三道城墙就是他父亲下令建造,他在位期间基本建设完成的,现在这墙确实挡住了罗马人,但也挡住了自己。
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接触(五更 求追读)
蒂雅瞄了他一眼后,深深叹了口气但也没追究责任,只是道:“在附近找地方安营扎寨吧,我们还没有对这座城市形成彻底的包围,先建立稳定牢固的营地再说别的。营地建设工作交给图拉真,我亲自带人到附近侦查情况。”
说完之后,自己领了一个骑兵中队大概六百人离开。
奥维尔见状,也是选择跟了上去。
蒂雅在侦查途中一直显得忧心忡忡,奥维尔就想稍微安慰两句。
“现在这座城市已经陷入内乱,完全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想进攻的话没有那么困难。他们最后放着不管都会亡于内耗。”
蒂雅却不这么想:“保守估计,这城市里面还有两万多名叛军,算上他们能动员的平民就更多了,希律王室的主要军械库和之前罗马军团的武器库全都被他们收缴,想来他们也不缺乏武器。实话实说吧,我现在非常焦虑,因为这场仗很重要我不能失败,但罗马从来没有攻占过这样的城市,这是个没有先例的事情,我也是第一次担任总司令。”
奥维尔非常理解对方,这情况要是不焦虑才奇怪。攻占圣城,终结这场战争是维斯帕计划的一环,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她相信自己的父亲会取得内战的胜利,但还是对自己缺乏完全信心,只有这场仗大胜了,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才会认可新王朝的能力,认为维斯帕可以维护罗马帝国的权威,会真心支持维斯帕,而要是这场仗惨胜或者失败,事情就很麻烦了。
思考一番之后,奥维尔提议道:“你可以把没有先例的事情变成自己熟悉的事情,这是我的预言,请您多思考吧。”
私下里交谈的时候,奥维尔已经不需要对蒂雅使用敬称。
蒂雅哑然失笑:“这又不是酒桌上说谜语的游戏,何必这么遮遮掩掩...”
话说到一半,蒂雅却突然止住,有些警惕的看向四周。
尽管到现在为止,他们都还在主干道上行驶,但周围的视野已经不再开阔。
这周围是一个建设到一半就被搁置的园林,有许多壕沟、碎石墙和木篱笆,地形复杂,严重影响了周围的视野。
这种地方很容易被伏击,实在不宜久留。
蒂雅刚张口准备命令手下原路返回,周围的伏击者可能是发现他们速度减慢有所迟疑,赶紧从壕沟和建筑物中涌出,径直冲向还在不断前进的骑兵队伍。
猝不及防之下,长列行军队形前进的大量骑兵被拦腰截断,蒂雅所处的队头和其余部分失去了联系。
后面失去了指挥者的骑兵陷入混乱,只能以小团体的形式各自为战。队头的情况也不乐观,他们被大量敌人包在中间,进退不得。
蒂雅临战反应非常快,她很快意识到只有冲出去和大部队汇合才能救自己,于是便高举起手中长剑,剑身附着红芒。
“所有人调转马头,跟我往回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