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们就那么怕艾尔人吗?”骑士侍童忍不住问道。
孔岱亲王和黑衣修士对视一眼,一个别过了脑袋,另一个则苦笑起来。
这就涉及到当初帝国建立时的公案了。
帝国历166年,哥特人军团权臣叛变,推翻了旧有的艾尔帝国,建立起了自己的哥特帝国。
这样的帝国当然得不到其他贵族们的认可,于是纷纷自立,外加诺恩人的夺回运动,整个帝国进入了为期309年的黑暗朝代。
直到470年,血肉王庭从北方通道和南方翡翠海陆海钳形攻势,对混战的军阀们发起进攻。
厮杀了三百年的诸多军团在王庭的压力下,才不得不重新组建了神圣艾尔帝国,并以此名义号召圣战。
但尴尬的地方在于,经过三百年的屠杀和杀戮,大量的艾尔人流离失所,甚至改名换姓变成了其他民族。
所以他们并不能找到一个成规模的艾尔人团体,来为他们的政权背书。
当时的十二位诸侯们,找不到证明自己就是神圣艾尔帝国的证据,无法压服其他不服的贵族。
最终,在当时的战神教皇哈迪乌斯四世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撒林学者会这个极端保守群体。
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诸侯们不得不给予了他们大量的特权,让这些仅存的正统艾尔人承认新生的神圣艾尔帝国。
不过,这里的“正统”只是指文化上,在血统上,没有比吸血鬼更正统的艾尔人了。
掌握了这些特权的艾尔人,在城市的兴起中不断积累财富,不少贵族都要靠从他们手中借贷来过活,地位就是无地无冕的第四王国。
“这事解释起来太麻烦,自己看书去。”从侍童手中夺过茶壶,孔岱亲王驱赶他离开,“去去去。”
把茶壶放到花瓶边上,直到侍童消失在视野中,米扎姆才问道:“咱们要一直待在千河谷吗?”
孔岱亲王揉着脑袋:“走一步看一步吧……说不定待久了,这里就直接变成我的封地了哈哈哈哈。”
第246章 圣道就是逊啦
暗红色的碉楼上覆盖着白雪,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伫立在一片低矮苍白的房屋之间。
越过那厚实的门板,攀上逐层叠加的窗户。
每一层窗户都用铁栅栏保护着,窗户之上,是一排排精致的天使和茛苕叶石雕。
高耸入云的尖顶直指天空,似乎要刺破云层,塔顶的风向标被埋在雪中,偶尔才闪烁出,金属的光泽。
白雪覆盖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侧,雪堆中,是仍在咬着牙不断吆喝的摊贩。
车轮滚滚,一辆上好的马车在碉楼前停下。
手中提着装书卷的袋子,放好了行李的米特涅从马车上跳下,小跑着来到了铸着精美铜饰的大门前。
在秋暮岛盘桓了五天,直到1月3日,米特涅和茜茜才带着契约匆匆离开。
马夏尔则是留了下来作为霍恩的法学顾问,帮助他整理古籍和设立法律。
到今天1月10日,水陆兼程的米特涅才赶回了急流市。
他回来除了是交还盟约结果外,就是来为霍恩申请铁匠和会闪电法术的巫师。
门口的护卫认识米特涅,自然就放他进去了,顺着旋梯上了二楼,米特涅顺滑地走到了候客室边上。
一名中年教士正在和卡特驴头不对马嘴地尬聊。
“卡特,凯瑟琳大人呢?”进入候客室后,米特涅朝中年教士歉意一笑,对卡特问道。
卡特见到米特涅,见到救星般松了一口气:“在客厅那边,暂时不让进去……这位是马丁修士。”
那中年教士站起行礼:“下午好,您一定是米特涅阁下,我是布拉戈修道院的修士马丁,凯瑟琳女士正在和我们布拉戈修道院的新院长路德维克交谈。”
米特涅立刻笑了起来:“你好,马丁修士,直接叫我米特涅吧,我今天来得倒正巧。”
“为什么?”
米特涅从袋子中取出一本书:“我们从救世军手中得到了一卷他们的神学著作《圣道救世训》,本就想让你们参详一下,你们正好是今天到了。”
卡特狐疑瞧着上面的标题:“圣道就是逊……他们还能有神学著作?”
马丁看了眼封皮问:“能给我看看吗?”
米特涅把手中的书递了过去:“当然可以,本来就是要给你们的。”
马丁从米特涅手中接过了这本装订良好的书册。
这本《圣道救世训》只是初稿,所以并不算厚,只有几十张纸,上百页文字。
一整本书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论文集。
分为五个篇章:弥赛拉的自由意志、不平等的基础与起源、教廷的腐败、千河谷的诞生、通往圣父之路。
在
占据篇幅一半以上的前两个篇章确立了“真理”,从而引出了后面的三個篇章。
其核心思想在于对自然这个圣父最大造物的探索和研究,并给出一系列可行的手段。
一开始马丁只是粗略地翻阅,可他越看注意力越集中,到后来又翻到前面去从头开始。
甚至看着看着,他下意识地拿出了红墨水和羽毛笔,开始在书页的空白处做注释和标记。
要知道,一直以来,千河谷的本地教士们,就在思考如何突破职业天花板。
在经过无数尝试而失败后,他们才绝望地聚集到了布拉戈修道院,在胡安诺的带领下,开始尝试反抗教会。
可都说反抗教会,为什么要反抗,要怎么反抗都是一个模糊的话题。
这些问题都是在书中解答了,而且在马丁看来是非常符合他对千河谷民众的了解的。
站在千河谷人的立场,不反弥赛拉,只说是驱逐千河谷教会,能拉拢小地主、低级贵族和低级教士。
号召自由,废除《逃奴法》拉拢公簿农,提倡平等,废除《劳工法》拉拢市民和劳工。
唯一站在对立面的,就只有大贵族和大地主了,他们则被霍恩打成魔鬼和恶魔。
在统一了所有人的诉求后,他还能把话圆回来,证明不是他故意迎合,而是弥赛拉在千年前就钦定的。
使得起义者团结大多数的所作所为皆属正义,明明就是在反抗教会,心理上却不会有隔阂。
作为一篇起义纲领,小瑕疵虽多,但大局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本书并不是没有错误,很多时候,明明可以使用正规的教义,他们偏偏要引用可疑的古籍信源。
且疑经的成分未免太多了,老是翻案就会使可信度大幅下降。
有些问题明明可以说只是个例不影响海量现象,或者干脆抛开事实不谈。
但书里非要用不知道哪儿来的可疑信源,去推翻打了无数补丁的教义,让人费解。
这让原本很对马丁这个胡安诺派胃口的书,总是动不动就冒出一个毒点,倒一下他的胃口,让他忍不住掏笔修改。
“这里的解释有误。”就在他在书籍的空白处奋笔疾书的时候,一根苍老的手指从手边伸出,点在了马丁刚刚写完的一句话上。
马丁愕然抬起头,却发现是新任的布拉戈院长路德维克正站在他的身后:“你混淆了感觉和知觉的概念,这里的推论是明显错误的,人家的才是对的。”
在这间小小的候客室内,卡特早已离去,只剩米特涅微笑着站在凯瑟琳的身旁。
“路德维克院长。”马丁赶忙站起身行礼,“我看入神了,故意,哦不,不小心在书上写了注释。”
路德维克是个瘦长的老者,生来长了一张愁眉苦脸,他耷拉着眼皮,取过了马丁手中的书,翻阅起来。
“立意很高,疑经过多,引用的教义和典籍没太听过。”以路德维克的神学功底,自然能看出这本书的根底水平其实一般。
很明显,这是由寥寥几个神学院的学生和修道院小修士整理出来的著作。
可哪怕是路德维克都不得不承认,整体论文可能不太行,但立意很高。
整篇的主张从确立两大真理到真理延伸到现实,到具体的手段,逻辑是自洽的。
如果这样的一本论文集放到神学院中,他的导师可能会让他减少疑经内容,增加可信典籍和正信教义,打磨三五年就能毕业。
但这篇论文提出的教产归公、废除《劳工法》等主张,其实是和胡安诺派的主张不谋而合的。
路德维克甚至有“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啊”的感觉。
毕竟胡安诺派作为一个神学派别,核心思想却一直没有确立,无法从根源上去整体而合理地解释。
换句话说就是有标无本,这本书则是胡安诺派核心思想的完美参考。
“那些……救世军,拿出这本书具体是想要做什么呢?”路德维克掂着手中的书卷问道。
米特涅瞧了眼凯瑟琳,才回答道:“他们需要您共同参详和创作这本《圣道救世训》,以作为他们发动起义的纲领性文件。”
捏着手中的《圣道救世训》,老院长沉默下来,他微眯的眼睛让旁人看不明白他的眼神。
“马丁。”
“我在,老师。”马丁恭恭敬敬地站着。
“我给你开放修道院的图书馆,给你一切权限,你可以任意挑选学养厚的年轻教士,能把这本书装订修改好吗?”
“以弥赛拉之名,给我两周的时间,我想我一定能做到!”
第247章 一月十六号咯
“所有长枪旅,向左靠紧!”
举起翎枪,科勒曼叉着腰大声喊道。
在军鼓声中,排成50X8队列的黑衣长枪手们左侧站立不动,右侧的士兵则飞速向左侧靠拢,直到两肩之间仅能容纳手掌的距离。
如果在战场上,这样的距离就意味着要开始与对方的骑兵或步兵开始脸贴脸肉搏了。
紧密的阵型能够迟缓马匹的冲击,装备了短钩矛的士兵,说不定就能将骑士从马上拉下来。
按照霍恩的设计,整个战团的步兵有4000人,其中3200名长枪兵,800名圣铳兵。
一个军团内有8个长枪师,2个圣铳师。
霍恩到底还是缩减了圣铳手的数量,因为圣铳的产量还是跟不上。
倒不是跟不上步兵的缺口,而是跟不上补充骑兵的,因为让娜的胸甲骑兵团同样需要发条铳。
站在操练场边上的木棚子下面,阳光照在白雪上,反射的阳光让人头晕眼花。
霍恩艰难地眯起眼睛,朝着在雪泥中跨步前行的战争修士们看去。
“这些战争修士,适应得都怎么样了?”
叫他们战争修士,则是因为救世军本质是一個武装修会,只不过其他武装修会大多是救人为主杀人为辅。
而救世战团则是杀人为主,救人为辅,只不过他们杀的人是罪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也是在救人。
战争修士们的身份是修士,而非士兵,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以后募兵时的阻力。
毕竟在帝国,士兵们的风评可不太好。
“大部分的表现都不错,先前他们回家时受到了很多的尊崇,又有逃兵的先例在前,他们都是铆足了劲在训练。”
霍恩点点头,从一旁的桌子上翻起了士兵们的花名册。
从新元节已经过去了两周的时间,第一批的新兵终于开始了正式军团的生活。
根据先前的要求,老兵们都来选人组建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