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些西兰人大都是奴隶,亦步亦趋地跟在主人的身旁,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
除了西兰奴隶,街头少不了在疏浚下水道和打扫街道的其他奴隶。
只是与之前在种植园见到的奴隶不同,这些打扫的奴隶衣着与气色都比那边好的多。
让娜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点:“那些奴隶怎么看起来和城外的奴隶不太一样?”
“因为那些奴隶是买断的脱籍奴隶。”
露乐丝这边一直在尝试推进奴隶制改革,其中一项试验性举措就是买断奴隶。
按照先前谈过的关税分配,霍恩会拿出一大笔钱用于黑蛇湾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补贴。
对于市政建设方面,露乐丝就成立了专门的劳工署,专门买下种植园低价出售的奴隶。
接着,这些奴隶就会被介绍到市政厅,去担任清洁工、建筑工、疏浚工、餐厅侍者等等。
劳工署会将奴隶的买断费变成无息债,从奴隶的工资里扣除,一旦缴完就可以成为正式员工与公民。
露乐丝在外包各种运河与道路修建工程的时候,会在要求里特定注明这“臭名昭著”的一条。
如果不雇佣脱籍奴隶的话,就算标的价格再低,露乐丝都不会把项目交到他们手中。
圣联那边的商会企业还好,法兰莱亚以及黑蛇湾本土的商团商人那是怨声载道。
这些脱籍奴隶尽管干的还是奴隶的活,但起码有了工资与最低生命保障,劳动效率与产出也增加了。
霍恩是相当赞同这一举措的,一方面解放了奴隶,另一方面又为他们慢慢培养了“自由人”的意识与工作技能。
但问题是这个进度太慢了,奴隶脱籍速度还比不上奴隶增长速度,而且成本是相当高的。
“目前黑蛇湾的奴隶都是从哪儿来的?”霍恩转过头,朝着达斯询问道。
达斯摸着脑袋:“我没有具体了解过。”
反倒是坐在达斯身侧的埃德温开了口:“第一大出口国是法兰,其次是诺恩,最后是莱亚。
不过目前黑蛇湾人数最多的奴隶,反而是莱亚人。”
“为什么?”
“莱亚王国一直在内战,现在又有风车地之战。
国内又有饥荒,到处都是卖儿卖女的人。
破产的帝国骑士们为了保持体面,一开始还只是售卖囚犯,后来干脆大肆贩卖领地上的公簿农。
黑蛇湾这边有大量奴隶需求,法兰船主们会一船船去海岸与河边接收难民,然后一路送到这来。”
从主观上说,这就是法兰商人在奴隶贸易,但从客观上说,他们的确帮助黑蛇湾输入了大量人口。
这种事圣联其实也在做,只是规模与效率远不如在此道耕耘上百年的法兰与诺恩奴隶商人。
主要是圣联道德水平还是太高了,一路总是尽量保证人员人身安全。
至于奴隶商人们,那就直接把难民人挤人地塞到船舱里,船舱死人就丢出去,得病的一起丢出去。
运到之后,拿难民换取等重的香料与白糖,再运回国内贩卖。
这种积极性、速度与效率自然是胜过圣联太多,圣联的难民船可是纯亏本买卖。
“第二多的呢?”
“法兰人,也是那群法兰贵族在售卖,你知道的,法兰贵族会强行拆除村落,用田地种植经济作物。
多余的人就成了乞丐与流民,按照《圈地法案》,圈地造成的流民要圈地的贵族自己出钱送去开拓地。
但现在在黑蛇湾,能够拿流民换香料,那他们自然是优先往黑蛇湾送了。
反倒是诺恩人,由于大多出身苦寒,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所以人数反而不多。”
是啊,由于目前的香料与白糖市场,仍旧是供不应求,所以种植园主们都在大肆扩张。
不管是开拓新种植园,还是照料老种植园,都需要人手。
此时由于外界的饥荒与战乱,奴隶市场是供大于求的,所以价格相对低廉。
种植园主们自然不会考虑可持续性竭泽而渔,而是直接使劲蹬,蹬坏了还有更便宜的。
霍恩已经禁止了公民主动卖身为奴了,可还是拦不住外来奴隶的输入。
“第三多的呢?”让娜继续问道。
“是蛇人,尤其是香料种植园会大量雇佣蛇人,但主要是蛇人奴隶价格比人类奴隶高,他们善于培育香料与药材。
尤其是不少药材的生长环境苛刻,需要沼泽,换人类去照料,几天就把脚泡烂了……”
第995章 黑蛇湾繁荣的基石
埃德温还在讲述,而车轮却是碾过粗糙的石板路。
进入内城区,先前进城时沾染的、带着市集腥甜与牲口气味的污泥都被甩飞。
空气里的湿热丝毫未减,但先前那种由香料、汗水和鞭响混合而成的气息却渐渐沉寂下去。
拐出香料贸易站附近喧嚣的主干道,马车驶入了一条更为安静萧索的侧街。
说是说侧街,但实际上就是通往月光宫的街道。
道路两旁种植了两排高大的椰子树,它投下长长的影子,却掩盖不了低处的闷热。
那股无处不在的甜腻腐败气息似乎被另一种味道取代。
那是一种混合着劣质油墨、未经充分漂洗的亚麻布、大量人体汗味和一种底层木质建筑所特有的隐约的霉变潮气。
在这股气味之后,远处便可见高大的月光宫,或者现在的称谓月光府。
与四五年前的月光宫前的街道相比,低矮的窝棚变成了吊脚楼与三四层的砖瓦房与教堂。
教堂前,甚至还是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天使像。
黑蛇湾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拿出了紫色颜料,为天使的两眼、两胸都留下了点睛之笔。
街道上来来往往,都是夹着文件袋或者穿着黑蛇湾衬衫的政府官员与议员。
在这些砖瓦房前,甚至还能看到有士兵与税警在站岗,比市场压抑万分。
“这两侧是?”霍恩朝着达斯问道,这显然是埃德温不知道的内容。
达斯瞧了一眼,回忆了一会儿才开口:“这是官署街,您看那是宪兵办公室,那是市政厅劳工署,那是法院,那是市政厅税务署……”
这倒是与霍恩那边不同,这些政府办公场所没有集中到一个建筑里,反而分散去了一条街的不同建筑里。
在这些政府机构的建筑之间,还能看到餐馆、咖啡馆、面包店、文具店等等。
在椰子树与砖房屋檐之下,则是背着斜挎包的报童。
霍恩的视线凝滞在这些孩子们身上,他转过头:“这些孩子,是救济院的?”
救济院,事实上是当初霍恩通过的《禁止儿童奴工法案》的衍生机构。
目前在黑蛇湾三座郡治城市,索拉堡、天女城与长堤城都存在。
他们主要救济的,就是脱离了奴隶身份的人类儿童奴工。
当初通过的《禁止儿童奴工法案》与《禁止奴隶世袭法案》,本质就是给奴隶内部繁衍、奴隶身份父死子继增加阻力。
禁止儿童奴工就意味着种植园主面临着两个选择。
要么种植园主要么就是签订劳工契约将其变成自由身份的雇佣童工——只规定了奴隶的最低年龄,没规定雇工的最低年龄啊。
要么就是无视他或丢出种植园,任其自生自灭。
当然,后一种情况居多。
不少奴隶出身的儿童会继续跟着父母干活,只是他本身没有奴隶身份而已。
这个时候,救济院就会出动,找到这些自由身的儿童,将其带到救济院学习基本读写与小手艺,或分配到工坊当契约学徒。
其中佼佼者,还有可能进入长堤中学读书,毕业后甚至能当宪兵。
此外,他们也是参军的好苗子,不少“奴生子”为了躲避歧视,都选择了参军。
“唉——”身侧的让娜叹息了一声,“年纪都不大,如果他们生活在千河谷的话,说不定都在上学呢。”
“这样不错了,如果放在莱亚王国的话,说不定他们还会被吃呢。”
让娜没说话,只是望向了前一辆马车,神色复杂。
如今的帝国饥荒,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凯瑟琳在操纵粮食市场。
只是不可否认,就算凯瑟琳不去搞垮莱亚的粮食市场,法兰人也会做,甚至莱亚人自己就会搞垮。
起码凯瑟琳在操纵莱亚粮食市场的时候,是专门割粮商的韭菜,并没有搞出太严重的饥荒。
但法兰人与莱亚本地商人一接手,那自然是不做人的。
如今莱亚从南到北到处都是饥荒,他们还偏偏不让王庭与圣联的粮食输入。
法兰人更是乐见莱亚人饿死或者流亡,正好削弱下一次进攻莱亚时他们的实力。
让娜回想了一下这路上的所见所闻,不由得感慨道:“之前他们说,黑蛇湾经济基石建立在奴隶背上,我这回可是看懂了。”
“应该让那些总是阴阳咱们纵容贩奴的僧侣过来看看,这黑蛇湾奴隶是那么好改的吗?”达斯想起报纸上那些僧侣的发言,实在是气不打一处来。
霍恩却打断了达斯:“人家这么阴阳我,的确是对的,在黑蛇湾奴隶这件事上,咱们做的的确不够好。
所以咱们这才要南下调查,奴隶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现在还有改变的时间窗口。
否则等到以后,不打一场大战,是绝对改不过来的。”
圣联内部关于废除奴隶制的呼声不低。
一部分的确是出于圣道派的平等主义需求,另一部分则是出自各个工坊主的需求。
这可不是那些工坊主们真的那么仁慈善良。
他们请求废奴的原因很简单——黑蛇湾联邦的一大堆奴隶,没有消费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贞德堡的服装工场的工场主肯定是不喜欢奴隶制的。
因为他的衣服要卖,而显然奴隶有买的需求但却没有买的能力。
至于种植园主,他一个人能穿一千件衣服吗?
种植园主当然要买衣服,可他买的是法兰的高档面料服装,千河谷又生产不出来。
这已经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了,是种植园主们上别的茅坑拉屎,还不让手下的一千名奴隶拉屎。
对于种植园主来说,保持奴隶制,相当于极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奴隶既是生产者又是被占有的资产,其劳动成本被社会隐性消化(如种植园仅承担基本生存资料)。
而雇佣劳动却要按市场价格支付工资——居然要支付工资!
白花花的第纳尔就这么发给了奴隶,作孽啊!
且机械存在折旧损耗,无法实现奴隶制时期的“零边际成本”的剥削。
所以霍恩可以百分百肯定,一旦废除奴隶制,种植园主无论如何都无法恢复现在的高额利润。
正常情况下,那肯定就是来一场南北战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