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131节

若是换了郭军长的视角,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军长,军长,我们的援军来咯!”

第258章 洗马会议

整个围歼行动并没有多大波折,对手的士气已经跌落谷底,除去应对个别的反抗之外,红军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了抓人上面,即便是少数敢于回击的敌军,也在猛烈的火力下迅速溃败,愈发显现出红军势如破竹的锋锐。

到了傍晚时分,战斗即将进入尾声,这时一路追击过来的红一军三师也抵达了战场,就在这片千百年来由长江冲击出的狭小平原上,两支后世著名的红军队伍成功汇合了。

“哈哈,润石同志,好久不见呐!老早就听说过你们红一军团的名声,今日一观,果然名不虚传啊。”

“继深同志,你们红一军也不赖嘛,这次我们可是强强回合,势要在这鄂豫皖打下一片新天地。”

“好啊,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在周围红军将士们热烈的欢呼声中,红一军团总政委李润石与红一军军长许继深紧紧握住了对方的双手,在旁等待已久的程刚则连忙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幕。

虽然因为苏区的战略需要,红一军除三师外的其他部队并没有调来尹山,而是在其他地区继续坚持斗争以保卫根据地,但在领导干部这块,还是来了不少人的。

除了许军长之外,政治委员曹大俊,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徐相前均有在场,而红一军团这边则是以李润石为主,再加上十二军军长伍忠豪、政治委员完锡宪以及四军政治委员何亭颖(一军团总司令王凯和四军军长王尔琢此时还在洪城)。

这些同志当中,大多都是早早投身革命的老党员,不少在先前的果共合作时期,包括东征、北伐之中就已经闯出了一番名号,哪怕当初相互之间没有太深的交情,此番再见也可以找到不少共同话题,所以一时间倒是热闹非凡。

这么难能可贵的时刻,热爱记录历史的程刚又怎么可能会放过,所以在拍下若干瞬间之后,他又赶紧组织这些同志一起合影。

“好,来,都站好咯,听我的口令啊,三、二、一,茄子!”

红一军团这边倒是早就习惯了程部长的风格,拍照要喊茄子的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说法,已经差不多成了中央苏区的惯例,所以大家很自然就摆出了标准的拍照姿势,脸上的神情也透露着一股轻松愉快的气氛。

倒是红一军这边还稍微有些不太习惯,先前程刚当然也给他们拍过几次照,但在绝对次数上毕竟没法比,因此他们还是老一套的风格,但凡拍照都必须摆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却又因为略有紧张而使得神态不太搭调。

当然,这些都不过是小细节而已,无论是拍照的还是被拍的都不会太过在意,短暂的相互介绍和寒暄之后,众人也没有继续在此停留的打算,商议一番,干脆趁此机会占领洗马畈,在这座被称为希水东大门的小镇建立红色政权。

当前的时机也很有利,但凡像样点的武装都被红军击败,短时间内肯定形不成威胁,所以目前的浠水县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不过红军主力不可能在此逗留多久,所以能够趁此机会在大别山南麓的洗马畈站稳脚跟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就在收拢部队准备出发的时候,一个好消息又传来,20军军长郭汝栋连带着手下几个军官被直接活捉,算是给这次围歼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洗马畈隶属于希水县洗马镇,同时也是镇政府的驻地,位于希蕲尹三县交界之处,但凡熟悉地形的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处具有着极为重要军事地位的战略要地。

历史上果共双方都非常重视这一地区,国党曾在这里驻有重兵,伪县政府也曾建立过团防和驻扎自卫队,构筑碉堡工事。

而当时的土共则利用这个战略要地,建立人民武装,展开游击战争,开辟革命根据地,在此与敌人发生了大大小小多次战斗。

眼下这个时期,20军自然也驻扎了营地,实际上此番围歼的战场距离洗马畈本来就很近,没花上多少时间,一行人就来到了此地。

先前红军那么大的阵仗,留守的川军和团防武装自然不会注意不到,尤其是包括军长在内的诸多将领都迟迟未归,一时间营地内早已是人心惶惶。

所以当红军的旗帜出现后很快就引发了一阵骚动,特别红军还专门抓了被俘的郭汝栋上前喊话,这座基本没有多少防备的小镇便不攻自破了。

是夜,晚上10点左右,处理完一切杂事,双方汇合后的第一次会议便在洗马街西山庙内召开。

虽然先前通过电报已有过多次联络,但对于红一军团的北上计划,红一军的同志还是有不少好奇和担忧的地方,所以会议一开始的主题,便成了李润石一行向众人解释整个计划的用意。

而第一个站出来的正是在双方间都有深厚交情,堪称两军重要媒介的程刚程部长。

“说白了,让我第一个发言,其实就是来抛砖引玉,所以下面我说的如果有些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程刚上来就摆出了一副谦虚的态度,这也不是什么逢场做戏,而是他经过了这些年的磨砺,逐渐形成的风格。

虽说程刚的年纪和与会的这些同志其实相差无几,大多都是三十岁左右,比如他按照刚穿来时在现代的年龄推算,大概是二十世纪的第二年出生,所以如今正好29岁。

但相比于其他同志更加丰富的革命经历,程刚在意志和见识上都要逊色不少,也唯有占了个历史下游的便宜,可以时不时发表些富有见地的意见——可这般福利也在逐渐褪去,甚至有时还会起到反作用。

所以还是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毕竟自己能够取得现在的地位,更多还是因为金手指带来的优待,若是因此而骄傲自满可是要吃大亏的。

只不过因为其他同志对于这位程部长,或是亲切或是忌惮,所以面对他的谦虚,大多都是一笑而过,谁也不会真的不把这位重要人物放在眼里。

也没有多作停顿,程刚继续说道:

“大家都知道,从今年年初起,申城中央就屡屡发布极为激进的政策,这大半年下来的结果之前也向各位进行了通报。

说实话,如此巨量的损失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期望看到,也根本未能预料得到的。

现在中央苏区已经和苏联取得了稳定的联系,翔宇同志、秋白同志还有留守莫斯科的党员代表都对此事进行极为深刻的商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是我党在发展过程中极为重大的一场教训。”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程刚扔下的这块砖头就把红一军的不少同志给砸晕了,毕竟在此之前,他们虽然有人暗地里批评李利叁同志的路线,但像这回一样,在如此关键的场合上公开发言,在众人的印象里还尚数首次。

虽然程刚说的这些已经控制了不少尺度,可大家都听出了话语背后的意思,这是在给李利叁先前的作为下结论,没有盖上“左倾错误路线”的帽子,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如果程刚没有拉来远在莫斯科的那些同志的大旗,而是直接这么说出来,那么所有人都只会觉得这人简直是大言不惭,甚至还可能站出来批斗一番,这点即便是李润石来做也不会例外。

但有了大旗存在,不少人便多了一分顾虑,似乎看到场中有同志想要起身发言,程刚稍作手势安抚一下,随后继续说道:

“近日前,秋白同志专程发来电报,对大半年来的路线进行了评论,在此我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转述,等我说完之后,欢迎大家积极发言。

秋白同志是这么说的,‘他(指李利叁)表面上认为中国全国的革命胜利的局面已经到来,这会推动全世界革命的成功。

其实是自己没有把握保持和发展苏维埃革命在几个县区的胜利,觉得革命前途不是立即向大城市发展而取得全国胜利以至全世界的胜利,就是迅速的败亡,所以要孤注一掷的拚命。

这是用左倾空谈来掩盖右倾机会主义的实质。

因此在组织上,在实际上,在土地革命的理论上,在工会运动的方针上,在青年运动和青年组织等等各种问题上……无往而不错。’

……”

随着程刚的转述,会场又很快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所有人都知道,风向要变了。

第259章 我反正信了

除去瞿秋白近乎赤裸裸地评价之外,伍翔宇等人也或多或少发表了意见,这些在会场上都由程刚进行了一一陈述,实际自然是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显然,经过数个月的酝酿,莫斯科与瑞金的组合已经准备开始掀桌子了,若说在此之前没人预料到此事,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党内如此明显的路线冲突,就差没有直接喊出来。

只不过在这里申城确实吃了很大的亏,除去那些大城市外,他们对于深处山区的根据地掌控力可是相当的低,如果没有程刚插手这倒还无所谓,依靠着党内组织纪律的惯性,申城送去的指示所有人都必须执行,至少也得听着。

但是程刚在今年很不讲道理地把电台送了过去,结果就造成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情况。

往日申城的指示一般需要先通过城市之间的通信网络,将信件或者电报送到省级单位,再由省委等机构转送信件甚至派出特派员口头传达,期间所花的时间短则数十日,长则数个月,还很容易造成理解和执行上的错误。

而有了电台就不一样了,几乎每天各大根据地都会收到从瑞金发来的最新消息,虽然因为技术原因,传输的内容并不多,只是一些被精简过的概况,但这般效率也是非同一般的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场相互较量的宣传战,在双方地位相对平等的前提下,就看谁最能把自己的信息传达给更多的支持者,因此申城一方占据了明显的弱势,逐渐落败下来也成了必然的结局。

当然也不能说是落败,更多只能是党内重心的转移,就像是伍翔宇离开申城前往莫斯科,那么李利叁就顺势掌握了中央的话语权一般,如今不过是再次换回来了而已。

不过申城也并非毫无优势,作为一直以来的中央机关,他们掌握了全国各大机构的领导权,可以任意派出人员直接前往根据地传达指示,虽然时效性上查了不少,可真人还是要比电报更加具有说服力。

尤其是,当省委派来的干部让大家坚决执行攻打城市的政策,而电台那边收到的消息却是稳步发展、深挖洞广积粮时,这里头可能发生的矛盾那就大了去了。

而且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党的机关虽然移动过多次,有时在申城,有时在羊城,有时也设在江城,但像是在瑞金这种小地方的,确实还尚属首次,尤其期间又不存在直接的权力交接和人员转移,这自然会使得一部分同志难以接受如此的结果。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像是许继深这样的干部,若是严格来看也属于申城派到鄂豫皖的人员,这期间他肯定没有完全听从瑞金方面的意见。

从组织纪律上说这并没有什么错误,但若是以后瑞金真的占据了上风,又该如何处理此事,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所以就不奇怪为何李润石等人一过来,便首先要召开会议,并由程刚转述瞿秋白等人的意见和评论。

不管之前众人如何犹豫,当红一军团真刀真枪地跑过来的时候,天平就彻底倾斜了,随之的必然是趁热打铁,把局面掌控住、把人心稳定住再说。

转述的内容并没有很长,程刚简单讲完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用简单的几句话进行了结尾:

“同志们,我们组织最重要的战斗力来源就是强大的纪律性,因此民主集中制和上级服从下级的规定是每名党员都必须遵守的铁律。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一些客观和主观上的问题,我们的政策存在一定的分歧,但说到底这都是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家一定要对组织有信心,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尽快调整过来。

最后,正如翔宇同志所说,只要各位干部都能做到讲原则,讲团结,那么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组织都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更不会因此而抹杀大家的功劳,这点也请所有人放心。”

说完之后,会场稍微安静了一小会,前面程刚这个传话筒表达的意思,红一军这边基本上都明白了。

首先确定申城这半年来的路线存在问题,关于这点,大部分人并没有太多意见,一方面红一军自己也曾因为某些激进的计划而遭受了一定损失,另一方面,先前的通报中其他城市和根据地的情况更是吓人,让大家都不得不深思。

其次是稳定人心,先前的问题并非出在基层,所以即便基层的同志因为服从命令,而造成了某些后果,也不会就此进行追究,等到伍翔宇回国之后,一切还是会回到正轨上来。

这两条信息,算是在尽可能维持组织稳定的情况下,暂时解决了先前存在的隐患,依靠伍翔宇和瞿秋白的牌子,也不至于落下所谓“另立中央”的口实。

当然接下来还是有不少同志对此发表了意见或者提出问题,程刚则一一作出解释,大体内容基本都集中在对前事的认定,以及后事的计划上。

其中认定方面,伍翔宇已经有了方案,也就是之前无论服从哪边的指示,只要在纪律允许范围内都不存在问题,至于之后的计划,就不是程刚能讲明白了,自然由李润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行阐述。

另外还有一个几乎所有人都关心的重要话题也被提了出来,那就是程刚以及他背后的物资渠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凡享受过这些好处的同志,心里头难免都会产生疑问。

若说之前大家出于保密纪律没有深究的话,那么到了这时,程刚这个身份也相当于被摆上了明面,因此确实需要一个公开的说法。

对此程刚自然是有预案的,所以一听到这个问题,便转头朝向了李润石,后者随即点点头,起身重复了一遍先前在瑞金讲过的说辞:

“关于程刚同志的身份,这是我们党内至关重要的机密,所以在此不能向大家透露太多,大家只要知道他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同志就可以了。

至于程刚所掌握的这条渠道,我只能说这是由我们党和其他兄弟单位付出极大代价搭建起来的,对于革命事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大家必须以高度的纪律性珍惜和保护好这条渠道,绝不能出现半点差错。

此外再强调一点,程刚同志一直以来都和苏联还有共产国际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人都不能对此进行擅自猜测,更不得向外发布任何可能引发误会的言论。

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各位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听完这个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又似乎透露了什么隐藏信息的发言,红一军这边的同志纷纷面面相觑起来。

倒是红一军团那边大多表现出了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毕竟他们也算是早早就被嘱咐过,这么久下来差不多都习惯了。

众人对于程刚的印象基本也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最开始将他视为中央特派员,这段时间程刚的建议对于最终选择上井冈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后来的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里,随着与湘赣两省的上级部门联络,程刚特派员的身份在前委当中自然是瞒不住了。

但由于他送来的物资实在是太过重要,所以便进入了一段默契的沉默期,维持着合作又不说破的状态,期间前委之外的大多同志则主要还是将程主任视为中央派来的人员。

再之后包括出击赣南,刘安攻到来,程刚被选入前委,基本都还在这一状态中,只不过因为程刚越来越出色的表现,逐渐获得了众人的认同而已。

最后便是摊牌阶段了,与三人组说明自己的来历之后,程刚的身份便有了坚实的背书,至少在国内不用担心任何人的质疑。

同时考虑到与申城越来越密切的联络,以及程刚在根据地当中再也难以掩饰的作用,所以便开始有限度地向中下层的同志说明情况。

毕竟即便是要保密,那也应该得有个说法才是,一直不清不楚反倒可能让同志们摸不着头脑,如何在这个问题上维持适当的尺度,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至于给出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家又是否相信,这个其实并不重要,说到底只是个对外对外的宣传而已。

所谓的兄弟单位可能是海外华侨,也可能是国际上同情共产主义的组织,考虑到运输的难度,说不得国内也有不少友军存在,总之为了安全考虑不能向外过多透露,否则引发敌对势力的报复反而还会添乱,对于这点大家倒是基本理解。

当然了,撇清和苏联的关系也是非常必要的,毕竟确实没有任何关系,包括苏联人自己也在不断否认,至于所有人到底信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大体如此。

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党内的哪一派,甚至包括苏联那边,都是难得地保持了一致,至于常凯申和其他欧美势力的跳脚,谁又会真的在意呢。

因此再回到这里,面对背书人李润石与当事人程刚如此的态度,大家自然也没什么好问的了,即便内心中或多或少产生了各式的猜测,可话已经讲到了这个份上,谁都不会蠢到真的说出来。

更何况党内确实存在这样一个渠道,而且还出乎意料的稳定,这本身就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闭嘴的好消息,还说什么,以后好好享受便是了。

一时间,整个会场倒是尽散先前的紧张气氛,转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和谐氛围之中。

第260章 复制产业链

第二天上午,因为昨夜开会一直持续到深夜的原因,所以有不少同志都起得比较晚,尤其是红一军团这边,之前连续数日的奔袭和渡江,着实耗费了众人大量的精力。

对此大家基本都能理解,所以红一军这边只是早早准备了饭食,并没有多去打扰,于是李润石便按着以往的习惯,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

至于程刚倒是起得比较早,毕竟体质经过了加强,精力要显得比常人旺盛一些,于是刚起来的他出门没多久就碰上了正在外头处理工作的徐相前。

“徐副军长,这回收获可不小吧?”

首节 上一节 131/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