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248节

所以一直以来,回昌周田一带都被土共视为重中之重,好在的是此地位于赣粤边界,只要将南边的粤军镇住,防御压力并不算大。

而为了防备敌人的空中袭扰,红空军不仅在附近部署了一整个飞行团,而且还设立了广泛的空中预警体系,就连一直红军视为最高机密的雷达部队,也将南方试验基地放在了这里。

话说回来,有了这些充足的准备之后,土共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时下基层政权所能达到的极限,不能再强求了。

同样不能强求的还有老百姓的配合,毕竟为了这些年的反围剿战争,苏区群众已经承担了太多苦难,而且未来几年很可能还要继续承担下去。

这种战略相持可是最为考验人心的,一时的热血解决不了长期的问题,这不仅是拼意志,更是拼一个组织的成熟程度。

为了抓紧时间,各地的动员会议大多只进行了两到三天,将该传达的内容传达清楚,工作布置妥当之后,所有与会的乡镇干部以及基层指挥员片刻都不敢停留,纷纷回到了各自的辖区或驻地。

随后又过去了一周左右,根据基层环境、干部能力以及群众的配合程度不同,许多地区的进度也是有快有慢,但战争并不总在准备妥当之后才会爆发。

国党的行政水平拉胯归拉胯,可在洋人的财力支持之下,这回也是难得地雄起了一波。

原本土共根据情报和自身分析,推测敌人会在五月底发动袭击,相应的计划也是依此来安排的,如今对方提前了大约五天左右,确实让红军一方有点意外。

当然,大家不可能总指望敌人会重复犯着之前犯下的错误,在经历了这么多次失败之后,国党肯定是会有长进的,对此土共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不过有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可以进步,但根子上的弊端却无法变化,具体到这回国军采取的战略,依旧是那老一套“步步为营,坚壁清野”的路数。

毕竟国军的性质已经决定了,一旦将基层部队分散开来,结果必然是一盘散沙毫无战力。

所以无论是面对什么情况,这些军官都只能尽可能地把军队捏合起来,至于能不能打胜仗,那就只能看大力之后会不会出现奇迹了。

也还别说,在后勤物资足够充裕的情况,这种战法确实是最适合国军的模式,只要舍得花钱,常凯申未尝没有一拼之力。

第四百九十三章 常凯申的手腕(求月票)

受限于此时果统区拉胯至极的道路运输水平,国军能够选择的主攻方向其实相当有限,具体到华南局这边,大体可以分为东中西三条线。

而在这三线之中,被视作重中之重的当然要数中线,常凯申不仅为此投入了绝大多数嫡系力量,就连从洋人那边购进的物资,也几乎全投入到了这里。

作为一座被国党深耕了数年军事重镇,而且又恰好处于剿赤的最前线,洪城在此时甚至有着第二首都的称号,因此也成为了最关键的中线出发点。

从洪城出发的国军再次兵分三路,一路军沿赣江直上,进入新宇、集安一带,企图攻克这条阻碍了他们近两年的山地防线。

二路军沿抚河直上,过抚洲进入南城境内,目标自然是希望洞穿南城至广昌这处峡口地带,以进入赤匪的核心地带。

最后的三路军则把注意力放在了信江流域,从鄱阳湖一路向东进驻鹰滩县城,再设法与从浙省过来的东线集团在信江盆地汇合。

至于剩下的西线则是以桂军为主,从潭州、槠州出发,沿着平槠铁路向东进军,与中线一路军形成对湘赣边界匪区的夹击之势。

当然,除去这些主要的进军路线之外,其他规模不等的杂牌、二线部队,也被分派了不同的任务。

只不过当战争扩大到了这个程度,其结果早已不是随便一两万人的偏师可以影响到的了,无论果共哪方,都将各自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些战略要点之上。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国军的整个部署都高度依赖于水路或者铁路,甚至基本就是直接贴着交通线行军。

这便是眼下战争的一大特点,以现在庞大的战争规模,一旦脱离了后方补给线,国军基本就别想打仗,直接干坐着等死吧。

毕竟这可不是之前数万人数十万的战争,而是一场交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和超过百万的巨型会战。

迄今为止,唯一能够与之相提并论还是四年前的中原大战,那次常凯申所动用的兵力达到了70多万,反常军则达到了80多万,所以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

30年的那次大战,交战人数达到百万,伤亡更是高达三十万,直接、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五亿,范围更是席卷全国22个省,波及了全国近千万的国民。

而如果不出预料的话,眼下这轮战争估计很快就要刷新中原大战创下的记录。

毕竟与军阀战争只用打到某方支撑不住,然后通电下野不同,革命战争只有你死我活,而且就目前来看,双方也不存在互相劝降的可能。

此外,与之前的剿匪战争最为不同的是,这次帝国主义势力可是直接赤裸裸裸地下场了。

要知道,过去的两个月可是被国党称之为外交史上的“最大胜利”,金陵政府的官员还从来没见那些洋人的脸色有这么好过。

五月初,英法美日诸国为金陵政府提供首批价值五千万美元的贷款,专门用于采购各种战争物资,同时还许下了大量国府梦寐以求的承诺,前提是国军能够真正地剿除赤匪。

有了列强的支持之后,至少国军最为头疼的一个后顾之忧算是初步解决了。

之前的多次剿匪作战,大都因为前线损耗超过国党政府的财政能力,为了保住自身地位,常凯申才不得不选择撤军。

不过话又说回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道理,常凯申也不是不知道,其实这时的他也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

毕竟洋人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这回列强破天荒地表现出如此大的力度,常凯申也必须拿出自己的老本证明他值得如此投资才行。

一直以来,国军内部就有明显的嫡系和旁系之分,旁系更接近于杂牌,其战斗力水平也是层次不齐,而嫡系则一般直接指北伐后形成的,隶属于常凯申的新军阀部队。

当然,所谓的新军阀也不仅只有常凯申,如李宗人的桂军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发家史基本是通过参加北伐,作为胜利方收编失败方,然后这些派系纷纷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实力。

比如常凯申,其麾下在北伐前仅两个军校教导团,北伐期间也只有两个军,但等到28年左右,金陵政府已经通过收编各家军阀,将控制的部队扩大到了十八个军。

一般来说,常凯申的嫡系部队装备较好,而旁系部队就得不到补充,装备极差,至于其他地方势力的部队,则可以依靠地方军校和财源补充,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又比常军的旁系好上一筹。

所以在中原大战期间,虽然交战双方人数相差不大,但前期的反常军基本算是压着遭殃军在打,一直到了后期冯遇祥的西北军后勤补给跟不上来,内部又被常凯申用银弹攻破之后,战争局势方才发生了逆转。

此外,常凯申一般还会采取将收编部队与嫡系部队合编,并派遣嫡系将领的方式,将旁系部队逐步嫡系化,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遭殃嫡系和遭殃旁系。

这个过程从北伐开始一直到眼下都在进行,尤其是最近两三年,因为遭殃军在剿匪中损失过大,为了尽快把架子补上来,常凯申不得不用采取了大量复杂的整编手段。

所以即便是现在的嫡系部队,实际上的血统大多也很难称得上纯正,追寻其沿革时,总是在这些部队身上找到其他旁系军阀的影子。

比如在32年的鄂北歼灭战中损失殆尽的第2师和第3师,已经不能用打崩了来形容,无论是基层士兵还是中高层将领,都出现了大批伤亡、被俘的情况。

即便事后常凯申想尽办法把人员凑齐,也难以掩盖其“血统”不再纯正的事实。

当然了,常系军阀之所以能够打败其他派系,那些速成出来的黄埔学生肯定不是主要因素,毕竟不管是前四期还是后几期,他们在学校学的内容根本不足以支撑其指挥师团级作战。

放在红军这边,如今的高级指战员能够闯下一番天地,靠的是一个极为先进的党组织支持。

科学且有效的军事体系选拔出了一批足够优秀的干部,并且向他们提供了大批富有思想和战斗意志的兵员,再加上后勤条件的逐步改善,才有了屡战屡胜的资格。

而放在国军这边,那就主要是凭借金陵政府所控制的江浙地区了,毕竟这可是整个国家眼下最富庶的财源。

在控制了中央的大义之后,使用金钱与政治手段多管齐下,常凯申才得以在军阀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只不过在土共面前吃了瘪而已。

话说回来,为了这次大战,常系麾下的32个嫡系师,以及18个从北伐开始跟随或改编的旁系师,都被一股脑地投入了进来,总兵力直接逼近百万,这基本就是此时国府的极限了。

以远低于历史同期的势力范围和财政收入,维持略高于同期的军队规模,可以想象这时金陵政府的压力会有多大。

事实上在那所谓的32个师中,真正能在上半年投入战场的还不到一半,剩下的一大半都是临时搭建而成的后备军。

而且因为时间紧迫,常凯申都来不及采用旁系混编的方式,毕竟这种搞法见效慢不说,还特别考验政治手腕。

所以国军干脆简单粗暴地从老部队里抽调老兵,再拉来一部分地方民团或者还乡团,配发少量淘汰的装备,然后放到后方进行集训。

甚至因为管理训练的军官暂时供应补上,常凯申还特地从日本那边借了几百名士官过来。

暂时来看,这种凑合出来的部队肯定是指望不上了,但只要后期列强的支持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上来,多少还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即便是退一万步讲,假若国军的前期攻势当真出现了重大失败,依靠手中的后备部队,常凯申起码也能做到守成,同时防住其他势力对自己的政治攻击。

不过要说常公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这点,那肯定是骗人的,就情报水平而言,他掌握到的信息可能还不如土共特科的一个科长全面。

但不得不说常凯申作为一个近代军阀首领,水平确实是不错的,灵活地跳跃在各大列强之间,为自己争取到了最优厚的利益,同时还死死地踩住了内部企图觊觎其地位的政敌。

当这一切操作在一个月之内井井有条地完成之后,各国驻夏公使纷纷表达了对常凯申政府的赞誉,称其果然不愧是远东雄狮,反赤先锋。

一支能够调动起上百万军队的势力,也确实值得帝国主义投入重注了,所以随着从上海发出的跨洋电报将消息传达回各国,整个世界的目光仿佛都集中到了中国。

列强也并没有让常凯申失望,就在国军各路正式踏入匪区的同时,第一批满载着洋灰和钢筋的巨轮也抵达了为之翘首以盼的金陵。

觉得本站不错的,还麻烦各位读者收藏一下,以后看书不断更。大家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婷阅小说网找到我们.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外国顾问的身影

“我们的斗争只有两种结局:不是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就是我们踩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这是常凯申送到前线的最新指示,当电报传达到国军所有师级单位的时候,无论下面的军官到底是何想法,起码他们都能确定一点,委员长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当然光从一句话里肯定没法这个结论,但如果再搭配上远超以往的随军物资,以及分派到前线师部的洋顾问,那即便是对政治再不敏感的军人,也能从中嗅出点不同来。

不过必须得强调的是,开头那句话并非常凯申的原创,而是他的德国军事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引用自希特勒的名言。

光看中间的姓氏就知道塞克特此人出身不凡,实际上他的来头确实不小,不仅是一战时期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并在战后担任巴黎和会德国军事代表。

而且退休之前,塞克特还担任了六年的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并在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拒绝了荣誉性的元帅晋升,绝对算得上德国军界中德高望重的实力派。

至于这位老军人的军事水平会不会过时,至少以此时国军的平均素质而言,塞克特将军绝对能算得上碾压水平,毕竟前者就连一战层次的行军列阵都没掌握到位,就更不用说其他了。

话说塞克特将军也是没得办法,1866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经将近古稀,脖子都要埋进土里的年纪,实在没有太多经历和时间来处理什么杂事了。

但是德国在远东失去的已经太多了,这个迫切希望从一战阴影中走出来的新兴势力,必须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谋求利益。

因为英法美日等国的积极插手,国府自然不会再向德国人购买军械,而后者受大萧条的影响更加惨痛,同样不可能提供太多的贷款。

既然物力不足,那就只能拿人力来凑,正好去年塞克特访华时,曾向常凯申提出了一系列军事化改革的建议,得到后者的高度认可,然后就被惦记上了。

于是,即便塞克特年事已高而且身体不好,但考虑到拒绝后法国人甚至英国人都很可能趁机取而代之,这位上将还是不得不答应了国府请求,从今年四月起担任金陵政府的军事总顾问。

同时,作为各国驻华军事人员中级别最高的一位且没有之一,塞克特还当仁不让地接下了战略设计的任务,之前提及的“步步为营、碉堡推进”便是由他首次总结并提出来的。

另外为了增加国军获胜的几率,同时也保证己方的投资不会打了水漂,各国还专门调集了一批军官下发到国军各师以充当顾问。

甚至因为本土距离太远太,一时半会赶不来,英法美等国不仅直接从使馆调来武官充数,还专门从远东的殖民地都抽调了一批军官过来。

当然,物资、人力、贷款,这些复杂的操作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其效率肯定是异乎寻常的,若说各国在这之前没个准备或是预案,那傻子都不会信。

倒是一手促成此事的日本人,现在开始喜忧参半了起来,喜的是他们又获得了进一步探查中国情报的机会。

作为距离中国最近的列强,日本这回可是往国军派出顾问最多的国家,不仅可以在战场中得出国军的实际水平,还能顺道了解赤党的成色,两个未来对手的情报都将到手,可谓是一石二鸟,赚翻了。

但忧的也有不少,原本日本人的打算只是在华北一地掀起一波反赤战,趁机斩除赤党伸入察冀地区的可能,同时还能加深日军在此地的影响。

但随着欧美列强的插手,原本只是果日两国的联合就彻底变味了,不得不说英法这些老牌国家搞政治的水平确实是高。

既引得日本人出钱出力,又不让他们占到实质性的好处,一个胡萝卜始终在驴的脑袋上吊着。

反正在英国人看来,长江流域可是他们的传统地盘,就算给日本一万个胆子,对方也不敢轻易染指,所以只要将战事重心转移到了南方,自然可以趁机拖延日本人染指华北的步伐。

对此日本也没有一点办法,一方面他们在东北消化不良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此时根本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完成北方的战事。

一旦失去国军的大力配合,针对晋察冀赤党的围剿就很可能变得虎头蛇尾,这自然不是日本人所期望看到的。

另一方面,和德国一样,作为列强中的弱势方,为了不失去金陵政府的“友谊”,日本必须想尽办法表示支持,同时也好为下阶段华北的反赤战做个铺垫。

其实这时的军阀部队聘请外国军事顾问,本就是相当常见的情况,从清末的湘军、淮军乃至北洋军,到民初的新旧军阀,都有过类似的做法。

同时,根据各势力主官与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远近,又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偏好,其中日本军官应该是出场最多的。

只是这些人往往还会兼任情报官的职务,比如松室孝良就曾在冯遇祥的西北军中做了好几年的顾问,还给后者挖了老大一个坑。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这时的中国军队,从军官到士兵,整体军事素养都相当不足,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基本为零,加上又不重视人才培养和组织建设,于是不得不依赖于外来的洋顾问。

包括当年名震一时的北伐军,其不少经典案例的背后也有着苏联顾问的影子,在许多情况下,经验和知识带来的指挥能力,确实可能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从这个角度来看,红军这回面对的敌人自然是非同凡响了,对此红军指战员也在第一时间发现了不对劲,除了投入比过去围剿更多的物资之外,仅仅国军在阵地上布置的工事,就透露着一丝诡异。

随着战争的推进,几乎在所有果共两军交战的阵线上,都出现了统一风格的完备工事。

只见国军的各层阵地之间,依靠地堡群构成了三角形与梅花形据点,使得村与村互为犄角,火力可以互相支援,每个阵地又能独立作战。

这些地堡一般用砖或泥土木料构筑,部分关键位置甚至直接使用了洋灰钢筋,在一般的轻火力部队面前绝对算得上坚固且隐蔽。

同时,地堡一般设立在街口巷口、交通要道、沟河、洼地边沿、桥底下以及守备阵地的前沿、院落四周,周围地形相当开阔。

而且这回国军士兵还专门不辞辛苦地清理光了周围的地形地物,明显就是为了保证地堡的射界,甚至有的地堡外围还专门设铁丝网或绳网作为警戒。

具体到地堡群之间,国军又特地挖了交通壕互相贯通,阵地前还挖了外壕,设置了鹿砦、铁丝网,前沿和纵深都可组成交叉火力网。

如此一来,即便前沿阵地失守,军队也可以从两翼实行火力袭击,以求恢复其前沿阵地。

首节 上一节 248/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