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275节

但是……他就觉得哪里不对。

正在楚云飞想着怎么回应时,李云龙就冲着俘虏大喊一声:“都听明白了没有?谁要是不服咱八路军,就问问老子手里坦克同不同意!”

李云龙这话是有意把“八路军”和“坦克”给点明了,明摆着就是用武力威胁。

伪军一看这情况,哪还敢迟疑,马上就接二连三的向八路军投降了。

此战八路军收获颇丰,在火车站的仓库里缴获了几个仓库的粮食弹药以及军需物资,其中包括许多八路军极缺的药物……这些都是鬼子从城外火车站搬进来的,之后还陆续的用火车运了几天,打算分批运往黄河前线。

除此之外,还105火炮以及三门75山炮是完好的,另外还九二步兵炮,仓库里还存着两千多发炮弹。

李云龙在缴获这些火炮后,马上就把这些火炮运往中条山的工事。

这是什么用意就不用说了……中条山的工事是朝向运城的,炮口居高临下的对准运城。

也就是说,晋绥军要活在八路军的炮口之下。

楚云飞虽说知道这一点,但却无可奈何。

至于那些被炸坏的火炮,八路军也是一个不落的全部运走……这时候的八路军缺钢材,火炮可是上好的钢材,拉回去后能用的零件拆下,不能用的就溶了用来生产步枪。

这些还是其次,毕竟只是缴获,虽然多但也是坐吃山空。

中条山一带的二十余个铁矿、铜矿都是以运城为依托,他们的食物甚至都是从运城运去的,运城一丢,也就意味着这些矿及冶炼工厂就都是八路军的囊中之物了。

关于这些矿洞和工厂怎么分,李云龙是这么跟楚云飞说的:“楚兄,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不是分不分的问题,而是从鬼子手里缴获的问题,当然就是谁缴获归谁,到时谁也别眼馋,你说是这个理吧?”

楚云飞心下一掂量:这是晋绥军的地盘,虽说八路军人多势众,但晋绥军对地理熟悉,再加上358团的素质也不差,还有炮兵协同,要抢矿洞和工厂不会比八路军差。

想着,楚云飞就点了点头同意了:“一言为定!就按云龙兄说的办,谁缴了归谁!”

但楚云飞却漏算了一点,八路军有坦克。

而且那冶铜炼钢厂通常都有公路……矿石需要公路运输,炼好的铜和钢也需要公路运输。

有公路的地方坦克就肯定能上,于是李云龙把坦克营的几十辆坦克一分:这个厂三辆、那个厂六辆……

然后坦克一到厂里就横冲直撞冲进厂里用炮管对准鬼子近距离猛轰,一口气就拿下七八个工厂,而另一边的晋绥军才刚拿下一个工厂。

至于矿洞,那就更不用说了。

中条山上的矿洞是八路军之前就盯上而且还盯了许久。

确切的说不是“盯上”,而是收编了残留在中条山上的顽军部队在矿洞周围打游击。

这会儿要抢矿洞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楚云飞不知道的是,有许多矿洞在八路军进攻运城的同时就已经拿下了。

最终的结果,是楚云飞只拿到三个工厂两个矿洞,其余的尽数落入八路军手里。

这情况只把坐在后头指挥的阎老西给气得半死,他把杯子一摔,骂道:“娘稀皮,好处没拿到多少,惹了一身骚!”

这话说的还真对。

阎老西不傻,他知道运城是把双刃剑,这地方由晋绥军驻守就意味着……将来晋绥军要直接面对鬼子的进攻。

然而,阎老西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122章 谅解案

运城一带更重要的应该是中条山而不是运城。

原因是中条山不只是山区,其本身还是一道被称为“东方马奇诺”的防线,顽军曾经在这里经营了数年之久,山上遍布着碉堡、山洞、掩体等工事。

而且中条山被占领后,对鬼子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且不构成威胁……中条山防御方向与鬼子的进攻方向相反,所以没有意义,同时鬼子又不认为华夏军队有能力重新夺回中条山,于是这些工事鬼子又认为它们不构成威胁。

后者的确是鬼子的失算。

主要是因为鬼子把中条山的假想敌设定为顽军。

顽军如果想要夺回中条山,首先就要渡过黄河,这对鬼子而言是无法想像的……渡河战与陆战不同,陆战可以用兵去堆,渡河战却基本是由空军、炮兵和浅水舰决定的。

只要这么装备占据优势,敌人搭一座浮桥就炸一座浮桥,来多少帆船都用炮火将其打沉在黄河中,那么敌人兵力再多也无法发挥作用。

而鬼子对自己的空军、炮兵以及浅水舰(主要是轻型炮艇)很有信心,因此完全不担心顽军能渡过黄河。

因为不担心顽军渡过黄河,鬼子就对中条山十分放心,于是山上防御工事都没有炸毁。

鬼子又怎么会想到,占领中条山的会是八路军而不是顽军。

结果就是中条山上几乎所有的工事都是原封不动的落到八路军手中。

这些工事对顽军和鬼子而言可以用“简陋”这个词来形容,但对八路军而言简直就是“豪华”。

独立团负责的这道防线因为是两个像驼峰一样的山峰组成,于是被称作骆驼岭。

骆驼岭距运城不远,下山之后再走十几里就到了,妥妥的将运城纳入火炮的射程中。

这里原本是顽军第39集团军第8军一个团的驻地,延绵数公里的防线上到处都是用巨石垒起并用水泥填充缝隙的碉堡,有些碉堡还是在石山中直接挖出来的,可以用坚不摧来形容。

然后碉堡与碉堡之间还设有交通壕、战壕,外面还有铁丝网,后方还有炮兵阵地等等。

战士们进驻后一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这里连宿舍都是构筑在山洞里的,床、桌、炕等一应俱全,甚至山洞里头还有一口甘甜的泉水。

战士们简直不敢相信这辈子还能进驻如此豪华的防线,一个个都像搬了新家似的。

李云龙看着防线的设施却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王学新看着觉得有些奇怪,就问了声:“团长,您这是……对这防线不满意?”

李云龙气呼呼的回道:“哪能啊?这样的防线要是还不满意,那就找不出更满意的防线啦!”

这话说的是,顽军是考虑到自己与鬼子相比没有空中和炮火优势,所以这里的工事一个个都考虑到防空、防炮,许多位置都是鬼子打不上来,但守军却可以打到鬼子,也难怪鬼子攻了几次都没能攻上来。

赵刚听着就觉得奇怪了,问李云龙:“我说老李,既然你对这工事很满意,为什么还是这样子?”

李云龙“唉”了一声回答:“老赵,你也不想想,这工事是咱百姓耗费了多少血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建起来的,他娘的这防线在顽军手里,他们也就几天时间给丢喽!这些败家子,瞧他们那点出息!”

赵刚呵呵笑了起来:“老李,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顽军这德性,还能气成这样!不过话说回来了,要不是顽军无能,这防线还能落到咱们手里?”

“对对对!”说着李云龙就开心起来:“好在咱们又把它拿回来了,否则就真他娘的怒其……”

“怒其不争,恨其不幸!”赵刚补充道。

“就是这意思!”李云龙一拍大腿道:“还是读书人说话痛快!”

然后李云龙又将目光投向远处的运城,摇头笑道:“晋绥军那些家伙,放着这便宜不捡偏偏要运城!他们这是吃了亏还以为抢到宝贝呢!”

王学新明白李云龙这话的意思。

运城虽然有城墙城外也有碉堡有炮楼,但鬼子飞机能炸得到火炮也能炸得到,如果将其包围,攻陷就是迟早的事。

但是中条山……

这是一道长160公里宽15公里的防线,工事一重又一重的,再加上又是地势险要的山区,什么坦克、飞机、大炮在这都不灵光,打起来还真不知道谁输谁赢。

然而,李云龙没考虑的是,这山区的防线又哪里是晋绥军能守。

他们的补给怎么办?

生活物资怎么解决?

能吃得了长年在山上生活的苦?

八路军却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方面可以得到山上百姓的支持获取一部份给养,另一方面就是走到哪就把田种到哪,补给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其实不是阎老西笨不知道选择更重要的中条山,而是他不能,这道对八路军而言是个“神器”的防线,对晋绥军而言却是个死地……这防线就连顽军都守不住,晋绥军又怎么可能守得住。

这些事就不需要王学新等人考虑太多了,他们要做的事就是进一步完善中条山上的工事准备应对鬼子有可能的进攻。

同时,八路军又在中条山另一面构筑防线……中条山另一个方向也就是黄河北岸也有鬼子,而且数量还不少,共有两个师团另加三个伪军师。

不过这些鬼子和伪军此时就处于很尴尬的境地:他们腹背受敌处于八路军和顽军的夹击中。

此时顽军如果愿意与八路军合作进攻鬼子,那么这支鬼子很可能会被包围而损失惨重。

此时的总部也是这样的打算,总部甚至还派出参谋长与顽军谈判。

但是……

一周后,赵刚就在会议中气愤的说道:“同志们,顽军打算与鬼子签署所谓的谅解案,也就是要与鬼子讲和!”

会议室里“哄”的一声就炸开了锅,谁也没想到顽军会在这时冒天下之大不韪与鬼子签“谅解案”。

第123章 矛盾

也难怪“谅解案”会能引起干部们这么大的反响。

在此之前,虽说顽军与八路军面和心不和,但终归还是表面上与八路军合作共同抗战。

但一旦“谅解案”达成,就意味着鬼子与顽军就事实上停战,于是鬼子就能腾出手来集中兵力对付八路军,甚至顽军到时还会明里暗里帮助鬼子封锁绞杀八路军。

这对八路军而言显然不是好事。

不过想了想,王学新又觉得这谅解案的确有达成的环境。

因此,在众人议论纷纷时,王学新就分析道:“政委,我认为鬼子和顽军达成这谅解案不过是权宜之计,咱们别把这事太放心上!”

“怎么说?”赵刚皱着眉头问。

这可不算是小事,这消息传开后已经轰动全国,很可能会将八路军这段时间取得的胜利付之一炬从而彻底改变原本向好的抗战形势……小东北居然对此不屑一顾。

“政委!”王学新回答:“顽军方面从始至终都试图与鬼子讲和,这是天下共知的,问题是鬼子一直不太愿意。”

这一点毫无疑问。

原因很简单,坐镇重庆指挥的那位是从鬼子那留学回来的,他很清楚鬼子军队的实力,当然也清楚华夏军队的实力。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对这场战争不抱希望,这也是他一直到现在还不对鬼子宣战的原因之一。

他所有的策略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拖”……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因此什么“空间换时间”、“花园口决堤”,甚至是现在的“谅解案”其实都是在拖时间。

他总是寄希望于通过国际上的舆论和压力使鬼子最终放弃侵略华夏。

这有些天真了,因为政治上有句话,叫做“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是永远也得不到的。

但现在形势却有些变化。

“政委!”王学新说:“现在的情况是鬼子将兵力集中在东北准备对付毛熊,而我们又拿下了中条山威到鬼子黄河防线,于是鬼子也希望跟顽军那边先缓一缓……”

赵刚听着就“哦”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这可能的确是鬼子的权宜之计!”

张大彪恨恨的骂了声:“他娘的,这么说……还是咱们把鬼子给逼到‘谅解案"上去的?”

这话的逻辑是:八路军要是没有拿下中条山,鬼子也就没那么着急,鬼子一着急……这原本签不了的“谅解案”现在就能签了。

李云龙凶巴巴的反对道:“那还能有啥办法?难道咱们还放着中条山放着运城不打了?那鬼子用‘谅解案"威胁咱,咱是不是还得投降啊?”

张大彪苦着脸回答:“团长,我不是那意思……”

孙铭打断了两人的争论,起身说道:长,即便这是鬼子的权宜之计,现实的问题就是我军将会因为这个‘谅解案"而陷入被动。比如眼前我军就无法夹击黄河北岸的鬼子,而鬼子有可能从前线调回部队大举进攻运城,如果鬼子有足够的兵力拿下运城再进军到黄河,中条山反过来就会被鬼子包围……”

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形势的确很可能会往这方向发展。

原本黄河北岸的鬼子是个被半包围的孤军,原本鬼子在华北甚至整个华夏的兵力都不足,于是鬼子很难对中条山构成威胁。

但是现在……

首节 上一节 275/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