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咱们抓紧时间,天黑前一定能赶到涉县,最多比老毛子落后半天。”
见提到涉县,刘长发似乎有些担心,滕毓藻又说道。
“放心,康年那一个镇可是养精蓄锐很久了,挡住老毛子半天时间绝对不会有问题。”
“而且,我估计老毛子见到他们挡在涉县,不仅不会向他们发起攻击,打开通往黎城的道路,反而还会跑的更快。”
“老毛子已经见识到了咱们的厉害,他们会担心攻击无果后,被咱们赶上来,哪里还敢向有预设阵地的康年第二镇发起攻击?”
“既然去往黎城方向的道路遇阻,几乎不需要多动脑筋,连纳维奇只要思维正常,绝对会毫不犹豫地,转头逃进清漳河谷。”
滕毓藻看向一旁同样因为打了大胜仗,喜滋滋的左名扬说道。
“致远,你立刻派得力人员抄小路尽快赶到涉县,告诉康年,一旦老毛子逃进清漳河谷,要他不必等大部队赶到,第二镇要坚决追击,在清漳河谷内紧紧咬住老毛子,尽可能拖慢他们的速度。”
“还有,要他同一路跟着小鬼子主力进入河谷的潘金山尽快取得联系,互相配合起来,在清漳河谷里,也不能让老毛子睡上安稳觉,为随后的大战打好基础。”
“是!”
左名扬兴奋地应声,转身安排传达命令。
滕毓藻的话,说得有理有据,让吴佩孚和刘长发都信服地连连点头。
滕毓藻又忽然笑着说,“青云,你就不要休息了,山谷里可还有不少老毛子的大炮呢,应该是老毛子的一个炮兵团。”
“我看到还有一些大炮应该没被炸怀,差不多有十多门,你赶紧安排人过去接收,然后立即在最短时间内,再成立一个炮兵营。”
听到滕毓藻说,还要他马上再成立一个炮兵营,刘长发一张嘴顿时乐得合不拢了。
滕毓藻收起笑容,“青云,只要在接下来的清漳河谷内的战斗中,你再发挥出咱们大炮、迫击炮的威力,我说话算话,战后不仅升你做炮兵总监,我还会再成立炮兵第二镇,统归你统领。”
“至于打炮吗,这一场大战,只要咱们打胜了,咱们不会缺大炮。”
刘长发兴奋的摩拳擦掌地说道,“那我就先谢大帅提携了,我刚刚数过了,最少有十二门还是完好的,甚至是三十门可用的,都有可能。”
见到刘长发又增加一个炮兵营,吴佩孚不由舔舔有些干裂的嘴唇说道。
“老师,那我的迫击炮.”
第471章 大胜之外
“疯了!老毛子完全被咱们的大炮炸疯了!”
在山脚下一片平坦之处搭起的帐篷里,刘十九一边吃着早饭,一边隐约有些心有余悸地说道。
虽然,滕毓藻已经决定,不会紧随在逃往涉县的俄军之后,紧追下去,可他们的时间依旧十分紧张。
战果的详细统计现在是没有那个时间了,可相关战况,还是需要掌握的。
比如,这一战到底消灭了多少俄军?
这个数字很重要,倒不是为了表彰战绩、战功,而是要清楚残余俄军还有多少人,包括这几天来,前锋军自身有多少伤亡等等。
只有准确掌握这些,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采取相应的战术、战法对付俄日联军。
所以,滕毓藻只能利用吃早饭的时间,把刘十九、吴佩孚、李金昱等人找到司令部来,一边吃饭一边听取情况。
刚刚刘十九已经汇报过,根据打扫战场统计出来的初步数据,这一战,消灭俄军约五万八千人至六万人左右,只有数千人逃出伏击圈。
之所以在打扫完战场后,不仅还只给出一个区间的数字,还要加上左右的字眼,是因为战场上有许多俄军的残肢断臂,这些被炸碎、炸散的俄军尸体实在无法统计。
具体消灭了多少俄军,准确数字统计不出来,也就只好含糊一些了。
不过,对于他给出的这个数字,刘十九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个数字,只比准确消灭的老毛子少,而不会多,说出这个数字,他还是保守了许多。
刘十九给出的数据,滕毓藻深信不疑,刚刚他可是去战场上看过,密布的大大小小的弹坑就不说了,靠近北侧山脚,俄军的尸体可是铺了好几层。
仅仅从这一战消灭了六万余俄军,竟然没有一个俘虏就知道,战斗的惨烈程度。
这个惨烈,并不是俄军反击的程度有多强,也不是给刘十九第四镇和第五镇造成多大伤亡,而是俄军被突如其来的密集恐怖的炮火炸的疯狂了。
就好似一直绷紧了神经的军队,在夜间也为突然传来的枪声或者惊叫声,引发了混乱导致炸营一样,发了疯的俄军完全无法组织起任何有威胁的抵抗,只想着拼命逃出包围圈,甚至可以冒着密集弹雨向外猛冲。
此外,滕毓藻还认为,这很可能同战斗中,他们很少由俄、日联军的俘虏有关。
只是,这件事,现在他已经不想再纠正了。
“不过,咱们缴获的武器弹药可老鼻子了,暂时还没统计出详细数字,光是老毛子的重机枪,完好还能用的,就有九十八挺。”
刘十九看了刘长发一眼,有些惋惜地又说,“炸坏的重机枪,也有不少,估计要有好几十挺。”
刘长发讪笑着说,“刘大哥,这也是为了减少咱们部队的伤亡,在你们冲锋的时候,只要发现那里有老毛子的重机枪架起来,就会有至少六发迫击炮弹打过去,目的就是尽快干掉老毛子的重机枪射手,炸坏重机枪也是难免的。”
滕毓藻忙说道,“这一战,你们伤亡如此小,这同青云的指挥得当有很大关系,这一战首功就是炮兵镇和你们两个镇的炮兵。”
有滕毓藻的肯定,刘十九自然不会再说什么,喝了一口热乎乎的稀粥又说道。
“缴获的老毛子步枪数量虽然没统计出来,可我估摸着四万总是有的。”
“大炮,我就不说了,都让青云的人给拉走了。”
一提到大炮,刘长发就笑得合不拢嘴忙说道,“大帅,完好的大炮有十三门,都是老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德国炮。”
对于缴获,知道大致数据也就可以了,这些事情滕毓藻并不如和关心,而是看着刘十九问道。
“你们的伤亡都如何?”
滕毓藻对于自己部队的伤亡数字,他更加急于了解。
刘十九咬了一口手中拿着的馒头说道,“大帅,这样的战斗还能给咱们造成多大伤亡,我们第四镇和子玉的那两个协,一共伤亡也不足千人。”
“除了最后咱们把老毛子逼到了山脚下时,才和老毛子面对面开枪射击,其他时候我们这位好几万人,都敢瞪着眼,看着老毛子爱炸了。”
这一战,虽然近八百门大小火炮发挥了决定作用,可毕竟消灭了六万多俄军,伤亡千余人,算不得多,可也并不算少,这个结果虽有些出乎滕毓藻的预料,可也不算离谱。
滕毓藻看向李金昱,李金昱的脸色顿时就有些黯然。
李金昱苦涩地说道,“大帅,我们第八镇的伤亡有些大,我们镇八千多人,现在仅仅只剩下四千出头了,伤亡了一半还要多。”
李金昱的第八镇,不仅连续几天没日没夜地袭扰俄军,几乎每天都有打几场稍大一些的战斗,尤其是刚刚这一场阻击战,更是硬碰硬的激战,他们是冒着俄军的密集炮火在阻击俄军的援兵,伤亡大一些这是自然的。
如此大的伤亡比例,不只是滕毓藻,其它几人也为之唏嘘不已。
滕毓藻对李金昱说道,“你们第八镇打的很好,不只是这些天的骚扰袭击很成功,今天的阻击战打得更好!没让我看错你。”
“这样,康年昨晚送来消息,琼琳送来了四万新兵,现在就在涉县,子玉的第三协交给你,我给你三天时间,以第三协和你剩下的部队为基干补充三万新兵,就按五个主力镇的建制组建第八镇。”
滕毓藻的话,乐得李金昱早饭也顾不得吃,跳起身给滕毓藻敬礼。
滕毓藻忙示意李金昱坐下继续吃饭,然后说道,“不过你也不要高兴太早了,重机枪不会给你太多。”
滕毓藻对吴佩孚说,“那四万新兵给你九千,你也要尽快重新组建第三协,重机枪就从缴获中拿出二十七挺给你的第三协。”
然后,滕毓藻又对刘十九说道,“只能给你一千新兵,补充伤亡了,另外,你从缴获中,拿四十挺重机枪,带足弹药,余下的重机枪都拨给第八镇。”
听说拨给他四十挺重机枪,刘十九不有瞪大了眼睛。
“大帅,你这是想要在接下来消灭老毛子和小鬼子主力时,还让我们第四协打头阵吧。”
滕毓藻点点头又说道,“消灭老毛子和小鬼子主力,怎么少得了你们第四镇,不过这四十挺重机枪可不是拨给你的,只是暂时交给你使用,在清漳河谷里足够数量的重机枪是咱们获胜的另一个法宝.”
如何使用重机枪,滕毓藻并没有细说,二十看了一眼手表说道。
“抓紧吃饭,然后咱们准备出发,追老毛子去!”
第472章 洋鬼子一个人仰马翻
滕毓藻所料果然没错,俄军主力一路急行军,在当天中午逃到涉县。
俄军在发现第二镇的阻击阵地后,丝毫没有犹豫,果断得很,甚至连午饭都没有顾上吃,立即便在更乐调头,经老漳村一头扎进清漳河谷,顺着河谷仓惶向东南方逃窜。
滕毓藻率部急行军,在尖饼岭接到李显策派人快马送来的敌情通报,俄军残部果然逃进清漳河谷,他已经率部紧随在俄军身后向清漳河谷追击。
同时,李显策向滕毓藻报告,他已经同在清漳河谷里还在拼命阻击日军的潘金山取得联系,并以告诉潘金山,不必再硬顶日军,从现在起,只对日军日夜骚扰即可。
既然俄军残部已经逃进清漳河谷,滕毓藻就不必再犹豫了。
立即命令第五镇的迫击炮部队归建,第五镇留下要组建新的第三协的军官和基干部队继续赶去涉县,由吴佩孚亲自率第五镇的第一、第二两个协以及第五镇直属部队在尖饼岭直接南下,经石井、王家、郝赵赶至清漳河谷内靠近合漳的西达、东达两地占领阵地。
同时,还要派出有力兵力控制匡口。
东达、西达那里有各有一条通向山里的道路,可以绕过合漳,逃往磁州,战令控制这两处,就堵住了日俄联军绕过合漳的去路。
而匡口这里地势险要,又是清漳河谷最窄的一段,清漳河在这里绕了一个几字型的弯,只要守住这里,河谷中的日俄联军不要说逃到合漳,就是东达、西达这两处他们也无法赶到,完全就被堵在河谷内。
同时要求吴佩孚,如果他赶到西达时,胡殿甲还没有控制合漳,要他从日军背后夹击,配合胡殿甲第三镇迅速拿下合漳,彻底堵住清漳河谷出口。
滕毓藻率部赶到涉县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后,仅仅比疲惫至极的俄军晚到了几个小时。
在涉县,滕毓藻见到了杨士骧。
杨士骧告诉滕毓藻,他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圣旨,要他立即赶去武昌同李鸿章汇合,乘船前往上海,准备北上同洋人展开议和谈判。
朝廷此时发来旨意,滕毓藻并不感到特别意外,按他的猜测,这应该是朝廷对于他能战胜数十万联军并不抱希望,在提前准备应对策略。
滕毓藻顾不得吃饭,和杨士骧单独密议了一个多小时后,杨士骧才在一队卫兵的护送下,匆匆离开。
为了避免影响部队士气,关于朝廷给杨士骧的旨意,以及滕毓藻和杨士骧的谈话内容,滕毓藻并没有外传,包括李显策、刘十九、吴佩孚这些人在内,虽然都怀疑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滕毓藻不说,这些人也不好过问。
由于急于追赶逃窜的俄军,部队并没有吃午饭,只在路上嚼干粮充饥了,滕毓藻虽然很焦急,可也只好命令部队就地休息,同时提前好好吃了顿晚饭,在天黑前,就带着刘十九第四镇和炮兵镇追进清漳河谷。
李金昱第八镇和吴佩孚留下的部队没有跟随滕毓藻一同出发,他们都要留下编组各自部队。
吴佩孚为了编组他的第三协,除了留下了一批军官,还从第五镇其余两个协中各抽出一个营的部队,以上述这些部队为基干,组建他的第三协。
第五镇第三协的编组工作,紧锣密鼓地忙到第二天凌晨,就匆忙完成了。
重机枪和步枪是不缺的,唯一缺少的就是迫击炮。
原本属于第三协的迫击炮,都被看到迫击炮在山地作战中可以发挥出巨大威力的吴佩孚带走了。
李金昱第八镇的整编就要繁琐得多,李金昱脚不沾地地直忙到第二天傍晚,才将新的第八镇整编完毕,然后只让部队修整一晚,在第二天一早,他也率第八镇和第五镇第三协,以及剩余的新兵,冒着寒风进入清漳河谷,去追赶滕毓藻。
多出来的新兵,还有一千多人,这是要交给刘十九第四镇补充部队的。
涉县虽然还存有缴获的大量武器弹药和很多伤员,可这里并不需要李金昱操心,涉县不仅有营务处的人和一个哨的警卫部队,还有刚刚拿到武器的一千多辎重部队。
清漳河谷是一条直奔东南方的百里长的河谷,河谷很宽阔,也很平坦,宽的地方有数里,窄的地方,则只有数百米。
河谷内虽然有道路同行,可许多地方并不适于大部队通行,尤其是携带着重武器的大部队。
如果轻装前进,最多两天就能赶到合漳,可携带着众多火炮的大部队就不会这么快了。
李金昱的第八镇因为没有携带大炮,甚至迫击炮数量也不多,还都是小口径的,所以行军速度很快,可也在第三天凌晨才在河谷内,一个叫昭义的山村追上了滕毓藻。
虽然河谷远处还不断有枪声和炮声在不时响着,可固新附近,以及周边河滩上密密麻麻的军营中却十分安静。
甚至还毫无顾忌地在营地中,点燃了很多篝火。
李金昱一路走来,甚至能听到帐篷里战士们的鼾声。
不仅由于这里是涉县以北进入河谷的入口,还因为这里河谷较宽阔,河滩上有许多田地,所以这处村子很大,有上百户。
幸运的是,村民们早就得到潘金山的示警,在北上的日军来到这里前,就及时逃进山里,这让这座村庄的村民并没有出现多大损失。
不过,由于北上的日军首先经过这里,然后日军在河谷内又同俄军残部一同返回,村之内的房屋大多已经残破不全。
最明显的就是,村子里除了房屋的门窗,几乎能点燃的木质品,几乎都让为了抵御寒冷的日俄联军,用来生火取暖了。
滕毓藻的司令部,设在村中一座稍有些规模的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