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蹬长筒靴、身穿国军军装、身披披风的许朝阳一亮相,满屋子闪光灯再次闪耀了起来,等他走入了会议室,冲着宋喆原以立正的姿态拔直了身体后,高喊:“报告,前线217团团长许朝阳报导!”
“通县一战,幸不辱命!”
他将佐官刀放在了桌案之上,随即又将日军军装包裹的血污之物打开,久米川好春的脑袋赫然出现在办公桌桌案之上。
宋喆原趁机用手一扒拉:“这啥玩意儿,埋了巴汰的……”
咕噜!
一颗人头在地上不断翻滚,最终,苍白的人脸朝上,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呜!”
一群外国记者都开始向两侧退,宋喆原赶紧从主席台走了出来:“哎呀呀呀,这不惹祸了么?”
他赶紧捧著久米川好春的脑袋走回到了主席台上,恭恭敬敬的放在了桌案前:“许朝阳!”光凭借肉嗓子喊道:“谁让你拿这东西来了,这不是又往日本子嘴里递口实么,他们还得说是咱们先挑起的事端,虐杀他们的军人呢!”
“我告诉你,这要是惹起国际事端,你一个人扛著!”
说完话,宋喆原冲着许朝阳一个劲儿使眼神儿。
许朝阳当场就明白了,站直了询问:“那我屈死在疆场上将士的命,谁扛?”
“我在炮火中失去的百姓,谁扛?”
“我版图上的东北、察哈尔、华东,如今独立成国,日军严禁我军收复失地,这一桩桩一件件,谁扛!”
许朝阳转过身看向了所有报纸记者:“若鬼子还回东北,从察哈尔、华东撤军,我许朝阳今日就死!”
“这狗屁倒灶的事,我一个人扛!”
“许朝阳!”宋喆原大声呵斥:“管不了你了!”
“啊!”
“你给老子滚!”
“滚犊子!”
李副主任站起来了:“快走。”拉著许朝阳就往外走,许朝阳还在那喊呢:“他们要是不还,这事没完!”
反正他和第八师团、第六师团有血海深仇,与天津驻屯军那也是差点擦枪走火,他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管你那个了?
第402章 小孩连
“哈哈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是宋喆原的标志,而此时此刻的宋喆原尽管没有因通县胜利召开盛大酒会庆祝,依然还是将身边这些人叫到了自己家里,在书房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聚会。
这场聚会许朝阳参加了,但李副主任没去,其余参加人员还有秦徳纯、佟临阁、张志忠。
这帮人聚在一起且得聊呢,不到半宿半夜的准结束不了……
“哎,你们说这消息要是上了明天各国的报纸,小鬼子的脸是不是得气得焦绿焦绿的?”
佟临阁说完这句话,扭头看向了张志忠。
张志忠夹著烟抽了一口:“气死他们活该!”
秦徳纯则看向了许朝阳:“朝阳,这回你们217团可是给咱29军争了口气,你怎么不说话?”
徐朝阳坐在沙发上,用手肘拄著膝盖说了一句:“我折了四百多兄弟。”
一句话,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是所有将军从古至今的悲哀,三国时的凌统,部曲消耗殆尽后,在史书上就再无笔墨点缀,就连三国演义里关公要去战长沙的时候,喊的都是‘只带五百部曲即可’。
部曲是什么?
不是普通的兵!
是三叔、六舅、大侄子,没准还有隔著辈的二舅姥爷!
他们往往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在攻城时攻坚、撤退时断后,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在为自己家的基业打仗,只要这帮人不打没,部队就有精气神儿在。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许褚为什么打没了自己带的三千亲兵之后垂头丧气?
这就不是死多少人的问题。
“行啦!”
穿著洋睡衣的宋喆原这时候转过了身来,左手雪茄、右手酒杯的走了过来:“不就是兵么?我给你补!”
这宋喆原说的可不是外行话,而是……
“前一段,我回乐陵扫墓,曾经的乡里乡亲总是在给自己孩子找出路似的要把孩子送到部队里。”
“我也是被逼没招了……”
“不收吧,又怕这群乡亲在背后编排我,说我宋喆原当上了大官就不认人了;收了,你说,让我将这群孩子往哪放?”
“这么著,朝阳,这群孩子我都交给你,让你打小养,养个几年,都成了十七八的装小伙子,就是一批全新的战斗力。”
许朝阳这时候抬头看向了宋喆原,问道:“都是乡亲?”
宋喆原乐了,他知道,许朝阳这是听懂了:“还亲戚套著亲戚。”
可不么!
许朝阳终于想起这群孩子是谁了,这帮孩子,是29军最小的英魂——小孩连!
小的十二三岁,大的也才十五六,在‘韩立才’描述的‘七七事变最后的证言者’中曾经提到过这批孩子。
那时候由于没有合适的军装,这批孩子就甩著宽大袍袖,挽起裤脚在29军军中进行半天文化课教育、半天军事化训练的课业,七七事变后,才随军撤出了北平,去了保定整编。
而迎接他们的命运,则……当时的宋喆原下令将16岁以下的280人送回原籍,17岁以上的290人留在军中待命,一岁之差,就是生和死的差距。
这群小孩连军史中都没有写,是1983年有人采访了小孩连的排长余安详收集抗战史料才浮出水面,余安详曾两次给张志忠将军当过警卫员,后来才成为了整编后的59军特务营营长。
对,就是那支所有人都知道的59军。
而这批小孩,在临沂之战时,被没有援军的张志忠推上了战场,当时他们就守在战场上的高坡上,那还是1938年,曾经的小孩连,全都18了……可最终的结果是,战斗结束时,整个小孩连,只剩下了余安详和两个小孩。
他们没怂,甚至和鬼子在阵地上展开了白刃战,一个人打不过就两三个人对付一个鬼子!
“你这小子,不就是损失点兵么?咋还流眼泪了?”
许朝阳的眼眶的确湿了,为了这支小孩连,可宋喆原却觉著他依然是心疼自己的四百多弟兄。
“老顶,你用一群孩子换朝阳四百多久经战阵的兄弟,搁我,我也哭。”
哈哈哈哈哈!
秦徳纯还在缓解气氛的笑上了,他的笑声带动了屋子里的其他所有人。
宋喆原都在笑声中抿了一口酒杯里的洋酒,说了一句:“我能光给朝阳这批孩子么?”
“以咱们许朝阳的功劳,早该升上来了。”
又要升官了?
许朝阳这才抬起了头。
秦徳纯在许朝阳没漏出半点笑模样的情况下打趣道:“抬头了哎,一听升官来精神了。”
“朝阳啊,暂时还升不了你的官,毕竟大沽船厂那地方对咱29军还是太过重要……不过只要过了这个风头,你升官是板上钉钉的事。”
“你记不记著你送上来那批抢?”
宋喆原一看张志忠,张志忠接话道:“朝阳啊,那批抢太能吃子弹了,我就没见过这么能吃子弹的枪,我用那批枪组建了一个机枪连,我的天老爷,一个机枪连打光了我一个团的子弹!”
宋喆原这才接话:“就在龙门所,38师和小鬼子干起来那一次,你提供的那批机枪,算是帮了大忙了。”
“所以,你在大沽,还不能动。”
“另外,警备团的番号也不能改,现在咱刚给鬼子来了下狠的,再改了你们警备团的番号,甭管叫个警备旅还是警备师,那都是在叫板。这么著吧,我给你点权力,你在大沽船厂偷摸训练那些工人也不用藏著掖著了,想编入正事编制就编入正式编制,再想招人,只要你养得起,随便。”
“老秦,一会儿朝阳走的时候,给拿十根金条,算是我对他这次战斗的奖励。”
秦徳纯再次开口:“老顶,人媳妇家有钱,不差这点……”
“放屁!她们家有是她们的,这是我给的,能一样啊?”
许朝阳听出来了,这是秦徳纯故意往宋喆原嘴里递话把儿,为的就是勾出来他那半句话。
可许朝阳心里惦记的,还是那570人的小孩连!
这可是没沾染过尘埃污秽的孩子,这时候想给这群孩子培养成什么样,他们就是什么样!
许朝阳在这时候抬起头问了宋喆原一句:“老顶,那小孩连?”
“领走!”
这回许朝阳乐了!
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疯狂到……令人震惊的程度!
第403章 1935年的经济体(感谢‘书友’打赏)
如果要问这个时期的国内最缺的是什么,估计会有很多种答案,包括外汇、人才、粮食、矿产储备等等。
那咱们国家有外汇储备么?
有。
不光有,还救国市。
1935年,国府发行法币,最早的挂牌价为1法币合英镑1先令2便士。
可你知道在鬼子眼里这像什么吗?
用句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话来说,这就像是一个青铜,拿到了百星王者的号,还突然开了一把竞技模式!
那都给鬼子乐屁了!
鬼子先是发行连自己都不认可的‘擦屁股纸’去淞沪行骗,结果淞沪老百姓都是吃过见过的,谁也不认他们这玩意儿,那鬼子怎么办呢?让汉奸、卖国贼拿著这些擦屁股纸去乡下继续行骗!
那年月消息闭塞,乡下老百姓也好骗,三忽悠两忽悠就让他们用‘擦屁股纸’换来了粮食。
鬼子转过头就用白得的粮食换‘法币’,再通过银行用‘法币’挤兑黄金、白银等等硬通货,这才造成了当时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叫‘以金沙填补无底洞,为不可能之事’(出自厉德寅的《经济文学集》)。
为了稳固法币无限制的下跌,国府只能出手,救市的手段竟然是通过大量抛售外汇来稳固牌价。
意思是什么呢?
白银和黄金不是被挤兑的差不多了么?那怎么才能证明国府发行的法币值钱呢,国家用外汇跟你换,国内的钱你不是不信么?外国钱你总该信了吧?
就这么著,将牌价稳定在了8.125便士,法币从出现,到两个月之后,跌破官价的60%,才两个月!
而当时的国府已经没有可以兑换的外汇了,这才导致了后期法币的一泻千里。
这,就是所谓的民国缺外汇。
那为什么有的小说里,能有理有据的告诉你,可以通过制造‘丝袜’来换取外汇呢?
首先,丝袜这东西是西班牙研究出来的,最开始是个男人穿,还不允许平民穿,才收到了追捧,大家都觉著这是贵族的玩意儿。到了1938年,美利坚才研究出了现代呢绒丝袜,备受女性青睐,这才有了香奈儿创始人的那句‘不要不戴帽子就出门,也不要不穿丝袜就出门’被记录在了《丝袜简史》里。
将这些东西当成换取外汇的资本,得从鬼子偷袭珍珠港之后说起。那时的美利坚女性酷爱丝袜的程度已经癫狂,甚至将这东西列为了军用物资,就连女兵都爱不释手,而女兵,向来是美利坚钓男人参军的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