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据守要道山地不出,想要立刻进行大规模的接触战变成了不可能,摆明就是要耗时,那么作为另外一方肯定是要变动战术。
翌日,汉部大军拔营而出,一路上保持着相对严谨的队形,大军过处尘烟弥漫。
邓恒特地带着亲兵爬山远望,虽说是有些地方受于地形被遮住视线,但还能看到地平线弥漫而起的大片尘埃,一道黑线平稳前行。
“敌军行军速度不快?”邓恒轻笑道:“看来拥有数千铁骑的消息不假。”
瞧,这就是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将,从一些细微的东西总是能够看出更多的端倪,然后再经过推敲大概知道敌军的构造。
要是没有实际率兵作战的将领,会奇怪一支骑兵众多的部队怎么行军速度不快,那是理所当然地觉得骑兵就该是行军突飞猛进的兵种,却忘记战马远比人更难伺候。再来,要说战马难伺候,当属铁骑的战马为首,很多时候照顾一匹甲骑具装的战马真比伺候老子还要用心和小心。
就是那么注视着,一直到了近处,邓恒看到那杆子“斐”字大纛先是一愣,随后哑然失笑道:“刘彦还是太小家子气,胆魄亦是小了一些。”
这个时代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思想吗?或许是有,但更多的是“风风火火”,也就是有点实力就该招摇甚至是无限夸大。
不同时代本来就会有不同的主流,像是石勒击败匈奴赵国之后,他立刻就是到处宣扬自己的有数十万大军,羯族更是百万之众。现实是,石勒当时能战之兵也就是三五万,羯族不会超过三十万。
夸张是为了以壮声势,吸引更多的人归附。事实证明羯族人成功了,他们仅仅是不到三十万人就成了中原霸主,后面又依靠比野兽还过犹不及的残暴进行着统治。(羯人前期的残暴是为了震慑,后面也是因为残暴而举族被灭)
崔宣来了,他带着一批粮秣前来。
“是吗?千余菜人?”邓恒蹙了蹙眉头,最终还是选择不再这个话题继续,他指着还在不断逼近的汉军:“本将已经派出骑兵,你且一同观看。”
菜人不是什么特别的品种,它有一个称呼叫“两脚羊”,专门提供给羯族人“改善伙食”。
不是胡说八道,羯人吃人好像是成为一种习惯,平时也许没有那么讲究,但是出征必带菜人。
崔宣好像没有听出邓恒特意改变话题,唠叨:“已经在准备锅具,将水烧沸腾之后就会将菜人丢入,介时必定让汉军吓得屁滚尿流,军主……”
“不看就滚下山去。”邓恒收敛了一下脾气,又问:“是谁让你准备锅具?”
崔宣总算是反应过来了,皱眉说道:“乃是石平。”,后面又说:“此,不是常态吗?”
邓恒沉默以对。他人老了,开始有点追求身后之名,以前不在意的一些东西临到老却是无比重视,例如关于今生怎么对待同族苗裔那些事情。
石碣赵军确实是有部队出去,那是一千左右的骑兵,少数的羯族人,余下是由羌族人和氐族人组成。他们一人双马,出击之后笔直向着正在抵近的汉军缓速靠近。
邓恒所视,远处的汉军并没有停止推进,大军中倒是分出了一批,看占据的地表面积该是同样的千余骑兵?
“就拿同等数量的骑兵对阵!”纪昌狞笑着:“对军主将既然重视,那就让他更重视!”
徐正在猛点头,他眼眸里面有着比较热切的期盼,不是别的,是等一下他们这边还会玩得更大。
没有一千那么多,就是八百而已,但出击的是虎贲军。
率军出战的是李坛,他身穿明光铠手持马槊,战马脖颈两侧各自悬挂着骑弓、箭囊和一柄马刀。
跟随出战的其余骑士,他们身上的装束与李坛一样,手里的家伙却不是马槊,是脆木骑枪,除开骑弓和箭囊之外,悬挂在马颈一侧的却是一柄加长了握柄的斩马刀,再来要说有差别不过是铠甲一些柳束(缎带)上的区分。
斩马刀握柄长度约有七十厘米,刀刃长度一米二,刀背厚实,刀身微微有弯曲。必须说的是,它虽然是刘彦提出概念并进行制造,可斩马刀早在两汉就有出产。
《汉书》有载:王莽使武以斩马挫董忠。
《汉书.朱云传》亦载:臣愿赐尚方斩马,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上问谁瘪对日安昌侯张禹。
另外,斩马刀还分骑战型和步战型,那是在握柄的长度上有明显区分。
因为都是一开始就抱定冲杀的念头,两支骑兵并没有选择弯弯绕绕,就是那么笔直地冲向对方。
在相距八十步左右的时候,李坛将马槊横放在马鞍,大吼一声抽出骑弓搭箭就射。他的身后,八百虎贲军骑士一样是在挽弓射箭,急促射三波就松开骑弓任由被悬挂,重新换上近战兵器。
虎贲军射出第一轮箭矢的时刻,对面的石碣赵军骑兵其实也在准备骑射,是等待虎贲军的第一轮射完在射第二轮他们才射出第一轮。
几乎是一前一后,箭矢在双方阵营中落下,石碣赵军在之前就有在做规避,见鬼的是汉军那边第二轮是射向了他们的规模方向,结果是一片箭雨落下的时候,再次躲避肯定来不及,箭雨落下的刹那间近百直接落马。
“他们的箭杆加长了!”
仔细一看,虎贲军的箭矢还真的是加长的箭杆,只有了解箭矢加长箭杆意味着什么才会知道这有多么恐怖。再更细致地一看,虎贲军的箭矢箭镞都是三棱款式,这种箭有个特别的名称叫破甲箭。
箭矢落在了虎贲军这边,一片箭镞与皮革或金属的碰撞,等待有些箭镞将战马披在身上的布套毁坏,石碣赵军看到汉军的战马竟然皮甲,顿时一个个瞪圆了眼睛……(未完待续。)
第232章:漢军,漢旗!
石碣赵军在看到对面汉军骑兵的座下战马套有马甲一个个脸色都绿了,人马皆有甲胄就是甲骑具装,而甲骑具装在任何时候都能被称呼为精锐中的精锐,不谈装备问题,被选为甲骑具装的骑士哪个不是千挑万选?
知道归知道,可是这个时候石碣赵军已经将速度提到最快,想要调转马头绝对会因为过于突兀发生失蹄侧翻,只有硬着头皮冲上去。
马蹄声中一声“呼!”先被整齐喝出,在即将发生冲撞的时刻一阵“汉军威武!”从虎贲军的骑士嘴中吼出,随后就是兵器与兵器的交鸣,兵器与肉体的接触,急促而又凄厉的短暂惨嚎频繁响起。
马蹄践踏而起的尘烟之中,骑兵或是交错而过,或是发生碰撞,一切都发生在极为短暂的一刹那。
可以看到那一幕幕,虎贲军的骑枪刺中石碣赵军在脆响中断裂,被刺中的石碣赵军发出惨嚎,坐下战马还在往前驰骋,马背上的人却是顿在原地,结果是人在死或未死的时候掉下去,无论是死是伤都会被身后的马蹄片刻之间将尸体踩成一块破抹布。
石碣赵军兵器击中虎贲军,兵刃会发出火花,那是击在了厚重的铠甲之上。哪怕是刺到的是皮革部分,破开了一层皮革里间也是一层铁甲,根本就未能造成击伤。石碣赵军命中虎贲军的时候,更多是兵刃直接滑开。
李坛在驰骋的时候不断挥击出马槊,每一击都能将一个敌军扫落下马,后面干脆将马槊甩起了圆圈,以横扫的姿态不断向前再向前。他这是跟刘彦学的,依靠强劲的臂力和兵器的优势,像是一台正在向前滚动的石磨,依借厚甲无视伤害以碾压的姿态冲阵。
虎贲军的骑士,他们弃掉骑枪之后会抽出斩马刀,或劈或砍将接近了的敌军斩击下马,要是击中定能轻易将敌军斩成两半,那是双方都在互相高速驰骋带来的一种力道惯性加持,若是没有驰骋力道加持想将人斩成两半可不太容易。他们不主动出力亦可,只需要紧握刀柄横出去,依靠速度也能对交错而过的敌军产生致命伤害。
敌我双方两匹战马相撞的情况极少发生,不说马背上的骑士会下意识规避,战马自己也有足够的灵性趋吉避凶,但是碰撞依然会发生,只是不多。
在发生碰撞的刹那,石碣赵军的骑士无一例外就是被一股强劲的力度抛出去,人在半空中手舞足蹈,随后重重摔在地上。
倒是虎贲军的骑士在发生碰撞的时刻,仅有少数会被抛出,更多是猛地一昂身躯很快就又顿向马颈部,那是身上的甲胄重量使然,其实更多的是那条扣在骑士腰间扣带上的绳套起了作用。
没错,刘彦没有制造马镫,但采取了其它的措施,例如使用绳套来帮助稳定或固定骑士的平稳性,或是产生防冲撞被抛出。
两军骑兵很快就互相穿凿,完成穿凿之后一看,八百虎贲军该是折损了二十来人,一千的石碣赵军却是只有六百不到的骑兵完成穿凿。
交锋而过的石碣赵军,一个个脸上带着十足的惊骇,他们刚才或多或少都有将兵器击中汉军,可屡次都只能溅起火星或是在甲胄上留下一道白色的斩痕,皆是未能有效破开防御对人体产生伤害。
在两军骑兵交错而出的时刻,都在尽力进行迂回。对骑兵有认知的人都清楚一点,高速驰骋状态难以完成太大幅度的转弯,谁要是不怕死可以试一试在高速状态下拉动缰绳牵制马头的方向,绝对会享受重重的平地摔。
双方冲出了尘埃布成的阴霾区,不同的声音从两军本阵发出,汉部那边在呼喝阵阵的“汉军威武”,石碣赵军那边则是一片吸气之声。
“本将没有听错吧?他们在喊什么?”邓恒一脸的讶异,依然重复着问:“喊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