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335节

姚弋仲一个巴掌就对着姚襄甩过去,压抑地吼:“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为父可以死,姚家却要靠你们!”

姚襄是被姚弋仲一个巴掌给甩懵了。

“各为其主的厮杀哪有什么仇恨。哪怕是有仇,那也是为父与刘彦的仇,汝不是天王的官,没有吃天王的俸禄。”姚弋仲在教导儿子一件属于胡人的真理:“祖祖辈辈都教导我们,无法战胜的时候服从强者才能生存。”

姚襄不是生活在华夏苗裔强盛的年代,没有经历过华夏苗裔不讲胡人当成智慧生物的那种环境,他对姚弋仲的话感到由衷的不解,抗辩道:“晋人什么时候是强者?儿子只看到晋人连猪狗都不如……”

“你个黄口小儿,知道什么!”姚弋仲又是一巴掌甩过去,他先介绍了一下自己所知的强汉历史,最后满是严肃地说:“刘彦已经喊出要恢复强汉光荣,汉军也的确强大,有再次成为中原之主的迹象。你们这一辈要先服从他们,等待自身强大,主子变得弱小,总有仆从翻身当家的一天。”

姚襄捂着火辣辣的脸,想要反驳什么却知道不能睁眼说瞎话。没错的,他们五十五万人败在手头里兵力不足十万的刘彦手里,那又怎么去否认汉军强大的事实?

“为什么我们能够进入中原?”姚弋仲语重心长地说:“就是因为我们先服从强大的晋室,晋室衰弱之后我们成了中原的主人!我们能够蛰伏一次,就能有第二次。”

五胡乱华的起点就是从司马1晋国不断抓捕胡人来当劳动力,后面又大肆接受胡人的南下归附,甚至是征募胡人为兵,等待司马皇族的八个诸侯王因为地权力的争夺互相杀得血流成河,胡人可不是就那么翻身把歌唱,成了“天下”的主人?

中原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可以说一切都是因为司马皇族和那些门阀、世家的决策失误,他们还以为自己是曾经强大的汉帝国,以为自己哪怕是处于人口数量的少数派也能压死那些从来不当成人看的蛮夷之辈。

结果很明显,司马皇族不是刘氏皇室,那些门阀和世家也没有西汉、东汉时期前辈们的能耐,他们玩脱了。玩脱之后,他们丢下玩烂了的地盘灰溜溜去玩高尚的衣冠南渡,自认为是带着文明前往落后且愚昧的长江以南,但无论怎么美化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逃得异常难看且无耻。

“为父看过汉人写的史书,我们羌族的历史一点都不比自认炎黄苗裔正朔的汉人短。汉人写的史书中,我们羌族在殷商已经存在,认为我们也是炎黄苗裔的一份子,只是后面因为纠纷离开,才成为现如今两个生活习惯不同的族群。”姚弋仲这是在打预防针,他谆谆教导:“为父成为族长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族人学习汉家文化,所有进入中原的族群中我们是最极力汲取汉家文化的其中之一,另一个是氐族。”

“……”姚襄有些懵,好像第一次知道原来羌人和汉人有着相同的祖先,只是因为搬家了才会形成生活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他在震惊的同时,不免也瞧出一些端倪:“父亲的意思是,汉人不同于晋人,我们投降汉人并不是一件屈辱的事情?”

胡人喜欢晋人而不喜欢汉人。

晋人是软弱和无能的代名词,晋人是胡人的两脚羊和欺压的对象。对于胡人而言,被晋人击败都是耻辱,投降给晋人更是没脸活了。

汉人对于胡人而言则不同,自汉孝武皇帝登基之后,汉人南征北战之下不但恢复了赵氏赢姓秦国的疆域,奠定了“中国”最原始的基本版图,还在长达一百三十年与匈奴的战争中成为一个战斗民族。

汉人看任何非汉人都有天然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可不是凭白而来,是汉人在不断发动战争的过程中灭掉人国,数十人就敢前往某国宫殿干掉敌国国王,随随便便招募仆从军就能战胜另外一个庞然大物的帝国,种种的事迹中养成的自信。

汉人不拿胡人当人看,哪怕是汉帝国内部分裂互相杀得血流成河,可分裂了的诸侯王都还能分分钟教训周边的异族,这样一来胡人也没有底气小觑汉人,反而认为汉人强大才是理所当然。

恰恰就是因为认可汉人强大的理所当然,导致司马皇室无能地难逃之后,胡人窃取中原之后,先有刘渊借口有汉室血统(还真有)建国称汉。先后又有数个胡人建立的国家也想要沾沾汉人的霸气,他们也将自己建立的国家取名为汉,搞得要辨认是哪国得在国号之前加上个地域或者姓氏。

刘彦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从始至终都不承认自己是晋人,一开始就无比明确地表示自己是汉人。

弱者的呼喊不会为人所关注,强者的低语声再小也能震动世界。

刘彦漯阴一役打得姚弋仲只带五万以下的人成功突围到祝阿郡,他的声音必将会被世界聆听,并且听到之后会进行深深的解读,哪怕是一句“我吃饱了”这么简单的话,不知道多少人也会研究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含义。

毫无疑问的是,姚弋仲清楚难以突围之后需要寻找后路,一直位高权重的他对于投降会有羞耻感,讲那些话诉说那些历史是在劝自己的儿子,可未尝没有说服自己的意思在内。

“父亲?”姚襄被绕懵了,萌萌地问:“刘彦会允许我们投降?”

姚弋仲脸色立刻僵住,他们怎么看都被瓮中捉鳖了哟,北边是黄河,南边是济水,西边是雄伟城墙和不知道多少拦路的汉军,东边则是源源不断开来的刘彦本部,没得逃了喂。

真实情况是姚弋仲已经派人,分为两批,一批是前往西边,另一批是东边,都是要接触汉军高层商谈投降条件。

桓温现在就看着过来的羌人,眼神里带着疑惑和震惊,不是因为别的,是到来的羌人直白说出条件,投降之后要保留姚弋仲现如今的地位,承认石碣和东晋封的爵位和官职,不杀俘虏给予自由民待遇,保证姚弋仲依然是羌族的族长……,等等一些看上去十分夸张的投降条件。

“那个什么……”桓温在掏耳朵,朝谢安问:“是不是我的耳朵出毛病了?”

谢安亦是有些发木,他问作为使者的羌人姚封:“能不能再重复一遍?”

姚封不是姚弋仲的什么亲戚更不是儿子,他就是姚弋仲的一个家奴。他再次重复了一遍,后面说出了一些‘干货’,用着满是蛊惑的口吻说道:“我家主人乃是名震天下的人物,若是诸君成为接受我家主人止戈罢战的人,姓名必定将会传颂天下,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将。作为回报,诸君只是向贵家君王美言。如此,诸君得名利,双方士卒亦是不用有无谓死伤。”

桓温当然渴望能够将自己的姓名传颂天下,但自己有多少斤两也清楚。他闷闷地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说:“本将就不拿你这个可怜虫祭旗了。回去罢。”

姚封还欲多言,甚至是奉上了礼单,礼单里面名列的礼物之多令人咋舌,有多名贵又令人看了垂涎三尺,可那些都没有什么鸟用,后面谢安也开口让赶紧滚蛋。

等待外人离去,桓温满脸的郁郁,说道:“坦白而言,温无比渴望能够答应下来,但以咱两的地位顶不了什么用,连使诈假意接受,后面翻脸不认人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啊,咱两得立下更大的功劳,争取有那么一天能够说话算数。”

谢安“呵呵”笑了,这样的桓温才是他了解的那个桓温。他在想姚弋仲表达出来的隐藏含义,想着想着满脸都是严肃,想对桓温说什么最后又忍住。

姚弋仲等待家奴姚封回来禀告并没有感觉到意外。他派人去桓温那边就是做个姿态,埋下一个必要的伏笔,所以姚封人回来但是带去的财宝被留下。

留下价值斐然的财宝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桓温或者谁接受了最好,谁藏匿了更好,对姚弋仲都是一件好事,有机会作为同僚是个情份,没有机会作为同僚就是埋下杀将的陷阱。

另一边的李坛和骞建同也接见了姚弋仲派来的人,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两人商议了一下不是像桓温和谢安选择放掉,不过两人也没有杀,是选择先扣押起来。

“君上很快就会过来了,不是吗?”骞建同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羌族残兵,嗤笑道:“那个家伙是不是傻了,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竟然提出那些没可能被答应的条件。”

“相对而言,你比较傻。”李坛与骞建同的关系一直很好,才提点道:“动动脑子,那根本就是姚弋仲在提醒自己身为羌族总领袖的地位和重要性。”

骞建同诧异道:“姚弋仲是羌族总领袖没错啊。这又怎么了?”

“羌族有数百万啊!”李坛为自己的挚友智商感到伤心,直白地说:“君上要的是整个天下,那就无法忽视数百万的羌人。姚弋仲的意思很明显,他可以站到君上这一边的话,数百万的羌人就不是敌人,反而成了帮手。”

骞建同这才有点回过神来,怪怪地看着李坛,就那么用着怪异的眼神一直看着。

李坛怒道:“你这么看着我是什么意思?”

“睿才……”骞建同一脸的慎重:“作为兄弟,日后可要多照顾着啊!”,他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李坛能武又能文,想事情还能想得那么透彻?

第348章:没当一回事

姚弋仲是羌族总领袖,目前羌族总数肯定是有三百万以上,那么谁得到姚弋仲的投效,哪怕是无法使得数百万羌人一同归附,不管是政治还是其它方面的意义都不会一般,引起震动属于必然,或许还能有更大的效应。

换做是其余人,得知姚弋仲要归附,哪怕是姚弋仲被打得不得不投降的场面,肯定也会觉得骄傲或欣喜,毕竟姚弋仲除了有名将的声威之外,光是羌族总领袖的名份就值得尽弃前嫌地接纳。

刘彦一直都不是什么一般人,他来到围堵战场之后听到信息,一个愣神没有太特别的反应。

残存的羌族大军成份比较纯粹,除了羌人之外可没有什么“闲杂人等”,他们被堵在反而十五里之内的面积,用望远镜看的话还是能够看得比较清楚。

“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桑虞心情无比之美好,那是因为纪昌去了黄河北岸的偏师当长史,他首次成为刘彦的直属长史。再来是本来预料会拖很久的战事没想到是想错了,他说话就恢复嘻嘻哈哈的模样:“啧啧啧,活着的牛羊什么粮秣全归了我们,他们现在只能啃肉干,看着还缺水?”

不是开玩笑,姚弋仲这一支残部是被堵在黄河和济水中间,缺水听着很像是一个笑话。可是,谁让不管是黄河还是济水河道之中都有汉军的舰队,羌族兵每次要去取水都是被床弩和强弓劲弩一阵射,很多次死伤惨重或许还能拿到一点水,可真的是一滴水等于一滩血。

嬉笑完了之后,桑虞看向了好像是在走神的刘彦,问道:“君上是在考虑要不要接受姚弋仲的投降?”

刘彦哪里是在想这个。他思考的是怎么趁目前的大好机会吸纳更多的人口,再来是对冀州的攻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趋势,也需要注意晋军在荆州的北伐之战。

汉部这个集体之前面临的困难一直是人口不足,刘彦才会拼命地想方设法要增加人口。

自去年大战开始之后,汉部吸纳人口的速度就大幅度降了下去,那是因为石碣赵国的坚清壁野,也是石碣赵国对疆域内进行了封锁,使得汉部难以再从石碣赵国身上“吸血”。

首节 上一节 335/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