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374节

再来是,随着汉国与晋国只隔开一条长江,汉国这边倒是没有多少人到晋国境内,晋国这边前往汉境的历来就不少,就是发生了南阳郡被汉军攻占的事,也阻止不了晋国这边的士子奔赴汉境,而这个恰恰就是东晋小~朝~廷所想要阻止又阻止不了的。

长江以南这边是按照血统来安置官职,投胎技术好的人没本事也能当官,投胎不好的有本事却难以当官。寒门在东晋小~朝~廷治下出头的方法不算多,给谁当部曲是一个,也是被选择最多的途径。不想当部曲,那就只能是名动天下,可名头一般都是互相吹捧出来,也就是所谓的造势,并不显得简单。

桓温可是说做就做,丝毫没有半点客气甩袖走人。

谢尚有些懵了,他是扮演东晋小~朝~廷的忠臣,可不是要当什么莫名其妙的坏人,所作所为就是在拿捏,大家都是世家子不是该谈谈条件,互相之间妥协那么一下下吗?等待谈妥了再来一个相谈甚欢,该尽情谊的也继续,他知道桓温这个人操蛋,但怎么比以前更加操蛋了。

桓温想走可不是在演戏啊,他是真的要直接走人。只不过要回的不是长江北岸,是下山之后直接上了马,摆手就吼:“往西南,直接去建康,看看谁阻扰于吾!”

追下山来的人还在纳闷,却是看到桓温马鞭抽了一马屁股,率先窜出去,后面跟着的甲士和武士第二波跟上,最后面是侍从以及车辆。

“如此专横跋扈。”谢尚看上去并不气恼,就是一脸的哭笑不得,对王述说:“就这么让他横冲直撞?”

王述在笑,说道:“元子演得有些过了。”

其实都在笑,他们之前还猜测汉军会不会南下,桓温来了又表现得这么跋扈,恰恰是说汉军不会南下。

东晋小~朝~廷因为庾冰病入膏肓恐怕会发生内乱,这么个当口怎么都不可能用兵,汉国担忧东晋小~朝~廷北上捣乱,东晋小~朝~廷还怕汉军南下呢。

桓温其实也没有窜出去多远,走大道向西南估计也就两里不到就被拦了下来,挡住去路的是以前他在长江以南时没有的关卡。

关卡是依山而建,就那么在两处山地中间的过道上用夯土弄起来,高度看着该有两丈左右,长度仅仅是百米不到,却是不知道宽度怎么样。

险山峻岭是关隘,矮山过道是关卡。前者一般是没有绕路的余地,哪怕是绕路都会异常危险,可能一万人绕路能成功的不足三成,是以为兵家必争之地。后者之所以只是关卡,那是因为山并不险峻,费点功夫翻越也就是了,只能起到拦阻作用,却不是什么必争之地。

面对关卡桓温当然不可能挥兵攻占,他依借地形的了解也不骑马直接徒步爬山,翻过山地还停了下来等待王述和谢尚等人追上来,老神在在地问:“某的马呢?”

谢尚继续扮演自己的角色,冷哼一声根本不搭理桓温。

王述却是揶揄道:“元子,此处离建康也就百来里,多爬几处山也就到了。”

桓温就是一阵“哈哈”大笑,笑够了还真的迈步就走,全然就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模样。

“莫再玩闹了。”王述哪能真的让桓温徒步,邀请上马车,等待桓温坐稳了才问:“元子究竟是在玩哪一出?”

“说什么相助啊,单为晋国牟利啊,肯定是假的。”桓温比划着要水喝,牛饮了一番一抹嘴:“两国各取其利,如何?”

谢尚立刻就看向桓温,他却没有开口。

“上策伐交,下策伐兵。”桓温一脸的正经,说道:“某也不讲虚言,汉晋必有生死之战,可现在晋进不得,汉退不得。”

谈正经事了,世家子的素养还是能保证正襟危坐地摆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汉与石碣、鲜卑开启大战,可在长江依然有大舰队,晋军敢上北岸有姚弋仲前车之鉴。”桓温大咧咧地笑了笑才继续说:“再则,看模样你们无法北上。不光是内乱将起,还看你们耗费民力物力搞的什么数十里纵深防御,肯定还是偏安心理较重。”

要是不了解长江以南实情的人,谢尚或是王述有的是话来反驳,偏偏桓温就是一个了解实情的人,不但桓温是这样的人,抛开立场不谈他们其实是同类人,既全是世家出身,而世家一直都是有最大的共同利益。

王述大手一挥,说:“还有什么,元子一概讲来。”

桓温却是拿捏了,扯了扯嘴角,回了句:“且待某见上庾公一面。”

……分…割…线……

第二章会晚一些了。另外最近有些懵,原本是欠八章,宅神书虫万赏再加一章,那就是九章。

第388章:惨惨戚戚

要往君臣关系来判断,庾氏一族绝对没有亏欠司马皇室的地方,同理司马皇室亦是没有待薄庾氏一族。一个算是过国朝尽心尽力,另一个也是没有少给予官职。

庾氏风光有些年头了,是续琅邪王氏之后,成为东晋小~朝~廷治下最有权势的家族。

相对于曾经的琅邪王氏,鄢陵庾氏绝对算不上跋扈或是高调,那也是现如今于曾经司马睿时期的不同。

司马睿一无所有地在长江以南建立东晋朝廷,必须依靠以琅邪王氏为首的门阀和世家,经过几代人数十年名份上的地位积累,到了晋康帝司马岳时期算是稍微恢复了一些元气,但也迎来了最为无能的一代司马宗室。

庾冰病重会是东晋小朝廷格局大变的开始,原有历史上阳夏谢氏是推了谢安出来,各个世家也是同时发力,又恰逢桓氏族长桓温率军讨伐李氏成汉,庾冰病死之后的庾翼有点孤掌难鸣的意思。

等待桓温攻下李氏成汉却是没有相助帮忙甚多的庾翼,甚至桓温还有些落井下石,势单力孤的庾氏在近乎于全面围攻下自然就开始走向没落,一个多次北伐又对东晋小~朝~廷有大功的家族就此沉沦于历史,可见内部倾轧的伤害多大。

尽收渔翁之利的褚氏一族爬上了第一流世家的地位,国丈褚裒权柄一时无两,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北伐。

褚裒北伐可以说是可手里握着无数张好牌,时逢石碣赵国内部动荡,有扬州和徐州石碣多名地方将领上表投靠东晋小朝廷,又有当地百姓奋起帮助晋军。

掌握无数好牌的褚裒却打出了最烂的局面,任用的部将不得力,对待归降将领又不信任,北伐无功而返不讲,对待归降将领刻薄又使得降而复叛,导致原有的晋土也是丢失不少。

《晋书》中给予褚裒的评价并不算差,甚至可以说评价相当不错,连带一些人的私人传记也是给了好评价,但大多是赞赏为人和文采,军事上面却没有提。

桓温到长江以南之前收集的情报并不算少,没有收集到庾冰病重的消息,关于褚裒的情报却是一点都不少,谁让褚裒是风头正劲的人物。

褚裒镇三郡之地并不在建康,他的儿子褚歆倒是身在建康担任散骑常侍一职。

散骑常侍其实就是皇帝的侍从,品阶不高却有独特政治意义,毕竟是与宦官同样为伺候皇帝日常起居,皇帝强势时虽然官小却有不输丞相的威势,目前东晋小~朝~廷是褚太后掌政,虽然有何充牵制,但何充实际上也是染病状态,会是个什么样子不难猜测。

依靠撒泼滚打的桓温来到了建康城外,他特意收拾打扮了一下,一改之前的高调穿着朴素,甲士自然不可能带进建康城,武士也仅仅是带了最为骁勇的十人,可是数百随从以及马车却是没打算丢在城外。

建康其实就是现代的南1京,为六朝古都之地,之前有东吴已经在这里建都,晋元帝司马睿重建晋国的时候就是考虑到东吴已经有建宫城,选择旧地入住。

因为有做过东吴都城的经历,建康这座城池实际上并不算小,可要说格局大气则是没得讲。

南方多山多水的地形,要建立大城池限制太大,关于都城的城墙该怎么弄就是一个大难题,以至于城墙实际上不是什么四四方方,是一种歪七扭八的局面,然后将一些山以及水系给包了进去。这样一来城门的划分就有陆地城关以及河系水关一说。

桓温等人是从东北边而来,进入的城关除了北面就有东面可以选。

建康周边的城市不算少,要说热闹一些还是在东面,那里按照地域划分的话,古会稽地区是在西汉已经经过广泛开发,人口汇集密度高,农业开发也相对完善。

古会稽地实际上有包含的地域很广,算起来现在的徐州和扬州基本是局部被包裹进去,时过境迁下来地区的名字会变,开发程度也会变,可是人口流动要变起来则会非常缓慢。

建康的东城门处守卫森严,过往的人基本上会被严格检查,只有一些马车有家族徽章才有特殊优待。

“又是花样工程,要么就全部严格检查,留下特权和没有检查有什么区别?”桓温不是在调侃,他在说大实话:“难道小民还能卖国,他们只能卖自己。”

话虽然难听,但事实就是这样,能卖国的只有掌握权柄的人,说得一众人是尴尬之后继续尴尬,可谁也没有打算改变现状,他们的特权说什么都不能被剥夺。

进了城,桓温看着熟悉的街道,嘴巴却是没有停下来:“看进城的情况,再看城内人口激增,江都对面该是基本上都搬空了,只是安置到都城来不怕出乱子?”

真实情况是,东晋小~朝~廷这边不得不清空于汉境只隔一条长江的地带,一是担忧战火无情,晋境的人口并不多经不起没价值的消耗;二来是汉国那边的国策不但对寒门,对百姓的吸引力也是无比大,他们在晋境很难有出头之日,去了汉境只要能够加入军中,卖命博取功名至少是有机会的;第三个考虑就是必要的坚清壁野,进驻军队的同时保证兵力部署的隐秘性。

首节 上一节 374/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