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伽帕诺斯被一阵折腾已经有些精神恍惚。他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后面是在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就跟着桓温在做类似的举动,脑子还因为那一套复杂的举动而有了好“高、大、上”的感觉。
桓温一边在引领“潮流”,另一边是看到波斯人“情不自主”跟着学,嘴角翘了起来……
第704章:起源
谈不上是什么喧哗夺主,不过又是一次文明之间的交流,看着逼格比较高的那个文明整懵了另外一个文明的人。
诸夏的许多礼节瞧着真的挺复杂,有规有矩又充满了历史底蕴带来的逼格,真的是能够吓唬住人。
一场欢宴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品尝美食的时间。要是在香料没有出现之前,连带“炒”的厨艺也没有出现,诸夏的美食其实也就那个样,波斯人顶多就是吃个新鲜,可有了炒菜,各道食物是各自加了中药材或香料,合理的调配之下就真的是一道道的美食。
吃撑了的众人,后面波斯人的各种饼和肉食被端上来真就没吃多少。
波斯人的饼种类其实挺多,从中能够看到波斯与阿三的结合,比如一种脆香烤饼就加了香蕉,是被做成一种卷起来的样式,外面的皮脆脆的,里面却是有抱着奶油和香蕉膏,吃着倒也是别有风味。
肉类上面其实就是烤肉,不知道是加了什么调料,没有香料加持之下味道也就那个样子。
最有特色的是烤骆驼,还是那种除去内脏之后整只骆驼一块焖烤,骆驼的腹中会装有小羊羔,最精华的部分除了驼峰之外就是那只被装在骆驼腹中的小羊羔。
被烤得全只金黄的骆驼是用架子整只抬了出来,现场剥出腹内的小羊羔,剥开的时候金色油水流淌出来,浓烈的肉香味瞬间弥漫开来。
在对烤骆驼进行分食的时候是有着特别的讲究,驼峰必然是分给最为尊贵的人,腹内的小羊羔是分给第一等级的人,其余的肉当时其实是不吃的,事后才给分食给一些等级再更低的人。
桓温在驼峰端上来的时候品尝了一下,放入口中顿时能品尝出一种别样的鲜美,肉质酥烂软糯,舌头的味蕾能感受到鲜香异常,不得不对这一道美食点赞。
现场能够吃到驼峰的人也就那么多,却是没有一个完全吃完,是很贵族式的适可而止,大概就是表达一种又不是缺乏享受,不会因为一道美食而无法控制自己。
“阿胡拉.马兹达在上!”美伽帕诺斯对艾尔塔巴.玛西司提欧斯说道:“汉人都是大胃王!”
可不是嘛!之前的诸夏美食就不说了,汉人几乎是完全吃完,等待上了波斯的食物之后,大多数汉人依然是端来多少就吃多少,好像胃永远不会被填满似得。
诸夏文明有一个特点,身为武人必然是要能吃,吃的越多就代表越是有精神。其余文明其实也有类似的观点,能吃的人肯定是身材健硕,力气也会非常大,体格再加上力气就是一个勇士的基础。
身材高大而又强壮在搏斗方面有着更多的优势,就是在抗打能力上也会强不少。要是身材矮小再加上瘦弱,就是再灵活只要没躲开身强体壮者的一拳,基本也是一击既倒。无法驳斥的是,强壮的一方是真的在搏斗上面占有优势。
在吃的份量上面,很明显汉人全面胜于波斯人,美伽帕诺斯说那些话不是在嘲笑汉人好像饿死鬼,其实就是纯粹惊叹汉人的胃怎么会那么大,其中不免还有关于“勇士基础”方面的思考。
艾尔塔巴.玛西司提欧说道:“应该可以开始了。”
美伽帕诺斯的回应是颔首。
波斯人进行了很多的准备,就是桓温等人过来之后失去对现场的主导权,显然桓温也不想做得太过份,后面留下了波斯人的主导空间。
说到底两国没仇,交流时为自己的文明争取更多的高度没问题,但真没必要让对方下不了台,要不然明明互相之间不想怎么样,可搞着搞着就变仇人了。
因为在气势上从一开始就被桓温等汉人压制,波斯人重新掌握主导权后是有点“硬”不起来,比如想要干什么的时候会参考桓温的意见就是一种体现。
“有美食,有美酒……”桓温一直保持着微笑,被询问意见爽朗地说:“怎能无乐与舞?”
美伽帕诺斯忍了,他压根就不是说要表演歌舞好吧,是琐罗亚斯德教要进行拜火仪式。
桓温那么说是看到波斯人拿出了自己的乐器,也看到一些女姬模样的人。
诸夏文明的高层饮宴都是有音乐和舞姬来点缀气氛,要不然只是吃和喝又有个鸟意思。音乐又分雅和俗,舞姬跳什么舞也有相关讲究。
在诸夏文明中的雅乐,是一种几乎没什么激烈起伏的音乐,最开始的时候是作为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到了两汉就没有那么讲究,有钱谁都能养乐师去学习雅乐,想听就听,不像春秋时期非诸侯奏响雅乐要被灭族。
在奏雅乐的时候,伴随的就是一种雅乐之舞(不是花叶银公孙树那植物啊)。这种舞蹈就跟音乐一样没有什么激烈的动作,是模仿各种动物的一些动作,跳的时候一停一顿的,就像是放视频出现卡顿一样。
“俗”乐在诸夏文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被称作靡靡之音,其实包含的范围非常大,比如轻快或节奏激烈就被认为是“俗”的一种。之所以会被称为“靡靡之音”,另一方面是舞姬在这种音乐下跳舞不像雅乐时那么庄重,穿着暴露又会有一些具有诱1惑性的舞蹈动作。
历史走到了今天,事实上雅乐只会出现在一些重大的场合,比如君王大宴、朝贺和祭祀天地的几个场合,要不真没人再去听雅乐,相反是春秋战国认为的俗乐比较受欢迎,也代表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转变。
波斯人的音乐其实也有分别,比如宗1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三种。宗1教音乐和宫廷音乐有许多的相似度,所用的乐器上面几乎没有区别,就是宗1教音乐比宫廷音乐更加讲究宏大。在民间音乐方面,波斯和诸夏的乐器会存在不同,可是基本都离不开具有地方特色的这一点。
桓温看着波斯人列队略略感到好奇,没等他问话,那些列队的波斯人已经开口在唱。
音乐没有被奏响之前,列队的波斯人是以一种美声的形式吟唱,声音中不带语言的音节,纯粹就是声线上的一种“吟”,人数众多之下声音很响,听上去其实挺不错。
中东是一个宗教诞生之地,许许多多的宗教就是源自于这里,很多的方面有相似点,结果是那些宗1教都视耶路撒冷为自己的圣地。
波斯人的琐罗亚斯德教比犹1太1教、基1督1教、伊1斯1兰1教的历史都要悠久,对后者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基督教尚未成为罗马国教之前,罗马国内流行的摩1尼1教就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一个分支,奥古斯丁皈依基1督之前,是摩1尼1教的信徒。
琐罗亚斯德教是在萨珊王朝期间(约公元二二六年至公元八五一年),被立为波斯国教。佛1祖1释1迦1牟1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
事实上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力真的非常大,影响到了许多的宗1教,史学家因其在历史文化上的突出贡献而称其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琐罗亚斯德教就是到现代的伊朗依然拥有信1徒,只是在伊1斯1兰1教的打击下信1众非常少,曾经的波斯萨珊国教到现代之后只保留了五座寺院,规模都还很小,也会举行宗教仪式,内有长年不灭之圣火。但是琐罗亚斯德教对伊朗和阿三孟买一带的帕西人(Parsi)中仍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桓温等汉人看到的列队而唱者其实就是“唱诗班”,波斯人搞这个形式已经非常久,犹1太1教、基1督1教和伊1斯1兰1教有的是照搬,有的是借鉴。不管是照搬还是借鉴,“美声”的唱法都是占了很大的比例,也就能够明显地听出都具有“吟”的特点。
汉人真就没有听过类似的唱法,诸夏音乐哪怕是“吟”的部分,可基本上不是学动物的鸣叫,就是“吟”的时候会带有字节。
波斯的“唱诗班”吟唱的时候没有字节比有字节更能符合汉人的审美,一时间还真让大多数汉人听得入迷了。
美伽帕诺斯看到汉人欣赏或是迷醉的表情,既是兴奋又是高兴地说:“这就是神的力量。”
话说,那是音乐的力量好不好,就是音乐也是由人创作出来,虽然是用来敬献给神,但和神的力量扯不上关系吧?
艾尔塔巴.玛西司提欧斯才不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相反是附合地对美伽帕诺斯点头。
具有波斯色彩的音乐声逐渐加入,竖琴部分的时候,汉人听来没有觉得突兀,琴声在搭配美声,使“吟唱”听上去更为好听,可一切就在“噗噗噗”的鼓声加入进来变得不一样了,就好像吃美食正高兴却突然发现食物里有赃物那样。
有鼓声之后,“唱诗班”也不再用纯粹的美声唱法,是开始唱出一些赞美的音节,随后又是各种乐器声加入进去,连带早准备好的舞者也都出场。
舞者都是穿着大袍子,他们边走边进行各种动作,以舞动手臂作为主要动作,能看出步伐中有孔雀的韵味,还没有完全进场之前,场地里面被点燃了篝火,舞者进场基本就是围绕着篝火在条。
“这就是拜火?”袁乔是看了一小会,跳舞的波斯人,不管男女更多的动作就是在朝拜火焰,其余的舞蹈动作真的很少:“他们崇拜火焰?”
没毛病,今时今刻的波斯人宗教就是对火有着特色感情,认为火是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量的东西。火的清净、光辉、活力、锐敏、洁白、生产力等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因为这样火是人们的“正义之眼”。对火的礼赞是教1徒的首要义务。
其实诸夏文明也有过崇拜火焰的时期,甚至是有过对任何不解的畏惧和崇拜,倾向于“万物皆有灵”的那一方面,后来“万物皆有灵”虽然还是存在,可是对祖先的崇拜占了主流。各类的神可以不信,可关于祖先的方面是绝对不能马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