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匈奴人驱赶到西边的大月氏人,他们就从阿三那里获得了相当多优秀的技术,西汉又是从大月氏那里获得了先进的冶炼技术,才改善自己的军工材料科技,要不在之前汉人虽然是进入到铁器时代,可兵器一直是有着脆的缺点。
刘彦建国取国号为汉,他这么干是什么意思没多少人清楚,就少不了人们对西汉和东汉产生兴趣,很多历史是被挖了出来,其中就包括汉人的金属冶炼技术得到改良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带回。
响应国家政策前往西域的人,他们就算是之前对西域没兴趣,后面也会从各种渠道进行了解,不需要是凡事知道,可是最基本的一些肯定不能忽视,比如西域有自己的文明,绝对不是中南半岛那种蛮荒之地。
汉军来到白龙堆东南面五十里外扎营,西域各国联军则是以白龙堆作为核心分别扎营。这种状态已经维持了将近两个月,大战是没有发生,小股的互相试探却是频繁,尤其是近期的交战规模一直是增加的态势。
“只有解决了那些联军,咱们才能冲进西域。”石仲得到的消息就是这样,他认为是一点没错,近期却是知道了另外一些消息:“听说西逃的苻洪带着残部和一些高车人到了白龙堆?”
苻洪当然就是那个氐族领袖,他一开始就是往草原逃窜,先是投靠拓跋代国不成,后面转道柔然依然没有得到接纳,就跑去了西高车。
高车人就是丁零人,他们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活跃在草原,不管是东胡强盛还是到匈奴人建立草原帝国,基本上扮演的就是草原小偷的角色,还是等近一代的草原霸主鲜卑人南下才得到的发展空间。
草原非常广袤,游牧民族又不像农耕民族是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同时也不像农耕民族会建造城市,基本上草原霸主一旦将重心转到漠南,漠北就会有新的部族强盛起来。这种周而复始就让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原王朝哪怕是解决了南下的游牧部族,很快又会出现新的草原霸主成为又一个威胁。
“要是真的就太好了!”林密瞬间就兴奋了起来:“他们的脑袋比较值钱,要是能杀死其中的头目……”
汉国一直都在清算曾经在中原各地肆虐过的民族。对羯族自然是除了极少有政治意义的人才会活捉,要不然就是逮住就杀死。对羌族、氐族和杂胡是区分到底愿不愿意融合进入汉人大家庭,坚持不愿意愉快融合的异族不是杀掉就是捕捉成为奴隶。
曾经在中原肆虐过的那些游牧民族,羯族已经成为历史书上的文字,羌族、氐族、鲜卑和杂胡很多是被融合,尤其是羌族、鲜卑和杂胡,倒是氐族因为苻洪没有伏诛抵抗一直比较强。
作为普通人,他们只知道依然抵抗的氐族人脑袋比较值钱,才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比较值钱的问题,国家却是想要解决掉苻洪使氐族失去领袖更容易被融合。
第763章:会不会玩脱了?
白龙堆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区域命名,它包括一个面积庞大的湖泊,另有湖泊周围方圆百多里的肥美草原。
如果只是水草丰美的话,草原上这种地方可以说多得是,可是那个湖泊叫蒲昌海。
蒲昌海是西域一个有产盐巴的湖泊,还是西域产盐最大的基地,并没有之一。
曾经的车师、山国、尉梨、楼兰、蒲类,还有更多数不上号的部族,他们为了蒲昌海的所有权可是打出了狗脑子,就是离蒲昌海遥远的其它大国也会为了盐巴参与争夺,在西汉的汉军没有踏入西域之前,匈奴人过来之后控制了蒲昌海,又在蒲昌海对着各国大杀特杀,就那么控制了西域各国。
西汉在草原上战胜匈奴,进军河西走廊并打进了西域,第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蒲昌海,一切只因为控制蒲昌海就等于掌控了西域最大的产盐地,掌握这个产盐地哪怕不一个又一个地去灭掉西域各国,那些国家为了得到盐巴也只能屈服。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它(蒲昌海),也只能是它。”
李匡这是第一次作为一直外出征战军团的最高指挥官,他当然很想要抓住机会,任命下达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研究西域,从历史上找到了不少成功的例子,才不会想要展现自己的能力去玩特殊。
“先汉正是从控制蒲昌海作为征服西域的起点。”李匡伸出手做了一个紧握拳头的手势:“如今的西域不再是先汉的西域,地理位置却是变化不大,蒲昌海依然是西域最大的产盐地!”
汉军在西域的征服之旅就是从西安掌握蒲昌海开始,先后控制了楼兰、山国、尉梨、蒲类等国。汉军一面在与蒲昌海北面的车师不断较量,另一边是将目光盯向了更西一个叫“大夏”的国家。
“征服西域只是第一步。”王泉当然知道自己能成为这支部队的行军长史同样意味着什么,咧嘴笑道:“我们一样会寻找那个叫‘大夏’的国度。”
听到“大夏”这个国家的名字,军帐之内的人都是双眼放光。
西汉命名叫“大夏”的国家其实就是希腊—巴克特里亚,两国从来没有过接触,却是有“大夏”是诸夏苗裔的说法。当时的汉人才不管希腊—巴克特里亚是一群金发碧眼的人,坚定地认为他们就是“同袍”,然后既然是“同袍”就有天然义务将他们从其他人的压迫下解救出来,一块享受来自于刘彻这位天子的恩泽。
说白了,汉人的命名很有讲究,“大夏”这个国家在诸夏历史上也有特殊地位,从西周到先秦“大夏”一直有在诸夏史书上打酱油的例子,就是这个“大夏”一会是白皮肤的狄人,又一会成了某个连什么人种都不知道的国家名字,反正是诸夏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
了解诸夏文明的人都清楚一点,首先是“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再来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觉得是同一苗裔就一定要得到天子的恩泽(统治)还算温和的,只要是土地就是天子的管辖治理之地和只要是人就一定要臣服在天子统治之下才叫霸道。
“大夏”这个一直在诸夏史书上打酱油的国家,他的存在意义就是呼唤诸夏子孙去开拓,至于到底是不是同一苗裔根本就不重要。
从西汉开始向西进军,一直到东汉末年都没有放弃过寻找“大夏”的行动,“大夏”这个国家是一直没有找到,不过汉军的军靴是一直踏到了葱岭,甚至都踩到了伊塞克湖(吉尔吉斯斯坦)以西。
“‘大夏’是一定要找的。”李匡却知道那是后续的事情,他也没可能作为主导,却是依然要打气:“有民遗失于外,乃是我等之过错。”
没人有什么反对意见,他们要是不去做,就等着被指着脊梁骨骂,非但要去做,还要竭尽所能地做到。
很多人其实也清楚是怎么回事,不一定是要寻找到那个所谓的“大夏”,最好是永远都找不到,那就能用这个“使命”驱动着不断进行探索和开拓,军功就会在不断的征服中产生。
不独是先秦到东汉会有寻找“大夏”之旅,刘彦并不知道“大夏”是什么梗,他没有回味过来的时候,现如今的汉国也同样有了寻找“大夏”并解救同袍于水火的言论。
自己过上好日子了,有必要拉遥远的同袍一块享福,看看这是多么淳朴的思想,又是多么伟大的情操,至于那些同袍在悠久的历史里面遭遇了什么,比如因为世代与异族通婚连皮肤的颜色都变了,就算是变成了白皮肤系的人种,那也是同袍哇!
既然还认可是同袍,怎么能够让他们在外面受苦,拯救是必须的事情,然后还要让他们重新学汉字,脑子里面的思想也要有本土同袍同步,什么车同轨和书同文、同衡量全给来上一遍,一直努力到那些远方亲戚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就是个汉人,哪怕是白皮肤系人种那也一定是个汉人!
车同轨、书同文和同衡量是什么?就是大一统!
诸夏会有战乱,战乱导致割据的发生,可就算是实力最弱小的割据政权也会梦想重新统一天下,实力强大的割据势力就干脆付之行动,就没想过既然割据了就算完事,就有了所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法。
没有大一统的市场的其它文明,就算是曾经有过疆域辽阔的庞大帝国,可是那个帝国一旦走进坟墓,手里有实力的人想要的就是自立,自立之后当然会有互相征战,哪怕是后面某个强悍势力再次恢复那个灭亡国度的疆域,他们也只是为了扩张的欲望而征战,真不是想着一定要再让“天下”得到一统。
在诸夏之外,分裂之后的同一民族,要是没有一个势力绝对强悍的势力扫平其余势力,自立的时间一长,各国也不会有一定要“一统”的决心,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的同族开始演变成不同的种族。
最简单的道理,罗马人命名的日耳曼民族。这个日耳曼民族现在就在上演民族分裂的过程,其中一个叫法兰克的部族,他们现在还属于日耳曼的其中一个部族,问题是等西罗马崩溃之后,法兰克占据了西欧的庞大地盘,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其他老兄弟分道扬镳,反正就是“老子发达了,干么要理那些穷亲戚”,后面更干脆就不认为自己是日耳曼民族,与当地土著高卢人同流合污去了。
要是在诸夏,就算是有一个地方的人自立,不管是时间有多长,反正不会发生从上到下就不认为自己是诸夏人的事。那些人或许会对主导诸夏的政权反感或是敌视,可绝对没人敢否认自己是诸夏苗裔,更没可能认为自己就是另外一个新的民族啥玩意的。
对于现如今的汉国武人……尤其是身份越高的武人来讲,“大一统”这个论调非常合胃口,还是那种才不管某个民族是不是诸夏后裔,反正觉得是就是,该种论调一听就觉得胡扯,可他们认为就该是那样。
没其它因素,无非就是能一直开拓并且征战下去,有战争大家伙才能建功立业,有了军功才能封妻荫子。
这不,西汉时期的“大夏”还是康居再往西的希腊—巴克特里亚,到了现在的汉国谁也不在乎“大夏”究竟是哪个国家,干脆就没有直接点出来,说是那个国家是“大夏”那就是,才不愿意直接点出一个国家就是“大夏”,他们怕的就是一旦打到认为是“大夏”的那个国家,就没借口继续征战下去。
当然了,另外的因素就是相比起祖先,现在的汉人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更加清晰,他们知道西域再往西有哪些国家,甚至还知道大地遥远彼端有一个叫罗马的国度。
对了,汉国除了又将“大夏”给重新提出来,明明知道欧罗巴的霸主国叫罗马,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汉人不再称呼罗马为罗马,是转为称呼“大秦”。
“秦”这个字有许多意思,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是“遥远的西方”,比如西周时期东面各地区,他们说西方的人,就是称呼秦人。然后生活在遥远西部的人,他们的部落就被叫作“秦”,秦人是因为区域才有了这个称呼,后面就成为部落名字。他们召集子弟护送周王东迁,周王册封也是使用“秦”作为封号,给了一个秦君的赏赐。
秦人之后,要是有朝代给遥远西方的某个国家命名为“秦”,以诸夏文明的特质来解读,用意那个再明显不过,就是以诸夏特殊的思想观念将那个叫“大秦”的国家视作“碗里之物”,总有那么一天会将那个叫“大秦”的国家给“一统”到同一名天子的恩泽之下。
吓尿了没有?诸夏就是这么含蓄的表示,俺都给你命名了,名字是俺们取的,那你们绝对就是俺们的人。
所以了,要是诸夏历史上给外国命名,看是取决于什么样的名字,只要是能扯到“九州”之地相关,其实就是立下志愿,俺们一定要消化并融合掉那个地方。
罗马人并不知道诸夏的那种含蓄表达方式,他们对于汉人突然改掉对自己的称呼先是迷惑,去了解到诸夏历史上“秦”就是指遥远西方的人,再知道诸夏数百年前有一个叫“秦”的国家,尤其是那个叫“秦”的国家还统一过诸夏,导致罗马人那个叫开心。
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就在西域,此时此刻就在军帐之内。他已经学会了汉语,平常的交流没有什么困难,就是对一些成语和词语之类的汉语后面的典故和故事抓瞎。
“难怪赛里斯哪怕是遭遇过灾难也会重新变得强大。”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一再听到汉人要寻找那个叫大夏国家的同袍,第一时间的感触是:“永远不放弃自己的同袍,想要将自己的幸福分享给同袍,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能产生凝聚力呢?”
王泉是行军长史,考虑并布置作战计划是本职,由于军中有特殊人物存在,多了一个忽悠的责任,面对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的感触,想都不想地点头:“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寸土虽小却不容有失”的话,土地尚且珍贵,何况是同血缘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