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112节

但黄得功和袁继咸再加左良玉的寿命会让东林党明白什么叫做大势已去。

朱由检依旧把重心盯在现在还只占有顺天府与蓟州、山西等地满清身。

没有漕运,没有湖广的粮食,没有江南的赋税,多尔衮的大清不可能在关内立足,他的南下是肯定的,也肯定不会轻易地要与自己划江而治。

明年开春。

真正的大敌是鞑子!

朱由检一直这样暗自默念着,一时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

这几日,他以帝王之尊几乎与宋应星是同吃同睡。

朱由检在准备着要彻底将大明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到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架子彻底搭建起来。

宋应星算是在自然科学技术应用领域较全能的人,朱由检决定将自己后世的一些理解全部倾囊相授给他,以此希望让宋应星帮着自己搭建起大明整个科学技术体系。

现在大明军械所下属工匠高达一万多人,再加宋应星等一批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的学者。

朱由检有信心让大明在短期内在科学技术领域更一层楼。

毕竟此时的大明不是原本历史的晚清时代。

由他这个皇帝带头,再加一批已经睁眼看世界的士大夫跟随,不会像晚清的汉族官僚为了改变国家还得忽悠好老佛爷,得应对顽固派的阻碍。

大明现在的本质依旧是一个农业国家。

而在这个时代,小农经济体制已经开始进入它的末日。

在未来,工业国家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导。

朱由检现在要做的便是在江南,让大明变成一个商品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前面提到过,大明的人基础已经存在,而加江南本商业发达,思想开放,自然也更加适合让大明这个古老帝国在这里进行脱胎换骨。

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础是重工业。

而在化学理论知识还没完全普及之前,化工还没出现之前,大明的重工业基础则是钢铁冶炼。

无论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其优劣程度都和大明的钢铁生产水平休戚相关。

当年汉朝能完虐匈奴何尝不是汉人钢铁工业发达的结果。

现在,朱由检要想提高兵器质量特别是火器的质量与使用寿命以及新的火器改进都需要钢铁冶炼生产水平得到提高。

“将柳棍并排放在墙,再将污泥晒干,用筛子筛出粉面,待炉子里的生铁汁直接进入一塘后,一人迅速往塘撒入潮泥灰,然后其他人都以柳木棍疾速搅拌,待柳木棍燃烧至二三寸时,再更黄之,到冷却后可划分成方块,或捶打出圆柱”

宋应星一边揩拭着汗水一边回道:”陛下,这样炒炼的话,可通过柳木棍燃烧多寡锻造出各种不同脆性的熟铁和钢,也是说,陛下你说的那种含碳量不同的钢材,这样可以制造各种对脆性要求不同的火器和火炮。”

“不但是如此,你这个方法可以节省生铁再加热的过程,成本降低了不少,工时也缩减不少,此法当立即推广!”

朱由检前世是理工科出身,虽然不太懂具体钢铁工艺流程,但也知道钢铁冶炼的一些基础知识。

宋应星现在提出的炼铁法算是当前较先进的炼铁技术,以柳木的燃烧多寡决定铁水碳含量,实际是以柳木做还原剂,来促使液体铁水发生氧化反应。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有创新意义的想法。

虽然古代的人不知道钢与铁区别在于含碳量,但这种串联式炒炼法对于之前只能靠百炼钢即不停捶打的方式决定钢铁含碳量和双室炒炼钢铁的方法无疑依旧要进步许多。

不过,朱由检仍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大明的钢铁冶炼还可以再进一步。

103.第103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

冬天围站在铁炉子旁很暖和,宋应星热得出了汗,朱由检也脱下了外袍,拿着一根柳木棍指了指炉底的火砖问道:“怎么没想过用媒直接加热铁矿,用木火烧之,实在太慢。 !”

“陛下,微臣也曾想过以煤炼铁,但现在不但是炼铁,连景德镇烧瓷,也还以柴火,盖因这煤烧出来的东西不能用,微臣在想,或许煤烧铁时,定是有其他东西烧了进去。”

宋应星的回答让朱由检很满意。

在这个时代,燃值更高的煤炭还只能用于生活方面取暖,是因为煤炭含硫、磷等杂质太多。

而以煤炭炼铁,无疑会让炼成的铁含有较多的杂质而影响钢铁质量。

但如果主要能源还以燃烧木材为主的话,那大明的工业产量和效率很难提高。

钢铁冶炼的发展,最初便是炒炼铁法。

这种方式在国整个古代从汉代开始一直在用,而西方是在公元十八世纪叶左右开始发明了坩埚炼铁,才超越了国。

紧接着,随着化学工艺的发展,出现了贝塞麦法转炉炼钢和碱性平炉炼钢法,以及后来的电弧炼钢彻底取代坩埚炼钢法。

大明的化学工艺几乎是零基础。

只能依靠天然材料做还原剂和氧化剂,来调控炼铁过程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但在朱由检看来,虽然转炉炼钢这些方法还不能立即应用,不过坩埚炼钢却是可以实现的。

这也不是朱由检真的心血来潮,来源于自己作为穿越者的无限自信。

事实,早在东汉时代,便已经出现了坩埚炼铁,只是不知道后来怎么已经失传。

现有实证,便是《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提到过在汉墓发现十多口坩埚,坩埚底有钢铁层。

可见,大汉帝国的钢铁冶炼已经超越了西欧千年,要知道直到现在的大明一百年后,西方才开始出现坩埚炼钢。

当然,或许真跟儒家从汉期开始统治国开始有关。

我们自己也把老祖宗的先进技术给遗落在历史典籍或坟墓,而社会精英则把更多精力放在儒家思想的各种解释,甚至催生出程朱理学、朴学等学问,彻底导致东方明偏了科。

闲话少叙。

朱由检倒是知道坩埚炼铁的基本方法,便是用石墨与粘土为原料制成坩埚炉,生铁或废钢置于坩埚,然后再用煤炭加热。

石墨气密性好,导热性强,这样可以隔绝煤炭里的杂质对钢液的污染,还能提升炉内温度,缩短工时,然后再结合宋应星的柳棍搅拌,可以促进杂质氧化与控制含碳量,这样,大明的钢铁冶炼水平至少可以超越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达百多年。

石墨并不难开发,这种物质作为碳的结晶矿物,化学稳定性强,很容易开采,加工成本很低,而且,朱由检自己都知道现在山东昌阳一带便是后世的大型石墨矿基地,现在山东还在大明手里,这可以迅速开采。

首节 上一节 112/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