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186节

听徐昭华语带羞怒之气,皇后周氏也不好轻视,忙命人拿来信件细看,但看以后才又不得不笑了起来:“这有什么,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

皇后周氏心里确实松了一口气,毕竟她现在才知道原来徐昭华被陛下授意自己传进宫是因夏完淳爱慕徐昭华,而不是皇帝陛下朱由检有意收揽民间美色。

“可这事关民女一生清白,还请娘娘做主!”

徐昭华紧咬着樱唇,恳切地朝皇后周氏匍匐下来,恍惚是有天大的冤情一样。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件好事,又非是你的过错,你何必这样委屈,不过这夏完淳虽是新科状元,也太莽撞了些,哪有未先熟悉,未告知其父母先私下传递情意的,这定然是陛下出的损招,还好是在这宫里,若是御史言官们知道了,岂不毁了人家状元郎的前程,这状元郎也是个不知世事的愣头青,白有了这一身才华,好好的表达什么爱慕,不是平白给人家姑娘添加压力吗!”

皇后周氏说着便又劝了徐昭华几句,还以担心徐昭华带来的丫鬟不够为由,将自己忠实的宫娥派给了她,其实也是为了看护好徐昭华,避免徐昭华做出过激之事。

不过,好在徐昭华也并非是真的恼怒夏完淳,如今见皇后娘娘觉得没错,她不再视这为洪水猛兽,甚至都开始有些暗暗不由得回忆起夏完淳到底长什么样子来。

皇后周氏也不由得问道:“这里的署名是二呆,为何你知道是新科状元夏完淳写的?”

徐昭华这时候不由得羞红了脸,虽未真笑,但眉目间也难掩喜悦之色:“民女和他是发小,总角时也曾棠梨下煎雪烹茶过,不过大了后便已避嫌,当时他父亲教导甚严,他又只爱读书,不似其他男孩顽皮,呆头呆脑的,又加他在族排行老二,因而幼时孩童戏称他为二呆。”

徐昭华这么一说,皇后周氏和她身后的袁贵妃以及陈圆圆等等都不由捂嘴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看着徐昭华,素来开朗外向的袁贵妃更是说道:“没想到,还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日后倒也一是段好戏,咯咯。”

……

同徐昭华不知道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和夏完淳的事以外,夏完淳此时也不知道全江南都知道他爱慕徐昭华的事。

此时朱由检的御驾已经由都凤阳进入了河南归德府境内。

由归德府境内往西走便是河南总督与河南总兵署衙所在地,即开封城。

但现在河南开封府已经是与清兵接触的最前线,因而一进入归德府,朱由检也不能再掉以轻心,随扈的官兵们也再没有心思去扯才子佳人这样的无聊事。

多铎自从去年被封为定国大将军后便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明朝降将共十万大军南下攻明。

后来,又因河南怀庆府被闯军刘忠所据,鞑子多铎又不得不又奉命救怀庆府改道攻潼关,同阿济格会师后东征河南。

眼下清军多铎部已分三路大军朝南阳、汝州、汜水进军而来!

且按照最新的消息,多铎部的清军已进占南阳、汝州、荥州三城,几乎横扫整个河南大半领土,而现在多铎部的军已进抵汜水镇,即虎牢关。

因朱由检已进抵河南开封府,河南总督吕大器已经从虎牢关前线赶了回来:“河南总督兼总兵官见过陛下,不知陛下此时赶来开封有何圣意,即便是有要紧之事,陛下遣派锦衣卫传递便是,圣驾亲临实在是太过危险,为此微臣也得弹劾陛下身边之司礼监秉笔史可法、内阁次辅高弘图,让陛下来此险地,无异于谋逆!”

“好你个吕大器,一来要弹劾两位大员,不过这不是你的职责范围,先别急着扣帽子,朕要来这里,谁让敢拦!”朱由检说着便急忙问着吕大器:“如今战事如何,虎牢关一失,开封归德两府难保,到时候都无疑会暴露于清军之眼下,你可知这后果?”

吕大器之前先丢汝州又丢南阳,再丢荥州,还不算之前丢失于多铎之手的卫辉、彰德两府,如今,吕大器这个河南总督几乎已让河南丢了一半的领土给清军。

不过,朱由检都没有治罪于吕大器,即便是朝已经有御史言官看不下去参劾吕大器,朱由检都选择留不发,毕竟朱由检也知道河南无兵可守且民生凋敝,而且吕大器兵力有限,把仅有的兵力集于开封、归德、汝宁这三府,无疑是更明智的决定,毕竟这三个府紧临山东与都凤阳,一旦这三个府一丢,便会让江南直面多铎大军的攻势。

“微臣知道,请陛下放心,一旦虎牢关有失,臣便自刎以谢国人!”

听吕大器这么一说,朱由检当朝把手里的药碗朝他砸了过去:

“混账!这是你当总督的该说的话吗!虎牢关还没丢呢!即便丢了!谁让你自刎了!自刎如果有用,那朕现在自刎!虎牢关即便丢了,还有开封、归德等地!守卫河南的目的,朕已经在谕旨给你说明了,寸土必守!为近卫军击退清军争取时间,为朝廷反击争取时间!你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带兵多年的封疆大吏,没记住吗!”

197.第197章 要么战死,要么重生

谁也没想到,崇祯帝朱由检在一见到河南总督吕大器后,不是先勉励吕大器,而是直接狠狠地教训了吕大器一顿。

吕大器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以自刎之决心表示要和河南共存亡而已,却被陛下朱由检当面如此痛斥,一时吕大器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话。

“朕知道你压力大,眼看着河南数府之地在你手里丢失,多铎部攻势猛烈的让你招架不住,使得你现在很灰心丧气,但作为守土之臣,你这个时候最不应该的有的是自暴自弃,你倒是可以一死了之,留个死节名声,可你这样做是弃身后的河南万千黎庶,弃朕和大明于何地!”

朱由检苦口婆心地说着,他最讨厌臣的是这点,尤其是所谓的忠臣,明末这样的忠臣真的不少,似乎笃定了江山会败亡,会改朝换代,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然后以死全节名。

在这个时代,即便朱由检现在有意提升武官的地位,但也不是一蹴而的事,基本控制军机的还是有很多臣,也是说官集团依旧属于帝国统治效能最强大的集团。

但是,如果连统治整个南方集团即大明帝国的官们都没有信心能击退鞑子,一味以大不了是自杀的想法来应对时局的话,那大明不可能不亡。

“诚如陛下所说,微臣着实没想到多铎此次攻势如此猛烈,耿仲明和孔有德等奸贼之火炮甚是犀利,汝州、荥州等坚城都是旦夕被破,其骑兵自不必说,纵横之下,几乎是逢村便屠,逢屋便烧,微臣手下之兵既不能依城固守又不能出城野战,到如今微臣是空有守土之志,而无守土之能啊!或许微臣真的难有济世之才,陛下可罢免微臣,另选贤能!”

吕大器痛哭流涕地说了起来,清军多铎部的节节抗击已经摧毁了他的自信心,现在朱由检不让他自杀,他便只好以自己无能为由希望朱由检重新任免他人。

临阵换将素来是兵家大忌,朱由检自来是知晓这个道理的。

现如今真真懂军事的朝廷官员本来少,袁继咸还得协助黄得功拱卫江西,马士英还得居调度,毕竟卫所兵很多总兵参将都是他当初总督凤阳、庐州等地时所任用的,且对江北江南之防务更为清楚,朱由检也不可能调他来守河南。

李邦华、路振飞、李明睿这些官员只能跟着近卫军的总兵官周遇吉、刘芳亮、何新等老将才能发挥出政治才能,没有独自领军一方的经验。

因而,现在只有吕大器这个带过兵的四川佬可以说是最合适在河南与清军做殊死抵抗的人。

朱由检当初以吕大器虽是东林党但仍然重用他为河南总督兼总兵官不是没有原因的。

吕大器早在崇祯十年还乡告假时,便有辅佐县令守住遂宁城的功绩,后来又在边镇任职四年,甚至有平定西疆之乱,使计毒杀黄台吉部兵卒无数的战绩,崇祯十五年,奉旨勤王,多路大军皆被李自成打得大败,唯独吕大器部无所失。

由此可以看出,吕大器不是没有军事才能,或许要是自信一点,认真一点,其功业当不在卢象升、洪承畴等之下。

但吕大器性格便是如此,每遇大事而必推脱,崇祯十五年因见天下大乱对兵部右侍郎之位百般推脱,深怕担责。

如今见河南不保,只想着自杀或者撂挑子不干,朱由检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当然,朱由检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也怪他自己,他这个皇帝当年杀了不少大臣,甚至不少是枉杀,譬如陈新甲,使得群臣不畏清兵畏崇祯。

朱由检不由得长呼吸了一口气,打消了因愤怒而要杀吕大器的念头,也没有要换将的意思,只是拍了拍吕大器的肩膀。

然后,崇祯朱由检便向史可法、高弘图、何新等人招了招手:

“从现在起,自己行不行,有没有能力守住疆土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现在大战已到,临阵换将乃兵家之大忌,既然身在其位便需谋其政,无论你个人其能如何,其智如何,都需有一腔孤勇,誓死守到最后,你吕大器现在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战死沙场,要么是回京受封!

别的死法都是对不起朕对不起大明之死法!尔等也是一样,无论将来,大明会不会亡,我们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战死,要么重生!朕也是如此,要么战死,要么重生!”

朱由检说后便亲自把地图从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李若琏手里取了过来:“你吕大器并不是那么无用,至少现在多铎部还没打进开封城,虎牢关还未丢,我们还有可守之处,大家不必再怨天尤人,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如何更好的守!”

说着,朱由检便让吕大器介绍一下目前的具体情况,史可法、高弘图、何新等也都认真地听了起来,似乎因为崇祯帝朱由检的镇定与稳重,使得在场的官员都淡定了不少。

“说来这都是因陛下您有先见之明,预料到多铎会攻虎牢关,虎牢关自去年大司马马士英奉陛下旨意便重新加固,里外有三道防线,且壕沟纵横,屯粮无数,因而即便多铎有耿仲明之火炮协助,也一时难以攻克,不过目前还是攻破了两道防线,虎牢关失守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开封城虽也经历过修缮,但自从闯贼李自成三打开封后,开封城便被破坏得很严重,炮台还未完全搭建,到时候只能靠军民用人命去填!”

吕大器说着又道:“除此之外,南路清军已进占舞阳,路清军已进占禹州,一旦多铎军攻下虎牢关,便有三路合围开封之嫌,所以微臣现在想的是守开封,但不死守,等到多铎大军三路合围之势将成时,立即弃守开封,然后退守归德,以清军之狂必不肯放过我河南官兵主力,而先攻汝宁。”

“那如果多铎不当,先攻汝宁,由庐州进军衢州再进江南呢?”史可法不由得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86/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