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246节

一想到自己户部有一亿三千多万银元,范景觉得自己腰杆贼硬,听说浙西闹了旱灾,二话不说着人先准备三十万赈灾银,官员们来找各种借口支银子,也是能批准的话绝不拖延。

现在范景等着户部右侍郎祁彪佳来找自己,来阻止自己如此大方的往外拨银子。

但等了约莫有十来日,范景也没见祁彪佳来找自己,他只得命人户部右侍郎祁彪佳唤了来:“祁侍郎,现在国库还积压着多少钱?”

“回禀阁老,还有九千万四百万银元未用,不过眼下未打仗,又没有大型工程建设,也没闹什么大灾,偏偏雨水又勤,即便是银币也容易生锈,所以下官认为还是想办法尽早把这笔钱花出去为好,这南京的几处库房都装不下,临时放在户部后院里也不是个办法”。

户部右侍郎祁彪佳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而范景不由得哂然一笑:“本官当了这么久的官,还是第一次遇到国库的钱花不完的时候,敢情这已是大明盛世不成,但偏偏恍惚昨日北境的累累白骨还在眼前,本官是越发看不懂这天下了,你说得对,这钱一直积压在国库也不是个办法,得花出去。对此,祁侍郎你有什么看法?”

“依下官看,还是请教一下陛下,虽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到底怎么个用法,还是陛下做主较好,另外,还有皇陵修建与紫禁城修葺这两件大事,也得陛下拿主意,陛下体恤下情,我们也总不能不顾君恩”。

祁彪佳这么一说,范景便点了点头,当即决定带着祁彪佳进宫求见崇祯帝朱由检。

“钱花不完?”

朱由检没想到户部尚书范景和户部右侍郎祁彪佳来找自己是为这事。

范景看了祁彪佳一眼,祁彪佳便前来拱手回道:

“陛下,积欠大元帅府和兵部的三千万军费已拨后,再加地方赈灾和修衙以及河道工程等拨银两千万银元后,加户部去年所积,整个户部还剩下九千多万,眼下连应天府要求增加南京城粪工俸禄和礼部要求增加教坊司乐女脂粉钱的条都批准拨款了,但还是剩下九千万四百万银元。

按照朝廷历年开支计划,存银在一千万银元便可足够,眼下这九千四百万得花出去才行,不然会在户部衙门烂掉,而且管理起来也麻烦些,每年统计便需要很多人手,所以还请陛下做主,这笔钱是拿来修宫殿和皇陵还是把天下的驿道与河道堤坝都修整一遍。”

崇祯帝朱由检笑了笑,让当值的韩守敬取了两片冰镇的西瓜给范景和祁彪佳,待两人道谢后才开了口:

“钱这东西即便花不出去,但也可以让他存着赚更多的钱来,户部也不仅仅是花钱的衙门,也是可以赚钱的。”

“赚钱?”

户部尚书范景和户部右侍郎祁彪佳对视了一眼,有些不解地看着朱由检:“请陛下指点迷津!”

“朕记得之前便让让你们抄没钱谦益等逆臣的家产储蓄在大明央银行过,你们现在仍然可以这样做,将这九千四百万银元存储到大明央银行,每年你们户部收利息也有不少进项,日积月累之下,只怕朕到时候还可以降低税赋征收率,可不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好事”,朱由检笑着说道。

范景看了韩守敬一眼:“陛下所言甚是,微臣也是这样想的,但韩公公他们央银行不答应啊,死活不肯我们把这九千四百万银元存到央银行。”

朱由检看了韩守敬一眼:“真有这事?”

韩守敬露出一脸为难之色:“陛下明鉴,户部这九千四百万银元是一笔很大的款项,我大明央银行一旦收掉这笔款项,每年会花更多的人看管和维护这笔银元不说,光是给户部支付利息都要花许多钱,没个两三年,我大明央银行会垮的;

而且,这九千多万银元好不容易投放出去,现在又回到了大明央银行,我大明央银行下面的宝泉局得停止新银币的制造,一旦停止新银币的制造,那宝泉局养活的工匠们可没活路了。”

“大明央银行害怕储备金太多,可以理解,但你们可以用贷款的方式再花出去,从现在开始,大明央银行降低贷款门槛,降低贷款利息,这样既可以刺激商业发展,到时候你们户部也可以出政策鼓励士绅百姓们创业和扩大商业规模,同时也可以打击一下民间的高利贷,促使物价提高,促进参与劳动生产的百姓获得更多的收入,让整个大明的经济活跃起来,明白吗?”

朱由检这么一说,韩守敬和户部尚书范景和户部右侍郎祁彪佳都互相看了一眼,不由得摇了摇头:“陛下见谅,臣等愚昧,有些不明白。”

朱由检只得再次详细解释一遍,直到日落西山,快要吃饭的时候,三人才算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朱由检还干脆赐宴于三人,在饭桌着米饭菜肴讲解经济学概念。

等到第二日,大明央银行行长韩守敬这才欣然接受了户部这九千多万银元的现金存款,但也不忘嘱咐范景:

“户部方面,还请阁老尽早出台一些鼓励百姓经商与贷款的政令,韩某先感激不尽了。”

“韩公公请放心,我们尽快拟定一个方案的,而且到时候其他官衙来找户部要银子,只要是盈利性的,都会让他们来你们银行贷款,不走户部这里拨款”,范景笑着回道,九千多万银元几乎全部转移了出去,让他大感轻松,而且还不由得对祁彪佳说道:“等着第一笔利息到了,这户部衙门也得修葺一下了。”

282.第282章 大明的经济更加活跃了起来

“国公爷,你要贷款生产售卖金鸡纳霜?说吧,要贷多少款项?”

大明央银行南京总部的贵宾室里,户部右侍郎副行长杨名深面带微笑地看着颇有些局促的魏国公徐爵。

“一千万银元,你不知道这玩意儿得用许多西洋的玻璃,而且得是好的玻璃,还得用会制造不同形状和规格玻璃瓶的西洋人,甚至还得要许多会做实验西洋人,我打算先花一笔钱,去澳门实在不行派人去西洋那边雇佣更多的人来,先把架子搭起来,然后再得联络好各大药铺,还得去云南那边采购金鸡纳树树皮,初步估算一下,这前期得花一千万银元,这个是陛下关照的,你看能贷吗?”

要不是陛下看重这个,徐爵也不愿意费这么多神,他深怕杨名深不答应,或者贷款利率太高,因而不由得苦笑起来。

“机械制造、药物研制、水利工程建设都属于户部拟定,陛下亲批的第一重点扶持产业,收你一年一分利,即每年每贷款的一万银元即收利息一百银元,你贷一千万,每年需偿还十万银元的利,你可能接受?”

户部右侍郎副行长杨名深问着魏国公徐爵。

“这么低!民间三分月息已算很低了,你这年息也才一分利,不等于白送吗”,魏国公徐爵惊讶地站了起来,不可思议地看着杨名深。

“没错,是白送!”

杨名深笑着回了一句,对自己的属吏吩咐道:“带国公爷去支银币,今后一百万银元以下的,涉及这种药物研制第一重点扶持产业的,特批特办,不必经过本官”。

“郑总兵,你要贷款两千万是吧,没问题!”

“郭员外,你要贷款三百万是吧,没问题,我这安排人带你去支银币!”

“何阁老,你要贷款两百万修园子,也没问题!”

户部和大明央银行一发低息贷款的通告,便有无数达官贵人陆续来找杨名深贷款,尤其是得知有些行业贷款年利只有一分时,更是有不少对制造行业有想法的商户对此是趋之若鹜。

本来因为缴税使得很多商户蒙受了一笔不小的损失,如今朝廷低利息房贷无疑促进了他们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利润的积极性。

杨名深现在无疑也成了南京城最受欢迎的人,甚至被直接称为财神爷,原因无他,谁要是搭杨名深的关系能轻而易举地从大明央银行贷到款,他这个副行长可以说是到处撒钱。

……

不仅仅是大额贷款,小额贷款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明的经济社会里冒了出来。

在官府引导,光明日报宣传,路人口口相传后,越来越多的小商户商贩以及平民百姓来大明央银行各处贷款,甚至为促进百姓们借贷,大明央银行直接宣布,贷款总额小于一千银元的,若能在三月之内还本金,可直接免除利息。

总而言之,现在大明央银行是用最低的利息将这九千多万银元的资金投放到市场,甚至几乎是免费发到老百姓们手里,让他们用。

“这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只要身家清白,有户籍在册,三人结保,便可轻易贷款一千银元,甚至三个月内免利,这不相当于从官府白拿钱来花吗?

一时,南京城的茶楼酒肆里都谈论起这件事来,一走南闯北的马贩子此时惊讶地问了起来。

“可见当今的大明皇是真正的好皇,我有一北方的亲戚是个木匠,想尽办法逃到南方来,身无分,本来连饭都吃不饱,这不找我们帮忙从官府的银行里贷款三百银元,如今才两个月不到购了房开了个家具铺子,把本金也还了,没多交一分利!”

一嗑着瓜子戴着西瓜帽的布匹贩子说了后。

这马贩子不由得露出了满脸兴奋:“既如此,我也想去贷个四五千银元去关外再买一批马来,这南北以后不是一国了,马价肯定会涨,我得多赚些!”

崇祯十八年的下半年,街头巷尾间传递的都是这样的消息,从南京延伸到周边州县,再是杭州、苏州、宁波等府,接着是整个江南乃至江西湖广两广云贵等地,甚至还有四川和清廷统治区都在议论着官府低利放款的事。

首节 上一节 246/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