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275节

当然还有前所提正德与天启两大明皇帝的事。

即便是在原本历史的满清时代的雍正都因改革而也一直流传着他被刺杀的言论。

因而,朱由检知道自己即便是大明的皇帝,但只要想锐意革新,想动人家的奶酪,得有在刀尖跳舞的准备。

他也知道从来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自己也不可能防得住小人,因而他现在也索性放开了心里的芥蒂,做好了有可能被刺杀的准备。

对于他而言,反正自己是个穿越者,即便一时死了,也大不了是回到后世而已。

当然,现在的朱由检也知道自己不一定轻易被刺杀得了,随着大明越来越多的人诸如庶民、底层士子、下层地主以及普通商户和军人都得到了更大的利益分配,在大明效忠他认可他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多。

所以,朱由检想选几个忠心护卫自己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被孤立起来的昔日的既得利益者即江南部分反动官绅们此时所做的不过更多的是无谓的挣扎而已。

即便朱由检如果真的被刺杀或者离开这个世界,现在的江南部分反动官绅已经很难改变目前的利益格局。

近卫军和郑氏集团都不会答应。

当然,朱由检也知道要想一个社会集体真正团结,得大家都有好处才行,因而他也没有真的要让江南所有的官绅都吃亏的道理。

至少他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说过要清丈田亩,甚至还将大量江南官绅阶层的年轻子弟吸纳进了近卫军,让他们成为了大明军界的既得利益者,甚至一些官绅家族只要愿意和朝廷合作,朱由检也开放了一些官方垄断的行业给他们经营。

而且现在朱由检开海对他们很多官绅阶层的商业收益是有正促进作用的,他们所缴纳的税收远远低于朱由检在开海和通过刺激经济以后他们所增加的收益。

所以,朱由检相信假以时日,除极个别反动的士绅会依旧被暴力铲除外,会有越来越多的豪门大户的子弟开始认同朝廷的政策。

而到时候大明的内部矛盾将会进一步缓解,尤其是在可能的将来,大明将国内利益增长需求的争夺方式转移到向战争争夺与商业争夺后,无疑会进一步促进国内的稳定。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早,在如今清廷还占据北方江山的时代,依旧还有冥顽不化的江南部分士绅希冀着清廷能一统江山,他们好继续掌控着天下的大部分财富。

刘孔昭很兴奋地向朱由检禀告了大明海军剿灭海军的胜利消息,作为一个从未想到过会战胜大股海盗的他此刻的确是欣喜异常,不过朱由检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打败区区几股海盗值得如此兴奋?

这些海盗都是当年被郑家打残了的海盗,都是一群只会打家劫舍的乌合之众,你们能打赢,朕不觉得怪,你们若是败了,朕才觉得怪。

你或许应该见识一下真正的海战,现在郑家在着手收复东番岛的战事,你即刻启程去福建,以押送红毛番战俘与各类造船造枪造炮设备的名义去好好观摩一番,看看这个西洋番和郑家人的海战,跟人家好好学学!”

324.第324章 郑氏集团的实力

刘孔昭只得听了朱由检的指示,着即准备起身去福建。

朱由检对郑氏集团的夸赞让现在志得意满的刘孔昭很不以为然,内心里颇为不服,即便是在路,也还不由得嘀咕了起来:“本爵倒要好好看他郑家到底有何不同,不过一海盗耳,难不成和他的对战的红毛番有三头六臂不成。”

随同刘孔昭一同去的还有大明船政局的见习军官生,譬如次在剿灭海盗的海战表现优异的褚怀生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得知军械所的那位姓鲍的铸炮师已年过五十后,褚怀生最终没有把自己妹子许配给他,且没再提起这事。

“爵爷何必生气,这郑家再有何不同,只要有您在,我大明海军迟早超越他们。”

褚怀生说了一句,顺手在街头买了一份报纸。

“错了,是只要有陛下在,我大明海军迟早会超越他们,小崽子,真不会说话”,刘孔昭笑着骂了一句,抢过褚怀生手里的报纸来,看了一会儿咋舌起来:“这端学社是何时出现的,竟敢当街殴打黄宗羲。”

“读书人之间的事,我们哪里知道”,褚怀生这么一说,刘孔昭把桌子一拍:

“糊涂!这哪里是读书人之间的事,这里面的水深着呢,别看着表面是一群读书人在吵来吵去,这背后说不定是有什么大人物在兴风作浪,本爵在南京待了这么多年,这点眼力还有的。”

刘孔昭说着给褚怀生等军官生说起了自己对南京政治形势判断。

一干军官生自然没有刘孔昭的见闻知道的多,便让刘孔昭指教指教,最后甚至还央求着刘孔昭说说其祖刘伯温的传故事。

刘孔昭也很乐意,一路和这群军官生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在半月后抵达了嘉禾里(厦门)。

郑芝龙亲自接见了刘孔昭,闻听刘孔昭是奉朱由检谕旨来观战且收押战俘与设备的,郑芝龙忙让自己二弟郑芝虎亲自陪同招待刘孔昭。

尽管郑芝龙只想得到东番岛,以此多一个补给基地,且撵走荷兰殖民者势力在台湾海峡一带对郑氏商号的利益阻碍,但他并不想对荷兰殖民者赶尽杀绝。

不过荷兰殖民者也并不愿意这么轻易放弃经营数年的殖民基地,也没有遵从郑芝龙的通牒在一个月内撤出东番岛。

而郑芝龙在得到朱由检批复同意他收复东番岛的奏疏后,便开始以台湾府知府的名义晓谕内陆华人商船暂停去往东番岛且命各大员华商商馆转移财产回大陆,且开始在这一个月内调集各地战船云集于金门与澎湖两地,随时准备进攻东番岛。

同时,郑芝龙也向朝廷请拨军饷与军械,同时希望得到锦衣卫的情报帮助。

等到刘孔昭抵达金门时,郑氏集团攻台的军事力量早已准备妥当。

不过,荷兰殖民者此时也开始加紧准备着,荷兰东番岛的大员长官揆一已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做了报告,请求支援。

而在巴达维亚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则已经派了司令官范德兰率领“固执约翰”号一共一千四百余人十二艘战船前来支援。

揆一也加强了东番岛附近海域的侦察与防御设置,开始明令禁止城内华人乡绅出城,并限制华人自由,焚烧城外谷物,实行坚壁清野之策。

郑氏集团和荷兰殖民者本一直有矛盾存在,毕竟都在争夺着彼此在东南亚的海霸权。

而崇祯十八年开始,大明皇帝朱由检的商税加征和对郑氏集团的免税特权开启后促使了这一矛盾更加激化。

郑氏集团因为免税特权而成立郑氏商号,财富得到迅速积累,商业资本急剧增加,急需对外扩张贸易市场。

而偏偏大明国内大陆开始征税,使得郑氏集团为降低生产成本与采购成本而不愿意再在国内扩大采购机构与生产机构,而只能希望对外寻找商业基地。

荷兰殖民者偏偏在数年之内把东番岛经营得有声有色,建立起了热兰遮与普罗民遮等城,这自然引起了郑氏集团的垂涎。

可以说,在原本历史的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因为清廷的迁界令导致他不得不占据台湾重新建立抗清基地的无奈之举。

但这一世的郑芝龙收复台湾则是因为郑氏集团的对外扩张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对外扩张之间引起了矛盾。

不知不觉间,朱由检把郑氏集团变成了一个对外扩张的汉人商业武装集团。

现在的郑氏集团原本历史的郑成功时代的郑氏集团还要强得多。

此时的郑氏集团还没有经历过永历年间的抗清战争消耗,父子也还没有反目,内部没有分崩离析,再加朝廷的支持,使得如今的郑氏集团的势力以前还要强大不少。

初始还不以为然的刘孔昭再看见郑氏集团的战船装备后也开始瞠目结舌起来。

他在给朱由检的奏疏直接言明,郑氏集团拥有各式战船已达三千余艘,兵力不下十二万人,除此之外,海为郑氏集团服务的贸易船作为郑氏集团发动战争的后勤支援能力也不可小觑,这些船只几乎以万计。

首节 上一节 275/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