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4节

“既然都没钱,那除请吴三桂入关勤王之外,可还有其他良策?”

朱由检话音刚落,群臣又是保持沉默。

临了,还是官职最为卑微的左允李明睿站了出来:

“陛下,北方除京畿之地外,陕西、河南、山西大部皆陷入敌手,而山东之地也惨遭兵匪涂炭,且无险可守;

好在江南尚无叛乱,且民心还在,所屯粮积银也可支撑朝廷运转,且当初成祖立南京本也有留后路之打算,所以才有南京之六部和都察院、五寺和五军都督府,陛下可趁流寇大军未到之际南迁,仿宋高宗立南宋事,以做权变,待到他日重振旗鼓,北伐收复京师之地!”

总算是有大臣建议自己去南京。

对此,朱由检也有些赞同,毕竟北方地区守不住了。

然而,在这时候,李明睿的话刚一说完。

兵科给事光时亨站了出来,直接怒喝道:“万万不可,陛下!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当年也先犯京城,英宗北狩,我大明尚能做到死战不退,保得京师不失,如今不过区区流寇耳,又有何惧之!

况京营尚有十万大军,焉可不能与流寇一战,对于此等建议南迁之人实乃贪生怕死之徒,蛊惑军心,陛下当立斩此人,以收军心!”

这时候,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窦顶也站了出来:“请陛下立斩左允李明睿!”

“请陛下立斩左允李明睿!”

紧接着,又是十多名官员出来威胁朱由检杀了李明睿,甚至还有手握兵权的兵部尚书张煌言和统领京营襄城伯李国祯等人。

朱由检自然明白,现在真正有效的办法只有去江南,只有去江南才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而留在京城只有等死。

而这里面也李明睿说了真话。

其他官员表面是要自己死守京城实际却是暗藏祸心,因为只有自己还在京城,他们可以把京城失守、大明灭亡的历史责任推给自己,并在李自成破城之日,活捉自己去献给李自成,以获得李自成的好感。

更何况,虽说京营还有十万之兵,但大都是老弱,不堪一击,历史李自成一到达京城,被轻易击溃,自己根本不可能指望这些京营大军!

或者说,现在的自己根本指望不任何人,包括眼前这些官!

现在他们甚至敢威逼自己杀了李明睿。

而偏偏自己现在要想多活几日还不得不听从他们的意愿。

于是,朱由检只得挥手道:“传朕旨意,将李明睿打入锦衣卫诏狱!”

“陛下,微臣斗胆陈词,李明睿所言不无道理,即便陛下不能南迁,但也得让太子留守南京,要不然,我大明真无兴之机会呀!陛下万万不可听从这帮奸臣之词!”

倪元璐此时也站了出来。

不过,光时亨却也站了出来:

“陛下,倪元璐意图挟太子南去自立,窃据我大明江山,还挑拨离间,陷害忠良,居心叵测,请陛下将此枭首!”

“请陛下将此枭首!”

又是一帮官员跟着魏藻德附和,他们是既不想朱由检自己这个皇帝离开京城去南京,也不想让太子去南京。

朱由检虽然知道李明睿和倪元璐所言才是真正的为自己着想为大明着想。

但现在他也不能同这些大部分已不忠于自己的官集团翻脸,因而只能吩咐道:“将倪元璐也革职,打入诏狱!”

“陛下英明!”

魏藻德和光时亨脸浮现出得意的笑容,向朱由检行了一礼。

朱由检心在滴血,他现在恨不得将这些要挟自己的可恶官员全部杀死!

但偏偏现在自己没有任何力量,即便是锦衣卫也已经不可靠,因为他刚才看见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也跟着魏藻德等人一起附和,而且他也知道骆养性后来的确投降了李自成,后来又投降了建奴。

愤怒的朱由检一退朝后继续想着如何逃出京城,如何掌控一定的兵力,再有个翻身的机会!

吴三桂自然是不能倚靠的,此人行军长达半月也没到达京城,还索要钱粮,明显是惧怕李自成而不想救自己,是在观望之。

镇守居庸关的唐通在历史也会投降李自成,也不能可靠。

如今还能倚靠的只有后来死守宁武关的周遇吉。

只能先把周遇吉的兵马招进京,或许自己才有翻盘的机会,并倚靠周遇吉撤离京城,直接南下!

一想及此,朱由检便立即对王承恩吩咐道:

“王承恩,去把太子朱慈烺给朕叫来!还有驸马巩永固,也一并唤来!朕有要事相托!”

说着,朱由检亲自将黄绢取了出来,拿出朱笔写下自己的遗诏。

虽说离李自成打进京城还有一个月,自己或许还有逃出京城的机会,但也应该早作打算,以备不测。

4.第4章 调兵入京

“儿臣给父皇请安!”

朱由检连着亲自写了两份遗诏和一份密旨,也有些疲惫,便打了一个盹。!

但在他眯眼小睡没多久时,便听见一少年的声音。

朱由检睁眼一看却是穿着明黄色四爪团龙袍的太子朱慈烺,也是自己的长子。

自己这位太子生的粉妆玉琢,宝石般的眼睛澄清透明无半点瑕疵。

但在帝国即将行将木之日,自己这位年幼的太子没有了同龄少年的顽气,倒沉静得很。

“吾儿过来!”

朱由检已经习惯把自己代入成崇祯皇帝的身份,更何况也继承了崇祯皇帝的记忆与情感,对于朱慈烺这个十五岁的儿子也没有不能接受的地方。

待朱慈烺一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为父要让你从今天起离开京城,出一趟远门,只有你一个人和王大伴陪伴,没有父皇和母后照拂你,你敢吗?”

“儿臣敢!”

首节 上一节 4/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