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42节

以及名义归附却实则控制住大明大部分海贸财富的郑芝龙海盗集团都是大明的威胁。

另外是关于为增加国库收入和缓和阶级矛盾而要必做的税制改革肯定也会遭到很大的反对。

这些朱由检需要披荆斩棘一个个去解决的。

以前的大明皇帝朱由检只是一个从未出过京城的权术高手,虽懂得利用人心却不懂得治理天下,而现在的朱由检却知道要想管控好一个已经**的政体并且令其起死回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需要朱由检对这个腐朽到底的政体做一次大换血的手术,其手术难度远远做一台复杂的外科手术要难得多,且风险极高,弄得好便罢,弄不好,他自己首先会被自己体制内的人给害死。

所以,朱由检即便是皇帝也不得不殚精竭虑地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离开济南后,朱由检的下一站便是兖州府。

因为周遇吉部领近卫第一军留守山东,刘芳亮部领近卫第二军由李邦华带着去徐州见高杰。

所以,朱由检现在身边只有何新的近卫第二军保驾。

虽说南撤规模缩小很多,但反而之前更安全。

毕竟再也不用担心后面有追兵也不用担心前面有兵匪。

“陛下,到了兖州后,只要再经过淮安和扬州,便可抵达南京,如此,南撤之行总算可以彻底结束!”

李明睿很高兴地向朱由检禀报了南撤进程,旋即又不由得低下了头:

“只是因为我们的钱粮已所剩无几,最近发放军饷和留给山东总督周遇吉屯田所用太多,储银现在已不足两百万两。”

朱由检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道:“兖州离曲阜不远,到兖州后去曲阜看看孔府。”

37.第37章 单纯的文官

淮扬巡抚李明睿听皇帝朱由检说要去曲阜孔府,一时明白不过来朱由检的圣意。

其余随扈大臣诸如左副都御史陈纯德、太仆寺丞申佳允等也都是面面相觑。

兵部武选司郎成德先站了出来:

“臣等愚钝,不知圣欲巡孔府有何意,还请陛下明示,使臣等不惑!”

朱由检不知道这群大臣是真傻还是装傻。

至少,作为皇帝的朱由检是知道孔府在历代王朝的地位的。

说这个孔家乃天下第一大世家都不为过,当然也有人说其为天下第一大汉0奸家族。

是因为这孔家虽是孔子后裔,受历代帝王推崇,而自身所宣扬的儒家伦理又强调忠君。

但偏偏每逢王朝变革,孔家便是第一个投降新朝的家族。

逢金灭北宋奉金为主,逢元朝主宰天下奉元为主。

按照朱由检对原本历史的记忆,此时的孔家应该已经改换门庭,已转奉李自成为主。

既然孔家乃千年第一世家,朱由检自然能猜到这样的家族肯定是积财无数的。

也因此,在听淮扬巡抚李明睿说自己存银不多时,朱由检便把主意打到了孔府身。

据朱由检所知,整个曲阜县都是孔家的。

甚至孔家也因乃至圣先师即孔子后裔与许多名门望族联姻,并因无税赋之扰,而产业遍布天下。

因而,朱由检相信孔家的财富即便不在千万以也当在百万以。

即便刘泽清劫掠了整个山东的财富也没有孔家积累了数千年的财富多。

更何况,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山东这快地或许会不在大明手里。

只怕等到建奴南下后,这个孔家会很快奉建奴为主。

与其让这个在儒生心目具有崇高地位的世家去为建奴收拢汉人官僚士绅,倒不如现在把他铲除,并以其财为大明未来之崛起做贡献。

朱由检相信如果孔夫子在世的话,也是愿意献家财救国家于危难的。

“朕的意思,诸位爱卿不明白?这孔府世受国恩,又是至圣先师之后,素来以忠孝持家,积财无数,如今国家有难,孔府难道不应该捐资助响吗?”

朱由检这么一说,群臣也才恍然大悟。

李明睿等官员素来是读儒家经典出仕的,对于孔子有着非同寻常的尊敬,自然也对孔子的家族有着不一样的尊重。

因而,他们也没有想到要从孔家身打秋风。

但现在,大明皇帝朱由检这么一说,他们也觉得作为儒林标杆的孔家的确应当慷慨奉家资救国家于危难的觉悟和行为。

“陛下英明,据下官所知,孔府光在兖州境内便有良田十万顷,其当铺、织坊更是无数,还与晋商范家合作紧密,扬州的盐业也有参与,每年收银不在五十万两以下,若能得孔府援助,大明兴指日可待!”

户部左侍郎党崇雅很乐观地说道。

左副都御史陈纯德也附和起来:“孔府乃天下闻名的世家,当今的至圣先师素来德高望重,尤重教化,想必这衍圣公定会解囊以助朝廷的。”

“是啊,陛下其实不必亲临孔府,以臣看来,只需一道旨意,以衍圣公之操守必会亲自押运数百万家财来见陛下的。”

太仆寺丞申佳允说道。

朱由检微微一笑,他不得不承认跟着自己随扈南下的官员们都很单纯,也被儒家思想洗脑的很成功。

如同成功地让他们在原本历史为大明殉节一样,现在的他们也天真的相信孔府肯定会他们还要忠于大明忠于当今皇。

“你们看看吧,这是锦衣卫最新得到的消息,早在一月以前,朕的好衍圣公已经投降了李自成,并在家**了‘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

哼!

也亏朕在崇祯三年加封他为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居然前内阁首辅陈演还投降得早,李自成还没打到山东呢!”

朱由检将锦衣卫递来的奏报往地一摔,愤怒地说道。

而大臣都不禁面露惊讶之色。

首节 上一节 42/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