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1195节

退一步说,就算是弄到了钱粮,也不能无常赠送,最好是‘以工代赈’,即能把百姓聚集起来,防止他们胡乱闹事,又可以发挥民力,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

可现在天寒地冻的,修城池、挖河道、开荒田都不是时候,马上大、小寒节气了,到时候滴水成冰,还要解决百姓的取暖问题,千万可别冻死人了。

“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啥也玩不转,还是出去走走吧……那边什么山脉,形势如此奇怪?”

心情烦闷之下,萧逸带百余亲兵出营,四处的纵马驰骋散心,想寻找一些发财的路子,结果发财路子没找到,却看到了一座怪山?

山脉从西北向东南延伸,大约长有百余里,山体并不算高大,却是群峰连绵、沟谷幽深,更加奇特的是,其主峰竟是平顶的!

萧逸征战四方,见过的山峰多如牛毛,有锋利如剑的孤峰,也有顶部椭圆的高山,可是平顶的山脉,却是第一次见到呢,而且隐约想到了什么……

立刻找土人询问,得知这里叫做鹰山,原来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有一个小诸侯国,是以‘苍鹰’为图腾的,故而取名鹰山!

“鹰山的名字不太好,上天鬼斧神工,山顶平坦如削,该叫做平顶山才对……平顶山?”

“哈哈--天助于我,真是天助于我呀,传令掘子军集合,随我上山挖宝贝去,这下老子发大财了!”

萧逸端详一会山体,突然仰天大笑起来,笑的前仰后合、笑的流出了眼泪,自己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呀,无数钱财就在眼前呢!

(本章完)

第1358章 招贤纳士,羽翼渐丰(六)

“天官赐福,百无禁忌,一印在手,鬼神皆避--出发!”

接到命令之后,掘子军立刻整队,背着铁锤、铁铲、铁钎、绳索……各种应用之物,直奔平顶山而去,发丘中郎将-黄鼠带队,萧逸以及文武官员随行!

队伍很快来到山下,只见山体不高、草木稀疏,周围既没有漂亮风景,也没有村落人家,就连野鸡、野兔都见不到一只,真是荒僻的可以呢!

不过大司马都说了,夜梦天帝指点,说此山下埋有宝藏(别的借口不好解释,搬出神仙来一切好说),众人将信将疑之下,还是四处寻找起来了……

也有人暗中怀疑,大司马急于弄到钱财,是不是走投无路之下,要干上一票‘大买卖’,可这里穷山恶水的样子,也不像埋着帝王将相呀?

黄鼠取出风水罗盘,开始测定方为、勘测地形,其余几名摸金校尉,有的寻龙点穴、观看风水,有的口念法决、丈量地势……都有一身出奇本领。

“堪舆口诀不多传,寻龙认祖看尖圆,列屏列帐多顿跌,辞楼下殿降峰峦,蜂腰鹤膝龙穿变,余枝夹送转抱环…………”

“黄鼠,说人话!”

“启禀大司马:此山重重叠叠、草木稀疏,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内藏锦绣,以属下多年经验来看,地下虽然没有古墓,却有大量的矿藏……”

“哈哈--好眼力,给我挖!”

“诺!”

黄鼠不亏盗墓高手,很快就看出奥妙了,而后找一处土质软的山坳,指挥部下开始勘探……

十几名掘子军一起动手,有人拿出了无愁铲,有人用铁锤砸击,砸入地下一段、立刻接上一段,只是一顿饭功夫,就入地五六丈深了,而后合力拔了出来……

“看看铲子里面,都带出什么土壤,就知道下面情况了!”

“这铲子是大司马发明的,可以深入地下近十丈,寻宝探山极为方便,真是天人之智呀!”

………………

众人围拢了过来,睁大眼睛查看着,无愁铲中间是空心,带出很多的泥土,最上面是黑褐色地表土,又叫做‘熟土’,掺杂大量植物腐叶,肥力强、土质软,可以种植农作物。

下面是生土层,通体呈黄褐色的,土质比较坚硬了,掺杂一些植物根系,以及冬眠的小虫子。

而后是地心土,非常纯正的黄色,不掺杂任何东西,可也没有任何生机了……人们的目光顺着走,在无愁铲的最下面,发现土质又变成黑色了?

与地表熟土不同,这是一种纯正的黑色,还有一些指甲大小的碎块,有人拿起来仔细观察着……

“这地下有煤矿,而且埋的很浅,品质非常的好,就是不知道储量多少?”

“各部向四周扩散,多打一些探洞出来,看看煤矿面积有多大,要是一个大煤矿,汝南郡的百姓就有福了!”

探知山底下有煤矿,众人无不心中欢喜,可是煤矿面积多大、煤层又有多厚,还是一个未知数呢,如果只是瞎猫碰死耗子,找到个小型煤矿,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掘子军扩散开来,在方圆十里范围内,又打了上百个探洞,结果是个个都出了煤,又扩大到二十里,还是个个都出煤,最后扩大到了五十里,依旧是煤炭的世界……

掘子军们呆愣了,文武官员呆愣了,就连见多识广的黄鼠,也一个劲的倒吸冷气,谁也没有想到,这座其貌不扬的平顶山下,竟然有一个超大型的煤矿,还很容易开采呢!

“大司马万胜-万胜--万万胜!”

人们彻底的疯狂了,有人仰天大笑,有人乱蹦乱跳,还有人抱着煤渣子,就像看美人一样的端详,怎么也看不够似的。

将领们簇拥过来,把萧逸架在肩膀上,以表达尊敬、爱戴之情,甚至喊出了万万胜的口号,仅仅一字之差,就是举肩为王了!

有了足够的煤炭,汝南郡的百姓们,冬天就不会挨冻了;有了足够的煤炭,就能打制精良的兵刃、农具,还能把煤炭贩卖到外地去,换回大量的钱粮、耕牛、种子,从勘探的面积来看,足够开采几百年了、甚至是更久!

早在兖州起兵之时,娘子军的调皮姑娘们,无意间发现一座露天煤矿,萧逸如获至宝,用煤炭给将士、百姓们取暖用,结果那年冬天没冻死一个人。

与柴草相比较,煤炭的火力强、耐燃烧、不冒黑烟,烧剩下的煤渣子,还能用来铺设道路,因此深受世人的喜欢,都称之为--黑金!

不过吗,汉代的勘探技术落后,而煤矿往往埋藏较深,能开采的少之又少,还要先供应军队,打造优良兵器之用,余者则被达官显贵瓜分了,普通百姓还是用柴草做燃料。

萧逸不懂地质学,更不知道那里有煤矿,可前世听过一个笑话:‘某人的父亲赵老爷子,从山西大同运煤、到河南平顶山销售,结果赔了个倾家荡产……’

这虽是一个笑话,可也证明了山西大同、河南平顶山,都是重要的煤炭产地,再对照古今地图、以及山脉的形状,萧逸最终判断出:鹰山就是后来的平顶山,下面埋藏有煤炭资源!

事实证明萧逸判断对了,平顶山的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后世素有‘中原煤仓’之称,而且煤质优良、品种齐全,更重要的是埋藏层很浅,可以大规模的露天开采呢!

“挖吧……拼命的挖……一刻不停的挖!”

宝藏就在眼前,谁人能不心动,掘子军在山下扎营了,而后一边继续的勘探,一边进行疯狂的挖掘,只见铁锤如飞、钢钎飞舞,凿山穿石,直入地下……

文武官员也加入其中了,而且是挥汗如雨、日夜不停的挖掘,只为了早点挖出煤炭,解救饥寒交迫的百姓们……

与此同时,萧逸抽调各部人马,一起到山上挖掘,玄甲军、陷阵营、丹阳兵……共计六七万将士,统统的来挖煤了!

人多力量大呀,三天后黄昏时分,就挖出了真正的大煤块,颜色黑亮、品质极佳,而后一车车的送到军营,送到汝南郡的各地……

“大司马点石成金,从山里面变出煤来了,大家快去帮着挖呀!”

“凡是来挖煤的百姓,每天管三顿饱饭,发两身新衣服,每个月还有两千钱!”

首节 上一节 1195/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