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1199节

真到了大厦倾斜、国破家亡之时,士族可以衣冠南渡、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萧氏子孙又该如何,沦为举扇子的奴隶,一杯鸩酒送下黄泉,还是用白绫子自己了断?

萧逸很掐大腿内侧,头脑彻底清醒过来了,无论有多大诱惑,自己也不能出卖灵魂,不能为了一己之私,牺牲华夏民族的利益,建立一个‘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强大国家,才是自己该走的道路!

话又说回来了,萧逸不与士族同流,可也不想得罪他们,因为门阀集团力量太强了,不见强横如曹操者,在很多军国大事上面,也要与士族门阀妥协吗?

如果拒绝了士族门阀,必然引来疯狂报复,萧逸以后做事情、恐怕就要步步为艰了,就算能压制住门阀集团,也要付出惨重代价呢!

再往深一步想,曹操派司马防做豫州牧,未尝没有挑事的意思,让门阀集团、萧氏集团互相残杀,进而落个两败俱伤,曹家就能渔翁得利了!

“司马氏名门望族,若能结为通家之好,无愁真是求之不得,可惜萧氏一族人丁单薄,既没有待嫁之女,也缺乏成年男丁,要行婚姻嫁娶之事,还要等十几年才行!

久闻建公家教有方,膝下八子皆人中豪杰,无愁受陛下厚恩,赐予开府治事之权,正缺少两位参军呢,不知两位公子肯屈尊否?”

进退两难之间,萧逸用起了缓兵计,既没有拒绝对方,也没有点头答应,理由还相当充分,萧氏长子七岁、长女也不过九岁,都没到婚嫁年龄呢!

萧逸本人倒没问题,可以司马家门第之高,不可能让家中嫡女、做人家的妾室的,而且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却一个女儿也没有,如果用旁系女子联姻,也实在差了点意思!

通家之好做不成了,可萧逸主动提出,让司马孚、司马馗进入幕府,愿意培养提拔一番,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一是结好司马家族,进而稳住门阀集团,只要给自己二十年时间,让学府子弟成长起来,控制国家各个领域,就可以对门阀集团宣战了!

二是留司马兄弟在身边,等于扣押了两个人质,真到了翻脸无情那天,就杀了他们两个祭旗,平时也能传个假情报之类。

三是分化瓦解司马家族,历史上‘冢虎’能篡权成功,多亏了几位兄弟帮助,如果能挑拨离间一番,不是断了‘冢虎’的左膀右臂吗?

“犬子们愚钝不堪,本非栋梁之才,承蒙大司马不弃,愿意提携指教一二,老夫感激不尽呀,尔等还不快快行礼!”

“司马叔达、司马季达参拜大司马,从此跟随左右、愿听驱策!”

“两位公子请起,以后就是自己人了--哈哈!”

面对模凌两可的回答,司马防并不意外,此事关系太重大了,任谁也会反复琢磨的,如果萧逸爽快答应了,反而让人起怀疑呢?

何况萧逸主动提出,让司马氏二子进入幕府,就是主动示好的意思了,自己以后多多游说,面对无边的权利诱惑,这头贪狼必投入门阀集团!

司马孚、司马馗也很高兴,没想刚刚踏入仕途,就能在大司马麾下效力,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待遇好、立功多、升迁快……自家二哥就由此崛起的!

接下来,又闲谈了几句,司马防起身告辞,萧逸率众人送到辕门,目视其车驾离去了,这才返回中军大帐,偷偷的摸了下内衣襟,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政治博弈之危险,比战场厮杀有过之而无不及,幸好自己聪明机智、总算是蒙混过关了,可通过这件事情,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出身来历……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萧何为第一功臣,册封为‘酂侯’,食邑数量最多,(文终侯是其谥号),可惜萧氏子孙无能,先后四次犯错丢了爵位(政治站队问题),可历代汉天子念萧何之功,总是从萧氏旁支挑人选,继承酂侯的爵位!

结果萧氏嫡系流落四方,老道‘出尘子’是其中之一,萧逸穿越而来,无亲无故无身份,后来拜了老道师傅,又恰好也姓萧的,就把名字录入萧氏族谱,以开国丞相嫡系子孙自居了!

萧逸功成名就之后,在侯府的小家庙中,供奉了老道师傅的灵位,却没有萧氏祖先的,也没有亲生父母的(父母在另一个世界活好好的,自然不能乱供灵位了!)

因此有人怀疑了,萧逸不是开国丞相之后,而是冒名顶替的,否则为何他的枕边人,也不知其父母名讳呢,如果士族门阀抓住这一点,对萧逸进行政治攻击,恐怕会有不少麻烦呢?

再说了,萧氏真得了天下,按规矩新君登基、要追封七代祖先,总不能摆一排空白灵位吧,岂不让天下人笑掉大牙,因此萧逸决定回到许昌,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连续接见两位客人,萧逸都有点疲惫了,可还是振作精神,准备对付第三位客人--曹植!

曹氏众多公子里面,曹植聪明伶俐、文采斐然,又深受父母的宠爱,乃是热门继承人选之一!

尤其大军南征期间,曹植奉命坐镇都城-许昌,处理各种军国大事,还表现出了极佳的政治才干,因此不少人暗暗猜测,奸雄要立曹植为世子,因为按照古制:‘皇帝御驾亲征之时,必留下太子坐镇都城,以免有不测之事!’

经过这件事后,曹植身价一日三涨,风头压过了其他兄弟,文武官员也纷纷示好,或是暗中馈赠大量礼物,或是派子弟跟随左右,想弄一份从龙拥立之功,据说大将-曹洪都被拉拢过去了!

曹植这次来汝南郡,一路上旌旗飘摆、前呼后拥,驷马之车数十辆,护卫亲兵上千人,地方官员远接近迎,行跪拜之大礼,犹如迎接皇太子一般!

“大司马有令--传曹子建进帐相见!”

“大司马有令--传曹子建进帐相见!”

…………

“军营中禁止驱驰,请子建公子下车步行,大司马只传公子一人,余者在辕门外等候,有擅入一步者--斩!”

面对炙手可热的四公子,萧逸的态度截然相反,大马金刀的端坐帅帐,没有红毡铺地、没有出门迎接,就连一个请字都没有,犹如接见普通属下一般。

曹植的队伍刚到辕门,就吃了一个下马威,先是苦等了两个多时辰,第三个才被接见,而且是步行入营,随从之人尽留在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第一百六十六章招贤纳士,羽翼渐丰(十)

“临淄侯-曹子建拜见大司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免了,坐吧,丞相大人遣汝来所谓何事?”

四公子曹植出现了,头戴赤金八宝冠、身穿白狐皮大氅,腰间佩三尺青锋剑,容貌英俊不凡,气质高贵文雅,不愧是丞相爱子、人中之龙!

可进入大帐之后,这头龙瞬间的化虫了,只见曹植紧走几步,主动的躬身行礼、双拳都快碰到脚面了,而且在行礼之前呢,曹植还习惯的摸了下屁股,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原来曹丕、曹彰、曹植少年时,曾经在玄甲军中磨砺,睡野地、吃粗粮、练武艺……与将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如果稍有不满情绪,或者做的不够好,就会受到萧逸的鞭策!

而三兄弟里面,曹植挨的鞭子最多了,屁股整天都是红肿的,夜晚只能趴着睡觉,以至留下了心理阴影,只要一见到萧逸,就会习惯的摸下屁股。

不止是四公子曹植,曹丕、曹彰、曹熊以及其他公子,无不对萧逸又敬又畏,不少人还挨过教训呢,只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曹冲,在萧逸这里得过笑脸,可惜这位神童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大司马披坚执锐,力挫孙、刘二逆,守住了襄阳、南阳、章陵几郡城池,丞相大人闻讯甚喜,故而派子建送来一些猪羊、美酒,犒劳一众将士们!

另外吗,今年夏天中原大旱,各地庄稼纷纷绝收,百姓们食不果腹,以至于民变四起,朝廷有心救济赈灾,奈何府库空空如野,实在是力不从心呀!

为此丞相大人寝食难安,人也消瘦了很多,听闻大司马回师途中,在汝南郡发现大量矿藏,如今救民犹如救火,可否把矿山的收益,分出一些上缴国库呢?”

说话间,曹植掏出一封书信,乃是其父曹操的亲笔,信中褒奖了萧逸以及众将士,回到许昌必然重重有赏、加官进爵,同时含蓄的提出要求:矿山一半收益,充实府库之用!

曹家父子也知道,索要矿山一半收益,乃是狮子大开口了,可是朝廷急需用钱赈灾,也只能厚一次脸皮了,等到萧逸回许昌之后,再从别的方面补偿一下吧!

而且曹植入营之前,与一位‘心腹谋士’商议过,知道萧逸专横霸道,恐怕不会轻易松口的,故而准备了几套方案,也好随机应变:

曹操年老体衰、立储势在必行了,如果曹植能促成此事,平息了中原各地民变,必然会威望大增,夺储的希望就更大了!

更加重要的是,曹植想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进而得到萧逸的认可,进而支持自己上位、成为魏公国的世子!

首节 上一节 1199/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