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28节

第四十章鬼面萧郎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去年冬季的几场大雪给幽州一带的土地带来了充足的水分,到十月金秋时,到处到飘荡着粟米的香味,‘卧虎亭’也获得了一个大熟之年;忙碌了一年的农夫们终于可以把金黄的粟米收到家中;看着满仓满囤的粮食,想着自己一家老小今年不会再挨饿,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对于中国的普通百姓而言,能吃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而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只要能让治下所有的百姓都吃饱肚子,就会被称为圣君,民以食为天啊!

与往常一样,在河中练完镗后,萧逸带着‘白菜’回到无愁居准备痛饮几杯,疏通血脉,驱除一下身体的疲劳,见到大老板到来,立刻有机灵的伙计按照老规矩给他们搬来两坛子美酒。

萧逸喝酒很简单,不需要什么下酒菜,也不用载歌载舞,连酒碗都省了,直接拍开封泥,举着坛子痛饮,现在的无愁酒经过二次蒸馏烈性无比,寻常最强壮的汉子也就是用海碗饮用,而燕赵之地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一向以能豪饮烈酒者为真好汉,如今见了萧逸这种喝酒的气势,那些店里的客人们无不拍手叫好。至于‘白菜’,人家有自己专门喝酒用的宽口木桶,伙计给倒好酒后,边上还得摆上一盆供它下酒用的小菜---白菜心!

‘白菜’把大头伸进桶里,喝起酒来犹如黑龙吸水一般,喝口酒,再吃口白菜心,美的它不停地甩动长长的尾巴话说现在‘白菜’的酒量越来越大,竟然可以和萧逸喝个旗鼓相当,如今这一人一马痛饮美酒的场面已经成了卧虎亭的一景,人人见之称奇不已。

痛快的喝完酒,萧逸才发现今天酒店里只有掌柜曹胖子带着一些长相俊秀的伙计在忙碌着,而大牛、马六和其他的人则不见了踪影;好奇的询问以后,所有的伙计全都垂头丧气的沉默不语,一个个就像落选的公鸡一样,只是齐刷刷的指着卧虎亭中心小庙的位置。

在卧虎亭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小庙,常年大门紧锁,也从未有人去上香许愿,弄得萧逸到现在也不知道哪里到底供着何方神灵,怀着强烈的好奇心,骑着‘白菜’来到小庙前的的广场上,原来牛、马二人带着无愁居里其他的伙计竟然在这里练习跳舞,而这种姿势整齐划一,动做粗犷、古朴的神秘舞蹈立刻吸引了萧逸的目光。

因为今年庄家大熟,喜获丰收,加上无愁酒的生意火爆,使得卧虎亭的百姓大受其益,老亭长和三老们商议过后,一致决定举行一次‘大傩’,以示庆祝。

大傩是民间一种击鼓驱除疫鬼的传统仪式;傩舞的表演者,披头散发,身披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人人赤发彩衣,手执数尺长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之神的名字,伴随音乐锣鼓起舞。表现驱邪捉鬼、驱除疾病等内容。在中国古人心里,神是可以请的,鬼是可以吓得,典型的欺软怕硬

而大牛、马六等人正在练习‘大傩’上的舞蹈,傩舞必须由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跳,而现在卧虎亭里所有优秀的年轻人基本都在萧逸的无愁居里工作。

自从穿越来以后,除了打猎、钓鱼以外就基本没什么娱乐可言的萧逸,立刻对这种民间晚会式的娱乐爆发出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希望参与其中,可这个愿望刚一提出,立刻遭到牛、马二人为首的所有伙计的坚决拒绝。

堂堂的‘无愁居’大老板竟然会被一群伙计拒绝,让人很是郁闷!

而被拒绝的理由更是让萧逸哭笑不得,原来跳‘傩舞’必须要选那些身材魁梧,长相狰狞丑陋的男人才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跳出那种原始、粗犷的气势,所以这次挑选演出的都是些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家伙,至于那些模样清秀的奶油小生们都留在无愁居里端盘子呢,‘大傩’的时候,那些人也只能在台下做个最好的啦啦队了,而现在16岁的萧逸长得剑眉鹰目,狼背蜂腰;绝对是英俊型的,尤其是脸上那两个‘酒窝’更是给这种英俊平添了几分可爱

终于弄明白为什么那些留在无愁居里的伙计一个个像斗败的公鸡后;萧逸立刻满脸的黑线,原来长得帅有时也是一种原罪呀

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就制造困难,克服以后还是要上,摸摸自己的小脸,要是在上面割几刀确实能立刻变丑,不过萧逸实在有些舍不得,毕竟是自己的脸,还是很有感情的,于是萧逸又开始蹲在地上拔头发了

确实,脸帅的人也许适合读书,适合交际,更容易得到女孩子的喜欢,可是唯独不适合战场;打仗是天地间至阳至刚之举,越是长的丑陋的将军,在战场之上越能给敌人带来心理压力,最好是长得青面獠牙,还没开打就把敌人吓个半死那种,才是军人中的极品,而那些小白脸将军,美其名曰:“儒将!”可即便是百战百胜,也很难让敌人从心底深处产生恐惧,试问,谁会害怕一个小白脸呀?

蹲在地上摸着自己的小脸想了半天后,萧逸终于想起历史上一个同病相连的人物,曾经有一位军神,沙场之上勇冠三军,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就是因为天生长得相貌柔美,堪比绝代佳丽一般,敌人总是不怕他,还经常以取笑他的俊脸为乐,给他带来许多烦恼,最后他想到一个绝佳的办法,让敌人见到他后无不闻风丧胆,而那位统帅的名字就是---兰陵王!

想到办法后,萧逸立刻回到无愁居拿出笔墨开始构思脸谱面具;“必须得威武、神秘还得让人看了有恐惧感才行,而什么才最让人害怕呢?”

“午夜凶铃!贞子?”猛地摇摇头,立刻被萧逸给否决了,这是‘大傩’舞蹈,不是恶心人的恐怖片

“牛头马面?”这个虽然不恶心,可是威慑力远远不够

“那么剩下的,既能让人产生恐惧、又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而且还能让人从心底认可、崇拜的;就只有那位华夏第一魔神----蚩尤!

‘蚩尤’是上古时代部落酋长,神话中的第一魔神;曾经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

传说蚩尤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作战时勇猛无比,不死不休;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最后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中国古代大军出征之前,必须首先祭拜这位魔神蚩尤,可见其在汉民族心目中的地位。想到这里,萧逸提起毛笔按照后世恐怖片中魔神蚩尤的形象,刷刷点点给自己花了一副‘蚩尤鬼面’,然后连夜跑到铁匠那里

三天后,夜,月明星稀。卧虎亭的大傩祭祀正式开始了,上到亭长、三老,下到普通一个镇民,无不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兴高采烈的聚集在小庙前的广场上,就连‘出尘子’老道都穿了一身崭新的阴阳水火道袍到场了。

广场之上,熊熊燃烧的火堆旁,数十名精壮的年轻人整齐肃立,一个个下穿兽皮短裤,赤膊上身,胸膛上涂满了无数由五颜六色染料画成的各种神秘图案,尤其是站在队伍最前列的一个的青年长得身高八尺有余,狼背蜂腰;脸上戴着一张让人恐怖至极的黑色面具,镔铁打制的面具上青面獠牙,脸颊两侧刻着无数诡秘扭曲的蛇形斑纹,让人看了阵阵惊恐,头上两只弯如明月的鬼角在火光的照耀下,不时反射出幽幽的光亮,双眼位置更是射出一种仿佛能吞噬万物的目光,所有来观看傩舞者无不拍手称赞,好一个蚩尤鬼面!好一个英武的少年!

在一片鼓声中数十名魁梧少年开始跳起了傩舞,动作古朴而神秘,带着一丝洪荒时代的气息,并有歌声随之响起

“扶摇万重兮,放我麒麟冲荡。

清清渭水兮,舞我手中霓裳。

飞飞青云来兮,月华璀璨递琏光。

巍巍立于山兮,驰骋巍峨天上

劲舞,痛饮,狂欢!欢庆之夜,也是浪漫之夜,在夜色的掩护下,亭中无数的少年男女成双成对的跑到了树林深处,私话蜜语,你侬我侬;当看到大牛和马六也各自扛起一个心怡的姑娘向黑暗处跑去,萧逸羡慕的差点眼珠子冒出来,口水更是流了一地!

按理说做为年少英俊,多才多金的萧郎,应该有许多姑娘跑过来约会他才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热情的姑娘们倒是来了不少,可是数一数,全是10岁上下的小萝莉;大概是因为人们总看到萧逸和‘女王’一起玩耍的缘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萧郎爱萝莉!’的美名四处传扬开来,结果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所有的妙龄少女见到萧逸都黯然神伤的躲得远远的,而那些小萝莉们却总有事没事的往他身边凑。

看着一群还在嗦手指头的小女孩,为了防止她们集体掉金豆,无奈之下,哭笑不得的萧逸只好一边分发麦糖,一边拍着萝莉们的头说道:“乖!呵呵!真乖!叔叔最喜欢和小孩一块玩了”

至此萧逸喜爱幼女的恶名彻底坐实,日后所有去‘神威天策上将军--无愁侯--萧逸’府上送礼的人都知道,只要带两样东西就可以,一是10岁以下的漂亮小萝莉,二嘛!自然是整车的大白菜!呵呵!

“《三国志-魏书》记载:无愁侯萧逸,性异常,喜幼女,每至佳节,朝臣往往以美貌幼女送之,府中遂萝莉成群;萧逸乃教之以队伍、军阵,号娘子军!”

而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因为那张蚩尤面具的缘故,从这一夜起,萧逸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鬼面萧郎!

日后随着萧逸带领大军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这个名号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北至大漠,西尽流沙,无不见之如见魔神一般!

第四十一章匈奴人的生存法则

一鸡鸣,一鸡死!一个人正在享受幸福的同时,往往有另外一个人正在痛苦不堪,看着卧虎亭里盛大的傩舞晚会,一河之隔的盘龙亭里的‘紫木公子’却嫉妒的快要发疯了,往日的穷乡僻囊如今来了个‘鲸鱼翻身’,一下子变得富甲一方了,在连摔了10个盘子,6个茶杯,又狠狠的扇了扫地的侍女一巴掌后,紫木公子对着卧虎亭方向连连冷笑:“无愁居、小道士、萧逸,咱们看谁笑到最后”。

第二天一支马队来到了卧虎亭里,在收购了大量的无愁酒和带有牛头标记的铁器后,非常低调的离开了;这样的马队现在经常光顾卧虎亭,所以也就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梁家的扶持后,如今无愁酒已经远销河北各地,甚至连都城洛阳中也开始有人贩卖了,但今天这支马队却很奇怪,他们没有去南边更加富庶的内地,反而一路向北,越过长城,向草原深处进发了

塞外草原如今是匈奴人的地盘,如果说内地是瑞雪兆丰年的话,那么草原上的牧民则经受了一场残酷的‘白灾’,去年的大雪冻死了匈奴各部无数的牛羊牲畜,视牛羊为生命的牧民们立刻陷入了饥寒交迫之中,每天都有人冻死在茫茫的荒野上,甚至于一场大雪过后,一些小型的匈奴部落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一向以强悍善战而闻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大将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收河套,屯兵上郡。正式拉开了匈奴和中原王朝之间的斗争序幕。在两族连年的战火中,一位匈奴英雄横空出世在这片混乱杀罚的古老草原上

冒顿是当时的匈奴单于头曼之子,不过他的父亲头曼单于非常不喜欢他,就把他派往敌对的国家‘西域月氏’做人质,随即发兵攻打‘月氏’,想用一招‘借刀杀人’除掉冒顿,然后改立小老婆生的儿子为匈奴太子。

老子心狠手辣,做儿子的也不含糊;冒顿得到消息后连夜盗得好马,单人独骑用了30天从遥远的西域逃回了匈奴王庭;如果是在现代,这位横行万里的冒顿绝对是个一流的野外赛车手,估计能得个‘大漠孤狼’之类的称号,可惜那个时代没有冠军的奖杯,有的只是王者的金冠!

冒顿知道父亲不喜欢他,靠着自然顺序继承王位根本就无望,于是这位‘大漠孤狼’干脆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决定依靠‘铁与血’兵变登位;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上至贵族,下到奴隶全都喜好打猎,而他采取的办法是相当的简单、直接、有效,概括起来就是四次射猎,步骤如下:

他首先制造了一种叫‘鸣镝’的响箭,规定:出猎时,他射出鸣镝,随从部下有不随鸣镝射往同一目标的皆斩。

第一次打猎,他用鸣镝射自己的宝马,左右有不敢射者,立斩。

第二次打猎,他用鸣镝射自己的老婆,左右仍有不敢射者,立斩。

第三次打猎,他以鸣镝射头曼单于的宝马,左右无一人不射。

第四次打猎,冒顿用鸣摘射头曼,左右皆随之放箭,射杀头曼。

随后,冒顿又诛杀后母及异母弟,尽杀异己之大臣,自立为匈奴单于。

高手就是高手,方法虽然简单,但绝对直接管用,也许在中原人眼里杀父弑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绝对是道德上最大的污点;可在信奉狼群法则的匈奴人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草原之上,强者为王!

单于就像是匈奴人的头狼,当头狼强大时,所有的部落百姓都会忠心的拥戴他,可以为了他的一个命令出生入死,在头狼的带领下为部落的生存而奋勇作战。

首节 上一节 28/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