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332节

反倒是弱不禁风的蔡文姬,一点事也没有,气色反而比以前好了许多,更显得娇艳动人,还特意‘素手调羹’,弄了一碗八宝莲子粥给萧逸进补,算是奖励他没在外边偷吃~~

第四天,萧逸又龙精虎猛的跳了起来,在自己的府邸里转了三圈以后,才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无事可做了。

大军正在全面修整,很多人都放了假,回家和亲人团聚,根本没有什么军务要处理,至于家里吗,掰着手指头数数,一共就他、蔡文姬、妹妹小静三口人,连吃饭都围不够半边桌子,哪有什么家务事呀?

事实证明,发闲,是可以把人逼疯的,自从离开卧虎山上的小道观,几年下来,萧逸就一直在忙碌,战阵厮杀,谋划盘算,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兽斗,虽然危险万分,却也其乐无穷,现在突然让他无所事事,吃饱了混天黑,萧逸顿感人生毫无乐趣了,总不能一天到晚和蔡文姬在屋子里运动吧,古人云:“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出去逛逛!”

既然乐趣不来找自己,那自己就出门去找乐趣吧,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亲兵侍卫一个不带,侯爷的仪仗更是不能用,否则一出门百姓回避,官员聚拢,那还有什么意思?

就是一身便服,再带上妹妹小静就可以了,连马都不用骑,太招摇,蔡文姬也不能带,红颜祸水,带上她出门,肯定惹来不少麻烦,这座许昌城里,当官的多,官家公子自然更多,全是些眼冒绿光的色狼,萧逸虽然不怕,可总不能出一次门,就揍一次人吧!

都说金屋藏娇,美女嘛,还是放在家里自己一个人欣赏的好,安全!

“好好熬莲子粥,等我晚上回来喝!”

给了蔡文姬一个暧昧的信号,萧逸带着妹妹遛出了府邸,大门是不能走的,动静太大,只要那两扇大门一开,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在路上‘巧遇’到某位达官显贵,然后就是一见如故,把酒言欢

许昌的水,深啊!

后门也不能走,因为被送礼的人给堵死了,萧逸位高爵显,又手握重兵,想求他办事,或是套交情的人能绕着许昌城转好几圈,以前在军营里还好,没人敢来打扰,现在不一样了,知道大都督在家休息,谁不是带着大堆的礼物过来奉承、拍马,前门又不敢走,怕丢脸面,也怕惹大都督生气,所以全在后门守着呢,有的已经守了好几天了,依然执着!

无奈之下,只好从围墙上翻出去了,好在兄妹俩身手都很敏捷,萧逸猿臂轻伸,先把小静扔上墙头,然后十指如钩,像只大壁虎一样,几下爬到上面,一翻身就过去了,小静再往下跳,自有哥哥稳稳的接住,颇有几分做贼的刺激感!

兄妹二人狂街,小静自然成了带路党,三个多月的时间,这个活泼好动的小姑娘,早就玩遍了许昌城里的大街小巷,那里人多热闹,那里有好吃的,全都摸了个门清。

当然了,以她的霸道性格,顺便把许昌街头的混混无赖,纨绔子弟也揍了个遍,因此还得了个‘混世小魔女’的称号,说出去,绝对威风八面!

不过在这段时间,送到‘许昌令’那里的状纸也有一尺厚了,而这个职务,恰好就是大公子曹昂兼着,所以批复下来的话也只有一句--‘查无此事!’

‘鬼面萧郎’的妹妹,霸道一点,不是很正常吗!

许昌,本就是司州一带屈指可数的巨邑,人口众多,地方富庶,大汉朝廷迁都于此后,宗族大户随之而来,就更加的繁荣了,每日商旅往来不断,酒肆、饭庄、棋舍、旅店云集,捎带着连‘青楼楚馆’的生意都好的爆棚,为此,丞相府特意下了政令,在城内开了东西两座坊市,让商人、百姓可以自由交易,吸引来大量的客商,据说连塞外的匈奴人都有商队来此贩马。

“不错,几年来南征北战,今日总算看到生民之乐了!”看着街道上繁荣的景色,还有路人虽然忙碌,却生机勃勃的身影,萧逸终于满足的点点头,自从董卓祸乱天下以来,所能看到的就只有战乱、杀戮、饥荒、死亡,‘白骨曝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大汉王朝真实的写照。

现在好了,都城安定下来,朝廷也有了起色,兖州的‘屯田政策’很是成功,秋粮大批入库,除去战事消耗,仍有不少的剩余,这进一步让动荡的社会安稳下来,明年,‘屯田政策’会向豫州、司州、关中、淮南各地大力推广,等手里有了更多的粮食,人心自然会稳定下来,人心稳了,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感谢上苍,仗没有白打,人没有白杀,血也没有白流!”

萧逸一直认为,战争只是手段,统治才是目的,这几年来自己四处征战,杀人如麻,还背了个‘屠夫’的恶名,为的不就是打出一个天下太平吗?

现在看了许昌的繁荣景象,萧逸觉得自己的路没有走错,以战止战,用自己手中的‘斩蛟剑’堪定南北枭雄,辅佐明主,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为此就算自己被骂几句又算得了什么,就算以后会下‘血池地狱’又算得了什么~~

“咚!咚!”

正当萧逸自我陶醉其中,自我精神升华的时候,随着几声嘹亮的钟声,一座宏伟的寺庙出现在面前;而且是轻烟缭绕,香客如云天颐寺!

“不是吧,刚想到血池地狱,就让我碰到了寺庙,难道真要有那位高僧把我超度下去不成?”

第六十二章天颐寺

“无量天尊!这群光头真是下手好快呀!”

萧逸有铠甲,有朝服,还有一枚金灿灿的‘无愁亭侯’大印,可无论何时何地,他也没忘记自己道家弟子的身份,更没忘了老道师父临死前留下的那三枚箭簇,也就是三个遗愿!

其一,辅佐明主,平定战乱!

其二,心存善念,少做杀戮!

其三,振兴道门,传承法统!

这三个遗愿,萧逸第一个做的很好,第二个做的不太好,至于第三个,根本就无从下手!

‘佛兴道衰!’

这就是当今天下的真实情况,也是整个东方世界宗教信仰上的一个转折点。

道教,是华夏的本土宗教,历史悠久,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兴起,崇尚‘无为而治’,‘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学说,并为国人所信奉,在文化,经济,政治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千年来,为了追求道家所宣传的‘长生不老’,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前仆后继,花费无数的金钱和精力,寻仙药、炼金丹、画符篆,以求永享富贵,就连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未能例外,怕死,人之本性啊!

如果道士们只是研究下金、银、铅、汞之类重金属的服用效果,或者是多画几张驱鬼神符,为‘抽象派艺术’做个开创者,那也没什么,可一场‘黄巾之乱’却把事情弄的一团糟。

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大汉王朝的统治者们惊奇的发现,那些道士们不乖了,他们竟然要一手拿浮尘,一手握大印,推翻原有的制度,建立一个‘大汉王朝’的神之国度!

这还了得,虽然统治阶级一直宣传所谓的‘君权神受’,可当这些神仙的弟子们真的讨要权力时,他们立刻挥起了手中的屠刀,全力镇压,毫不留情,从‘中平’元年到现在,整整十年,无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各地诸侯,从来没有放松过对道家的打击,就连曹操都数次下令,拆毁兖州境内的道观,防止有黄巾余孽趁势作乱,千年宗教,元气大伤!

道家被打压下去了,但国人是不能没有精神信仰的,于是自‘汉明帝’时从西土传来的佛教,在潜伏了两百多年后趁势而起,抢占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尤其在乱世之中,百姓流离失所,贵族的地位也是朝不保夕,人们生活在极大的恐慌中,而佛教的‘四大皆空,转世投胎,善恶有报’的教义学说迅速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而且这些光头里也颇有高人,懂得从政权上层入手的道理,当初在洛阳时,他们就通过‘白马寺’在权贵中大肆传教,吸收信徒,如今朝廷迁都许昌,这些光头又跟了过来,开了一座‘天颐寺’,而且香火鼎盛,若长久如此,则道家再难有翻身之日呀!

正当萧逸站在寺庙门口,皱着一张小脸,为如何才能完成老道师父的第三个遗嘱而冥思苦想时,三名身穿白衣的少年,步伐翩翩的走了过来。

“见过萧家哥哥!”三名少年来到近前,同时抱拳行礼,不过姿势很不标准,脸上也都带着古怪的笑意。

“你们怎么出来了?”萧逸目光一扫立刻就认了出来,那里是什么少年,分明是三个妙龄美少女,曹宪、曹节、曹华,正是丞相曹操的三个宝贝女儿!

三个女孩并不回答,只是抿嘴轻笑,还故意抖抖身上的男子衣衫,装出一副大丈夫的气概。

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开放,女子们有很大的自由,再加上曹操也不是那种死板的父亲,所以平时是不约束孩子们外出的,不过公子们还好,几个女孩要是满大街的乱跑,却是不太雅观,所以三姐妹一商议,换了曹丕他们的衣裳,一起跑了出来!

听说‘天颐寺’人多热闹,佛祖也灵验,所以三姐妹就来这里游玩,没想到在门口处遇到了萧家兄妹,自然要跑过来打声招呼了。

再者,双方之间还有一层特殊关系,对于父亲的安排,曹节还是很满意的,今年她已经十五岁了,母亲卞夫人私下说过,再过两年,等她十七岁时就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做大都督夫人!

不过她也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妹都没有死心,毕竟像萧家哥哥这样,年少英武,会体贴人,又身居高位的乘龙快婿实在太难找了,谁也不想错过,那怕是让给自家姐妹!

别看在容貌上三姐妹都类似自己的母亲,可在性格上却清一色的随了曹操,外柔内刚,勇于争取,所以看似一团和气的姐妹,实际上也是明争暗斗呢?

至于斗争的胜利品,就是眼前这位,让世人惊惧万分的‘鬼面萧郎!’

“顽皮,今天就跟我一起游玩吧!”萧逸一脸微笑的看着三个小姑娘,都是豆蔻年华,春花般的容颜,其中一个以后会成为他的正室妻子,至于另外两个吗,也有可能成为他的老婆!

这次淮南之战,萧逸有大功却无赏赐,不过曹操私下却许诺过,虽然短期内不能再赏他爵位,但可以让他在自己的女儿里多选那么一两个做平妻,或是三个都选走也是可以商量的,这可比加官进爵厚重的多呀!

首节 上一节 332/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