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709节

此番出兵北伐,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全了,兵力据有优势,粮草很是充足,将校们也是奋勇厮杀,结果呢,先败寿春、后败合肥,水师全军覆灭,陆军折损过半,自己也身负重伤,性命不久,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怕!

孙策不愿承认,又不得不承认,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直惧怕着萧逸,不敢跟他正面交锋,这种畏惧并不奇怪,自从萧逸统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多少名将的头颅落地,成为了他收藏的‘骷髅盏’,如此鬼神般的手段,天下谁人不惧呢?

正是这种‘恐惧感’之下,自己的决策出现了错误,江东大军北伐,战略上全面进攻,战术上却在防守,设伏寿春、坚守合肥、下寨巢湖,孙策一直想要做的,只是抵抗住萧逸,进而双方议和,至于胜利的事情,从未在计划之中!

一个没想过获胜的统帅,又如何打败敌人呢,战术上一味防守,让江东大军丧失了主动权,萧逸以弱击强、步步进逼,而后以鬼神般的手段,一举攻破了江东大营,彻底的扭转了淮南战势,这才是勇者无畏、百战百胜!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一定主动出击,真刀真枪,生死相搏,如此,就算血洒沙场,心中也没有遗憾了!”

很可惜,天下药物不计其数,唯独没有‘后悔药’,孙策心中很清楚,自己的伤势太沉重,恐怕不久于人世了!

男子汉,大丈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人生之大幸也孙策并不畏惧死亡,对于一名将军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归宿了,不过吗,自己亡故之后,谁来守护孙氏一族,谁来执掌江东六郡呢?

汉家传承制度:‘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孙策还没有子嗣,因此上,只能在几个弟弟之中,选择出一个继位者,而呼声最高的人,就是三弟-孙翊!

孙氏兄弟四人,策、权、翊、匡,再加一个妹妹-孙尚香,均是聪明伶俐,人中龙凤,三弟孙翊性如烈火,弓马娴熟,好谈兵家之事,性格上最是酷似孙策了,且与一众将校关系良好,假以时日,又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继位人选,责任重大,关系到江东集团的存亡,最近几天,前来探病的将军们,在言语问候之间,全都透露出一个信息,他们希望三公子-孙翊上位,继续统领十几万江东健儿!

乱世之中,杀伐不断,唯有强者,称雄一方,这是不变的铁血法则,孙策事业上的成功,更让人们坚定了这种想法,他们支持三公子-孙翊,就是希望有一个强势统帅,再出一个虎视天下的‘小霸王!’

凭心而论,几个弟弟之中,孙策比较宠爱三弟,也希望他能代替自己,完成‘挥师北伐,一统天下’的梦想,可是反复考虑之后,还是推翻了这个想法,反而选择了二弟-孙权,发出鸿翎急报,召至军中,准备托付大事!

放弃了最勇敢的弟弟,选择一个文弱的弟弟,不是孙策重病糊涂了,相反的,他的头脑极为清醒,这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三弟孙翊太酷似自己了,勇武刚烈,谈兵好战,一旦执掌江东六郡,他肯定会招兵买马,北上复仇,打一场不死不休的大决战,问题是,孙翊虽然骁勇,也绝不是萧逸的对手,两相较量之下,恐怕又是一败涂地,不知会折损多少江东健儿呢!

再者说,三弟孙翊性如烈火,轻而无备,恐怕会走上自己的老路,陨落沙场,马革裹尸两代统帅,尽亡沙场如此,孙氏一门再无希望了!

此番北伐,江东人马死伤过半,军械、粮草损失不计其数,没有七八年的时间,江东集团休想恢复元气,这种情况之下,更需要一位性格沉稳的统帅,安抚百姓,修养生息,因此上,二弟孙权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家族继承人选定了,鸿翎秘信也发出去了,孙策没有放下心来,反而更加的忐忑了,政务上的事情,自己安排妥当了,可以保证江东六郡无事可是家务上面,恐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一句话,人心难测呀!

一奶同胞,相知甚深,自己的几个弟妹,大都心地光明,为人坦率,十分爱护家人、朋友,人性上绝无问题,唯独孙权是个例外,性情内敛,喜怒不形于色,谁也看不透他的心思,就像那双碧绿色的眼睛难以揣摩,深不可测!

如果让孙权执掌大权,以他的文治武功,对江东集团是一件好事,也能守住这份基业的,可是对于孙氏家族来说,恐怕就福祸难料了,他会如何对待兄弟、妹妹、寡嫂从古至今,帝王之才,杀伐果断,心中无情!

“启禀主公!前方出现一支走舸,通过旗语招呼,正是二公子的船队,主公夫人也来了”

就在孙策患得患失的时候,一名侍从进来禀告:‘二弟孙权、夫人大乔日夜兼程,逆流而上,终于赶到军中相见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中)

“大哥!大哥!小弟前来探望了,你一定要好起来呀,孙氏一族不能没有大哥,江东六郡不能没有大哥!”

一阵紧促的脚步声中,二公子孙权跑进了船舱,而后跪地膝行过来,紧紧的抱着孙策的手臂,痛哭流涕,呜咽不止,与此同时,大乔夫人也跟了进来,跪在软榻的另一边,俏脸黯然,默默垂泪!

“二弟!夫人!咳!咳!”

重伤卧床多日,油尽灯枯之际,突然看到亲人们到来了,孙策心情激动之下,连着喷出两口淤血,竟然一下子昏迷过去了!

“大哥保重身体,万万不敢有事--呜呜!”

“夫君珍重身体,快点康复过来--呜呜!”

“大家都别哭了,快传郎中前来救治,再取一份‘枯木逢春汤’过来!”

看到孙策昏迷不醒,众人顿时慌乱起来了,涕泪横流,嚎哭不止,关键时刻,还是周瑜沉着稳定,制止了大家的哭声,以免动摇军心,同时让人取来汤药,立刻展开了救治!

“嗖!--咕嘟!咕嘟!”

听到周瑜的传唤,立刻冲进几名郎中,还捧着一碗熬好的药汁,漆黑如墨,热气四溢,他们把孙策扶坐起来,小心的灌送下去,还不停的按摩穴位,让药力快点化解开来,自从孙策负伤以来,郎中们日夜守候,一刻不敢离开呀!

提起这碗‘枯木逢春汤’,还颇有一番来历呢,孙策身负重伤,心脉尽断,呕血不止,郎中们束手无策,眼看就要一命呜呼了,那知道,寿春城派来了一位使者,送上一份救治药方,来人郑重交待:“大司马关心侄儿,特意送来一副良方,希望伯符身体康复,日后也好再决沙场!”

孙策身负重伤,皆是拜萧逸所赐,还敢派人来送药,真是岂有此理,江东众将勃然大怒,纷纷拔出了刀剑,准备把使者碎尸万段,也好出胸中一口恶气,幸好鲁肃性格稳重,拼力拦阻了众人,而后小心的禀告了孙策、周瑜!

听闻萧逸派人送药,周瑜心中犹豫,一时难以决断,反倒是垂死的孙策,挣扎着坐了起来,让人厚待来使,赐予金银珠宝,而后煎熬了一份汤药,毫不犹豫,一饮而尽,随后说了一句话:“普天之下,只有嗜血杀神,绝无下毒萧郎!”

还真别说,这种汤药却是神奇,具有‘枯木逢春’之效,孙策服用之后,伤势缓和了许多,好几次奄奄一息了,全靠着这种汤药,又把他从‘鬼门关’拽回来了,否则的话,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

话又说回来了,良药虽好,只能治病,难以救命,孙策负伤太重了,胸骨碎裂,心脉尽断,身体丧失生机了,这种汤药只能暂缓一时,终究无法起死回生!

枯木逢春,名不虚传,服下汤药之后,孙策面色转红,头冒热汗,片刻之后,竟然缓缓的苏醒过来了,一双原本昏暗的眼睛,也凝聚出了一些神采!

“呵呵!心脉尽断,油尽灯枯,吾不能复生矣,速速传众将前来,本将军有大事宣告!”

感觉着空空的身体,孙策苦笑了几声,自己恐怕大限将至了,因此上,立刻传唤各部将领,准备宣布下遗命,扶二弟孙权上位!

“还望讨逆将军-保重身体,好生修养,江东十几万健儿,等着重整旗鼓,报仇雪恨呢!”

一众将校都在外边守候着呢,此时听到了传唤,相继走了进来,共计有:程普、甘宁、徐盛、凌统、丁奉、陈武皆是江东豪杰之士!

“诸位皆是豪杰之士,也是孙氏股肱之臣,本想与君等同心协力,共创大业,奈何天不佑我,北伐失败,身负重伤,恐怕再无雄起之日了!

二弟仲谋,性格稳重,文武双全,可以代我之位,统帅兵马,治理内政,还望诸君用心辅佐,以保江东平安无事,诺如此,吾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吾死之后,为了江东政局稳固,三年之内不可发丧,以免诸侯们趁虚而入,另外吗,太史慈将军忠心护主,陨落沙场之上,一定厚待他的儿子们,以后把他的棺椁,葬在我的坟茔之侧,阴曹地府之中,也好有个伙伴!”

说话间,孙策挣扎着坐了起来,取出了一柄青冥宝剑,以及两个金漆印盒,郑重的递给了孙权,一枚是讨逆将军大印,一枚是扬州牧大印,宝剑、大印代表着军政大权,也是号令江东六郡的凭证!

此外,在虎皮软榻下面,还有一摞厚厚的信笺,足有三四百份之多,不过吗,内容全是空白的,这也是他留给继承者的一份保障!

孙权的年纪太轻了,个人威望不足,压制不住文武大员们,一旦孙策的死讯传出去,人心不稳,政局动荡,内部山越反叛,外面诸侯来攻,内忧外患之下,江东集团必然土崩瓦解,孙氏一门也难以保全了!

因此上,趁着清醒的时候,孙策签了三四百份信笺,上面的内容空白着,下面的名字、大印、密押一应俱全,如此一来,孙权上位之后,可以用大哥的名义,继续发布政令、军令,统治江东六郡之地,让诸侯们不敢轻举妄动,真可谓用心良苦呀!

“大哥!呜呜江东大局,重如山岳,小弟何德何能,如何承担的起呀?”

接过了宝剑、大印、信笺,孙权再次痛哭起来,犹如杜鹃啼血,不胜凄凉,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上下起伏,简直复杂到了极点

一方面,大哥勇武刚烈,能征善战,傲视天下群雄,就像天空上一轮皓月,光芒四射之下,群星暗淡无光,孙权身为二公子,一直生活在大哥的阴影中,纵然有万丈雄心,也没有施展的机会现在好了,月落日升,新旧交替,轮到自己大展伸手了!

另一方面,大哥即是江东霸主,也是家族的保护者,犹如一颗参天大树,保护母亲、弟妹们的安全,如今呢,大树即将倒下了,八方风云,谁来遮挡,万斤重担,如何挑起想到未来的重重困难,孙权心中一片茫然呀!

自己的身后之事,孙策心中一清二楚,孙权年纪轻轻,威望不足,执掌江东军政大权,文臣武将甘愿听命吗,一旦出现尾大不掉之势,那可就麻烦了呀!

首节 上一节 709/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