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1113节

周皇后等后宫妃子更是人精一般,一看崇祯皇帝的脸色,便各自问了安之后转回了后宫,省得再惹崇祯皇帝发怒。

随手拿起桌子上面的奏章翻了翻,崇祯皇帝却发现一点儿精神都集中不起来,干脆将奏章扔到一旁后,冷哼道:“传关步过来。”

王承恩低声应了,向着旁边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自己又去倒了一杯茶来端到崇祯皇帝的桌前,低声道:“皇爷,先喝杯茶吧?”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接过茶水抿了一口之后就放下了,沉着脸没有再开口说话,王承恩也不敢出声。

当关步见到脸色阴沉的崇祯皇帝后,心中就是一沉。

脸色阴沉到这般模样,在崇祯皇帝身上已经极少能看到了,偶尔看到一回都会出现要命的大事儿,如今再一次出现,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风浪。

崇祯皇帝却是直接开口问道:“朕想要知道,擅改作物,违背天理轮回,当受天打雷劈这些说法,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背后都有些什么人?

还有,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果再次出现朕发现了问题而锦衣卫还没有上报的情况,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关步后背上的冷汗顿时就冒出来了。

崇祯皇帝说的事情,锦衣卫不是没有发现,而自己也知道这事儿,现在只是在追查事情的源头而已。

虽然说眼下有了点儿线索,但是还不够明晰的线索拿来向崇祯皇帝汇报,如果中间出了岔子怎么办?

但是关步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正是自己报着求稳的心态没有上报,现在居然被崇祯皇帝抢先一步知道并且龙颜大怒。

连额头上的冷汗都顾不得去擦,官步颤声道:“启奏陛下,锦衣卫早就发现了这股子歪风邪气,也一直在追查。

但是这件事情的背后应该有许多人参与,所有线索都被人刻意掩盖过,单凭市井中传播的这些人,很难找到源头。”

崇祯皇帝的脸色停止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阴沉如水:“朕不想听这些解释,也不想知道其中的前因后果。

锦衣卫要做的就是把背后的人给找出来,只要不是屈打成招胡乱抓人,剩下的朕一概不管。”

原本崇祯皇帝还打算让关步趁早滚蛋去查清楚问题到底是哪里出现的,但是匆匆忙忙赶来的马石却又在崇祯皇帝的怒火上浇了一桶油,而且是高标号汽油。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谣言那么简单了,反而有些愈演愈烈的趋势——大量的百姓开始不满于自己吃到肚子里的粮食是被陈足奇“强行改变了天道循环而得来的种子”所种出来的,甚至于认为自己也会被牵连而受到天罚。

现在已经暗中有人开始串联,打算去皇家学院门前静坐,要求皇家学院给出个说法。

崇祯皇帝顿时怒极而笑——还是让这些人吃的太饱了!

暴怒的崇祯皇帝连内阁和智库那边都没有理会,就直接传了张之极前来:“等到这些人聚集起来后,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抓回来扔进诏狱,然后带上他们的家人一起发往库页岛。

从今以后,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不许他们从官府买到这些改良的种子,把以前那些种子翻出来给他们,让他们慢慢的种,着库页卫对这些人严加看管,一旦有什么异动,直接镇压!”

吩咐完张之极之后,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关步:“这一次,朕不想再听到任何的解释,锦衣卫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朕就换一个指挥使,懂?”

甚至于赶来报信的马石同样没得到什么好脸色:“还有你们西厂,跟锦衣卫一起把幕后之人都给朕挖出来,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

实际上,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人绝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数千人集体坐在皇家学院的门口是一种什么感觉?

如果这些人不是一眼看上去就是普通的大明百姓,估计就算再多上几倍也早被京营士卒们给清理干净了。

令京营士卒为难的是,十几年一直被灌输着百姓就是军队后盾,军队是百姓子弟兵和守护神的概念,面对着几千个大明百姓,除了戒备之外,剩下的什么都不敢干。

五军营指挥使钱祎来回的踱着步,腾骧左卫提督,东西厂的档头,锦衣卫千户几个人看着钱祎愁容满面的样子,顿时互相对视了一眼。

幸好啊,最外围的就是五军营在负责守卫,过了五军营才是东西厂和锦衣卫,然后才是内行厂直领的腾骧左卫。

现在外围无论闹成了什么样子,最后需要承担责任的都是钱祎而不是自己——现在这种局面换谁上去都是一样,除非直接把最内的腾骧左卫给拉到前面来顶雷。

说白了,腾骧左卫可以不鸟任何的律法,也不用鸟顺天府一类的官差,他们在负责皇家学院安全上面的权利虽然跟锦衣卫相同,但是武力却又比这里的锦衣卫大上无数倍。

来回踱了半天之后,钱祎才一摊手,对着几人道:“我说哥几个,现在该怎么办,总得有个章程吧?五军营是守在最外围没错,可是真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咱们可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啊!”

提督腾骧左卫的范振嘿嘿笑道:“几年了?这都几年没挂过人头了?既然这些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挂上去,你钱指挥使直接同意了不就行?”

钱祎呸了一声道:“扯!外面那些人一看就是普通的大明百姓,里面说不定就有你我的父老乡亲在里面,你让本指挥使向他们开火?就算是我同意,下面的士卒们会同意吗?”

阴沉着脸的锦衣卫千户甘景嗤的一声笑道:“外面的那些人啊,就是吃饱了撑的。要我说,就是陈足奇折腾出来的这些什么作物把他们喂的太饱了!”

钱祎冷哼一声道:“是,他们是吃饱了撑的,问题是现在该怎么办?放任不管肯定不行,直接开火的责任谁又能背的起来?”

西厂大档头栾海成却嘿然笑道:“要不然说你老钱太蠢?这事儿不让陛下来决断,咱们几个在这里头疼,有用吗?”

钱祎的目光顿时有些纠结:“栾公公,您知不知道这事儿被陛下知道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栾海成说的没事儿,这事儿的锅太大,大到自己这些人联手都背不起来的程度,只能让皇帝亲自来裁决,但是让皇帝陛下亲自裁决也绝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这事儿如果没有被崇祯皇帝知道还好说,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哪怕是向来以强硬著称的内阁,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搞出什么大乱子来。

但是换成崇祯皇帝就不一样了——崇祯皇帝对百姓好是事实,但是崇祯皇帝杀性极重也是事实。

还没等钱祎开口说话,之前守在皇家学院大门外的亲兵就已经匆匆而来,躬身道:“大人,万骑来了!”

钱祎身子一软,干脆瘫坐在了椅子上面。

这回完犊子了,彻底完犊子了——蒙古万骑除了崇祯皇帝本人的旨意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调动他们!

等到钱祎等人匆匆忙忙赶到皇家学院大门外的时候,传来的已经是一片哭声。

万骑从来不会理会对面的是什么人,只会老老实实的执行天子诏令,抓人。

望着城墙下哭喊的人群还有战马往来所带起的烟尘,钱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这可是几千人?”

范振瞧了一眼钱祎,干巴巴的道:“人啊,总得为自己犯下的错来承担过错,法不责众这种事儿好听不好办啊。”

钱祎道:“这不是责不责重的事儿,而是牵连的事儿,这些人静坐在这里,该适用哪一条大明律?到时候又该如何处置?倘若一次性牵扯人数太多,只怕与陛下名声有碍啊?”

范振差点儿被钱祎的话给逗笑——陛下的名声?陛下还有什么好名声不成?他人家在意这个?

匆匆忙忙赶进宫的卢象升等人面对着崇祯皇帝一张臭脸,想要劝解的话顿时也说不出口了。

早就跟崇祯皇帝有过接触,甚至一起操刀子砍过人的卢象升心里清楚,这回是真有人触碰到了崇祯皇帝的逆鳞,不死上一大批人是不可能的了。

至于牵连过广影响名声的问题,看看复社和东林党,看看南京那两万多颗滚滚人头,再看看那无数座的京观……

首节 上一节 1113/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