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847节

不行,数学老师死的太早,这么大的数字,朕根本就算不出来到底等于多少平方公里……

原本还以为自己地盘挺多,是藩王和百姓不够用的崇祯皇帝突然间就觉得自己的地盘又不够用了。

既然不够用,而且自己刚才也吹过牛逼要去抢,那倒不如好好看看地图,琢磨一下该抢哪块地盘了?

琢磨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干脆命人把刚刚赶回京城的朱纯臣和随着自己一起回京休整的张之极等人也传进了宫来。

等到朱纯臣等人进殿行礼之后,崇祯皇帝便伸手指了指地图对朱纯臣道:“告诉阿敏和莽古尔泰,吉利吉思、亦力把里和土鲁番,在崇祯十三年以前必须拿到手里。”

朱纯臣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眼下鞑靼尚未彻底平定,原定不是暂时休养生息两年之后再发动攻势?”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不等了,北军休息就调南军北上,让他们也见见血,总之,时间不等人。”

朱纯臣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乱子?”

崇祯皇帝回到椅上前坐了下来,然后才开口道:“京城近日里正在大造黄册,成国公是知道的吧?”

朱纯臣躬身道:“臣确实知晓,家中上下也已经登记造册,只是这事儿与提前攻打土鲁番?”

崇祯皇帝道:“光是京城,城里,崇祯十二年的丁口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九十五万,比天启年间多了七十五万,比上一次大造黄册也多了五十万。”

朱纯臣等人几乎是瞬间就弄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人太多,皇帝担心土地不够分的!

琢磨了半天之后,朱纯臣觉得其实这么搞的问题也不算太大。

毕竟只是加快一下干掉那些蛮子的速度,北边这些连年征战的卫所该休整的一样能休整,只是调用南方的卫所士卒北上,问题应该不大。

至于说南军是否能适应北方的环境,或者说能不能抗的过去冬天这种南方少见的气候,朱纯臣倒也不怎么担心。

大明立国之本就是用的南军北逐蒙元入朔漠,再来一次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是南方的卫所比北方糜烂的更厉害一些,就算是南方的卫所不能适应北方的寒冷,那又能怎么样?

最起码,南御林军和南直隶周边的卫所已经在吕宋和爪哇证明了他们还能打!

更何况,冬天的时候配发下厚厚的棉衣,难道还会适应不了?

心中来回考虑了一番后,朱纯臣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调南军北上,则可以调动浙江、福建、两广、四川等地的卫所士卒。

一则,这些地方现在都极为太平,平时也没有什么作战任务,二来,也可以让南方士卒更多的适应北方地形和环境,为以后再往更北的地方征战做准备。”

崇祯点了点头道:“调哪里的卫所士卒,由五军都督府说了算,朕不打算插手其间。但是朕有一个要求。”

朱纯臣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崇祯皇帝道:“幼军,依此次北征鞑靼例,凡十六岁以上者从军,让他们也跟着长长见识。必要的时候,让他们也上阵。”

幼军从组建开始到现在也有些年头了,该是让这些孩子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了,也只有这样儿,这些孩子以后才能慢慢的改变大明的军事体系。

因为大明的军事体系现在还远远称不上完美!

朱纯臣则是躬身应道:“臣遵旨。”

反正皇长子和皇次子离着十六岁还有好多年的时间,用不着他们上阵,剩下的幼军就比较无所谓了——如果皇长子和皇次子也随军出征,朱纯臣自问没有那个胆子让他们亲自上阵。

张之极则是开口道:“陛下,臣请率军去土鲁番!”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不行,京营,还有新军,还有刘爱卿和夏爱卿所部,以及巴特尔所部,都必须留在京城休整。

三个月后,刘爱卿和夏爱卿带兵回奴尔干都司,张爱卿和巴特尔率部往勒石草原听令。”

张之极不解的问道:“陛下,鞑靼诸部已灭,只要稳步的迁移百姓往勒石草原,三五年后自然平定,何必再遣大军而去?”

崇祯皇帝摇头道:“莫思巴图尔汗率千余骑远遁,可是朕朕十万精骑伤亡近四万!

这个亏,大了!朕的要求很简单,张爱卿和巴特尔率部去勒石草原上寻找莫思巴图尔汗,找到他,干掉他!把他剩下的千余骑都给朕筑成京观!”

等到张之极等人躬身应了后,崇祯皇帝才冷笑道:“朕有仇,向来不喜欢隔夜!”

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进内阁?

崇祯皇帝向来信奉有仇不隔夜的至理名言,更信奉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的圣人之言。

一言以蔽之,记仇还小心眼。

小心眼的崇祯皇帝在朱纯臣和张之极等人告辞之后,自己也晃晃悠悠的出宫去了。

目的地,铁道部。

上一次弄到了四十万的鞑靼人当苦力,按照他们的行程,应该早早的就已经到了大明,眼下则是不知道如何了。

受崇祯皇帝的影响,铁道部里,洪承畴办公的大堂后面也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上面跟崇祯皇帝挂的那幅各种标注都很齐全不同,洪承畴挂的这幅上面只是很简单的标注着各个地方的铁路走向,一个个小旗子模样的标注着正在修建的工地。

正伏首于案椟之间的洪承畴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抬头一瞧却发现是崇祯皇帝,赶忙把一堆文件推到一旁,起身向崇祯皇帝行礼问安。

崇祯皇帝则是笑着摆了摆手,止住了行礼的洪承畴,直接走向了洪承畴身后的地图。

洪承畴见状,则是赶忙解释道:“陛下,微臣这幅地图上面只标注了铁路的走向,再无其他。”

崇祯皇帝则是嗯了一声道:“行了,这个你不用跟朕解释,朕知道挂这样一幅地图的好处。”

洪承畴却是不解释不行——在大堂上挂地图的行为,就看怎么去想。

不往歪了想,自然无所谓,可人心这东西谁又能说的准?一旦往歪了想,你挂地图想要干什么?

眼见崇祯皇帝不是太在意这幅地图,而且说知道挂地图的用处和好处,洪承畴才算是松了口气。

崇祯皇帝则是看了半天地图之后,发现自己根本就看不懂——上面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都代表了什么东西,自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问道:“洪爱卿,眼下铁路的进度如何?”

洪承畴躬身道:“启奏陛下,京城至南京的铁路已经完全修建完毕,只是在黄河那里需要渡船往来中转,而无法直接修建铁路过去。

若是想要修建横渡黄河的铁路,只怕工期会拖到崇祯二十年左右方可竣工。”

首节 上一节 847/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