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破坏气氛,他们的手下投靠李自成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贼寇休伤我义父,否则我李定国必将杀你!”在张献忠被带下去以后,张献忠一方有一个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年将领站出来,指着张元说道。
张元冰冷地斜了那个叫做李定国的少年一眼,只见那个少年旁边还有三个年纪不一的少年将军:“你们四个一定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号称什么四小将军,不就是四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屁孩么,真是拉低了我们将军这一行当的水准,一并杀了。”
“贤弟等等,张献忠一走,他的部队便群龙无首。不如将张献忠的部队分为五份,我们吸纳其中一份,张献忠的四个义子每人一份,以后在本王麾下,听从本王的命令,共成大事!”李自成阻止了张元。
“闯王,俗话说义不守财慈不掌兵,您太仁慈了。”张元皱眉说道。
“唉,他们还是孩子嘛,兵荒马乱的以命相搏并不容易,也是作战勇猛才被张献忠收为义子,以后经过一番历练,必能成为可造之将才。”李自成转头向李定国等人说道,“你们放心,本王不会加害你们的义父的,以后在我新任闯王麾下,只要你们尽力辅佐本王,以后不失封侯裂土之爵位。”
李定国他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人率先向李自成跪下:“谢闯王,本将孙可望愿意归降闯王账下,为闯王立下犬马功劳!”
“我们也愿意归降闯王……”其余三人也不得不表示效忠。
只不过李定国狠狠地瞪了一眼张元。张元却还是一副冰冷的样子,对李定国的仇恨无动于衷。
“张元,我们这回统一陕北三十六营,新得兵马六万,只需挥师东进,大事可成!本王这便封你为兵马大元帅,与本王一同东进秦川、取河洛!”
第三百六十二章 粤海关
“陕北贼寇李自成取代高迎祥成为新的闯王,并吞并了陕北其余贼寇,一支独大。现如今李自成连败洪承畴、曹文诏等人于陕北,洪承畴等人不支,先是退回陕西,而后又退守河洛,秦川之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在战斗中不幸被贼寇李自成的火炮击中,身受重伤,至今仍生死未卜……”
兵部尚书上奏关于陕北的最新战报,朝廷文武百官普遍默然。
不过数月的时间,潼关外的战况变化反复程度,令人目瞪口呆。
崇祯皇帝心里更是复杂。先前丢了西安城,崇祯大为震怒。而后辽东、宣大等地的援兵抵达后收复失地,崇祯龙颜大悦。眼看陕北农民军内部分离,就要消灭高迎祥等人,不料一直没有动静的李自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收复的失地再次失去。
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于如此了吧。
“诸位爱卿,陕北战事糜烂,战火又向河洛、陕西等地蔓延,而朕的帝国,可调遣之兵马却寥寥无几,可该如何是好?”崇祯俯视百官,却发现文武百官都低着头看脚下,估计多半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了。
“此次陕西战局,又有复辽军的参与其中。复辽军甚至暗中支援李自成火炮若干,我军遭受贼将李自成之炮击,阵脚大乱,才给了乱贼可趁之机。”兵部尚书说道。
“复辽军,又是复辽军!”崇祯恼怒道,“为何复辽军要如此扶持陕北闯贼,而且这复辽军屡屡忤逆朝廷,先后进犯夷洲、福建、广东,甚至连广州府的炮台都强取豪夺!这朕也都认了,可是这回他们暗中资助反贼,意图颠覆朕的大明江山,真是欺人太甚!”
崇祯在上面气得挺凶,不过文武百官仍然只是面面相觑,想不出一点好主意。
就算知道复辽军在暗中资助陕北农民军,可是这又能够如何?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大明无法对复辽军进行有效的制裁。不管是武力、还是经济上,大明都无法让复辽军屈服,反倒是想要通过海禁逼迫复辽军的时候让复辽军以武力威胁了回来。
广州府十三行附近,一座建筑正在修建。只是这一座建筑不是什么寺庙佛塔,却看上去高耸入云。只是外围用青纱和竹子围着,来往的路人看不清楚里面施工的状况。
“小心啊,闲人请勿靠近,万一上面的石子落下来,可是会出人命的。”建筑周围有几个复辽军的士兵背着火枪站岗,并驱逐靠近的行人。
只是他们这样一来,反而更加激起了行人的好奇心。不过他们碍于有复辽军的士兵巡逻不敢靠近。等到了建筑工人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行人向这些建筑工人打听。因为复辽军为了节省开销,就地招募了不少因为洪涝灾害而失去土地的流民充当建筑工人。
“老兄,你们这是在修什么楼呢?怎么这么高,应该有十丈高吧?”一个路人靠过来问道。
“不知道啊,我们也只是按照复辽军的吩咐,搬抬石料而已,技术活的部分是辽南的工匠和西洋的工匠亲自操刀。不过他们这座建筑全都是使用石料建筑,木头都不怎么用。”当地的建筑工人答道。
“石料建筑,我看到他们用到的石料也未免太大,而且还有铁条,真是好奇他们要如何修建一座高达十丈、占地还那么广的房子,那得需要用上多少糯米浆啊。”路人奇道,“我们广州府就属六榕塔这些寺塔能够超过十丈而已,可是这些寺塔都是很少住人的。”
“说不定我们去调制糯米浆卖给复辽军,可以从中赚取一笔薄利。”也有经商的路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但是建筑工人却摇了摇头:“你们还是不要想着有这么美的事情了,复辽军不用糯米浆砌墙。”
“啊?不使用糯米浆?那他们还能用什么砌墙不成?要知道这么高的石楼,可是很容易坍塌的啊!”聚集在一起讨论的路人们纷纷表示难以置信。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复辽军用的是一些叫做水泥的东西取代了糯米浆,听说比糯米浆砌的墙还要坚固上许多。”建筑工人说道。
“不可能吧,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糯米浆更适合砌墙的东西?”有些人用质疑的眼神询问道,“你且说说,这个水泥是怎么调配出来的?”
“水泥是直接从辽南用大船运输过来的,我一个讨生活的怎么可能知道复辽军那么秘密的配方。”
“一定是你小子吹牛,什么水泥,水和泥参和在一起就比昂贵的糯米浆要好?我们这年头多灾多难,饭都不够吃,很少人那糯米去当砌墙的材料了。”
“骗你我就是小狗!罢了,不跟你们计较了,我还是留着力气干活吧。也多亏复辽军修这座石楼,我才有了饱饭吃,饿不死。”建筑工人叹了一口气。
“我说小子,复辽军给你们一天多少工钱?你们修筑这么高的楼,不怕掉下来摔死?”
“滚,少说些不吉利的话。复辽军包三餐,每天午饭都能吃到肉,虽然肉不算多,一个月还有二两银子。我们本是番禺一带的农民,只因暴雨冲坏农田,我们来到广州府衙门找官家救济。恰好遇到广东巡抚大人,将我们推荐来此地劳工,这才有了一口饭吃,今年算是不用挨饿了。”建筑工人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看来复辽军来到我们广州府以后还做了不少救济百姓的大善事啊。”有路人称赞道。
“我看这石楼最多一两年便可以完工,事后你们又该何去何从?”
“到时候再回家乡看看,有了这点积蓄,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也说不定以后还会跟复辽军干活,他们说干得好的以后有机会当工头。看起来复辽军似乎是想要在这里长期驻扎下去,以后的活还不少。”建筑工人说道。
第三百六十三章 怎么又是你
“诸位请看,这就是我们复辽军正在修建的粤海关,以后但凡是前来贸易的船只报关便需要到此办理手续,一些海事冲突、贸易纠纷也可以到此处理。”一个复辽军驻广州府海关的官员带着一群商人来到正在修筑的石楼前面,热情地为他们介绍这座未来会成为广州府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粤海关。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和宽度……”众多商人抬头仰望还蒙在青纱和竹条里面的石楼,即使未完工就已经可以微微感受到其气势磅礴。
“在大明除了城墙,我很少见到过大明使用石料作为建筑的主材料,一般都是夯土和木料作为主要材料。”几个尼德兰商人也在其中,“相反我们欧洲那边的石制建筑比较多,比如城堡、石桥等。”
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以后自己将有大量的银币要流入这座以后要修筑完成的粤海关大楼。
“我们天朝地大物博,土地并不紧张,紧张的只是耕地而已,所以没有必须修筑太高的建筑,木料容易搬运和建造房屋。”海关官员按照自己的理解强行解释一波,尼德兰商人也只频频点头。
“可惜啊,虽然我们广东市舶司重开,不过西洋的商人还是喜欢到更加富庶的江浙一带与江浙商人贸易。”有广东商人抱怨道。
“这也不能怪他们江浙商人,江浙地区为我们大明首富之地。有言道,苏湖熟,天下足。现如今,江浙地区不仅是粮食,手工业、商业尤为发达,在我们岭南地区以上。”
“是啊,江浙商人富甲一方,富可敌国啊!你看洪武年间江浙富商沈万三,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真乃一代传奇。”
“我们岭南开发较晚,落后一些是自然的事情。不过诸位也不必担心,我们靠近南洋,也有我们的优势。西洋人远远从海外到来,据说距离我们广州府有数万里的航程。对于他们而言,多航行千里到达江浙并没有什么。不过对于南洋的商人而言,我们岭南地区的距离更近,他们会考虑时日长短,在同样质量的商品情况下,自然会选择到我们广州府做生意。何况南洋地区还有许多华侨就是从我们广东本土的人。”
一群广东商人又不禁和大明最富裕的江南商人做起了对比,听得周围的西洋商人一愣一愣的。有些西洋商人则翘起耳朵,想要从这些广东商人的讨论之中听到一些什么有用的消息。
“我们复辽军设立的粤海关,除了提供报关的服务以外,还为海外的商人提供汉语教学,方便你们来取货做生意的时候学习华夏文化,更好地与华夏商人做生意。”复辽军的海关官员向跟来的西洋商人说道。
“好啊,这样好啊……”尼德兰、西班牙等来到广州府的西洋商人纷纷点头。
他们自从知道广东市舶司重新开发,又获得了复辽军的批准以后,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来到广州府与大明商人进行贸易。只是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一个是向复辽军支付高昂的关税,第二个是无法在大明的任何一块领土上建立殖民地或者贸易地点,只能由复辽军指定的五个地点进行贸易,分别是夷洲、厦门湾、香港岛、澳门半岛和广州十三行。这五个地点的海域完全被复辽军的东亚无敌舰队控制,任何船只想要通过这片海域,与江浙、天津卫、山东、辽南、东瀛、高丽进行贸易,必须经过厦门海关的批准,照样收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