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643节

“牺牲一个嗜赌之徒罢了,无足轻重,真想要让大魔王回来,我期待下次与她正面交锋。这一次江户银行占据了五成的市场,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进行竞争。”阿部忠秋此时充满了信心,想要让大玉儿返回东京分行与他再一次进行金融决战。

然而大玉儿此时已经在京城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委员会担任委员,她所考虑的是影响华夏一京二十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再局限于江户城金融界的交锋。

“大魔王的背后有九州军的军主在支持她,上次她被弹劾离开我们东瀛以后就没有回来。不过当初得罪她的那批商人很多都锒铛入狱了,还有东方公司的一个董事被处决。得罪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她真是一个可怕的人,不愧是能够被我们称为大魔王的存在。”松平信纲提到大玉儿,想到了最近收集到她的情报。

“大魔王一定是使用了什么特别的手段来报复这些得罪她的人。不知道九州军中还有没有其他这号人物,幸亏东京分行的钱行长虽然沉稳,但是没有什么奇才。”阿部忠秋同样对大玉儿充满忌惮。

如果大玉儿知道了这两个幕府忠臣如此忌惮她,一定会哭笑不得。根本就不是她采用了什么手段来报复好么,只是那些商人走私、逃税、hu-i'lu东方公司的董事东窗事发,自己作死罢了。

“不说大魔王的事情,她说不定不会被派过来了。现在是我们幕府革新面临的第二次际遇。根据我手下探子收集到的情报,郑芝龙带领的北洋舰队主力正在帮助高丽国王平定叛乱,一时半会抽不开身。目前横滨港内只有北洋舰队的几艘战船而已。我等主战派认为,应当趁着这样的良机,再次发动讨大阪之役。西南诸藩的叛军基地在京都、大阪两城,如果我幕府军能够集中兵力攻克这两座城池,叛军势力一定会土崩瓦解,岛津家族将不战而降。”松平信纲向阿部忠秋宣布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

“要对倒幕联军展开决战了么?我等待这个时机很久了,我们江户银行将会模仿九州银行发行战争债券为军队筹钱。一定要尽快解决我们的内乱,集结一切可以集结之力量与九州军抗衡。”阿部忠秋很是赞同松平信纲的决定。

“西南诸藩拖延我们,妨碍了我们的变革。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才能够有足够的资本与华夏进行竞争。一个分裂的帝国是无法对抗强敌!”松平信纲说道。

“幕府将军是怎样的态度?”阿部忠秋问道。

“幕府将军将会御驾亲征,召集各地超过十万军队包围大阪城,我将率领一支两万人的偏师向京都方向运动,拖住叛军至少一半的兵力。我们计划投入所有的火器和hu0ya0,一战定胜负!”松平信纲厉声说道。

阿部忠秋条件反射般肃然起敬,投入所有兵力和战略物资与叛军决一死战,幕府将军这次下定了统一东瀛的念头。

如果没有九州军这个外敌,幕府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凝聚力,将幕府势力范围内的所有大名藩主、旗本都联合在一起。东瀛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趋势。如果幕府真的在即将发动的大阪之阵中战胜倒幕联军,那么幕府领导的行省制将会被推广到整个东瀛,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帝国!

相反如果幕府失败,倒幕联军可能会再次平推到江户城,这一次北洋舰队不见得会帮助幕府了。

“如果不是要坐镇江户城,我一定请领一军上阵杀敌!”阿部忠秋武士的狠戾显现,自倒幕联军起事、北洋舰队到来以后,幕府就一直很憋屈,最终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第一千零一章 米价上涨

江户城的百姓发现城内的武士数量逐渐增加,不时有骑兵进出城内外。 城内的大米价格开始上升,很快便达到了近日里价格的两倍!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宣告着一场战争的到来。

东京分行刚刚从王管事的事件中缓过神来,就发现江户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今日大米价格又上升了,我必须要回山东组织人手和大帆船运输几船大米过来,一定能够赚到100的利润!”

“不必心急,要先想想是谁让米价上涨的。还有这次江户城及附近的米价上涨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万一将山东的大米运送过来以后,米价又下降,那么这次运输粮食过来岂不是赔到裤子都没了?”

东京分行里面,有不少在等待办理业务的商人讨论起这次江户城以及周围地区粮价上涨的事情。这些商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商机。无论是从辽东半岛还是山东半岛运送粮食到东瀛,以现在黄海、日本海平静的海面,耽搁不了多少时间。更有甚者直接从更近的高丽国买粮食经海路运输到江户城贩卖,直接赚取差价。

“这是第十七个来贷款的商人了,他们都是为了加杠杆回国内购买大米再运来东瀛贩卖。”东京分行的雇员发现这几天前来贷款的华夏商人增加了不少,填写的贷款理由都是用来买米。

这个时候不少商人知道了九州银行贷款业务以后,就知道通过贷款来“加杠杆”。比如本金有10000两,买了大米运来江户城可以卖出20000两,去掉人工等成本可以净利8000两。但是再向银行贷款10000两,就可以获得毛利16000两,去掉一些利息,净利起码可以15000两,比只靠自己的本金多赚了7000两!

“那么多商人想着要炒大米,我们要是全部同意他们的贷款请求,万一他们运来东瀛的大米数量太多,岂不是会压低粮食价格?到时候有一些米商破产,我们借给他们的银两就收不回来了。”一个管事说道。

钱行长也在一边听着,点了点头“我们东京分行才刚刚出事不久,还是要稳健为主,严格限制给米商的贷款。”

“唉,米价突然上涨,真是后悔之前没有多买几斤粮食储备,接下来这段时间在伙食上的开销要多上不少。”要有一个雇员抱怨道。

“我看我们还是多准备粮食和蔬菜,万一东瀛爆发战争,恐怕米价和菜价还要继续往上攀升。”

“战争?谁会在东瀛打仗?”

“幕府和倒幕联军每年都在打仗啊,只是他们的前线在大阪、京都一带,我们后方体验不到而已。而今年年中幕府才讨平东北部的叛军,实现了内部的统一,战争一直都在持续啊。”

“说起来我们华夏内部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叛乱,只是很快平定,没有多少人关心罢了。”

一些个雇员在嘀咕。

大米价格的上涨给江户城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别看只是涨价了一倍,对于一大部分仅仅在温饱线徘徊的佃农、手工工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他们平时最大的开销就是柴米油盐,这次大米价格上涨,很快在江户城中引起了不小的民愤。

“怎么米价又上涨了,都快买不起大米了!”不少贫民聚集在米铺前面举行抗议。

“我们米铺的大米都在官府一个月前平价征收了大部分,本来存粮不多,卖到了现在也就见底了。没有余粮,米价当然要上涨。实话和你们说,并不是我们粮商在故意哄抬米价,而是大米就那么一些了,还想要买大米的人就快点买,否则余下的大米没了,你们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大米!”米铺老板在一旁冷嘲热讽。

以前大玉儿引发对江户银行的冷战时,这些贫民就洗劫了米铺,让这些米铺老板对这些苦哈哈很是厌恶。如果不是这些贫民平日里还帮衬生意,早就不给他们好脸色看了。

而且经过上一次的洗劫,米铺老板们也早就有了防备,将自己使用的粮食藏到了地窖里,就算再次遭到贫民的洗劫,贫民们也在米铺找不到更多的粮食。

“官府收集那么多粮食做什么?如果没有粮食了,我们平民该怎么办?”

这一回不只是贫民,就连生活还过得去的普通居民也被惊动。对于他们来说,米价可以比平时高,但是没有大米事情就极其糟糕了!

幕府还没有展开与倒幕联军的决战,江户城内部就一副风雨飘摇的趋势。

不只是江户城,幕府改革以后成立的八个行省也都陷入了米价带来的烦恼之中。

民以食为天,在粮食并不富裕的农业国,米价的上涨牵扯到很多百姓的神经,许多农民起义都是在粮食歉收的时候爆发,幕府统治以来几乎所有的起义都与粮价脱离不了干系。

然而除了想要依靠米价上涨的华夏商人之外,还有一群人也乐意见到这样的现象。

“黄宗羲老师,何谓大同?”一个身穿布衣的年轻人向东京学堂的院长提问。

“大同出自于《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想你应该知道其具体。”黄宗羲看着眼前这个东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提出这个问题。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样的大同社会真的存在?为何《礼记》提出将近两千年,就连一向发达的天朝上国都距离大同社会远矣?”田中成一问道。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遵守礼仪,也不是所有人都品德高尚,所以才有《礼记》之要求。”黄宗羲解释道。

“那为何如此多人研读《礼记》,这些人当官以后,却仍然有ta:n'w:u受贿者?如果连奉《礼记》为圣典者都违反其要求,那么何时才能够到达大同社会?”田中成一追问道,“荀子云,人之初性本恶,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然礼仪教化真的有用?武士受到的教育远在寻常百姓之上,他们想的仍然是自己的利益,用知识和武力来奴役百姓,也远不是为了大同社会。”

第一千零二章 田中成一的大同论

“大同乃是理想之社会形态,实际上人性之复杂,岂是人力之所能控制?你不妨理解为一个读书人的空想罢了。 ”黄宗羲不明白田中成一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和他探讨《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田中成一陷入沉默的思索“如果《礼记》的目的只是提出一个空想,劝导人们学习礼仪的话,我想再过十个两千年,也只是枉然,因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

“你的思想太过极端了。人性乃是介于善恶之间的混沌体,需要通过教育让他们向善,压制恶的部分,使善良成为主导。”黄宗羲否定了田中成一的想法。

“可是老师,人们之所以向善,只是因为律法的规定,在意别人的眼光等外界压力才去做自己不情愿做之事,并不是人的内心驱使。所以说人性本恶,要严格律法,让法律去管制他们。我所带领的华夏会就是为了推翻幕府的**统治,严格律法,让律法凌驾在武士之上。现在的武士拥有许多特权,必须要全面取消他们的特权!”田中成一主张道。

“我知道农民出身的你对武士充满了仇恨,但是无论律法还是教育,都是劝人向善的手段。律法决定了下限,而教育是在帮人无限拓宽上限。想要让大同社会的空想成为现实,还要取决于教育。如果全民都接受了教育,那么他们就会联合起来追求权利,一旦有任何人的权利被损害,民众就会共同反抗。”黄宗羲一再强调教育之重要性。

“全民接受教育么……是了,老师您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百姓都有吃不完的粮食,有用不完的财富,那么人们还会去ta:n'w:u,互相猜忌、怀疑吗?”田中成一突然有所领悟。

“吃不完的粮食、用不完的财富,那需要到什么时代了?就像你所说的,十个两千年也不够。”黄宗羲见田中成一提出了个奇怪的想法,这次倒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是觉得很惊异。他没有想到一个东瀛人会对《礼记》中的大同社会感兴趣,而且好像还要进行实践?

首节 上一节 643/12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