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半路杀出的东羌人,却坏了他的大事。
现在退回关中,虽然也能得到朝廷青睐,但比起计划中的结果,却是大打折扣。
会是谁呢?
脑海里逐个排查起与董卓敌对的人物,仍旧没能推出,李儒破天荒的有些愠恼,眼中的怨毒之色极重。
如果让我揪出来,定教汝死无葬身之地!
…………
未隔多久,董卓的三万大军成功退回长安。
张温为此唏嘘不已,心中难受,没想到最后的希望也就此破灭。他主动给朝廷写了奏折,汇报战果,愿意承担指挥不当之过。
“吕将军,一别多日,可曾安好?”
董卓脸上笑意十足,浑然不知他的好女婿,当日在奚河谷差一点就害了吕布性命。
“托董将军的福,大难不死。”
吕布微笑说着,现在他有八分的把握可以肯定,董卓就是伙同叛军的内间,同时也是这次叛乱的最大受益者。
苦无证据,也不好直接撕破脸皮。
董卓挨个同将军们寒暄起来,当看到面色不善的严义时,董卓神情有过明显的愣神,显然是没想到严义居然还能活着。
在董卓看来,当日之事,只有他两自个儿知晓,就算严义点破,他肯定也是死不承认。
想到这里,董卓愈发的毫无忌惮,甚至故意刺激严义:“听说严将军的凉州甲骑,悉数阵亡。那为何在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偏偏就严将军一个人跑了出来,真是耐人寻味。”
董卓说这话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把勾结叛军的罪名强扣到严义头上。
“董卓,我那五千甲骑怎么没的,你心中没点数吗!”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为眼红。
严义咬碎钢牙,直接喊了董卓名字。如果当初不是董卓勾结羌人,他麾下的五千甲骑,怎么可能全军覆没。
听得这话,众人疑惑的看向董卓。
董卓像是完全听不懂一般,哈哈笑着:“严将军真爱说笑,本将军要是知道你中了羌人诡计,哪怕出动所有兵马,也肯定会来救援于你,实是不知,不知啊!”
看着董卓在那装腔作势的摇头摆脑,严义当场就想上前动手打人,却被身旁的青年拉住了手腕。
“凉州甲骑没了,不是还有董将军麾下的飞熊军么?到时候可得多加小心,不要重蹈覆辙才好。”
董卓神情微楞,他倒是忘了,按照辈分关系,吕布还得叫严义一声‘二舅哥’。
第三零二章 待君归
十一月,凉州叛军卷土重来,集结五万大军,入寇陈仓。
陈仓守将赶忙求救于长安,张温得知叛军来袭,星夜点齐兵马,奔赴陈仓增援。
汉家大军的到来,使得叛军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在陈仓十里外扎营,以观动静。
此时的气候,渐变严寒,早晚说话都能看见口中呼出的白气。
对峙十来天后,一个宁静的夜晚,有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进叛军营寨,驴马都嘶鸣起来。
叛军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准备退兵。
在征得张温同意之后,董卓和吕布各率三千骑,从左右两翼杀出,击溃叛军,斩首千余。
负责此行统兵的边章、韩遂两人,遭此大败,不得不向西退入金城郡的榆中。
陈仓之围,仅有半月,便得以解除。
而此时的洛阳朝堂,正爆发着一场激烈的论辩。
司徒崔烈谏言放弃凉州,只需守好关中之地即可,遭到大量朝臣的反对。此事传出朝野,再加上崔烈之前花五百万钱买来三公之位,导致天下士人指责诟病。
自此之后,崔烈名望渐退。
既然不愿放弃凉州,就得重新进行战略部署。
朝廷召回了作战无功的张温,派来了新的凉州刺史,耿鄙。
而此时并州朔方一带的南匈奴局势动荡,急需吕布回去坐镇。除了度辽将军,吕布还是使匈奴中郎将,维护南匈奴的稳定,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张温和吕布前后一走,镇守关中的重任,自然落到了董卓头上。
这也为以后的一场大祸,酿下了根苗。
…………
并州,五原郡。
严信在收到吕布信简的当天,就开始着手办理忙碌起来。可以看得出这位年轻的郡守尤为高兴,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
数万羌民不是个小数目,安顿不好,极有可能会与当地汉民发生冲突矛盾。
这很考验一方郡守的行政规划能力,为此严信还将郡内的各县县令,全部召来郡城,商讨了数天,才决策出较为稳妥的方案。
另一方面,由于吕布在信简中的点名道姓,负责沿途护卫的高顺带上陷阵营,还有两千训练完善的黄巾士卒,踏上了去往北地的征程。
经过两个多月的迁徙,总算不负所托的是将这一大股子羌民,安全护送至五原境内。
严信将羌民安排在西安阳、成宜两县,以及河套以北的小部分地区,东羌人与汉人杂居多年,基本上人人都会讲汉语,不用担心语言沟通存在障碍。
除此之外,严信还给羌人拨了上万石粮食。眼下这个年代,顿顿吃饱不太可能,有了这些粮食,起码不会饿得发昏。
在地方管理方面,严信撤去了西安阳和成宜两县的县令,换由羌人举荐任职,由他们内部选出来的人,治理当地。
这使得羌人们对这位年轻郡守的好感,噌噌噌一个劲儿的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