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中唐 第229节

皇家嫁女除规矩多外,其它的和一般人家相同。两人在宫里拜过天地,现在是临别之际,李豫带着一脸喜意说:

“音儿嫁与浩然,我没什么可担心的。浩然事多责任大,音儿嫁过去后要多多担待。虽为公主,不可行骄横之事。事事皆与浩然为首,好生打理起家庭。”

何浩然看了眼旁边的李水音,生出十二分无奈。他非但不讨厌李水音,从内心里还很喜欢这个处处帮自己的女孩。可现在李水音还未满十六岁,也不知谁规定这么小就达到结婚法定年龄。心中暗下决心,真要发生什么事,也要她再长一两年。

裴妃从龙椅上下来,含着泪将李水音的双手捧住:

“记住,嫁过去后要与两个姐姐好生相处,洪天监说过,天不绝人之路,更不会绝有大运之人后。只要大家能和睦相处,我相信你们一定能为何家开枝散叶。”

第一百九十六章 议论纷纷

第一百九十六章议论纷纷

明镜庄今日的人太多了,正厅坐不下,只摆放天地堂位,所有人都在外面大院中。还好今日的天气不错,大院和空地廊亭中摆了三百多桌,在院中间搭建一块丈长宽的圆台。圆台上此时什么也没有,看得四周宾客疑声不断。

“何将军搭建此台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请了乐师来弹唱助兴?”一个脸肥身粗的商人刚说完,被旁边身穿灰衣的男子白了一眼:

“要是普通人家,在大婚时弹弹唱唱还说得过去。何将军是什么人?他今日娶的是谁?怎么可能干出那些庸俗之事。”

三百多桌将四周空地全部占满,这里还只是一处。在外面更有七百多桌的队伍,那些全是这里之人的保镖或是下人。许多人远到而来,带些下人或是后辈来十分正常。

这三百多桌很是分明,大半圈全是有品级的文武官员,近百桌是四方商贾。各吹各的牛,就算平时有交情之人,此时也不敢去越界打招呼,因为最近几天李豫的举动有些问题。

李豫先是在全国发了一道圣旨,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大唐处于危险时期,地多人多,现有的兵力难以保家卫国。目前财政收入只够养这点人,请众富家豪商慷慨解囊,捐钱征兵保卫国土。

此圣旨一出,在目前到达的地方引起一片哗然。向子民伸手要钱?这种事从古到今根本不曾有过。还好没动谁的利益,大家没有反对。

指名要富家豪商捐钱,多数老百姓没有理会。虽然在坐的多数人都表示过,这两大集团平时就是对立的,在这种场合下谁也不敢相惹,以免被群起而攻之。

也只有像何浩然这样不怕事的官员才做得出,将两个集团之人聚集到一起。官员不说,就算是没有交情的官员,只要请上都会来。商贾更好请,凭何浩然现在的身份,请他们完全是一种荣耀。像那些远在闽川一带的商人,接到请帖后也不远千里赶来。当然,能来的都是一方大商。

崔应是个生着八字胡的中年人,按辈份是李水音的堂舅,在京城户部任仓部主事,从四品下。他皱着眉头说:

“开始我听说明镜庄今日会请不少商客来,我还不信。唉!想必他们没与李府商量,今天过后,又会惹出不少闲言。”

在崔应一桌坐着八个文官,在灵州与何浩然亲近的裴云也在其中。裴云是裴妃一族人,是裴妃堂弟。皇帝嫁女不会摆什么酒席,裴家很看得起何浩然,两家如今结成亲戚,今日来的族人不少。

裴云笑了笑说:“何将军做事不会无中生有,他有什么安排我们谁也看不出。文渊兄看看吧!想必很快就有结果了。”

这桌是中低级的官员,没有多少政治觉悟。今日元载也来了,他和张延赏、王缙、颜真卿等几人坐在远处一座凉亭中,是待遇最好的两桌之一。

看了眼商贾那边,元载笑着说:

“何将军还真是有心,士农工商,上千年的祖规,岂能说改就改?”

元载不说这桌人也知道,颜真卿喝了口茶没想接话,王缙带着几分不喜:

“前几日皇上下旨,想必就是为了此事吧?唉!我现在说话没什么用,你们身为正副相,平日应该劝劝皇上,不要与之胡来。”

这桌全是尚书御吏之类的,说正副宰相一点不为过。初任御吏大夫的卢杞正身说:

“皇上受惑,自当劝之。下官前几日上书皇上说此事,连个泡也没冒就石沉大海。祖训祖规岂能随意更改?下官人微言轻,要是能得众大人支持,愿一同上书。”

“此事的确操之过急,”张延赏没有附合谁,说出自己的意见:

“士农不说,工商也是国家不可少的一部分。改身份我不反对,但要慢慢来,谁也不知道改了后会惹出什么事端?慢慢来还能随时纠正过来,对国家的影响及损失都不大。”

王延绍是个老好人,又是何浩然的商业盟友不好发话。颜真卿茶喝好了,精神地说:

“上次何将军大婚时我在,那些巨商承诺过,只要为他们改身份,有些可捐上百万,有些能捐全部家产。这也是一种爱国行为,我们不能过分压制人家。皇上的圣旨并无虚言,如今我大唐是地大人多,兵力严重不足。要是能解决此事,退一步又如何?国有危险,还守什么祖制有个屁用?”

“近九十万的兵力根本不少了,实际的恐怕更多些。”元载将声音压低:

“太宗时不满四十万,不也将周边治理得太平安定?事情源头不在增兵,而在改制。”

“元相是说改节度使之制?”几个大人有些恍然,见元载不说话,卢杞自己回答:

“不错,不少地方的兵力怕都有隐瞒,有些地方朝廷难调一兵一将。只是想要改制,难度远非士农工商可比,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另一个凉亭被一群老将占据,以郭子仪为首。作为军方最高层,对于政治的敏锐,他们并不比文官差多少,一桌人都知道何浩然今天安排的意思。大家开始一直未谈此事,老将张万福实在憋不住,首先提出来。

“郡王、各位老伙计,今日这情况看起来有些不对劲啊!官员商贾大家互抛白眼,在这样下去,怕是要恶语相向了。”

郭子仪看起来更为衰老,唯有两颗眼睛十分精神。他朝官员桌扫了一眼:

“如果这里全是当官的岂非无趣?何浩然那小子也太尽心了,连自己大喜之日也不放过,拿来当成儿戏。挑何时不好?非要挑今日?”

“今日想必更容易聚齐吧!”李抱玉最近身子也不太好,这些老将在年青时,身上不知受了多少处伤,平时还不觉得,一旦发作起来很难病愈。

“我说句自私的话,我不是大家族出生,何浩然的提议我赞成。普通人非要分什么等级?大家凭自己学识考取功名不好吗?官员竞争越大,对我大唐越是有好处,完全可以择优而取。”

一桌八人,有四个都将头偏了过去。这四人全是大家族,或是与大家族有很深渊源那种。江汉年动了动嘴也没敢开口,张万福点头附合:

“重璋兄说得是,大家都凭本事吃饭,凭本事当官更好。何将军不怕得罪人,我们老了可不敢承头,只能口头支持一下。唉!事情太难了,不说文官,武官也难有一半支持,怕这次何将军是空得罪人了。”

一个还算年青的黑胡子老头咳了几声说:“其实也不用征什么兵了,何将军如此能打仗,让他替上郡王掌管陇右西州,就算耗也能耗死土蕃。如果再由其它地方抽些兵马去,收复陇右绝无问题。谁向皇上提议让何将军去陇右西州掌舵,我一定在朝堂上支持。”

说话之人姓李,名叫李浔,但不是皇族,是赵郡李氏,论家族并不比陇西李氏差。他的话一出,另外几个偏头之人纷纷附合,江汉年也说:

“何将军在我神策军挂职,我受到不少人指责,说我毫无建树,占着位置不肯挪位。他们哪知道我的苦啊!只要皇上一句话,我立马走人绝不贪权。李将军说得对,神策军毕竟不在边界,就算让他管也屈才了。要是他能去边州带军,我一定支持。”

“生在京城这个事非窝,还真不如去边州带军。”郭子仪颇有些感触:

“此事我问过皇上,为何不将他放回边州?皇上说他现在所做之事,一点不差开疆阔土,是利国利民兴盛万代的大好事。他的确是个罕见的奇才,造酒精、计算之法等等。现在听说在搞什么琉璃、纸张。琉璃就算了,纸张的确是兴盛万代的大好事。也不知老夫这身体,能不能等到看见的那一天。”

听口气分明对何浩然造纸没抱什么希望,李浔有些激动,趁热打铁劝道:

“何将军只是个打仗的奇才,就算让他造出纸来,怕也和现在所用纸张差不多。要那么贵,哪能利多少民?郡王,不如我们上书皇上,让他去陇右带兵如何?现在陇右的情况你也知道,虽有几千竹杆兵,兵并不是谁都可以带好的,他去我敢担保,一定不会让土蕃有寸尺之功。”

郭子仪还未开口,下面传来一阵声音:

“何将军接亲回来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上亲临

第一百九十七章皇上亲临

首节 上一节 229/9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