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156节

赵嘉仁规定一斤炮之外的所有火炮都得用白银支付,而一斤炮则是用铁和山东黄牛的母牛犊支付。白银持有量是蒙古朝廷手里的短板,铁和牛犊则是蒙古朝廷的优势了。

“我是非得看看这个五斤炮到底有多威猛,值得那些南蛮子如此吹嘘!”廉希宪恨恨地说道。

史天泽本人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廉希宪这么讲,他便说道:“如此也好。”

蒙古使者就去见了司马考,要求见识一下五斤炮的威力。司马考当即表示,看可以,却得到赵嘉仁的军船上看。蒙古使者一听就表示,你这就是扯淡。想看火炮的是蒙古朝廷的高官,到了你们船上被你们给掳走怎么办。虽然赵嘉仁和蒙古朝廷在做生意,两边之前却打得尸山血海。蒙古大汗忽必烈和许多蒙古高官可都没忘记赵嘉仁用安装了火炮的军船在长江上屠戮蒙古军的往事呢。

司马考也立刻表示,要是火炮拉到了岸上,蒙古那边拿走了不还,那司马考自己就要掏钱弥补亏空。两千斤白银,蒙古朝廷拿出来尚且肉痛,司马考哪里有钱能够补上。为了司马考的身家性命,他绝不能冒险。

蒙古使者把谈判的内容带回给廉希宪听,廉希宪听完之后就想破口大骂。他干脆在百忙之中把司马考叫到他这边来,带着拥有军事优势而生出的居高临下,廉希宪说道:“司马先生,你们若是不肯,我们对海州那边也没办法节制。”

“那我们顶多不在海州种地。”司马考也回答的干净利落,“之前不在海州那边种地,我们也活的很好,全然不至于现在不种地就过不下去。”

不管廉希宪怎么威逼,司马考都表示他不可能让五斤炮处于危险的境地。这反倒让廉希宪更想看看这五斤炮有什么不得了的。最后司马考给了个建议,他可以将船开到直沽寨的海边,蒙古可以派人到船上看五斤炮怎么发射,而蒙古高官们可以在岸上安全的地方看炮击的效果。

虽然不情不愿,廉希宪最后还是答应了此事。第二天,侍卫王东陆代表忽必烈大汗和其他不少人一起前往直沽寨。临走前,太子真金却偷偷的拉住王东陆,他兴奋地说道:“启年兄,你可否带我一起去看看火炮!”

王东陆吓得连忙拒绝,“燕王!你可别给我开玩笑!”

真金笑道:“我们蒙古汉子从小就要骑着马看世界,去见识一下火炮也没什么不好。父皇对此不置可否,想来他是愿意的。”

这种程度的说明对王东陆完全没用,他板着脸说道:“我只是个侍卫,受大汗之命前去看看宋国火炮的威力。燕王想去看,那就请大汗答应。偷偷去的话,大汗会不高兴的。”

“那……你觉得我父皇怎么才会答应呢?”真金已经求过忽必烈,忽必烈明显没答应。

“这……”太子真金的态度摆的这么低,王东陆也没办法拒绝,想了片刻,他压低声音说道:“大汗不爱听那种吹的云山雾罩的话。燕王别学那些儒臣说话就好。我觉得你不妨直接告诉大汗,你亲眼见识一下火炮的威力,以后下面的人就难以哄骗到你。而且你一定会注意安全,低调行事。”

四个时辰之后,王东陆已经和其他观看的人等从大都出发走出了很远。安营之时,突然有人在背后说道:“启年兄,你给出的好谋划。”

听到居然是太子的声音,王东陆被吓的连忙回头。某种意义上王东陆与真金算是同门师兄弟,都拜在郝经门下读书。太子真金倒是很喜欢用汉人的用词,王东陆对此并不习惯。现在旁边有人,真金这么讲话,被人恶意挑拨的话,王东陆可受不了。

不管如何,一行人安全的抵达了直沽寨。司马考之前已经派人快马抵达直沽寨,联络船只靠近海岸。等蒙古贵人们到了安全的地方,真金远远瞅着赵嘉仁的船只,忍不住问旁边的廉希宪,“我们蒙古可否能造这样的军船?”

廉希宪是新疆人,听了这个问题后率直地答道:“现在造不出。”

如此率直的回答引发了儒臣们不爽的表情。太子真金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赵嘉仁船只那优雅划开水面的动作让这位很少见海的20岁青年很感到惊艳。得知蒙古造不出如此船只,太子真金失望的表情溢于言表。

没过多久,停下来的大船上突然喷吐出白色浓烟。真金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带着外行特有的愉悦心情看得非常开心。看着那些火炮打出十几股白烟,真金意犹未尽等继续开炮。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先是见到有艘小船离开了宋国大船。接着宋国大船就拔锚起航,离开海岸,逐渐消失在远处。

此时有人前来请蒙古贵人前往炮击的目标地,王东陆等人簇拥着真金抵达海边的空地上。上过赵嘉仁船只的蒙古军人给贵人们行礼后确认是五斤炮而不是一斤炮开火。贵人中不少代带兵打仗,他们很快就确定炮击距离在150步以上。如果是21世纪的米制单位,就是230米。经过检视,一门炮发射了十五发炮弹,十三枚都落在了画出的炮击范围内。

炮击的范围内有些靶子,譬如厚度一尺的夯土墙,多层木板组成的厚度半尺的木质挡板,还有些半尺厚,外面蒙了牛皮的临时挡板。这些东西摆了不少,所以每一样都挨了炮。蒙古贵人看到,每一个挨过炮弹的靶子都被摧毁了。

上了船的蒙古军人向诸位保证,的确是宋国军船上的火炮发射的炮弹造成的这些结果。那些炮弹也被找出来摆在蒙古贵人面前。廉希宪与其他蒙古贵人一样难看,他知道蒙古军中并没有能够如此轻松摧毁这些靶子的武器。太子真金虽然有很多问题想问,却不知道该从何而起。而且他也真的注意到蒙古贵人们是真的非常不高兴,也觉得自己此时兴高采烈的问话真的不合适。

两天后,那些残破的靶子就送到了蒙古大汗忽必烈以及没去看炮击的一众蒙古朝廷高官面前。火炮展现出来的破坏力令那些有丰富战争经验的军人们都短暂沉默。既然连蒙了牛皮,半尺厚的木板都能打穿,蒙古这边对有火炮防御的宋国城市发动进攻,那就得让蒙古军冒着火炮的炮击前进。

那些曾经跟随忽必烈南征的武将都见识过宋军的火炮,赵嘉仁的船队那时候还没装备五斤炮,在江面上对蒙古军实施猛烈杀伤的主力火炮是一斤炮。即便被一斤重的炮弹命中,蒙古军也基本没有活命的机会。敌人的弓箭可以用盾牌格挡,敌人的投石机密度不大,恐吓作用很大,其实砸不到太多人。那些身经百战只用到着自己冒着呼啸而来炮弹发动冲锋的模样,就觉得背后发凉。赵嘉仁有能力把炮击密度弄到很大。

“你等不敢南下灭宋么?”忽必烈语气轻松的问。

那帮将领们仿佛被抽了一鞭子,都是打了个激灵。参加过鄂州之战的张柔上前一步,亢声说道:“大汗军旗所指,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他将领们连忙跟着表态。

忽必烈哼了一声,却没有对他的将领说什么。转头看向廉希宪,忽必烈说道:“就买两门五斤炮,四门两斤炮。他们要白银,我们就给白银。”

廉希宪听了大汗所命,立刻就想表示反对。忽必烈挥手制止了廉希宪开口,他继续说道:“我们禁止向宋国卖马,此禁令可以取消一下。宋国想要马匹,就让他们用白银付钱。”

听大汗这样命令,廉希宪连忙表示遵旨。蒙古有大量牲口,这些牲口在宋国价格昂贵。用从宋国赚来的钱购买攻打宋国的武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确定了购买火炮样品的事宜,忽必烈这才看向将领们,“此次见识宋国军船与火炮,我们在海上不能与宋国争锋。该如何灭宋,尔等需用心。”

闹出这些事情的罪魁祸首是赵嘉仁,史天泽是右丞相,面对已经偏离原本内容的讨论,他觉得自己该说话了,“陛下,难倒我们就真的任由赵嘉仁在边境上种地不成?”

“他说想种三年地,我们南下时候要准备两年。这两年间只怕还需要买赵嘉仁的火炮,他若不是这么贪婪,我们只怕还没什么可以捏住他的地方。”忽必烈轻描淡写地答道。

即便亲眼看着财物人员仔细验了白银,司马考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两门六斤炮,四门两斤炮,以及相应的火药,就赚到了五千斤白银。军火买卖的利润令司马考觉得太神奇了。

乘着宋历十月的北风,司马考带着丰厚的货款开始返航。这位姑苏进士家也能拿出上万贯交钞,然而与贸易的额度一比,上万贯交钞就显得微不足道。

高峰之后就是低谷,出发了一两天之后,司马考发现自己对这么多白银已经没了感觉,他忍不住考虑的就是蒙古人会怎么使用这些火炮。不管怎么想,结果都指向蒙古人会对大宋下手。司马考就陷入一种困惑。造不出上等火炮的蒙古,却能够用火炮对大宋造成巨大威胁。这样的悖论让这位姑苏进士感觉到困惑。

蒙古并没有困惑,拿到了五斤炮之后,蒙古立刻就投入了逆向工程。测量火炮的各种尺寸,试图研究火炮的金属。工匠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青铜炮。与赵嘉仁制作出来的其他火炮一样,五斤青铜炮制作的极为精致。

为了买炮能拿出五千斤白银,为了铸炮的八九百斤铜更不在话下。铜的铸造性就是比铁好,加上又铸造铁炮的经验,很快拿出来的仿造的青铜炮。左丞相伯颜难得的亲自前去视察,至少从外表上看,蒙古仿造的青铜炮与购买的青铜炮相差不多。

炮声隆隆,在大都城外的试验场上,两种火炮都装上火药进行试射。

负责操炮与校射的是工匠,其中一个年轻的工匠一脸紧张的尽力气去瞄准,突然就觉得自己被人从后面踹了一脚。几乎是条件反射,年轻工匠就缩身抱头。没有皮鞭的呼啸声,有人凑到年轻工匠身边愤怒的低声说道:“你瞄这么准是要害大家吃鞭子么?”

一听是师傅的声音,年轻工匠的恐惧心情大消。等脑子能正常运转之时,年轻工匠也明白了师傅的意思。大宋那边的火炮做的精致,不仅炮管外壁十分平滑,难以加工的炮管内部同样光滑规整。若是瞄的这么准,那就只会让人感觉出蒙古工匠铸造的火炮与大宋火炮的差距。想明白了这点,年轻工匠羞愧的低下头。

师傅见徒弟明白过来,他拍了拍徒弟的肩头,“好好弄,别不上心。”然后就赶紧去忙自己的事情。

年轻工匠站起身继续仔细的瞄准,这次有了明确目标,他觉得瞄准这件事再不用绞尽脑汁,而是变得非常容易。先开炮的是蒙古工匠造出来的火炮,根据蒙古火炮的落点方向调整宋国火炮的射击方向。既然宋国火炮比较准,那就要让宋国火炮向蒙古火炮靠拢,而不是反过来让蒙古火炮寻求宋国火炮的精准度。

经过一番尝试,年轻工匠发现自己的思路还是有问题。既然上头的蒙古贵人看重的是火炮准确命中靶子的几率,那么具体方向都可以不用考虑,专门调整命中几率就好。于是年轻工匠的心理压力更大大降低,出手也自信起来。

经过等量对比的实验,得到的数据证明,两种火炮的射程相差无几。负责监督铸炮的蒙古贵人们露出欢喜的表情,手也从鞭子柄上放开。之前仿造的铁炮都无法达成目标,监督此事的蒙古贵人只要看到火炮试射就会条件反射的握紧鞭柄,准备在试射结束后给工匠们吃一顿鞭子。看到这样的成果,工匠们也非常高兴,他们至少不用担心吃鞭子了。

“继续试!”伯颜面无表情的下令。

“伯颜丞相,这次只拨给了五百斤火炮,要是这么一个劲的试用,火药撑不了多久。”负责的蒙古贵人忍不住提出了反对意见。

蒙古仿造的不仅有火炮,也仿造火药。火炮的材料、尺寸很透明,能通过搞逆向工程进行仿造。颗粒火药连却连仿造都做不到。经过‘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品’三种方式,蒙古工匠只能确定赵嘉仁提供的颗粒火药中有木炭、硫磺、硝石。至于配比是多少,宋国是怎么将这些粉末混合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他们统统无法想象。现在炮击用的宋国火药非常贵,蒙古火药也不便宜。要是按照伯颜的用法,大一笔钱就在毫无意义的试射中被用掉。

伯颜能理解这个问题,不过赵嘉仁把威力巨大的五斤炮卖给蒙古,说明赵嘉仁一定有恃无恐。最大可能就是青铜炮如同铁炮一样,有蒙古无法仿造的部分。而这种部分必须在长时间尝试中才能清楚。

想到这里,伯颜命道:“我会派人过来学用炮,到时候会多给你火药。”

见到伯颜丞相并没有咄咄逼人,蒙古贵人与工匠们都松了口气。

从试射的场地回来,伯颜前去求见忽必烈。忽必烈立刻要伯颜进去,两人坐下之后伯颜说道:“大汗,伐宋需要三路并进。我觉得赵嘉仁不可能不明白此事。他之所以敢在海州种地,大概就是因为他明白此事。”

“为何?”忽必烈立刻就被伯颜的话激发了兴趣。

首节 上一节 156/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