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331节

“哦?还有这样的故事?”熊裳觉得有点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大宋官家赵嘉仁是个非常注重文治的人。他回到临安之后就兴建了大宋档案馆以及大宋大图书馆。原本中华对历代书籍就有一个目录,也许这位梅右乾就是想通过弄到珍贵的失传本获取奖赏。

猜到这样的过程,熊裳对于捉贼更没了兴趣。然而倭国使者可没有这样体谅,他几乎是每天都来求见,而且言辞语气非常坚定,一副无论如何都要把书弄回去的意思。

这种可以称为无礼的举动倒是勾起了熊裳的好奇心,他没想到倭国使者这么二,如此态度岂不是要证明大宋就是盗书贼么?哪怕是不想承担这个名头,大宋也不可能把书还给倭国的。而且这本书到底有何种内容,竟然让倭国如此在意呢?

满是好奇心的熊裳索性就前去见了赵官家。身为礼部尚书,熊裳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去质问赵官家是不是派人在倭国盗书。他只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问道:“官家可否听说过《金乌玉兔集》这本书?”

听到这个回答,熊裳立刻就确定倭国使者没说谎,赵官家即便不是幕后指使,至少也知道这本书。于是熊裳尚书就顺道把倭国使者跑来追讨这本书的事情对赵嘉仁讲了。

听完熊裳的介绍,赵嘉仁叹道:“这些倭国人完全不知道事情该是怎么办的啊。”

“官家,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熊裳想先知道为何这本书如此让倭国人在意。

“这本书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阴阳风水。”

“少部分呢?”

“少部分写的是唐朝之前的测量术。”

“测量术?”熊裳讶异的问道。他本来以为这里面写的是啥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想到竟然只是有关测量术的内容。

“熊尚书,你可知现在我们现在的运河,其实在两汉之时都已经确定。包括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其实也不过是把两汉时代的运河疏通勾连?”赵嘉仁问道。

“官家,我不做这个,还真的不知道。”熊裳答道。

“嗯……”赵嘉仁发现自己有点情不自禁,所以也暂时冷静一下。在21世纪的时候,赵嘉仁前去参观徐州的楚王墓。西汉某位楚王的墓道是双墓道。有好事者测量墓道,发现墓道居然笔直。于是有更好事者测量两条的夹角,发现两条墓道有细微的夹角。更更好事的人就计算这个夹角的交汇点,结果发现两条墓道竟然在西汉首都长安交汇。

双墓道里面放了楚王与楚王王后的棺椁,如果两人的魂魄死后沿着墓道前进,就会在长安重逢。

墓道平直,可以说是工匠水平高超。墓道有夹角,可以说是当时的测量工具不够精细。可夹角的结果让‘误差派’完全没办法说这是误差的结果。要是误差,为何偏偏夹角误差到长安去了。长安,是所有误差里面唯一有意义的存在。

《金乌玉兔集》里面完全没有西汉楚王墓的记载,这本书完全是阴阳风水学说,以及如何测量风水的技术。让赵嘉仁真正感兴趣的是,这里面记载了一些事情。

在秦汉时代,每隔一定标准距离,国家就会修建一个夯土的台子。这个台子就是一个测量基点。也就是说,在当时幅员辽阔的中华土地上,有无数这种测量基点,这些测量基点整整齐齐的覆盖了中华大地。那些测量人员不用什么与众不同的设备,只要根据西汉楚王墓附近的这种测量基点,就能够准确的找到长安的方向。

想进行准确的测量,不用什么卫星,只要有细缝的观测设备,三点一线的在半夜利用火光测量就好。

如果秦汉真的有这样的测量基点,那能证明的只是汉代国家的动员以及国家能力到底有多强!从长安绵延到徐州的测量基点,绝不可能是一年或者几年,那是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开始干,到东汉崩溃之前都在继续兴建以及维护的一个体系。那是几万甚至十几万个测量基点。

在秦汉的统治者眼中,中国是由这些测量基点组成的一个个标准的方型组成的。那是工业国才具备的看国家的模式。基于这样的模式,秦汉才能轻松的统计出土地田亩面积,才能有效的将国家的土地进行各种规划。并且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税收。没有了这样的测量基点,所有量化管理都是空谈。

为何这种体系没能流传下来,赵嘉仁也能很轻松的想明白。想维护这个体系需要很大投入,当秦汉体系崩溃之后,国家已经没有能力维持这样的强力中央。那些夯土的测量基点不可能在风吹雨打下坚持几百年,更抵抗不了人为的破坏。

这本《金乌玉兔集》里面所写的内容,赵嘉仁没办法考证,也只能认为这是一家之言。不过赵嘉仁发现,他自己是需要这个一家之言作为他来重建秦汉这种强势中央直接控制基层的模式。

看赵官家有心事的样子,熊裳尝试着问道:“官家,我把倭国的使者打发走吧。”

赵嘉仁从自己的想法里面挣脱出来,他答道:“书我们已经抄完了,原本你可以带走。若是倭国的使者识趣的话,你就把原本还给他们也好。”

“这……可是原本。”

“原本个毛!”赵嘉仁很不爽地答道,“这本书本来就是安倍仲麻吕抄走的,传到安倍睛明手里只怕也是个抄本。真正的原本大概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就没了。唉,我中华一定要强大。不然我们便是建起大图书馆,只怕最终也保不住。”

说这些的时候赵嘉仁很是有些伤感。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大图书馆最后都难免付之一炬的结果。想象那些文明极盛之时学者如云书香四溢的盛况,赵嘉仁只觉得有些悲凉。

熊裳体会不了赵官家的想法,身为礼部尚书,他只是应了一句,“是!”

第048章 各人选择各人路(十)

打发走倭国使者已经是九月初。倭国如此重视这本书,赵官家能理解。安倍睛明生前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大人物,他大概是在公元1000年过世的,便是千年之后,安倍睛明在日本还是大人物。更因为文化需要而在娱乐界的各种作品里面更加广为人知。

至于引发这场震动的梅右乾不是外交人员,而是海事局的工作人员。对他敏锐的感觉,赵官家很欣赏。对他粗糙的手法,赵官家很不以为然。所以赵官家就把梅右乾给安排了一个新工作,到南边去针对三佛齐。

把这些搞定,赵官家立刻把精力放在了写文章上。赵嘉仁发现以他现在的地位已经没办法从事非常具体的工作,他此时的工作只能是管理。而管理学,就是需要让下面的人知道领导者到底要做什么,并且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让这帮人知道,写出很好的文章,指出问题,指明方向,就是唯一有效的手段。譬如,秦汉时代的国家管理手段,那就是非常重要的论述基础。而这又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执行的话,哪里该是大宋的基点呢?

就现在看,汴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基点。不过赵官家一想到汴梁淹水的问题,他就不得不一阵肝颤。可肝颤归肝颤,赵官家还是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首先就是任命了文天祥为权知开封府,兼河南路安抚使。

以大宋的特点,文天祥这种基本是宰执级别的官员出任开封府知府也不是贬斥。而且河南地被收复之后,也一直呈现军管状态。文天祥去管河南,算是正式宣布河南结束了军管状态。也是件好事。

在刚宣布了文天祥出任开封府知府后的那天,赵嘉仁回家。接受了小官家的禅让之后,赵嘉仁只是形式上在皇宫里面出现了一下,他还是继续住在西湖对面的后乐园里。

大宋修建皇宫的时候用了许多汞和铅,长期在那种环境下居住简直是慢性自杀。赵嘉仁虽然对生死看得很淡,却毫无自杀倾向。所以他就继续住在西湖边,而大宋的新城建设正好把西湖边的居民给迁移到其他新城区,后乐园基本就变成了行宫。

在饭桌边坐下,没吃几口,赵嘉仁就听他老婆秦玉贞说道:“官家,却不知你何时册封大郎为开封府尹。”

如果大宋的官职名称,开封府的行政首长不该叫权知开封府,应该是更直接的开封府尹。因为开封是京城,那得叫做京兆尹。不过在大宋因为有皇帝是在当开封府尹的时候当了皇帝,所以这个开封府尹就很少有人干,而且当了个官的其实根本不管开封府的事情,而是作为此人成为皇储的证明。

“谈这个是不是有点早?”赵嘉仁说道。

秦玉贞答道:“妾身当年任性,没能给官家多生几个儿子。现在也只能亡羊补牢,先稳固皇室才行。”

赵嘉仁对自家老婆很是无语。她这话说的漂亮,可跟没说一样。当年秦玉贞和赵嘉仁成亲,他们倒是如这时代士大夫一样,觉得两男一女长成人就最好。而且秦玉贞就是给赵嘉仁生了两男一女,还都顺利活了下来。

随着赵嘉仁身份的变化,两男一女就完全不够了。基于残酷的政治现实经验,皇室是非常缺人的。赵嘉仁别说是两男一女,他就是二十男十女,都不会有人觉得他孩子多。

一般来讲,这时候赵嘉仁就得给自己弄女人。可赵嘉仁此时已经是四十岁了,人说三十岁是有贼心没贼胆,四十岁有贼胆没贼心。赵嘉仁又忙成这样,哪里有心思弄些女人来添乱。他老婆本身就是大美女呢。

可是秦玉贞也要四十岁了,虽然她突然就愿意和赵嘉仁赵官家多亲热,可一直没继续怀上孩子……难道是自家老婆更年期到了,没能怀上孩子,所以就开始忍不住进行情绪性发言?

当赵嘉仁这么没头绪的胡思乱想之时,就听秦玉贞继续说道:“官家,你让大郎去当兵,妾身觉得大大不妥。”

“原来如此。”赵嘉仁这才明白自家老婆怎么突然提起开封府尹的问题。

“夫人……哦,圣人。”赵嘉仁开口了。

“呸!”秦玉贞和赵嘉仁当了快二十年夫妻,对于丈夫什么时候在嘲讽,是完全能听出来的,她不高兴地说道:“正经说话!”

赵嘉仁就用正经的态度说道:“正经说话,那我问你,你是不是觉得我又聪明又能干?”

秦玉贞点点头。这话虽然有点王婆卖瓜的嫌疑,却也是秦玉贞对赵嘉仁的看法。

“那你有没有觉得开国的皇帝都又聪明又能干?”

“嗯。”

首节 上一节 331/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