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399节

虽然之后也想过原因,陆大伯却不愿意让自己相信这就是两家生分的原因。这判断就太残酷了,面对蒙古人的暴虐,两家各自选择了自己的立场。在陆家决定放弃孔家的时候,孔家也已经决定放弃陆家。

陆大伯也做过事后诸葛亮的思考,他发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本补回来。但后悔已经来不及,在返回河北之前,陆大伯完全没想到蒙古人的残暴会如此没有底线。

有孔四郎带头,其他骑兵也纷纷取下弓箭。陆家人见到这阵势,吓得扭头就跑。蒙古管事冷冷的看着自己期待的场面发生了。陆家人从蒙古三面包围中开始向着唯一缺口逃窜。

最有效的杀戮都是在追击中进行的,敌人的背部毫无遮拦的摆在眼前,追杀的骑兵可以居高临下轻松动手。而且随着逃跑,逃跑者的力气消耗的越来越多,有些意志力薄弱的家伙甚至会因为疲惫而停下来等死。如果面前的这几十号人不逃窜,而是冲过来对着骑兵发动决死的进攻,反倒会让骑兵们遇到最大的麻烦。

正在想,蒙古管事就觉得肋间一阵剧痛,惊怒之下扭头一看,却见是靠过来的郑家家主正放开插进蒙古管事左肋下的匕首。这把匕首极为锋利,插入的位置又很好,锋利的匕首已经刺入了心脏。蒙古管事只发出了一声极为低沉的呼痛,就从马上摔了下去。

郑家家主出手利落,旁边又是郑家的府兵,正在对陆家人发动攻击的蒙古军和府兵甚至没注意到蒙古管事出了事情。有心算无心的好处就在这里,郑家人迅速出手,等蒙古兵和府兵们发觉事情不对,二十几人已经被干掉了十几个。剩下的十个人大惑不解之间又被伤了五个,能行动的五人之中三人逃窜,两人反抗。这种选择再次分薄了他们的战斗力。不管是逃窜的或者是反抗的,片刻后都被拥有人数优势的郑家人杀了个干净。

到战斗开始之时,陆大伯并没有逃走,他选择留下来保护那些跑不动的族人。于是就亲眼看到了全部变故。等到郑家家主跳下马走过来的时候,陆大伯便是知道是郑家救了自己陆家,却还是用颤抖的手拿着短刀,做出了防御的姿势。

郑家家主也没有靠太近,他就在陆大伯的攻击范围之外大声说道:“从这里往南走已经没有蒙古人了。不过你得快些走,我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别的蒙古人赶过来。”

说完,郑家家主也不管陆家的想法。他带人收拢了蒙古军的战马,把蒙古军的武器、甲胄、军服衣物剥下来放在马上。将尸体丢在路边的坑里,便扬长而去。

看到郑家走完,摸不清头脑的陆大伯突然打了个寒颤,各种念头就被整合在了一起。经历过这么多事情,陆大伯相信郑家反抗蒙古人的想法定然是早就有了,绝不是因为陆家遭遇危险才临时起意。但是他们选择此时出手,则是为了拯救陆家。

劫后余生的巨大欢喜让陆大伯对着郑家人的背影跪下了,他大声喊道:“大恩大德,日后若有机会一定报答!”

此时的郑家人已经走远,陆大伯的声音并没有能够传到那些人耳朵里。然而陆大伯此时的心情却是无比真诚。旁边的陆家人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感恩,他们此时感受到的死亡的恐惧,立刻有人问道:“大哥,咱们怎么办?”

“把人收拢起来,咱们现在就走!”陆大伯站起身果断说道。到了此时,除了继续前进之外也没有别的选择可用。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经过这次惊慌,陆家有八个人跑的不知踪影。陆大伯命道:“等不了他们,咱们现在就走!”

“他们怎么办?”走失者的亲人不想走。

“他们就只能自求多福吧。”陆大伯果断答道,“咱们等下去,万一等来了蒙古人,这就是几十条命。他们能跑那么远,就算是遇到蒙古人也应该能跑掉。”

在这样坚定的说服之下,除了一个自愿留下来继续寻找那些人的陆家人之外,其他人都跟着陆大伯继续赶路。当天晚上,他们终于抵达小清河。第二天天亮之前继续走,没到中午时分就抵达了黄河边。

当土坡后面绕出身穿宋军军服的军人之时,陆家人还被吓的不轻。然后他们终于明白,自己马上就可以登上前往黄河以南的船只,他们终于安全了。

就在此时,孔家大院里面的喊杀声已经消失。郑家家主站在孔家大院外面,看到四周根本没有旁观者。如果是以前,有了这么大动静,村里面的人必然是蜂拥而出的想看热闹。在苟延残喘已经是这些人最高期待的当下,没人出来看热闹。

从墙上炸开的大洞进去,之前弥漫到老高的烟尘已经完全尘埃落定。郑家和红巾军就是从这里攻进去的,大家本想发动突然袭击,然而孔家守卫森严,他们远远看到有大股的军队靠近,便大门紧锁,做好了战斗准备。

继续向里,基础屋子里面有不少尸体。这些人多数是被刀枪杀死的,也有不少身上插着箭支。孔家人负隅顽抗,为了解决他们,大家也采取了破墙战术。正面守着房门的孔家人侧边或者后面的墙壁突然被炸开,浓烟滚滚之时,他们就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接着被轻松杀死。

再向里走,就是一群孔家的投降者。郑家人和红巾军的众人围着他们,郑家家主低声对自家人说了两句,就有人进去把一名女子和她紧紧揽在身边的孩子给拽了出来。女人被吓得尖叫大哭,同时紧紧护住自己的孩子。其他聚集起来的女人们也尖叫起来。

“她们是何人?”已经到了这里的刘宠忍不住问道。

“带出来的是陆局长的姑姑,还有他的表弟表妹。”郑家家主答道。

“哦。”刘宠简单的应了一声,心里面对这么细致的做法很是欣赏。换成他的话,只怕会忽略这样的事情。

就在此时,有人用颤巍巍的声音喊道:“姓郑的,你个狼子野心的狗贼!”

听到这话,刘宠扭头就走。郑家家主之前提出过请求,就是把孔家人交给他处置。这种私人恩怨最终会产生什么结果,刘宠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当了几年兵,刘宠发现自己对战斗之外的血腥场面承受水平并不高。

等刘宠出去,郑家家主上前两步,他满是痛恨的目光落在说话那人身上,接着用蕴含着欣喜的声音说道:“孔老二,你终于有今天啦。”

在这个时代,‘老X’是非常鄙视的话,甚至到了新中国,称呼谁为‘老头’也是很不尊敬的言辞。被叫做孔老二的那位脖子一梗,尖声问道:“你为什么要反叛蒙古?难道你家的那些人不是宋人杀的?”

“我家人死在宋人手上,是因为他们去战场上杀宋人。我不能说我家人死的活该,却也是各为其主。这有什么好记恨的。若是记恨,宋国就也可以记恨我家。”郑家家主答道。

得到了这么正经的回答,孔老二有点讶异,却继续追问:“那你为何要反叛蒙古。”

“哈哈,你竟然连这个都想不明白。”郑家家主笑道:“我家当年跟着金国打蒙古,死了很多人。我们就投奔了蒙古。现在跟着蒙古人打宋国,死了很多人,我们就投奔宋国。有人会说我们反叛,可我们家已经因为效忠而死了这么多人,实在是没道理为他们陪葬死全家。”

“你!”孔老二很想怒骂,却被这话给噎得说不下去。如果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当然会希望手下人为他无限制的奉献,直到手下和手下的全家死光光为止。但是从手下人的角度来看,这要求根本没有道理。任何忠诚都是有限度的。

然而孔家这位老二其实明白,郑家家主攻打孔家的表面理由也许是孔家已经完全跟随蒙古,但是更本质的理由则是郑家和孔家之间有无可化解的矛盾。孔老二当年就曾经带人砍死过现在这位郑家家主的父亲和两位叔叔,与他们三人同行的家丁被无一幸免,郑家这是要来报仇的。

“姓郑的,你不得好死!”孔老二突然就扑向对面的郑家人。

半个小时之后,郑家家主脚步有些沉重的走到孔家大门外,刘宠正坐在这里看风景。见到郑家家主,刘宠掏出一根新式卷烟递给郑家家主,然后问道:“林登万将军,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第130章 交易点供货商的纷争(一)

陆大伯站在黄河南岸的码头警戒线外,跟在他背后的是陆家人。众人目光焦点上有一艘大船,船帆扬起,水手们也在扳动船桨。仿佛飞鸟翅膀一般挥动的船桨在河面上激起浪花,虽然黄河水在流淌的时候看着很浑浊,被船桨击飞到空中的时候依然能闪动着明亮的白色。只是在白色中掺杂了些许金黄的光彩。

船只靠近码头,船舷旁边就有人冲着岸上的陆大伯他们边招手边喊道:“喂!俺们在这里!俺们在这里!”

河上风不小,不少呼声在风中凌乱了。陆大伯看着那些人,想看清楚在黄河以北走失的人是不是都在船上,却怎么都做不到。船上的人看着很多,距离比较远,实在是分辨不清楚。耐着性子等船只靠在码头上,陆大伯他们连忙跑到码头在河岸的那头。

与河北那种方便人上船的‘河边位置’不同,大宋这边修建了一个高桩码头。在河里打下不少木桩,木桩上铺了木板,形成一个探入黄河的长长走廊。船只在高桩码头的水流下方下锚停泊。船上伸出一个带绳子扶手的跳板,搭在船只与码头之间。船上的人员通过跳板走到高桩码头上,再通过码头走到岸上。

出于安全考虑,码头上只允许工作人员和上下船的人通行。还得先下后上,船上下来的人们通过一百多米的距离,终于踩上了结实的大地。陆大伯他们仔细数了,八个跑散的人,加上留在河对岸的人,一共十个人,全部都在。虽然很想对这些家伙发火,陆大伯却还是笑的开心。

经历了这么多之后,真正值得他开心的就是家人能够安然无恙的团聚。

这次团聚在大宋的公文中也有体现,‘投奔大宋的河北豪杰与我方工作人员在黄河以北的亲人正在向黄河南岸转移,为之后的战斗做准备’。虽然陆大伯认为自己与河北陆家是陆家的正统所在,在大宋的本位立场来看,他们几十号人也不过是一名大宋副科级官员的附带品。

“红巾军以河北民众自发创立的武装力量为名,在河北与蒙古进行战争。尽量让河北百姓认为这是北方汉人的队伍。东营的黄河交易点改作兵站,向红巾军提供物资……”兵部做着简介,所以内容很简单。

赵嘉仁静静的听着,他原本并没有想到人民战争的威力,直到看了送来的详细报告。根据报告中的介绍,蒙古人以为蓝天下都是他们的牧场,河北人民和蒙古之间不过是牧场主和牲口的关系。

就在赵嘉仁思绪发散的时候,兵部完成了简报,户部尚书开始做简报,“解决了三佛齐之后,申请海船营建的数量增加了30%……”

听了这个得意的语气,赵嘉仁忍不住开口说道:“最近海船营建暂停。”

只有极少数参加晨会的人知道这个消息,赵官家的话一出来,大部分都傻了眼。如果问与会的众人谁最支持海运的人,公认以赵官家为大宋第一人。所以当第一人开口之时,不知道其中关键的重臣都摸不着头脑。

赵嘉仁没有解释,他对户部尚书孙青说道:“继续念。”

“……丝绸出口再创新高,我们已经开始与伯海里国商议,想得到通过地峡的权力,但是马穆鲁克们并没有答应。便是如此,那些残余的十字教教国还是尽量派兵和我们做生意。打通了前往欧罗巴的商路。”

听到十字教教国的称呼,赵嘉仁用手捂住下半边脸揉了揉,算是驱散了笑意。

从1096年到1291年,是十字军东征的年代。第九次东征是最后一次东征,由英国爱德华王子在1271年发动,目的是拯救1270年发动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然而没起到效果,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还是在突尼斯病故。爱德华王子在1272年返回英国继承王位,出发前签署了停战协议。

从1272年之后,再没有西方来的援助,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时建立的几十个十字军国家被一一歼灭。1291年耶路撒冷王国被马穆鲁克王国消灭,十字军东征完全成为历史。

首节 上一节 399/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