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910节

然而到了四国岛之后足利彩云才发现她错了,这里或许是鬼岛,可金太郎的故事中鬼岛上有着巨大的宝藏。金太郎就是杀光了鬼,抢夺了他们的宝藏才富裕起来。四国岛这个‘鬼岛’真的非常富裕,异乎寻常的富裕。不仅是生活富裕,还有异乎寻常的文化生活。

譬如在本州岛的时候足利彩云就只能听听为数有限的故事,看的书也都会给男人写的。能去的地方又非常少,只能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到了四国岛,她和妹妹一起看到从大宋贩卖来的漫画书。足利彩云最喜欢的是连载漫画中的《游侠剑心》,这是一个隋末唐初的故事。便是作者每一起开口都会千篇一律的写明‘此故事为作者创造,并非真实历史’。足利彩云却觉得这故事实在是太好了,和真的一样。甚至比真实更精彩。

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一个在乱世中失去了亲人的孩子吴用在被贩卖的途中为高人所救,高人看中这孩子的资质,收他为徒,将其改名为吴剑心。这孩子后来投奔反抗隋朝朝廷的组织,成了一名杀手。在玄武门之变后离开了李世民开始了游侠生活。

和这本连载漫画所讲述的故事相比,足利彩云所听过的故事,所看过的书上讲述的故事都弱爆了。而大宋的漫画周刊上也不仅这一个连载漫画,上面还有许多连载漫画。有时候足利彩云都怀疑自己到底是等待外出的寅一郎回来的时候更焦虑,还是等待漫画上架的时候更焦虑。

反正都到了这个点,足利彩云拿起漫画继续看。看完这篇连载再去睡也不迟。

第二天午后使者又出门了,这次他准备好好的把四国军主城松山城给逛遍。走在松山城的街头,脚下的触感让他总是觉得很不对劲。倭国从大唐学走了许多东西,譬如官员脚上那种不分左右的官靴。作为对使者辛苦旅程的感谢,足利家的姑爷寅一郎把使者从监狱领出来之后就先送给使者一身衣服。

松软细腻的内衣,长裤与长袖上衣,一条精致的牛皮皮带。这些还不错。使者把竖起来扎的头发放掉,用洗发水洗过。用一条混合了金线的丝绳在脖颈处扎一下,除了口音之外,使者与松山城的大部分人的穿着没啥分别。

衣服还好,就是这双分了左右的胶底鞋平日里的感觉完全不同。以前脚套在官靴里面是松松垮垮的感觉,现在每一步都会有很清晰的感觉。便是两天后的现在依旧不怎么习惯。走了一阵,使者的目光就被前面一位女子吸引住,完全忘记了自己脚上的感觉。

女子穿着条裤腿比较宽的长裤,光是看裤腿感觉女子的腿和倭国那种罗圈腿很不一样,非常直。裤子的胯部却裁剪的比较紧身。上身是松山城街头随处可见的浅蓝色短上衣,与裤子布料相同。上衣下摆露出雪白的紧身内衣的下半截。白色紧身内衣与裤子皮带间有那么非常微妙的空隙,能看到女子腰间肌肤,却只是一丝丝。

最吸引使者的是女子行走的姿势,她抬腿向前迈腿,姿势顺畅自然,没有丝毫做作。然而这样的步伐让女子纤细的腰部随着流畅的步伐妙曼的摆动。幅度不大,恰到好处。使者跟在女子背后走了好一阵,心里面责备前面的女人这么走路完全是伤风败俗的境界,偏偏视线就是没办法离开,总是想多看几眼。

必须得说,伤风败俗真谈不上。倭国缺乏制作布料的纤维,如果使者早几年到四国岛,见到的女性穿着会与本州岛差不多。冬天尚且露出小腿甚至大腿,短上衣裹在身上,脖子完全露出,肩头也会露出一部分,甚至事业线都能看的清楚。与之相比,前面的四国女子反倒能理直气壮的称为裹得严严实实。

女子走入一户人家的大门,门关上了。使者不想被人看出他跟着妹纸走了老远,就继续向前走。再走几步就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一个住宅区。道路两边都是平房院与三层小楼。路面并非石板,那是一种灰黑色的路面,大概能看到里面有不少碎石,平整又坚固。走在上面不吃力。道路比京都或者镰仓城的街道要宽不少,最妙的是路中间还用不知道什么材料划出一道线,街道上的行人车辆都沿着右边走,感觉秩序井然。

没了尾行的目标,使者遗憾之余有点自责,浪费了不少时间。他也是有身份的人,不方便抱怨,便继续向前走。松山城不算大,走着走着就到了城边。依山而建的松山城竟然没有城墙。只是在城外有些断断续续的东西,也看不明白是什么。能看明白的一个灰色建筑,使者对此印象深刻。他最初就被抓进这里,穿着制服的四国军人把使者和随从推进一个小房间。一看就是牢房的模样。

镰仓城的牢房也是这么一个个笼子般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用小孩手臂粗细的木杆制成的木栏杆围成。里面各种穷凶极恶的罪人坐在散发着恶臭的腐朽草垫上,或者干脆坐在泥地上。这里的地面是石头铺成,里面很干净,靠墙的位置上还有一排木质长凳。

等四国军离开通道,使者的随从就忍不住用手去摇晃这些细杆,这里的栏杆只有小指粗细,呈现黑乎乎的样子。既然栏杆这么细,随从想看看有没有打破栏杆逃出去的可能。试了片刻,随从惊叫道:“这是铁的!”

使者不相信随从的话,他也靠到栅栏旁用手摇,用肩头撞,用指节敲。最终确定这些纤细的栏杆全部有铁杆制成。然后就被吓得倒退几步坐在干干净净的长凳上说不出话来。这里是牢房,价值却堪比贵人家的住宅。便是足利家的寻常贵人也弄不到这么多铁,有这么多铁当然要打造成兵器或者器具,怎么会闲到将铁加工成这么细的带横条的栏杆。

第263章 交易(二十二)

想到监狱中的‘豪迈’,使者心中忍不住咋舌。他当然不想二进宫,索性掉头往回走。眼见日头西沉,许多店家开始搬了家伙出来,支起锅灶却不张灯结彩。此时随从拉了拉使者的衣袖,指向斜向。就见他手指方向一队穿着异乡服饰的色目人,看容貌的确与众不同。使者早就注意到了,只是装作没看到。就见街上的人也没有特别轰动,大家只是看并没有说话。

这帮色目人并没有注意到足利家的使者,他们都来自东罗马,奉巴塞勒斯之命前来大宋参观。大宋已经到了欧罗巴地区很久,东罗马境内还是有些人以为大宋是个虚幻缥缈的存在。特别是教会里面不少人更是认为东方这个国家有可能不存在。

在东罗马甚至有种传说,通向大宋必须经过一道神奇的门,如果不能在指定时间里面通过就只能看到一片被薄雾笼罩的空荡荡的土地。出来也是如此,所以大宋欧罗巴行省的宋人并不多。

抱持各种观点的人得知将有一次大规模的出访团队,全部想尽办法挤进来,或者推荐自己信得过的人成为出访团队的一员。最初名额从十二人增加到一百二十人,还有更多人想方设法加入。欧罗巴行省看人数不断增加,最后爽快的给了他们五百人的名额。让东罗马朝廷能从容的在报名的四千七百人中比较宽容的筛选。

五百人的代表团完成了传染病检疫之后踏上了这趟平淡的旅程,在海上航行,下船步行穿过地峡,在地峡对面的码头再次乘船。在长江口的松江府下船再次接受防疫观察,之后沿着苏州、杭州、镇江、徐州、开封这一条线路参观了大宋。

便是再坚持怀疑大宋其实不存在的人也改变了原先的观点,这个国家真的存在。更多的是疑惑在参访团团员心中冒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伟大的国家’。

且不说现在的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就是罗马国全盛时代所有疆土加上地中海也没有大宋广阔。在江南的平原上有刀砍斧剁般整齐的水田,在丘陵地带有茂密的树林竹林与依托地形而成的精致田地,隆起的翠绿色远远看去仿佛是一颗无比繁盛的巨大神木。到了黄淮平原上,东罗马人第一次看到了地平线。不管船只走了多远,看到的都是一片片农田与整齐的树林组成的哨兵。

沿途看到的城市让君士坦丁堡这座千年古城瞬间失去了光彩,东罗马人无法想象上百万人要如何居住在同一座城市里,东罗马的居住条件并不好,祖孙三代的大家庭挤在一栋小小的石质塔楼里已经不能算是最恶劣的居住。

大宋的城市里有着数不清的楼房,宽阔的马路上永远都熙熙攘攘,夜晚站在高处看下去就能看到比璀璨的星河更加明亮的城市。回想君士坦丁堡入夜后的局面,参观团终于明白写下《东方游记》的波罗教士为何会将杭州称为上帝之城。仅仅是杭州这一座城市所拥有的财富就超过了罗马的全部,甚至超过了整个欧罗巴的全部财富。

正如波罗教士记述的那样,宋国人看着都很年轻,甚至可以说年轻的有点不像话。可他们的个头很高,特别是那些年轻人。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都长得与东罗马成年男子一样高。更遑论那些依旧在长身体的男孩子。他们甚至被安排参观了许多宋国普通人的餐桌,孩子们吃的是牛肉,成年人则对鸡肉、猪肉等更容易烹调出美味的肉类有兴趣。在餐桌上少不了的还有许多东罗马从未见过的蔬菜和水果。

如果到了宋国菜市场,晚上收摊前那些水果会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处理。用四方交钞来估算价格,只有东罗马的蔬菜价格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遥远的东方存在着如此伟大的国家,伟大到能让它的人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个事实本身就足够虚幻,虚幻到已经不再真实。与东罗马相比,这里的空气洋溢着香甜的味道,混合了富裕、和平的香甜味道。

出访团中不少笃信十字教的人相信上帝的后花园一定如大宋这般,否则就没办法容纳那么多信徒死后的灵魂。另一部分笃信十字教的人则反对这样的看法,因为宋国从来不信奉十字教。可他们也不敢断言上帝真的能够按照经文所说,将这些不信教的人死后的灵魂打入地狱。既然大宋如此强大,在背后必然有更加强大的神明在庇佑他们。经书中的神真的能战胜这股强大的力量么?

如果大宋有意愿发动无情的远征,整个欧罗巴都会被摧毁。有信仰者便是死后能升入天堂,可他们活着的生活难道只是在痛苦中寻求救赎,他们命中注定要忍受饥饿、战乱与瘟疫?

在内部激烈的争论中,有一部分出访团选择到更远的地方去。前来倭国的少数成员中也分为两派。有些只是希望看到更多,毕竟他们未必有下次机会再到遥远的大宋。有些则坚持认为在神秘遥远的东方必然有不亚于大宋甚至超过大宋的国家。遍观地图,存在这种可能的只剩下一个海上的倭国。

后者无疑失望了,他们看到的国家只是个与东罗马差不多的国家,甚至还稍有不足。此时天色昏暗,四国岛上穿着制服的人出来爬上街道两边高耸的木杆,没多久杆头就挂上了散发出明亮光线的玻璃灯笼,街道上明亮起来。不管是人口还是城市的规模,高松城与大宋城市完全没办法相比。参访团成员有些不屑的逛着街,对于之后前往倭国京都以及当下倭国朝廷所在的镰仓城抱以最后的期待。

等参访团走远,足利家的使者完全搞不明白这些色目人到底是咋回事。而且使者的注意力已经被高杆上的煤气灯吸引住了,昨天他见过这样的灯,只觉得这是神奇的法术。今天再见到的感觉依旧如此。在明亮灯光照耀下的是堪比京都节日的买卖,普通的店家和看着普通的居民操着四国口音进行买卖。然后居民拎着买到的东西回家去了。使者仔细观察之后不得不承认足利彩云没说错,这里看起来真的不是在搞庆典。

第二天上午使者刚起来就被寅一郎叫去,之前寅一郎说找人商议,此时有了结果。寅一郎告诉使者,他已经和上头的人说过,上头觉得可以和足利家做生意,只是有条件。使者认真听着寅一郎讲述的条件,听了一阵后觉得这些条件似曾相识。好像是四国军向镰仓幕府提出的条件。都是开放港口,允许贸易之类。

听完条件,使者小心翼翼的问:“答应这些条件,四国军会卖钢甲与战斧给足利大人?”

“我只能谈到这样的条件,若是足利大人不答应,我就爱莫能助啦。”寅一郎平静地答道。

这种平静在贵族中代表着没有商量余地的意思,使者只能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如果是有商量的话,身为贵族的寅一郎就会用虚张声势的语气来指责足利家的各种罪责,之后漫天要价。使者不敢自作主张,只能表示回去之后向足利大人禀报。当天中午寅一郎就送使者们上了回本州岛的船,使者晚上回到四国岛,第二天天没亮就往回赶,第三天傍晚终于赶回到足利家的主城。

在灯笼黯淡的光照下,使者被带进足利大人的宅邸。他突然感觉这里好暗,每一重门旁用来照明的火把影影绰绰,反倒让黑暗更加浓厚。进到足利大人的客厅,一支蜡烛静静的燃烧着,放射出柔和的光亮,让使者想起喜欢点两支蜡烛照明的足利彩云。

足利大人并不知道使者在想什么,听完了使者带回的条件,足利大人爽快的表示,“我们先买一千套钢甲和战斧,等送到之后再谈别的。”

“这样可以么?”使者提醒道。

“我不能相信寅一郎的话,要是四国军派来的商队是他们的军人化妆的怎么办?”足利大人果断回答了使者的质疑:“幕府军步步紧逼,我们当下先要打败幕府军。告诉寅一郎,如果我们抵挡不了幕府军,就没什么好谈。”

虽然足利大人对使者这么说,却派出了新的人员组成了新的使团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使者有些不解,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足利大人对这次谈判有怀疑。可知道了又能如何,使者只能等着结果。并且趁着这个时间把足利彩云和足利彩霞托使者带给她们父母的礼物给送去。

礼物由钢质顶针、锥子、绷床、刺绣工具、尺子、钩针、划线粉饼、各种尺寸的钢针以及上百张刺绣图纸样子组成。这些工具当然不够,共计十匹彩绸彩布搬进来的时候累得那些仆人都气喘吁吁。在这个贵族们得家里女人缝制衣服的时代,这份礼物不可谓不厚重。看着足利家旁支夫妇喜悦的笑容,使者却高兴不起来。足利大人的担心是对的,如果没办法阻拦幕府军猛烈的攻势,眼前的厚礼不过是未来被幕府军缴获的战利品罢了。

第264章 交易(二十三)

宋历四月初的火热太阳下河南的冬小麦的麦芒依旧一片金黄。留在乡里的农民已经做好了夏收的准备,并没有留在乡里而是在工地上干活的,在城里工作的人则急急忙忙向家赶。大量人手如同归巢的鸟儿般从四面八方赶回自己的故乡,原本就热闹的官道上此时挤满了人,将官道挤的有点拥挤不动的意思。

赵嘉仁就在一处山坡上居高临下看着夏收前的归乡潮。旁边的交通部长、铁道部长、民政部长等高官大多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么热闹的官道,大家都不说话,心中猜测着赵官家的心思。这帮人不说话,赵嘉仁也不说话。他想起21世纪的春运,却觉得相差太多。在高铁与动车快速普及的从21世纪第,中国出行越来越高大上。眼前的局面别说和那时候相比,就连有了不少长途公交车的80年代大概都比不上。道路上拥挤的都是两条腿和四条腿的,与赵嘉仁欣赏的工业美很不搭边。

等看完场面,赵嘉仁说道:“还有谁想看别的?”

高官们都不吭声,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其实并不想来看这些。有些部门已经看够了,有些部门根本是不想费事来看。

见没人回答,赵嘉仁说道:“走吧,回去。”

杨从容看着重臣们竟然没人说话就乖乖离开,他觉得自己有不少问题不解,就靠到赵嘉仁身边问道:“不知官家让外交部前来观看可否有弄错?”

“没有弄错。”赵嘉仁答道:“外交部与眼前的一切有关联。”

杨从容知道赵嘉仁素来机谋百出,见识又极广,他说此事与外交部有关自然会和外交部有关。只是杨从容没明白关系到底在哪里。杨从容继续问:“官家,臣还是不明白。”

“你看到沿途这些百姓,有什么想法?”

首节 上一节 910/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