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方道:“明白了,‘四方快运’一边发展一边联系‘红旗军’剿寇,一枝独秀之时就应该是一路太平的时刻。”
“饶是如此,今后我们要做到‘红旗军’的势力范围海清河晏,老百姓安居乐业。”
见家主志存高远,几个心腹都无比激动,他们相信会有那么一天,而且应该不会太遥远。
由于已经有了六万石从江南采购的冬小麦到港,后期的四万石不日就会送达,永平府地界没有饿死一个人。
这些粮食能够不远千里按时到港徐光启真是出了大力气,他特地写信给已经高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的弟子孙元化,督促他竭尽所能让这些救命粮安通过登莱防区。
海上秩序混乱,进入辽东湾更加不太平,因为说不定缺粮的东江镇发现运粮食的商船没有水师护航会直接下手抢。
孙元化接到师傅的来信不敢大意,紧急调动登莱水师几艘战船把江南发运的粮船一直送到了抚宁港才回去。
现如今粮食够吃了自然人心稳定,有十几万老百姓在各作坊、工厂做工得到相对稳定的月钱贴补家用,农忙时节不是大工匠的所有劳力都会被少年学兵组织起来去田间地头抢农时。
还好黄汉防范于未然,由于永平府的赈济工作做得好,名声不知不觉就传到了其他地方,真的有许多灾民扶老携幼来寻“红旗军”寻活路。
有了存粮,又有了马铃薯和甘薯丰收的预期,面对几万嗷嗷待哺的难民,黄汉没有觉得他们是负担,反而认为他们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红旗军”学兵已经有了安置十余万难民的经验,面对新难民游刃有余,保证来到“红旗军”势力范围的老百姓不会饿死一个是少年们的追求。..
听说永平府地界有活路不惜跋山涉水而来的老百姓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吃到了热腾腾的炊饼喝到了稀粥只不过休息了两三天就恢复了体力,勤劳的人们为了早日拿到工钱立刻走上了工作岗位。
没有任何技术的壮劳力可以做搬运工,妇孺可以去打砖胚,反正开平附近工作机会很多,总有一个工作适合他们。
中秋节后不久,黄沂州和黄汉在开平镇接待了前来拜访的老上级韩志宽,他特意带来了黄维正送给黄汉的两个婢女金凤、玉钗。
黄汉早就把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今日见到两个喜滋滋婢女看清楚了她们还算俏丽的小脸蛋,才依稀记起了那日伺候自己洗澡时的香艳,也终于知道了她俩的名字,只不过名字有些俗不可耐。
韩志宽已经当上了一路参将不日就会赶去山西赴任,黄维正这个蓟镇副将也要带着人马离开抚宁前往三屯营换防,抚宁不是军镇,自然恢复建奴入寇前由县太爷管理的模式。
人家特意在离开抚宁之前来探望父亲和自己,黄汉当然不能让韩志宽空手回去,他咬牙送了韩志宽十套钢胸甲和六十杆鸟铳。委托他带给黄维正一套作为高端礼品的镀金胸甲聊表寸心。
黄汉叮嘱韩志宽,一定要不遗余力训练家丁,提高家丁的战斗力和防护力,因为往后的日子不太平,流寇蔓延到山西用不了多久。
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
韩志宽知道陕西流寇愈演愈烈,已经有好几位文官武将被贼兵杀了。
山西驻军保不准就会进入陕西参与围剿,他亲眼见到了“红旗军”鸟铳手齐射的威势,得知黄氏出品的鸟铳只要规范操作不存在炸膛风险,当然会训练亲兵使用好这六十杆好铳。..
他现在就有五十骑铁甲家丁,再收下几十个明军资深鸟铳手做家丁,万一出了岔子,有几十杆鸟铳齐射说不定就能够弹压住乱了阵脚的明军。
只要明军不一哄而散,对付区区流寇应该没有打不赢的道理。
崇祯初年,大明官军对阵流寇其实都有心理优势,将领们一致认为只要麾下敢战以一敌十有些夸张,以一敌三应该完能够做到。
知道历史走向的黄汉无法把话说得太直白,大明局势不断恶化,山陕流民四起,韩志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流寇干掉的将领黄汉无从得知。
因为此人的名字不见于史册,连参将黄维正也仅仅是留下了“参将黄维正守卫抚宁建奴久攻不克”几个字而已,最后的结局有未见记载。
不管以后是什么形势,总归是以实力说话。黄汉劝说韩志宽努力培养家丁,还送给他盔甲和鸟铳就是想他至少能够自保。
黄汉还告诉韩志宽,“四方快运”是“红旗军”的产业有不少护卫,因此有一定的战斗力,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即将在各州府开设分号的“四方快运”寻求帮助。
此时韩志宽刚刚得到一路参将的实授意气风发,他以为黄汉是准备请自己照顾辖区里的“四方快运”分号故意说得客气罢了。
他满口答应以后发现“四方快运”开设到自己的地盘,一定跟他们经常来往,他还会转告黄维正副将尽可能给予“四方快运”方便。
黄汉见韩志宽误会了也不做解释,亲自陪着父亲送到十里长亭后才跟他依依惜别。
反正人情这东西发展到纠缠不清之时就是蛇鼠一窝的存在,最后是“四方快运”帮韩志宽和黄维正,还是他们给予“四方快运”更多好处这已经不重要。
两个婢子金凤和玉钗虽然名字老土但是慣会伺候人,黄汉已经度过了最繁忙的日子,现在麾下各司其职,他反而轻松了不少。
这段的时光里有两个小萝莉伺候生活条件好了许多。
黄汉其实应该有七八个婢女,原先救下的小薇、小月被当做妹妹的陪嫁丫鬟一个给了宋鹏飞一个给了憨子。
憨子和小宋这二人第一天见到小薇、小月之时保不准心里就有想法,黄汉干脆成人之美,估计这两个丫鬟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妾室。
几个有文化的婢女红袖、添香、彩莲、蜜桃都在建奴暴行报告团里扮演苦主控诉后金军搏广大汉民的共鸣,她们在北直隶州府巡讲根本不在开平镇。
因此黄汉一直住军营跟少年学兵和“红旗军”战士吃一锅饭,现在忽然享受到了封建社会情调,天天被两个美少女伺候觉得自己貌似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
金凤和玉钗得偿所愿来到了黄汉身边,她们发现新家主不喜排场,还发现她们居然没有人管束,貌似大人身边没有女主人也没有管家,进进出出的都是军人,连给她们发月钱的都是军需官。
大人还亲口告诉她们,瞧上了哪一位战士只要两厢情愿就可以让她们风风光光出嫁。
两个小萝莉不知该发誓一辈子跟着家主,还是该谢谢家主给她们自由择婿的机会,纠结啊!
她们准备做好本职工作走一步看一步,在家主身边伺候日子过得不错,如果能够嫁给一个“红旗军”官佐貌似以后就是大妇正妻,日子应该更加好。
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的金凤和玉钗更加体贴入微,她们其实都幻想能够被黄汉收房,因此在黄汉面前从来都不避讳什么……
天气逐渐凉爽,是时候给“红旗军”战士、学兵和劳役定做制服了.
在兵额内的战士都是大明正规军理所当然配发明军制服鸳鸯战袄,少年学兵和劳役就不可以如此着装。
因为这些人有三四千之多,也一个个穿上鸳鸯战袄岂不是明目张胆告诉周围人,“红旗军”实际兵力远超兵额?
黄汉给少年学兵设计了类似于十八世纪时英国红衫军的军服,接近现代的服装简洁明了,军官再配上长筒皮靴很是帅气。
少年学兵们认为衣裤分离更加方便,人人都喜欢这样的制服。
时光荏苒,秋收在望,春小麦已经黄了,老百姓看到即将到手的粮食心里更加安定。
徐光启率先用来育甘薯、马铃薯苗的八百亩良田已经开始收获,抛荒了半年的土地肥力不错。
又是由于是第一次种植马铃薯和甘薯,因此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了一千余斤。
这是明朝六百克左右的市斤,意味着就是后世一千二百余斤。
黄汉吩咐李三娘子跟谷满仓的娘子带领几十个妇女来学习一个谋生的新技术,谷满仓的妻子姓甄,大家都称呼她谷甄氏。
这两个女人具备代表性,有一定的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