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第223节

黄汉心里虽然如此想,脸上还得露出欣喜的表情,人家如此表态,他总得有所表示,黄汉道:“尚将军果敢忠义本官佩服,来日咱们共同在为国复土开疆的战场上杀敌建功。”

此时黄汉真的心口不一,他在盘算着是不是有机会在战场上坑尚可喜一把,让他死在跟建奴的恶战中变成大明烈士,免得成为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平息了耿仲裕发动的叛乱,黄龙没有如历史上被叛军打断腿、割了耳朵和鼻子,皮岛由于叛乱致死的人数少了七八成。

“红旗军”和东江镇有了交往,两军之间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度,并且签下备忘录相约互为外援,进攻敌人之时携手并肩,被敌人攻击时守望相助。

成功完成了这次外交,黄汉带着多出接近二十艘海船的队伍回航,离开皮岛之时带走了四千余困在岛上的辽民。

这一次主动参与东江镇平叛黄汉其实赚翻了,小二十艘用于走私的大海船,连船带货价值接近四十万两白银,这些船到了黄汉手上根本不可能再还回去。

沈家刚刚被抄家,人犯已经被张焘的兵押解进京问罪,在此风口浪尖,登莱其他走私家族哪里会有胆子来找“红旗军”讨要被扣下的船舶?

况且回到“虎穴”城,黄汉就准备把走私船的水手、炮手和船长交给高有谋和郑孝文审讯、甄别,保不准又会抓到某个家族的把柄。

接下来做惯了这种事的高有谋和郑孝文不仅仅不会归还走私船和货物,敲诈一笔封口费应该不成问题。

为了谋求迅速发展,黄汉对于钱粮的渴求永无止境,此时汉民族面临国破家亡,面临将要沦落为野蛮人的奴才几百年,不是谈论道德的时候。

况且无视朝廷经济封锁建奴的国策,利用权势进行走私发横财的武将和士大夫也不是什么好鸟,狠狠地敲诈这些人没有思想负担。

为了增加人口,黄汉暂时放弃了跑运输发财,而是不遗余力往返于登莱、皮岛、旅顺口、身弥岛之间运辽民,也给东江镇诸岛驻守将领带些粮食。

经过三百余造船工匠足半年加班加点,投入工时超过六万,付出工钱超过四千两白银,十五艘老闸船部横空出世。

最大的船型排水量五百吨,这个级别的战船,不连装备只算船舶净造价高达六千两银子,如果完成装备和装修恐怕价值要翻一倍有余。

第二百九十三章:轮船

老闸船只有一层炮甲板,按照设计要求在船的左右舷各装备六门黄氏出品的十二磅炮,船头、船尾各装备一门十八磅炮。

拥有十四门重炮已经是这种船型的极限,即便如此还是比大明的主战船火力强了一倍有余。

排水量四百吨的炮火数量不变,但是大炮口径相应递减,以十二门六磅炮和两门十二磅炮为主。

排水量三百吨的战船一共装备八门火炮,最大口径为十二磅船头、船尾各装备的一门火炮,其余六门为六磅炮。

介于生产的火炮不多,还要布置城防,也要装备步兵。

黄汉装备了一艘排水量五百吨、两艘排水量四百吨、四艘排水量三百吨,一共七艘老闸船作为“红旗军”水师主战船。

十五艘老闸船下水,船坞接下来还在建造更多的船舶,因为工匠们手熟了,人员增加了,估摸着下半年的产量会提高一大半,明年春天最少又会有二十几艘下水,以后的年产量会节节攀升。

这段时间黄汉亲自乘老闸船出海,检验了这个新船型的速度和稳定性,发现这毕竟是经过后世验证的技术,比较可靠,确实集中、西方船舶的许多长处,比同等排水量的福船快两成。

黄汉在船上实践之时经常和以龙江船厂的大师傅王玉琪为首的造船高手探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谁知这些大工匠们都对黄汉敬若神明,因为他们建造的三个级别十五艘老闸船的图纸就是在黄汉提供的草图基础上完善的。

本来他们见家主不怕失败一下子就布置建造十五艘新船型心里都有些忐忑,现在事实证明这种船已经是旷古绝今,他们当然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汉还嫌船慢,他在琢磨如何给老闸船增加动力,船舶发展的历史,作为一个现代人都知道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蒸汽机的出现,也知道最初的蒸汽机转速达不到驱动螺旋桨的要求,因此驱动的是轮桨。

现在开金手指让蒸汽机问世为时过早,这需要一个慢慢发展慢慢和积累的过程,可是船舶的速度是接下来能否霸占中国海的重要环节。

因为现在的中国海上有一股强大的势力――郑芝龙海盗集团。

此人大前年混到了招安成为了大明海防游击将军,披上了官衣的海盗当然会变本加厉,他攻击、招降其他海盗,已经有了独霸中国海的趋势。

据说郑芝龙有大小海船上千艘,人马几万,每年的进账超过千万两白银。

黄汉清楚的知道郑芝龙是个投机者是个胸无大志的汉奸,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民族荣誉感,主动剃头投降满清最后还是挨了刀,他带去降清的一家老小也被杀得干干净净。

郑芝龙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大明即将灭亡之时,他控制海路、收取各国商船的入港费和保护费,一艘西洋大甲板船需缴三千两银子,历史记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可敌国。“

真不知道这小子每年赚了大明税收两倍有余的银子都用哪儿去了?

黄汉如果每年获得如此暴利,一定会全部用来建造更多战船、商船,培养更多知识青年炮手、水手,进行全世界殖民必不可少。

大航海时代岂能没有强大的海军?取代郑芝龙夺取海贸利益就是“红旗军”十年发展规划的重头戏。

在跟大工匠们探讨技术之时,黄汉又随手画了许多创意草图。

其中以蹬踏板驱动链条带动“轮式桨”的草图被王玉琪等等造船大工匠追捧了。

大明早就有了自己建造的轮船,叫做“车轮舸”,是大明水师以轮式桨击水前进的战船,长四五丈,宽一丈余,外虚边框各一尺左右,内安四个轮浆,轮头入水约一尺有余,船速远快于划桨。

想必是这些工匠见到了家主的草图,联想到了他们司空见惯的“车轮舸”。

“车轮舸”仅仅是采用踏板带动木质转轴转动轮式浆带动船舶前进,“轮式浆”的转速有限,这样的船舶拿直接用桨手划船已经具备了一个劳力顶两个的优势。

黄汉设计的多人蹬踏导致多跟链条驱动大齿轮带动一根钢铁转轴快速转动成为“轮式浆”的动力,这个创意被这些造船大师傅看到之时,这些人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人人抓耳挠腮跃跃欲试。

见造船师傅们兴致勃勃,黄汉笑了,他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并且同意他们共同研发,设计方案被采纳的师傅会获得正七品总旗官的待遇,配发七品武官常服。

如此厚赏使得造船师傅们更加迫不及待,因为人人都想着穿着官服,成为官老爷。

黄汉指示先设计八个“轮式浆”改进一艘五百吨级老闸船,投入期不管花多少银子都不要在意。

只要新式轮船能够在无风、忽视海水流速的情况下,全凭人力驱动使得这样的大船能够顺利启动,航行时能够达到三节以上就是胜利。

当然,明朝船舶不以节来计算航速,黄汉给工匠们提出的要求是全凭人力半个时辰前进十里以上就是成功。

回到“虎穴”城,王玉琪就带着工匠们完善图纸,钢铁厂接到了生产钢铁转轴、链条和齿轮的任务,有了图纸和验收标准,全手工制作的链条也能够达到后世自行车链条的质量。

世界上最原始的轮船就是汉人建造,发展到明朝之时就有了如“车轮舸”这样的战船,黄汉开了金手指采用链条驱动转轴的办法进行改进,相信用不了多久新一代轮船就会横空出世。

轮船用作货船没有必要,因为特意安排几十上百人来进行人力驱动哪有无需成本的风力划算。

轮船全部用作战船和客船,因为战船在海上航行之时,水师陆战队员、包括炮手在船上基本上是无所事事,大家轮番去蹬踏板增加船速还顺带着锻炼了身体。

客船航行之时,完全可以发动闲得蛋疼的旅客来互动,只要适当优惠愿意出力者的船票钱即可,估摸着很容易就能够获得大量的便宜劳动力。

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汤

“红旗军”新兵已经训练了大半年,现在进行实战演习,科目是抢滩登陆建立滩头阵地后继续延伸夺取敌军盘踞的城池。

首节 上一节 223/7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