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436节

唯有论东峻的部落因为其在开战之初就率先逃离战场,才幸免于难。

在唐军撤离后,论东峻收拢当夜四散逃离的杜论部残余,最后汇集了一万多人,手中拥有三千余战士,反倒让其部落成为一个中等规模的部落。

不过见识到唐军的彪悍和凶残,论东峻直接带着部落向西北方向撤退,离开了凉州地界,不敢在凉州停留。

对于逃脱的那些人,李文忠并没有追击,然后带着俘获的四万余妇孺以及斩杀的人头返回凉州。

这些妇孺自然不可能继续留在草原上,就连凉州都不能留下,不然就会成为其他部落壮大的基础。

十有八九这些人会被分散安置在陇右、关内道,甚至是山南东道、荆南这些因为战乱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以充实这些地区的人口。

当李文忠率领着近万骑兵押着四万余妇孺回到凉州的时候,特别是看到那作为战功带回的人头时,整个凉州都轰动了。

城中的汉人自然是激动不已,而吐蕃,特别是温末人则是胆寒不已。

杜论部可是凉州温末第一大部落啊,怎么说覆灭就覆灭了?

张淮鼎要不是看到杜论部首领的人头,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以不到千人战死的代价,直接覆灭了一个五六万人的大部落,这还是自己手中的军队吗?

为什么之前就没有爆发过这么强的战力?

不过看到杜论部从此消失,李磎、翁郜等人挺高兴的,起码凉州少了一个强敌。

不过张淮鼎震惊之余,则是有些心情复杂。

如今凉州的大敌少了一个,局势一下变得好转起来。

若是这种情况,若是他还放弃凉州,值得吗?

不过当袁志青带着一万安西都护府旗下的骑兵(只有五千右天策军骑兵,其他的则是陇右各部抽调的骑兵)赶到凉州时,张淮鼎就放下了心中那不切实际的想法。

朝廷的这一万骑兵赶到,除了震慑以六谷部为首的凉州吐蕃外,未尝没有震慑他的意思。

不过想到有了朝廷的支持,他夺取归义军节度使一职更加容易了。

。。。。。。

而六谷部这边,在得知了杜论部被灭的消息后,立即把六部的首领叫在一起,商量对策。

六谷部之所以叫六谷部,就是因为部落部族主要在六个河谷居住,每个河谷一个部落,后面就组成了六谷部。

甘州回鹘的崛起,六个部落开始组成部落联盟,形成了现在的六谷部。随着归义军的衰落,六谷部的实力越来越强,从开始不如凉州归义军,变得超过凉州归义军,然后就成了拥有十几万人口的超级部落。

一直计划夺取凉州的六谷部,在得知杜论部覆灭的消息,犹如一盆冰水浇在头上,让他们一下就认清了现实!

于是乎,六谷部牙帐陷入了一片沉寂!

第415章 六谷部的决定(三更)

“都别不吭声了,说说吧,该怎么办?而且刚刚得到个消息,唐人的安西大都护府派遣了一万骑兵进驻凉州。”

一万骑兵?

加上凉州的军队就是三万多人。

这要干嘛?

杜论部都完蛋了,凉州还驻扎这么多军队,难道是要对他们六谷部下手?

虽说他们六谷部有四万战士,但是面对装备精良的三万唐军,他们不一定是对手。

别忘了还有着安西大都护府的存在,谁知道可以出动多少军队?

是谁说唐人已经衰落了的?

真衰落了,一夜灭掉一个几万人口、拥有一万多近两万人的大部落?

“大首领,难道唐人要对我们动手?要不我们去找回鹘人帮忙?”有人建议道。

“回鹘人?回鹘人可不是好东西,他们没少惦记我们,还去找他们帮忙,那不是跟狼做朋友吗?”

甘州回鹘和六谷部虽说不在一个州,但其实两部挨着挺近,没少闹摩擦。

归义军虽然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甘州回鹘也不敢全力跟归义军开战,但是跟六谷部就没有那么忌讳了。

去年,两部就爆发过一次大战,六谷部还损失数千战士。

“不找回鹘人帮忙,唐人又来势汹汹,那我们怎么办?难道放弃现在的地方?退回廓州、鄯州?

与其那样,还不如像唐人称臣,还能保全部落。”

“向唐人称臣?”

一众人相互看了看,好像觉得也是个好办法。

想必唐人也不是很想很他们交战,而且唐人势大,向唐人称臣也不是不能接受,又不是多丢人的事。

草原上本就信奉强者,他们六谷部看似强大,但跟唐人相比还是差了不少。一时间,众人就有些意动,若是以臣服来换取和平,倒是他们可以接受的。

他们六谷部本就是因为自保才结成联盟,有了如今的六谷部,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的好。

而且跟唐人交好也很不错,唐人有各种新奇的东西,有美酒,有美食,有漂亮的丝绸、瓷器,只要交好,这些东西都可以得到。

相比于甘州回鹘,他们的野心并不大,不然他们这么强大的实力早就跟鄯州、廓州和凉州开战了。

大首领也有些意动,其实他最开始就想过要不要臣服于唐人,只是他不好说出口,不然威信不再。

但既然有人先提出来,他自然不介意顺水推舟。

“既然你们都不反对这个建议,那我就派人去凉州见见唐人,探探他们的意图,只不过若是归顺唐人,估计要付出不少代价。”大首领迟疑道。

“大首领,唐人要的东西不过就是战马,这在我们部落根本就不是问题。五千不行,就一万,能不开战,这点战马算什么。”

对于战马,大唐自然是多多益善。

首节 上一节 436/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