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470节

接任吏部尚书的不是孙烨,而是礼部尚书李磎,至于孙烨则是担任礼部尚书。

第445章 孙辰的愤怒

“愚蠢,简直是愚蠢至极!”

山南东道,襄州。

当送走宣读圣旨的宦官后,看着眼前的圣旨,孙辰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孙辰长子孙轩奕看见自己父亲如此生气,连忙走了出来,“父亲,发生什么事了?”

“你自己看。”孙辰不悦道。

孙轩奕连忙接过圣旨,打开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脸色微变,不解道,“父亲,陛下怎么让你去担任黔州观察使?”

唐朝的黔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湖南西部、重庆南部和贵州大部。

在之前,黔州只设了观察使,没有节度使一说。

但这次朝廷突然把黔州的节度使、布政使、观察使、行军司马和学政都设立好了,并改黔州为黔州道。

对于一道的官职,朝廷重新做了调整。

节度使是正二品,布政使是正三品,观察使、行军司马和学政是从三品。

节度使总节度一道军政大权,布政使负责一道民政事务,行军司马总管一道地方驻军,观察使负责一道的官员考核和监督,学政负责负责一道的教育等。

因为观察使受御史台直接节制,行军司马归枢密院和节度使双重节制,学政归节度使和礼部双重节制,导致节度使的权力大幅下降。

现在一道,实际权力最大的反而是布政使。

孙辰本来就是山南东道的布政使,本来是计划在山南东道干几年,然后向想办法调回长安担任六部尚书之一。

现在倒好,直接被贬到黔州道担任观察使,从正三品变成了从三品。而且黔州乃是非常荒凉、偏僻的地方,除了黔州等少数几州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刺史,大多数州都是羁縻州,以当地土著首领为刺史,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

山南东道虽然经历战乱后,人丁凋敝,但也比黔州好吧。

调任黔州观察使,不是被贬是什么?

“你去问你那大伯,还有你那愚蠢的族妹---丽妃娘娘!”孙辰没好气道。

原来这次被贬的不只是他孙辰,孙家老三---孙皓的万州刺史也被贬了。

孙皓被调至河中府担任少尹。

注意,少尹是从四品下的官职。孙皓之前是万州刺史,哪怕是最差的一州刺史也是正四品下,这难道不是贬职吗?

而两人的贬职原因就是孙烨出任礼部尚书。

当然孙辰知道,孙梅最初是谋划吏部尚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自然是圣上的打压。

吏部和礼部,音差不多,但实权却不同。

若是孙烨真能担任吏部尚书也就算了,可没当成吏部尚书,还让孙辰和孙皓二人被贬职。

用两人的贬职来换取一个礼部尚书,并且因此惹恼了圣上,这值吗?

反正在孙辰看来,这根本不值!

这个礼部尚书能干什么?说不定连内阁就进不了,不进内阁的礼部尚书,权力大减。

孙轩奕也有些震惊,没想到会是这么回事,连忙道,“父亲,那现在怎么办?”

“能怎么办?圣上已经下旨,难道我们还能抗旨不成?”这也是孙辰恼怒的地方。

为什么这事不提前跟他们商量?哪怕是你提前打个招呼也好,可突然就做了这个决定,这算什么?拿两个兄弟的前途来换取他的前途吗?

聪明的人已经从这几道圣旨中看出了一些名堂,圣上这是在打压孙氏了啊!

但为什么圣上会这么做?很多人并不知道里面的原因,主要是丽妃向陛下求官这事。

这就导致这件事很突然。

不过这件事很快又被其他几件事给盖过去了。

在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职务变动后没多久,郑从谠就主动请辞致仕。

不过李晔没有同意其致仕,而是允许其辞去山南东道节度使之位,回京担任侍中;而锦衣卫指挥使李振则是调任山南东道布政使,李简调任锦衣卫指挥使,不过李简却没有进入内阁。

在这次职位变动后,内阁变成了裴荣、郑从谠、李嗣周、李磎、李泌、杨翰舟、肖荣。

裴荣、郑从谠、李磎、李泌、肖荣都是内阁的老人,新增的有兵部尚书李嗣周和御史大夫杨翰舟。

萧遘调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李易接任关内道节度使。

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山南东道一直没有任命节度使,而是李振以布政使之职暂代节度使。

这倒不是李晔忘了,而是故意为之。

李晔一直想废除节度使,因为节度使的权力太大了,掌握一道军政大权,很容易形成割据。

但是如今藩镇割据尚未平定,大规模削藩只能等解决朱温才能开始,否则阻力会很大。

。。。。。。

“陛下,户部李尚书求见!”

这一日,李晔又在延英殿处理奏折,张威便急匆匆地进来汇报道。

“让他进来便是!”

“陛下。。。。”张威神色有些犹豫。

“怎么了?”李晔放下毛笔,不解道。

“回禀陛下,李尚书脸色好像有些激动。。。。。”张威没有继续说,他相信圣上明白是什么意思。

首节 上一节 470/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