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573节

即便是打马球不是每个人都能打,但是却可以看。

之前李晔以为参加的藩镇并不多,可没想到除了朝廷可以号令动的这些道外,连江南那边的人都来了,一共五十三支马球队伍,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在李晔的预料中,除了十五支禁军外,关内道、四川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河东道、黔州、荆南、安南、岭南、安西大都护府、灵武、京兆府这十二个地方会各派一支队伍。

这是二十七支队伍。

除此之外,他猜测宣武、陕州等也会派队伍参加,但他没想到很多小藩镇都来了。

杭州防御使钱镠这样的小藩镇都派了一支队伍,还有不少队也是,名义上只是一个州而已,但也派了队伍来参加比赛。

也有一个藩镇同时来了几支队伍。

当然这些小藩镇来参加比赛是假,趁机游说大臣,谋取利益才是真的。

这么多队伍的参加,也让东内苑的那个马球场有些不够用,所以李晔便在长安城内再找了一个马球场,只不过无法做到东内苑的马球场可以容纳那么多人。

不过因为第一天的马球比赛,李晔会出现在东内苑的马球场,所以第一天比赛的两个马球场,东内苑的最受欢迎。

当然门票也卖得火爆,近五万个座位的马球场全部卖完,仅仅这门票,就赚了上万贯。

要知道,最便宜的门票也需要五十钱,最贵的则是有几十贯,当然那位置是非常好的。

听到这个数字,李晔心想,岂不是这马球比赛结束,这成本就能收回来不少了?

“走吧,今天是马球比赛的第一天,朕必须出席的。你们也都跟着一起,也去见见那热闹的场面。”

麟德殿内,李晔跟着一众妃嫔和子嗣在一起用完了早餐,便吩咐起驾前往东内苑的马球场。

“皇后和丽妃与朕同行!”

麟德殿前,李晔正准备上车的时候便开口道。

“谢陛下!”

刘晨妍和孙梅二人当即躬身行礼,然后在一众妃嫔羡慕眼神中走向李晔的车驾。

“陛下,今日的马球比赛都是谁跟谁打?”马车上,孙梅忍不住问道。

“张威!”

“回陛下,回丽妃,今日上午是左羽林军对战振武军,下午是陕州对战忠武军。”听到李晔的问话,马车外边的张威连忙大声回道。

“陛下,这上午的比赛想来会很精彩啊。”刘晨妍眼前一亮。

“皇后娘娘怎么这么说?”孙梅好奇道。

提到马球,刘晨妍的兴致一下很高,“梅姐姐,你可能不知道。这左羽林军是禁军,骑兵众多,马球比赛自然不会差;而振武军却是以吐谷浑、鞑靼等游牧民族为主,骑兵的骑术精湛。

上午的比赛肯定是龙争虎斗,不过下午的比赛结果应该很明显,陕州的队伍应该赢不了忠武军。”

“妍儿,我怎么觉得陕州也未必会输!”李晔笑着道。

“忠武军历来都是精锐之师,陕州却只是一州,明显陕州赢不了。”刘晨妍争辩道。

“妍儿,我们打个赌如何?我就赌下午陕州赢。”

“陛下,这打赌,总得有赌注吧!”一旁的孙梅起哄道。

“那妍儿想要以什么赌注?”李晔说道。

“嗯,让妾身想想。”刘晨妍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突然摇着手,“妾身想到了。若是妾身赢了,陛下带妾身和梅姐姐等人出长安城游玩一次,不能去华清宫,那里太冷清了!”

“去凤翔府如何?”李晔询问道。

“也行!”刘晨妍本想回成都府,但想到有些不合适,就没有提及。

“可要是妍儿输了呢?”李晔坏笑道。

“不可能输,妾身怎么可能输!”

“打赌,肯定是有输赢的!”

“要不这样,若是妾身输了,便答应陛下任何一个要求。”刘晨妍想了想自己应该不会输,所以这个赌注,她就没放在心上。

“朕的要求也不难。”说着李晔便在刘晨妍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结果听完后,刘晨妍俏脸微红。

“陛下,你这。。。。”

“妍儿,这可是你说的答应朕任何一个要求,难道妍儿要反悔?”

“不反悔,妾身也不会输的!”刘晨妍自信道。

。。。。。。

当置身于马球场中才能明白马球在长安的风靡程度,即便是长安几次被破坏,但长安人对于马球的热闹一直没有减弱。

若是黄巢初定、李儇返京以及李晔刚登基的那几年,长安的贵族或许没有忘记马球,但是长安的百姓对于马球的热爱程度还是有所降低的。

不过最近几年,随着长安的繁荣开始恢复,长安的百姓在闲暇之余也开始恢复对马球的热爱。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大众化的蹴鞠。

说马球,长安的百姓人人都会,或许夸张了点,但是蹴鞠却不同。

毕竟打马球需要马,但马并不是普通家庭就能买得起的,就算买得起,也不一定养得起。

但是蹴鞠不同,用竹子或者毛皮就可以制作,自然能普及开来。你走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中,都能发现踢蹴鞠的小孩或者年轻人。

不过蹴鞠有个短板,那就是因为其太过普及和平民化,反倒不受权贵的喜爱。

因此马球才是这些权贵追逐的一项运动,也就是贵族运动,有点像后世的高尔夫。

不过也有不同,高尔夫不太具备观赏性,但马球的观赏性极强。马球在大唐的喜爱程度,倒是有点像后世欧洲对于足球的喜爱,而且不能只用喜爱来形容。

所以当李晔的圣驾出现在看台的时候,现场那如山呼海啸般地‘圣上吉祥’、‘圣人吉祥’之类的话,让李晔也有些着迷于其中。

首节 上一节 573/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