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刺史府,孙辰的书房里,之前在守城之战表现颇佳的胡亮正身躯挺拔的战争在孙辰面前。
看着眼前这个之前其实并不熟但最近这大半个月给他印象深刻的副镇将,孙辰心里也起了爱才之心。不过对其如何安置,孙辰也有些犹豫。
作为一州刺史,他手上也掌握着一些军队,那些军镇的镇将都是听从孙辰的命令,这次叛军作乱,也有些一些军镇失去了镇将,所以他任命为胡亮为上镇镇将也是可以的。
不过即便是上镇镇将,也很难有大作为,这次叛乱之后,短时间不会再有大的叛乱发生,所以让其担任一个镇将,也有些屈才。正好他长兄孙烨提到一个事,他便有了想法,不过胡亮是否同意,他也得好好问问。
“大人,不知这么晚召见卑职有何要事?”对于刺史召见自己,胡亮以为是什么大事,可现在城外有天策军,叛军也早已逃遁,有什么大事需要晚上召见自己?
虽然不解,不过胡亮还是耐住性子,既然叫自己来,肯定会告诉什么事,他也不必要去瞎猜。
孙辰看了一眼旁边的长兄,见对方点了点头,这才说道,“胡镇将,这么晚叫你来,的确有个不小的事,要询问你的看法。”
“大人请说,卑职一定知无不言。”胡亮拱手道,整个身躯绷直,人也很严肃。
“不用太紧张,并不是什么特别紧急的事。”见对方一脸紧张,孙辰笑着挥手安抚,然后说道,“是这么回事。这次包围蜀州的战斗中,胡镇将你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后面更是率领五十名士兵穿过叛军的重重包围把蜀州的情况向殿下汇报,可谓功不可没。”
“这些都是大人指挥有方。。。。”
胡亮还未说完,孙辰便打断道,“听我说完。是这么回事,对于你的赏赐,我一直没考虑好,本来是任命你担任崇平镇镇将,这是下辖800人的上镇,以你的功劳也足以胜任。”
听到自己可以担任崇平镇这个上镇镇将,胡亮开始也有些高兴,不过很快便发现对方这话有问题,就在他疑惑的时候,便听见对方继续说道,“不过这倒是有个好机会。寿王殿下统领的天策军要组建两个新的都,都头人选还未确定下来,本刺史便想推荐你去试试。
崇平镇镇将虽然不错,不过能在天策军担任都头,跟着寿王,也是你莫大的造化。当然,若是最后你未能当上都头,这崇平镇镇将依然给你留着。”
这就是孙氏兄弟的精明之处,本来孙辰之前只能头疼怎么安排胡亮。孙烨把天策军扩编的事一说,两兄弟就合计了一下,准备让胡亮去竞争这个都头一职。
虽然孙家孟是孙氏族人,不过这次平叛中,李晔显然对孙家孟并不是很满意,其在战场上的表现也不符合其都头应该做的。这让孙烨不禁有些担忧。
当然他知道天策军中派系最大的两派就是刘麒和李洪。他倒没有去成为第三大派系,而且李晔也不会让他成为第三大派系。从这一年多的时间相处,他便发现李晔这个年龄并不大的寿王有着这个年龄段没有的成熟和谋略。对方深谙平衡之道,若是他去打破平衡,这个事情就会变得很严重。
之所以孙烨让孙辰推荐胡亮去,主要不是为了壮大他在天策军的影响力,而是在孙家孟可能被边缘化的情况下,让孙家在天策军中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胡亮虽然不是孙家的人,但若是被孙辰推荐上去,难免会被贴上孙氏的标签。而且胡亮本人有勇有谋,非池中之鱼,孙家助其一臂之力,也算是交好对方。
若是胡亮没能当上天策军的都头,但也能收为己用,对于他们孙家来说,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好事。
“天策军都头?”胡亮一愣,他虽然羡慕天策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他并没有想过加入天策军,在他看来,那简直就是奢望,“大人是不是开玩笑,卑职有何本事入殿下法眼,担任天策军的都头。”
“胡将军不要妄自菲薄,谁说胡将军没有入殿下法眼,率领几十名士兵杀出叛军的重重封锁,可是让殿下印象很深。”孙烨在一旁帮腔道。
“胡镇将可以试试,若是能成,对于你来说,那也是一件极好的事。”孙辰也附和道,这倒是让胡亮有些手足无措,看向损失兄弟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感激,无论这是否能成,他都感激不尽。
而看到胡亮的反应,孙氏兄弟则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蜀州这边,随着叛军溃逃,蜀州军队配合天策军横扫整个蜀州各县,击败了蜀州境内的其他叛军,然后天策军便对大邑县发起了进攻。虽然大邑县还有叛军盘踞,但随着阡能战死,叛军士气大跌,内部也四分五裂,所以天策军不到一天就占领了大邑县。
不过占领大邑县后,天策军便停止了进攻,而是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接连的征战,也让天策军有些疲惫。当然更重要的是,天降大雨,导致行军麻烦,自然不便进攻。
不过邛州的叛军并没有因此逃过,因为急于立功的高仁厚,在率军攻克新津后,不顾大雨,直接进攻邛州,邛州叛军一击即溃,残部退至火井、百丈、蒲江等地。
就在高仁厚攻克邛州没两天,成都的任命就传来,高仁厚被任命为邛州刺史。
第102章 郭琪怒发兵(三更)
“没想到陈敬瑄这么迫不及待,居然任命高仁厚为邛州刺史,本王倒是没想到他会这么忍不住。”
看到从成都府传来的消息,李晔也不禁有些摇头,这个陈敬瑄的反应有点激烈啊。岳昌旭并不是他的人,只是因为对方立下大功,加上给陈敬瑄添堵的因素,这才上奏李儇,任命岳昌旭为防御使。
没想到陈敬瑄像跟他打擂台似的,把高仁厚任命为邛州刺史。要知道在岳昌旭担任邛州防御使的情况下,还让高仁厚去担任邛州刺史,除了打擂台,也无法用其他可能来解释。
州防御使掌管一州军事,一般都是有刺史兼任,但岳昌旭担任了邛州防御使,意味着无论谁来担任邛州刺史,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若是不能掌控一州军事,意味着刺史只能掌控民政,局势稳定情况下倒还没什么,若是局势紧张,防御使取代刺史也不是不可能。
可现在陈敬瑄让统领大军的高仁厚去担任这个刺史,显然是想去争权,特别是在高仁厚已经占领了邛州的情况下,若是高仁厚把下面军镇镇将换成自己的人,岳昌旭即便担任着防御使,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多舒心。
“陈敬瑄这么做倒是落了下乘,殿下只是略施小计,就让陈敬瑄把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安置在这儿,可见陈敬瑄这人的头脑简单。”裴荣在一旁笑着道。
“陈敬瑄的确头脑简单,可田令孜可不是简单之人。”提起田令孜李晔就有些头疼。
“殿下现在不比过度担心,田令孜势大,殿下不宜与之正面冲突。现在朝中有郑相、萧相等人,宦官内部也有杨复恭,殿下的压力并不大,现在是殿下韬光养晦的时候,等待时机成熟,便可诛权宦。”
裴荣的话并没有避开张威,甚至在说完后,还看了对方一眼。张威也有些恼怒,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也不客气地瞪着对方,直到李晔发现不对,看了过来,张威才没有继续跟裴荣计较。
李晔把两人的眼神交锋看到眼里,并没有追问,而是回到正题,看到面前这份名单,“裴司马,这就是你拟出的的候选人名单?”
“是的殿下,一共八人,其中五人是之前五个都的副都头,两人是在之前战斗中表现颇佳的校尉,最后一人则是孙长史和蜀州孙刺史推荐。”裴荣连忙介绍着这八人,不过却也是分了轻重,有一人明显介绍的时间较多。
这个人叫赵松阳,李晔自然有印象,因为其就是孙家孟所在都的副都头。天策军初立的时候,并没有副都头,当时赵松阳也只是一个黄头军的中层军官,后面加入天策军后成为一名校尉,今年则是被任命为副都头。
按照道理说,黄头军出身的对方应该天策军很难出头才对,毕竟天策军初建时的,来自黄头军的军不是没有,只不过数量并不多,而且多是中低层官兵。而现在裴荣明显有意向自己推荐这赵松阳,看来应该是搭上了裴荣这条线。
这个赵松阳之前在战斗中,挺刘麒所说,表现不错。在后面大败阡能时,他也看见了对方的确指挥有方。
对于军队来说,特别是天策军,李晔并不崇尚个人的勇武,个人再强能强到哪儿去?打仗靠的是整个军队。而且天策军每个都下辖的五个营,那都不是随意设立的,而是相互配合,并且能爆发出很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在战场上,过度的勇猛,会造成整个军队的阵型混乱,各个兵种之间配合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之所以赵松阳在李晔心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对方多勇敢,武力多强,而是其临危不乱,指挥有方,即便是在叛军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阵型没有混乱。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天策军人数本就少于叛军,若是不管阵型,倒不是会战败,但伤亡这些肯定会增加很多。
而相反的,作为都头的孙家孟则是急于表现,带着几十人就杀进了叛军之中,把整个都的军队都丢下了。若孙家孟是一个队正,这种以几十个人组成的队为单位冲锋,并不为过,但孙家孟是一个都头,长官一千三百人的军队,但在战斗的时候却不管自己的大部队。
而且更关键的是,孙家孟的武艺也不是多好,因为冒进,反倒被叛军包围,要不是赵松阳率军赶到,可能孙家孟就会成为天策军第一个战死的都头。
为了这事,李晔后面当着一众将领的面,毫不留情的批评过孙家孟,虽然没有免去其都头一职,但众人也知道对方在李晔眼中的印象一落千丈。
除了这个赵松阳外,李晔对另外七个人中的两个有不错的印象,一个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不错、被李洪推荐其为校尉的龙治;一个是带着五十名士兵从上万叛军包围的蜀州杀出来报信的胡亮。
前者刚刚晋升为校尉,其功劳也不足以晋升为都头,所以李晔就没考虑对方,而是看向了这个胡亮。其他几人,表现虽然不错,不过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作为一都都头还是有些勉强。
“这个胡亮是孙长史和孙刺史推荐的?”想起之前裴荣的介绍,李晔皱眉道。
“是,殿下。”或许看到李晔神色中的担忧,擅于揣摩人心的裴荣很快就想到是什么原因,便解释道,“殿下,这个胡亮,原本只是唐隆县境内金桥镇的副镇将,有着十余年的军伍生涯,六年前就担任副镇将。据说孙刺史有意让其担任崇平镇的镇将。”
听到裴荣的解释,李晔皱着的眉头这才舒缓开来。之所以他有所担忧,是因为孙烨对天策军事务的干预,要是胡亮是孙辰的人,就算其能力再强,李晔也不会用其,那样势必打破天策军内部的平衡,那不是他想看到的。
不过裴荣却说对方当了五年的副镇将,意味着其并不是孙辰的亲信,不然也不会在副镇将一职上担任六年之久。只要不是孙辰的人,那他也就没那么忌讳了,胡亮此人的确有勇有谋,这在李晔眼中也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特别是对方满身是伤的情况下来到自己营帐时,他当时也有些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