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驸马 第931节

你当朕的钱是大风刮来的树叶吗?

鄠县去岁的赋税,上缴朝中的,不过七万贯。

一百万贯,可是十多年的赋税啊。

这可是一个大窟窿啊。

“卿家,咳咳,你的想法,很大胆,可是一百万贯,是不是太多了?”李二差点被自己呛到。

杜荷掰起指头,开始给李二核算起来:“陛下,鄠县城墙,年久失修,修缮无异于新建,至少需要二十万贯,而三万多百姓,需要住的地方吧?如今安鄠县的土地,都被仇万嘉那猪狗不如的东西给卖光了,全都落到了士族手中,士族把持土地,坐地起价,要修建屋子,解决几万人的住所问题,至少需要八十万贯,一百万贯,就没了……不过,为君分忧,是臣的本分,百姓们吃饭的问题,自然由臣来解决,臣就是每日吃糠咽菜,也决不能饿着百姓!”

妈的,杜荷差点都被自己感动了。

李二沉默良久,突然说道:“一百万贯,朕确实没有!”

杜荷眨眨眼:“陛下,其实,八十万贯也可以的,臣再去想想办法!”

“没有!”

“五十万贯?”

“……”

“二十万贯?”

“朕……也很难啊……”说着,李二从奏章中抽出一道,递给杜荷。

这是民部尚书戴胄的上奏的,奏章中说国库中,去岁入国库的钱是两千三百万贯,如今方才六月,已经只余下七百多万贯,照此下去,只怕等不到今岁的赋税入库,国库就要空虚了。

李二叹息道:“最近几年,每年入库的钱都在增加,可是,花费也不小,每年年底,国库都会花费得干干净净的。”

杜荷看着这奏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商业不发达,工业为零,唯一的依靠就是农业,可农业是靠天吃饭啊,老天爷心情好,大丰收,收成好,赋税就多,要是年岁不好,那就糟了……可即便是丰年,光靠农业,又能有多少收入呢。

看着李二两鬓斑白,杜荷突然觉得这皇帝有些可怜。

不过,拿不到一文钱,杜荷心情却没有沮丧,因为,他的目的,根本不在于此。

他痛心地放下奏章,说道:“没想到,我大唐,竟如此惨烈,是臣不懂事,让陛下为难了,陛下,这钱,臣不要了!”

“哦?你不要钱,这鄠县的烂摊子,如何解决?”李二好奇地看着杜荷。

杜荷抓耳挠腮,沉思半晌,说道:“其实,陛下,还有一个解决之法!”

“说来听听!”

“臣,想成立一个钱庄,这钱庄的功能很多,不过,前期只做这放贷的业务,而且做的都是大笔的业务,鄠县可以向钱庄贷款,就贷一百万贯吧,贷款二十年,每年的利息十万贯,按年还款,这本金和利息,可以用鄠县的赋税来偿还,如此以来,便可以解决鄠县的问题啊……”杜荷又开始科普钱庄的作用。

李二听得瞪大了眼睛。

还有这等操作!

放贷之事,在民间十分常见。

可那都是放贷给小民百姓或者商贾啊,还从未听闻给一个县放贷的啊。

这办法,似乎可行?

李二在心中琢磨起来。

……

第697章 拉人下水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方式。

李二绝非一般人,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利害。

不过,每年五万贯的利息,似乎太高了。

似乎看出了李二的疑惑,杜荷解释道:“陛下,每年五万贯,看似很高,其实一点也不高,陛下可曾想过,武德年间,在长安,买一座宅院,仅需一两千贯,而如今,却至少要两万贯,这可是十倍的价格上涨啊,也就是说,如今的五万贯,到十年后,可就只有五千贯,甚至更低……”

李二眼睛一亮。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李二喜欢读史。

物价最低的时候,便是开国之初,而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物价便会抑制不住地上涨。

李二想了想,说道:“若是鄠县的赋税,还不上贷款,又如何?”

杜荷摸了摸下巴,说道:“臣,其实早有这担忧,若是臣的梦幻集团单独成立这钱庄,别说鄠县,就是朝中随便一个大员贷款,也可以不还……毕竟臣人微言轻,形单影只,有谁想欺负臣,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是以,臣斗胆,恳请陛下入股钱庄,有陛下坐镇,臣倒要看看谁敢不还钱,谁敢不还,我就……打死他!”

李二:“……”

李二问道:“若是朕将内库中的钱拿去入股,能否分红?”

没办法,李二穷啊!

这太极宫,乃至皇宫,已经多年没有修缮了。

内库中的钱,全部来自国库。

国库若有盈余,内库就充盈。

国库若空虚,内库也跟着遭殃。

这便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近几年来,蝗灾、旱灾、水灾不断,再加上对突厥、吐蕃的战争,国库被消耗一空,内库之中,每年也不过二百万贯的钱,花费的地方却是很多。

眼下六月未过,内库已经不足一百万贯了。

首节 上一节 931/18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