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 第429节

但回头往细里一想:

这秦国虽是强大,但距离西域却是路途遥远。

且一路不只高山险阻还到处是沙漠戈壁。

安息是由北面草原策马而来,秦国若是以种田为生少有骑兵……那岂非山高皇帝远?

这也是秦军在姑师只有数千兵士的原因之一。

虽说秦军强大,但若能将姑师各部团结为一处且在安息与秦国之间斡旋,说不定姑师还有转机。

这就是一名使者的惯性思维,他的专长就是借力打力,就算安息是敌人也不例外。

最后和顺君还考虑到了一点,赢丹之所以不将姑师收为己有,为的就是能在西域树立起宽于待人的榜样。

因此赢丹其实也不敢把他们这些贵族怎么样,否则在楼兰所做的一切便前功尽弃了和顺君这可以说是在刀锋上游走,是在玩火然而,此时的纵横家、说客哪个又不是在玩火?

赢丹迟疑了一会儿,就点头回答道:“难得和顺君复国心切,赢丹若是不允,那便不尽人情了复国之事便由和顺君做主吧!秦军会留在此地不干涉你等行事!”

和顺君不由大喜,拱手拜道:“多谢殿下,殿下此恩此德,本君没齿难忘殿下放心,往后我等必会将秦军恩情铭记于心姑师的大门随时向秦军敞开。”

赢丹回答:“如此甚好不过和顺君应谨慎行事安息或许会留下一部侦骑是以,赢丹以为你等应昼伏夜行才妥当。”

这是为什么就不用说了,姑师这些贵族多的兵力不过一千,少的只有数十,这要是随随便便派出去复国……只要被安息侦骑杀个回马枪就完了。

和顺君拱手道:“多谢殿下,我等自会小心。”说着就带着一众贵族离开了。

和顺君等前脚刚走,王贲就担忧着上前对赢丹说道:“殿下切不可尽信和顺君所言此子若是此时都在想着将秦军排除在外……”

赢丹举手阻止王贲继续说下去,道:“我自有分寸!”

王贲应了声就退了下去。

另一边的和顺君及一众贵族就像打鸡血似的兴奋起来,个个都争着要回姑师。

因为谁都知道,姑师不仅是最大的绿洲,更是王权和地位的向征,谁能先一步收复姑师几乎就意味着成为下一代姑师王。

然而到此时和顺君却有些犹豫了。

因为他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来得太过容易。

赢丹不是傻瓜,如何肯放任他们这么自由的复国?

不过看了看正磨拳擦掌带着期盼的眼神望向自己的一众贵族,和顺君还是放下了顾虑。贵族及大臣虽然有身份有兵权,但手段却不及和顺君。

于是最终讨论……或者也可以说是利益交换的结果,就如和顺君所愿,他带着海思君及安国侯前往姑师复国。

通善君和辅国侯则分别前往姑师城外另两片绿洲,奇台和吐峪。

和顺君为什么选定海思君就不用多说了,海思君是他希望辅佐的未来的姑师王。

至于为什么选择安国侯而不是辅国侯,则是与赢丹一样的想法“扶弱压强”。

区别只是赢丹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各贵族,而和顺君则是站在贵族之间以海思君的角度去考虑。

若是辅国侯手中有一千兵力,安国侯只有八百。

虽说多出的兵力不多,只有两百名。

这两百名放到秦军或安息中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但放在基数少得可怜的姑师就是不小的差距。

同时海思君要想收复姑师的话,没有兵将显然又是不行的,就像赢丹说的……随便几队安息侦骑就能将他们给灭了,还复什么国?

于是二选一,和顺君当然选择实力较弱的安国侯。

有一点和顺君是按赢丹的意思做,那就是昼伏夜行。

这也不能说是按赢丹的意思做,而是出于安全考虑必须得这么做……毕竟此时的姑师完全没有与安息对抗的本钱,一个不小心便要真的亡国灭种了。

同时,和顺君因为担心百姓被赢丹扣押,复国是带着百姓一同前往。

其行军序列是这样的:

前方三队各十人的侦骑,负责三个方向的侦察。

六百主力紧跟其后,负责占领姑师城要地。

最后两百兵力带着四千百姓朝姑师进发,只等主力占领姑师后便进城重建。

和顺君甚至连人手都分配好了,哪些百姓负责食物,哪些百姓负责城防,哪些……

和顺君的干练妥妥就是一代贤相的样子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在赢丹眼里就像是小孩子玩扮家家。

什么贤相嘛?还有那大臣,王子到现在总共才千余兵力还分裂成几派居然心心念念的想着复国?

不只是想复国,还想着愚弄大秦拉一派打一派玩权术?

赢丹此时能想到的就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你想玩火就让你玩个够,正好也可以成为别国的示范,借此告诉西域各国秦军虽然仁慈但并不傻。

姑师军民离开后,秦军也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赢丹只留下五百人看守营寨,其余兵士则倾巢而出与姑师队伍隔了一天的路程远远的跟着。

交河和萨尔距离姑师不远,和顺君等一行人用了两天时间赶到。

------------

第六百零二章 筑建工事

当和顺君听闻侦骑来报,说姑师城内空无一人安息的确已经撤走时,不由欣喜若狂,暗道这下可算是成就一番事业了。

于是再无顾忌,指挥着军民进城并连夜构筑工事。

和顺君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忙得热火朝天时,正有几名安息探子远远的在沙丘后盯着姑师城这边的动静。

因为担心打草惊蛇,这几名安息探子不敢过于靠近,只看到有人进城而且人数不少就回身去报告了。

这却是安息设下的陷阱。

确切的说,是特瑞西设下的陷阱。

罗德里克正苦于安息就此撤兵不甘心,而秦军却又久久不来攻。

于是特瑞西就献策道:“若是想要秦军来攻,那还不简单我等只需假作撤退却潜伏在附近我等是骑兵可日行百余里,守在五十里外秦军便无法发现到时我等突然杀个回马枪……”

特瑞西说的是对的。

虽说沙漠地区地势平坦目力所及甚远,但再远也远不到五十里之外。

就算以侦骑探查,要把方圆五十里外探查个遍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得到的而到时秦军已经被围在姑师了。

这其中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军擅守,若秦军占了姑师之后安息便久攻不下又如何是好?于是安息就在离开之前将姑师城墙大部摧毁。

将城墙摧毁也就罢了,这可以理解为安息在泄愤但安息偏要在城墙四面都开了个大口这没有引起姑师贵族的注意,包括和顺君在内。

这并不奇怪,和顺君有的手腕也只是外交上的,顶多政治上还有点头脑……说政治头脑都有些过了,姑师总人口不过两万余,又如何能称得上“政治”,这在大秦差不多也就是个里典的水平,何况和顺君还未真正的管理过这许多人。

其它贵族不管是“手握重兵”的大臣也好,“年少有为”的海思君也罢,都没有大战经验于是也谈不上什么军事谋略。

于是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即便他们到了姑师城亲眼看到也没往心里去但赢丹却第一时间就发觉这其中有诈。

赢丹还多问了探子一句:“饮水可曾被安息下毒或是填埋?”

探子回答:“不曾填埋,我等还取过姑师城内的饮水,不曾被下过毒。”

于是安息的意图就很明显了。

沙漠地区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水。

安息若是要泄愤想让秦军或姑师军民难受的话,在水里下毒就是最简单、最快速、最省力的做法,何必要费那么多力气摧毁城墙?

而且还不只摧毁一面,摧毁的是四面。

所以赢丹第一时间就判断这是安息以假撤退引秦军进攻姑师,接着安息再围而歼之。

这个办法的确有效。

因为秦军在姑师一带不过八千余人,如果要留守交河、萨尔两城寨的话,来攻姑师的兵力或许只有六、七千。

而安息数万大军以快马将姑师一围,再加上城墙各面都有缺口……不说下马步战了,就算用脚踩也能将姑师踏平吧。

秦军主力要是在姑师被围歼,那么交河、萨尔两城寨也就保不住了。

到时安息岂不是又可以夺回主动权?

这也是安息不给水源下毒的原因之一……安息还打算继续守姑师,因此需要这些饮水。

安息又哪里会想到,那些在黑暗中“来攻”姑师的数千人并非秦军。正在和顺君和海思君兴高彩烈的指挥姑师军民修筑城墙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一声鸣镝的尖啸。

和顺君心下一惊,就叫道:“不好,秦军来了!”

海思君不由疑惑的问道:“秦军来了岂不是正好?姑师便无安息之忧了!”

和顺君说道:“海思君有所不知,秦军也非善与之辈,他们又岂会这么容易就让我等得了姑师并坐镇于此?”

海思君闻言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和顺君的意思是……秦军要来攻姑师?”

和顺君宽慰道:“不过海思君勿要过于担忧。”秦军碍于长途奔袭,谅它也不敢乱来!”

和顺君这么一说海思君这才稍稍宽心。

由此也可知和顺君一直担心的都是秦军,或者也可以说是赢丹。

不过这也难怪,和顺君明知赢丹不乐见姑师团结更不愿扶植海思君,而前两天赢丹又突然答应并将所有事务尽数交给姑师贵族自行处理……这本就不符常理。

这一路来,和顺君都在想着赢丹此举是何用意,或者有什么后着但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于是只能作罢然而,和顺君很快就知道自己错了。

不久,就有几名侦骑策马飞奔进城,然后跪倒在和顺君前报道:“君上,安息来攻!黑暗中尽是敌骑,不知有多少人马!”

和顺君大惊失色:“什么?居然是安息?安……你等不是说安息已撤走了么?”

探子一脸懵,这之前撤走跟现在返回没什么关系吧?

之前撤走就一定不能返回吗?

他们只是探子,如何能保证安息不会杀个回马枪?

海思君还算能保持镇定,他将和顺君拉到一旁,小声说道:“和顺君,我等又怎会是安息敌手?不若就此降了吧!”

和顺君想也不想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若说降,姑师早就降了安息但安息要以姑师为据定阻止秦军便誓必要亡姑师若是降了安息,大王便是我等的下场。”

和顺君说的对姑师百姓和军队都可以说降,因为安息顶多只是抢走他们的财物却不致害其性命。

这并不是说安息仁慈。

而是安息也会考虑到两个负面影响:

姑师可是与安息签订了盟约并年年向安息进贡的,若安息对他们还乱砍乱杀,西域诸国又有哪个敢和安息结盟?

安息也知道对于西域诸国不可杀鸡取卵,应该放着他们养一养才有更多好处。

但对姑师贵族就并非如此了。

因为就像和顺君说的,此时因局势变化安息需要占姑师以阻秦军,就必然要得罪或控制姑师贵族,否则姑师贵族又怎能答应?

所以贵族就算是投降了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

第六百零三章 死路一条

首节 上一节 429/4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