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李世民神神秘秘的拿着几个袋子,一脸得意的看着群臣。
原来是土豆红薯和水稻,我当时什么呢。
李恪打了个哈欠,瞬间没了兴趣。
这种东西,一旦出现,李世民是肯定会拿出来的。
毕竟,只要能让大唐全国换上这种粮种,大唐的亩产将翻上好几倍!
这意味着即使不进行扩张,以大唐现有的土地,能够供养的人口,也将提升好几倍!
这是,比对外战争扩张土地来增加人口,更有效的方法!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都到齐了。
于是,正了正嗓子,开始今天的上朝。
“诸位卿家!河东大旱,尔等可有计策应对?”
一听见李世民提到河东大旱,文臣武将们纷纷沉默不语。
尽管大唐已经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一步步迈入盛世。
但天意不可违,每年各地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灾情。
如旱灾,水灾,蝗灾等等,数不胜数。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是李世民,也只能下令从其他各地调拨粮食,支援灾区。
但是,人员伤亡和地方经济受到严重损失,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河东,本来是膏腴之地,但是自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的连续干旱,让这片晋地江南不再风光。
又因为河东距离关中颇近,所以从河东逃难的灾民有很多都进了关中长安讨生活。
这让李世民很是不满,在此之前,他已经多次责备管理河东旱灾的官员办事不力了。
现在,听见李世民又提起河东,谁都不愿触李世民的霉头。
扫了一圈,见没人愿意站出来,李世民神色有些愠怒。
“哼!都不说是吧?”
接着,他站起来。
“那朕说!”
“河东大旱,百姓流离失所,皆是因为粮食不够耐旱!”
文武百官被李世民的脑回路惊到了,但是仔细想想,也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
不过粮食不够耐旱能怎么办?目前种的粟米和小麦是最适合大唐北方种植的粮食了啊!
看着满朝文武脑门上的问号,李世民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诺,把东西分发下去,小心点!”
转头,吩咐太监把土豆红薯和水稻种子拿到群臣面前,李世民便舒舒服服的躺在龙椅上了。
房玄龄眼疾手快,第一个观察起太监拿来的种子。
他盯着一颗拳头大的土豆凝视许久。
不认识……
接着,又拿起一个同样大小的红薯眼里满是疑惑之色。
也不认识。
最后,他把目光投向杂交水稻种子上。
嘿!
这个他认识,这不是南方人吃的大米吗?
这有什么稀奇……
房玄龄刚想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就察觉到了这大米和大唐稻米的差异。
“为什么这稻米,比我大唐稻米看起来,要饱满圆润很多?”
房玄龄喃喃着,他正想继续研究研究。
忽然,有人站出来上奏。
“陛下!这黄皮果子和红皮果子臣不认识就不说了。”
“但这稻米有甚好看的?南方遍地种的都是!”
这人说完,他的观点还受到不少人的认同。
土豆和红薯他们不认识,不好喷。
但是大米他们总认识,管理河东灾情的官员是长孙无忌一派的重要人物。
为了保护他,这些人根本不在乎李世民会不会生气。
李世民听到有人反驳自己从仙人洞府带出来的仙种,脸色刹时难看起来。
“放肆!睁大你的狗眼给朕看清楚!”
“这是普通的稻米吗?这是仙人赏赐的杂交水稻!”
被李世民这么一吼,大臣们有些怕了,有人开始仔细查看杂交水稻的不同之处。
很快,朝中出身南方的官员就惊呼起来。
“陛下!这稻米如此饱满圆润,根本和南方稻米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对啊!臣出身江南,自幼虽然没耕过田,但是这米却是常吃的,这稻米的口感,比臣吃的江南上等米还要好!”
“这米不仅口感好,光看外表一粒就堪比普通稻米两三粒还多!”
房玄龄最后站了出来。
“陛下!这,果真是仙人赐下?要是如此,我大唐兴盛只需五年!”
李世民这会儿脸色重新转好,哈哈大笑。
“这水稻不过尔尔,一亩地也才一千斤而已。”
“最厉害的反而是那不起眼的黄红果子,这叫土豆和红薯,两者,皆是亩产两千斤以上的仙种!”
第34章 亩产两千斤!突厥来犯
嗡!
整个朝堂上,所有听到这句话的大臣,都只感觉脑袋里嗡嗡响。
亩产两千斤,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大唐的亩产才不过二三百斤粮食!
亩产两千斤,这是现有亩产的十倍!
多出十倍的粮食,就意味着可以养活多出十倍的人口!
大唐现在有人口一千五百多万,多十倍就意味着大唐可以养活一亿五千万人!
这还是建立在大唐尚且有许多土地没有开垦出来的基础上。
如果,将那些土地再开垦出来,大唐的人口甚至能到三四亿!
在场的官员虽然没有几个精通数学的,但是这种基础的算术题,他们还是会的。
只需要稍微一想,所有人就猜到这其中的巨大利益。
粮食这东西,是利国利民,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东西。
“陛下,这,这怎么可能,亩产两千斤,这除非是仙种!”
“陛下拿出的不就是仙种吗?这等神物,凡间怎么可能会有!”
“有此神物,我大唐百年无忧矣!”
“找死!什么百年,强汉者没有仙人赐福,国祚都有四百年,我大唐得仙人赐福,至少绵延千年!”
满朝文武尽皆欢呼,他们个个都是大地主,对科学技术排斥不假。
但是,这种提高亩产的粮食这些人还是很乐意接纳的。
毕竟,粮食多了人就多了,人多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跟着相应提高。
“陛下!如若是之前,您说有这种亩产两千斤的神种,老臣只会觉得陛下昏庸了。”
“但是,自从陛下拿出仙丹后,老臣就对陛下再不会怀疑,这仙种,请务必在全大唐推广!”
房玄龄脸上的沟壑里都充满了泪水,作为一个经历过隋末乱世的老人。
他对粮食的感触最深不过,民以食为天,有粮食才有兵,才能维持国家的存在。
粮食,就是一切的根本!
李世民也是感慨万千,他亲自下场,和房玄龄相拥而泣。
一场君臣和睦的景象出现在朝堂上。当然,这一幕自然也会被一旁的史官记录下来。
李恪睁开眼,看到了这一幕,瞄了一眼明显是得到李世民吩咐,正在奋笔疾书的史官。
然后,他继续神游天外了。
李世民和房玄龄拥抱完,接着说道。
“这土豆红薯和水稻,朕决定在宫里的御田种下去。”
“听仙人说,土豆两个月就收获,红薯则四个月。”
“药师出征在外,朕现在种下土豆,待土豆成熟之际,想必药师也该回来了。”
说完,他把三样东西交给太监,叮嘱他们必须十二个时辰守在地旁边,除草施肥每天都要后,便大笑着回宫了。
大唐,未来可期啊!
……
萧关……
关外,是大队大队的骑兵正在逼近。
他们身上的穿戴和使用的武器都和唐军迥异,明显是异族来犯。
这,就是闻李世民即将病逝的讯息,前来想趁着大唐皇帝病逝的机会,捞上一笔的突厥大军。
“可汗!前面就是大唐的萧关了!”
军队中,一群明显看起来更加精锐的骑兵中间,有人正在谈话。
“嗯,计划进行的怎么样?”
“很顺利,可汗!沿途的唐人根本不知道咱们的到来,从这些唐人的地方,收集到了很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