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李适应该是很自信的,你瞧,朕随便选个人,中兴已经不远,朕这眼光,比太宗皇帝何如?
【李世民:何如?皓月何以比萤火?】
李适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于是,在崔大人之后又挑了一人为相,他叫卢杞,长话短说吧,这就是个马屁精加奸臣。
与崔大人一样,这位得出成果也用了两年时间,不过不同的是崔大人用两年几致中兴,至于他……呃,用两年几致亡国!
你就说这能力,这效率,高不高吧?
公元783年,史上浓墨重彩的泾原兵变暴发,愤怒的唐军将士一口气攻破长安,逼得皇帝逃出国都,达成大唐天子第三迁成就!
幸运的是,李适有李泌、李晟两位牛人,于是第二年,李适回家了。
好久不见,长安!
咳咳→_→,这不是情感剧,而应该是喜剧。
因为就在李适回家这一年,叛乱又起,反了一个节度使,这又是一年都在平叛!
接连被人造反,一个皇帝居然像个狗一样被手下人撵来撵去,李适非常不满。
他对藩镇用兵了,同时,大肆任用宦官为统帅,太监掌兵,左右皇权,由此刻奠定。
结果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论起宦官为祸之深,大唐任第二,没人敢任第一,皇帝,那就是太监手上的玩意儿。
此外,德宗对藩镇用兵这件事……败了,一败就连着德宗的心气一起没了,雄才大略?不不不,现在的德宗只想苟延残喘!
宦官、藩镇之后,德宗又尝试着跟邻居搞好关系,比如派军队去“借”邻居家的牛羊、人力资源。
初期效果不咋的,因为德宗的邻居叫吐蕃,脾气非常暴躁,看见德宗派人扛着刀、背着箭去“借东西”后非常不满,居然愤怒的不“借”!
德宗这小暴脾气蹭一下就上来了,娘希匹,劳资治不了藩镇还治不了你个小邻居?李晟、韦皋,给朕削它,往死里削~
李晟、韦皋点头表示收到,于是吐蕃惨了,今天被打残三万,明天被坑五万,气不过的吐蕃忙拉着南诏跟大唐打了一架,想要找回场子,结果,依旧惨败。
吐蕃焉了,南诏迁都了,那西南边关处,唐军意气扬!
当然,德宗虽然凭本事借到了东西,但国库却是渐渐空了,因为他发现这个邻居居然比他想象中还要穷,打他根本划不来,只会亏本。
为了填补军费这个大窟窿,德宗开始憋坏了,不择手段敛财……具体参照明万历皇帝。
朱翊钧:不是,说李适呢,为什么朕成了背锅的?
雍正:可能……你体格比较好!
朱翊钧:……呵忒!
时间来到公元805年,李适病重,并于同年病逝,终年64岁,少年时的远大志向,壮年时的雄心壮志,再接连的失败中,尽付东流水。
总结,这是个眼高手低,能力跟不上志向的皇帝,宦官之祸,藩镇势大,离不开他的影响。
同时,他也为后世皇帝提供了经验,哪怕这个经验是失败的。
此外,北和回纥、南结南诏、西连大食、天竺,痛击吐蕃,一举扭转了安史之乱后唐军萎靡的军势,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打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这是独属于他的功绩,谁也不能抹去!
第368章 时间最是无情
书接前文!
德宗统治天下二十余年后,驾鹤西去,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一个……咳,倒霉孩子!
这位大概是大唐最能熬的太子,一直当了二十五年,终于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熬走了自家老爹。
比起胤礽,李诵无疑是幸运的,至少,皇位他坐过,这辈子没白来。
言归正传!
李诵,唐德宗李适长子,初封宣城郡王,公元779年他老爹登基后改封宣王,次年册封太子……一直到他老爹驾崩。
在这漫长的太子生涯中,李诵经历过藩镇叛乱,皇帝出逃,见过朝堂倾轧,党同伐异。
与他父亲一样,李诵同样有着一颗复兴大唐的雄心,奈何能力实在有限,加之用人不当,以致于皇帝位子还没坐热,就退位当了太上皇。
嗯,某种意义上,李诵拿到了大满贯,郡王、亲王、太子、皇帝、太上皇他都做过。
他是个很有勇气的人,泾原兵变时,藩镇造反,皇威沦丧,李诵提剑殿后,披甲上城拒敌,历时四十余日,取得奉天保卫战的胜利。
用铁血捍卫皇权的同时,也捍卫着自己的太子地位。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这份勇气一直没有丢弃,在他登基后便一手掀起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
虽然最终难免失败,但至少,这份勇气值得鼓励。
二十多年的储君生涯中,李诵一直关注着朝政,他看到,藩镇跋扈,不敬皇权,他看到,宦官为祸,百姓流离。
他想要改变,做大唐的中兴之主,奈何……他老爹实在太能活。
最终,他虽然熬过自家老爹,登上皇位,可宦官势大难治,藩镇俨然成为国中之国,而他自己,也因为胸中抱负长久无处施展而抑郁成疾。
在这场拼命的长跑中,他虽然胜了,可自身也是风前烛、雨里灯,命不久矣!
没有皇帝的支持,所谓的永贞革新最终也不免成为一个笑话,史书上少了几个青史留名的政治家,却多了几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即——柳宗元、刘禹锡!
言归正传!
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遗诏传位太子李诵,唐顺宗正式登场。
李诵即位后,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改革本身是无错的,因为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革除王朝弊政,让王朝重新焕发生机。
永贞革新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改革派太过激进,改革派领头人王叔文想一口吃成大胖子,一上台就将火力对准宦官、藩镇一顿狂轰滥炸。
宦官、藩镇也是人,他们同样知道改革对王朝有利,但他们同样还知道自己是现有利益既得者。
改革,说穿了就是割他们的肉去喂养底层百姓,以小部分人死换大部分人活。
成功的改革者,第一步往往会将王朝实权握在手中,其次将矛头对准一个势力,软刀子割肉慢慢来。
王叔文不这样,论实权,实权在宦官、藩镇手里,他们手中的牌有且只有一个病怏怏的皇帝李诵以及改革派成员。
论对敌,王叔文没有选择徐徐图之,而是想着一次性解决问题,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同时,他也不愿意用软刀子对付敌人,而是选择——生剌!在宦官、藩镇的身上剜心掏肺……不打麻药那种。
那宦官、藩镇也不是傻子,你如果先选择对付一个势力,或许还能拉拢另外一个势力,借力打力。
毕竟,刀子不落在自己身上,谁晓得疼?
无奈,王叔文实在逼得太急,一下子把宦官、藩镇全惹火了,于是宦官势力选择了最为粗暴的方式,即——武力解决改革派!
还是公元805年,这一年正月,德宗驾崩,顺宗即位,二月,改革派开始改革,三月的时候,宦官的反击到了!
他们还是将顺宗长子广陵王李淳改名为李纯推上太子位,正位东宫。
随后,同年七月,用顺宗的名义下诏由太子李纯主持军国大事,等于架空了皇帝。
八月的时候就更了不得了,宦官势力直接将李纯推上皇帝宝座,让皇帝李诵退位称太上皇,皇权由此完成交接。
然后公元806年正月,顺宗李诵没了,据说是因为父慈子孝,当然,这个父慈子孝有争议,也有人觉得两代皇帝关系挺不错。
但不管顺宗李诵是怎么没的吧,反正就是没了,于是改革派倒霉了!
柳宗元、刘禹锡被贬司马。
大家应该听过一句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那二十三年咋来的?刘禹锡表示我自己很清楚,纯纯是跟错人的后遗症。
与刘、柳两位大文豪相比,王叔文就更惨了,顺宗死后,新帝一旨诏书直接将他赐死。
这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改革集团,史称二王八司马,历时不过半年……不到,人亡政也亡!
说回顺宗李诵,这倒霉孩子本该有着一番作为,不说名留青史,至少不用活得太憋屈。
奈何老天总爱和他开玩笑,在他的漫长人生中,父爱长相伴。
且时间最是无情,任你英明神武,也要被时间缓缓磨去所有精气神……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命长才是硬道理。
当然,顺宗这一辈子也不算亏,他虽然倒在了这场改革的斗争中,但一个更为强大的改革者却站了起来,
他就是唐宪宗李纯,元和中兴的开创者,吸取了前人的教训后,将不停堕落深渊的大唐短暂拉回正轨。
第369章 新的改革者
书接前文!
李纯,原名李淳,唐朝第十二任皇帝,顺宗李诵长子,生于公元778年。
幼年时,德宗李适将他抱在怀中,笑问:你是谁家孩子?为何坐在我怀中?
李纯用稚嫩的童音一本正经的答道:我是第三天子!
皇帝的孙子,太子的长子,理论上确实是第三天子,小铁答得没毛病!
公元805年,朝堂波云诡谲,风起云涌,德宗病逝,顺宗病重,改革派与宦官、藩镇互相倾轧。
此刻,年轻的李纯默默潜伏,积蓄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同样是这一年,他被宦官推上储位,且很快即位称帝,他那病重的父皇宣布退位。
看着这个几经战乱,千疮百孔的王朝,李纯踌躇满志,这是我的帝国,我将重现太宗盛世,我的声名也将流芳千古。
我是第三天子,我时刻记得我的使命,带着我的王朝,沿着正轨走下去!
我的使命是什么呢?削藩!没错,这个王朝有且只能有一个声音,那是皇权,藩镇?那是什么东西?
削藩?四方藩镇节度使一脸不屑,代宗、德宗终其一生都没做到的事,你李纯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
仿佛是刻意挑衅,就在李纯即位不久,西川节度使韦皋便病逝任上,其心腹刘辟没有奏请朝廷就直接自立为留后。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皇权,摆明了无视朝廷权威。
李纯忍了,因为他刚登基,立足未稳,他选择了安抚,任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代为行使节度使的权力。
李纯的退让使得刘辟更为猖狂,他觉得,这新皇帝不过是个黄毛小子,不足为虑。
很快,刘辟得寸进尺,公然上书要求兼任西川、东川、山南西道三镇节度使,扩大领地。
贪心不足,饕餮之口,今日索一城,明日取一郡,大唐有多少土地能填补藩镇的贪心?
李纯出奇的愤怒了,并对刘辟勇敢的说了四个字——去你大爷!
这次轮到刘辟愤怒了,他觉得李纯不识抬举,刘某为国戍边,索要区区三镇有何不可?敬你才尊你一声天子,若不敬,自立为王又如何?
公元806年正月,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公然出兵攻打东川,悍然围困东川节度使李康。
石破天惊,朝野瞩目,此刻,天下人都在看着李纯,是继续退让,任由藩镇凌驾皇权之上,还是铁血镇压,道一声,皇权不可轻!
是像德宗一样碰个头破血流,还是扫清藩镇,中兴大唐?
李纯迅速给出了答案,镇压,用刘辟的头颅给天下藩镇敲响警钟,天子,把控阴阳、生杀予夺,无人能犯!
同月,李纯令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共同出兵讨伐刘辟。
历时九个月,西川叛乱被朝廷镇压,刘辟本人喜提满门抄斩大礼包,为李纯送上开门红——血红的红!
西川叛乱的平定让李纯信心倍增,同时也是李纯在向天下传递的一个信号:朕为天子,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你敢伸爪子,朕就敢剁!
这个信号一出,四方藩镇震恐,纷纷请求入朝,当然,也有不信邪的,比如镇海节度使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