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泰昌这年号,刚换上就得撤,真是……白白浪费!
朱常洛: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不知道吗?
康熙:确实过分了!人朱常洛憋屈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出头,结果一颗红丸直接送他见了他那死鬼父皇,这样的倒霉孩子,你们对他不能太过分。
朱常洛:噗……
刘彻:造孽啊!这神补刀!
永乐:爷孙三代专业补刀的吗?太过分了!@朱常洛,后生别怕,虽然你确实惨得一匹,但祖宗挺你!
朱常洛:……
我是不是该说一句谢谢?
【虽然这个学生人生爱好是当木匠,但孙先生是什么人?专业执教几十年,什么样的熊孩子没见过?教起来依旧轻轻松松,而朱由校对这位老师也非常信任。
1621年,后金军在清朝祖宗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先后攻克辽东重镇沈阳、辽阳,更逼得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明廷大震,朝臣上奏请让孙承宗负责辽东防务。
结果朱由校没批准,因为他实在舍不得孙老师,更是在第二年给孙老师升了官,让他继续留在京城。
但很可惜,这个想法落空了,边防告急,努尔哈赤非常能折腾,而唯一让努尔哈赤忌惮非常的熊廷弼也因为王化贞的弃城逃跑撤回了关内。
导致努尔哈赤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关外所有疆域,对此,朱由校很着急,因此任命孙老师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负责军事。
随后,孙老师接连上书提出意见,如重视武将、救济难民,巡查行伍、大兴屯田等等,都被朱由校迅速采纳!
提了建议,并且得到执行后,孙老师开始对这些放弃关外地盘的家伙动手了,熊廷弼很快被弹劾下狱。
老实说,这位熊大人能力很强,但是脾气实在太炸了些,关外的疆域本来还有机会守的,结果他因为一时之气主动放弃,搞得明廷很被动。
孙老师自然不会放过他,迅速把他下了大狱。咦?人没了,辽东谁来守?满朝大臣都很无奈,见此孙老师大喊了一声:我来!
你来?满朝大臣看向站出来的人,发现是孙承宗后顿时熄了声,这位确实可以,然后皇帝也挺高兴,所以,孙老师当仁不让,出发主持辽东】
霍去病:我承认都是天赋惹得祸,那样的匈奴太弱他太抗揍~
刘彻:???
霍去病:哈!那啥?纯属情不自禁!
众人:……
第134章 督师辽东
冠军侯谈天赋,众人还真没什么话说,毕竟武将最高荣誉封狼居胥就是这位打出来的,关键他封狼居胥时还刚刚二十余,除了天赋,也没什么能解释了。
【孙老师自请前往辽东主持防务,朱由校表示很高兴,也很安心,当即加封孙老师为太子太保,赐蟒袍、玉带,将孙老师送了出去!
于是,时年五十九岁高龄的孙老师再次前往边关。到达山海关后,袁崇焕向孙承宗建议在宁远驻兵,这样进可攻锦州,退可保关宁,得到孙承宗大加赞赏。
当时辽东经略换成了王在晋,这不太聪明的经略大人又是修城又是增兵,结果屁用没有,孙老师对此非常疑惑,一个人是如何蠢成这样的?当即前往询问。
孙老师问他,新城修好以后是不是要把旧城的四万兵马调过来驻守?结果王大人皱眉想了想回答说,旧城的兵马不动,新城应该增加四万兵马。
孙老师对此非常无语,大概教书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蠢的,当即又问,这样一来八里铺就有八万兵马了!
一片石那地儿不守吗?而新城后面就是旧城,旧城前埋的那些地雷你是想用来对付官兵吗?
又问新城如果能守,旧城还有什么用?假如新城守不住,四万兵马投了敌,你是想开关放他们进来吗?
孙老师一番话直接给王在晋问蒙了,王大人压根儿没想这么多,想了半天才支支吾吾的说道关外有三道关可以进来。
言外之意就是敌人不一定会从他修的新城入关,还说他准备在山上修几座营寨防止官兵溃逃。
孙老师上下看了看王在晋,实在怀疑他有没有脑子这东西,因此当即怼了一句,官兵还没败,你就修好营寨等他们,你是想教他们怎么逃跑吗?
而且逃跑的官兵可以进营寨,后金军就这么傻,不会跟着进去?你身为辽东经略,不想着恢复疆土,却在闭关自守,撤了关外所有防线,边关还能有宁日吗?
一番话直说得王在晋尴尬异常,天可怜见,他就一文官,懂什么军事?又不是人人都是卢象升、孙承宗,没那天赋啊!
宋明几朝文官就是这毛病,明明很多不懂打仗,偏偏还喜欢指手画脚,自以为有锦囊妙计,嗯,当然,他们瘾没车神大,研究阵图还是车神最厉害】
赵光义:又扯朕干嘛?
李世民:人菜瘾别大,多学学我大唐书生多好,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
雍正:不然你以为那些话本小说怎么来的?就是这帮怪书生,书读得不多,却自以为腹有良谋,妙计跌出,写书自嗨!
章先生:所以……你大清祖宗拿小说当兵书吗?
雍正:咳!你当朕啥也没说!
【孙老师随后召集众将商议关外防守问题,袁崇焕主张守宁远,阎鸣泰主张守觉华岛,王在晋主张守中前所。
孙老师最后还是采用了袁崇焕的建议,并亲自镇守关门,毕竟宁远这地儿靠海,防守压力小。
而王在晋……孙老师回头就给朱由校上书免了他的官,毕竟猪队友这一类,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还留着,那多半脑子也不太好使】
王在晋:姓孙的好狠!
徐渭@王在晋:你丫自己傻,怪得谁来?
王在晋@徐渭:举人都没考中的人不配和本官说话。
徐渭@王在晋:可老夫比你强,你丫除了四书五经还知道个什么?
王在晋@徐渭:本官进士出身,金榜题名!
徐渭@王在晋:你丫也就会争权夺利、贪财享乐!
王在晋@徐渭:本官进士出身,金榜题名!
徐渭:……
你丫能不能说点儿别的?
【1622年八月,孙老师督师辽东,一上任就给了辽东将领不少自主权力,可以见机行事,不受他人限制。
当然,这权力带来的后果有好有坏,好处是武将能够抓住战机,多打胜仗,至于坏处……参考后期辽东将门,直接成了一帮祸害。
孙老师上任后,很快发觉了大批人才,比如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还有孙元化,嗯,火炮专家那位。
顺带提一句,清军的科技树就是从这位这里传过去的,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这渣滓三人组降清当了汉奸】
李定国:孔孙子我知道,至于其他那俩……可惜没叫我遇上,不然一定一起送走。
孔有德:……
尚可喜:……
耿精忠:……
姓李的不是啥好人啊!这么想砍人!
【孙老师用孙元化干嘛呢?修炮台,嗯,记得努尔哈赤后面好像被轰了一炮。当然,个人觉得用这位修城墙更好些。
毕竟别人修城防的是投石机,而孙元化……他防的是炮击,修的城主要看能挨多少火炮轰击】
孔有德:看登州城就知道了,确实是个人才,还好被明廷自己杀了!
崇祯:可惜当初没杀你,不过这次朕记住你了,马上安排送你一程!
孔有德:……
【在任上,孙老师发现军队里吃空饷、喝兵血的现象非常普遍,更离谱的是一些地方军官串通一气,拿两地官兵合在一处应付巡查。
孙老师毕竟见识广,办法也挺多,想了个主意搞了次大阅兵,很是清理了一帮蛀虫,于是,边关总算清明了些】
朱元璋:吃空饷、喝兵血?谁给他们的狗胆?咱削不死他们!
朱棣:蛀虫、国之大害,该杀!
章先生:这些蛀虫历朝历代都有,还都杀之不绝,确实难搞。
【除此外孙老师还特别重视东江镇和联络朝鲜,虽然最后联络朝鲜没成,守东江的毛文龙也被袁崇焕砍了】
毛文龙:我艹,什么意思?砍我干嘛?
李定国:大概是杀人立威吧,就你看起来比较好忽悠!
袁崇焕:别乱说啊,小心我告你毁谤。
毛文龙@袁崇焕:特么的,劳资招你惹你了?居然要砍我。
袁崇焕:不听军令,抗清无功,徒费钱粮,不杀你杀谁?
毛文龙:劳资可是有圣上钦赐的尚方宝剑,你凭什么杀我?
章先生:没办法,你拿的是天启皇帝给的尚方宝剑,而他拿的是崇祯皇帝给的,皇帝换了,前朝的尚方宝剑自然没啥大用了。
毛文龙:我艹!
第135章 堡垒战术
毛文龙瞬间无语,我去,万万没想到,皇帝居然辣么快没了,这就有点操蛋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这东江镇没法搞了。
【除陆路外,孙老师还很有点先进意识,极为重视海防,当时的登莱巡抚叫袁可立,跟孙老师关系还不错。
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袁可立这人很有能力,任职期间主持辽海防务,搞得非常不错,还兼顾着宁远等边关钱粮运输,非常重要。
这么有能力的人,再加上跟孙老师挺熟,孙老师自然器重,加上这人确实也争气,面对登莱缺粮少援的境况下,数月里就组成了优势兵力纵横海上,战线绵延千里,数次奇兵突袭后金。
更是策反了后金女婿刘爱塔,收复金、复盖三卫,旅顺、望海、永宁数个重镇,打得后金数年之内蜷缩建州,不敢西顾。
登莱战区也成为明清战争史上唯一主动出击的战区。
当然,不是人人都像孙老师这样边防海防并重,朝廷里建议裁撤登莱巡抚一职的人比比皆是,之所以不撤。
一是因为皇帝朱由校对孙老师太信任,另一个就是孙老师也不惯其他人,胡搅蛮缠或者说那些为黑而黑的家伙,被孙老师逮着就是一顿怼,为此,很是得罪了一部分人】
赵翼:不遭人妒是庸才!庸人之妒何须理会?
范进:好家伙,你一直这么狂的吗?
刘伶:做个狂徒多自在,世俗规矩不过限制庸人而定,算得什么?
弥衡:知己啊!若有相见之日,当饮三百杯而贺!
关羽:狂徒!
李世民:确实够狂,也不知谁给的自信?
曹操:就被人给惯的,比如某个倒霉蛋,惹了孤没砍他,惹了刘表还是没砍他,最后惹了黄祖,哦豁!一刀下去人没了,死得干干净净。
弥衡:谁这么倒霉!
刘表:不知,可能也不是倒霉,就是眼瞎,看不清形势,非要作死。
【朱由校,这个皇帝虽然鲁班第二,非常喜欢做木工,但对边关也非常有兴趣,为此,数次派人去边关巡查。
魏忠贤得势后,清楚知道皇帝的喜好,也派人去边关,结果被孙老师上书骂了一顿,说不能让宦官监军。
但不知朱由校是太聪明还是太傻,直言没什么,依旧让魏忠贤派人去看,然后孙老师很不爽,好酒好菜就别想了,就是一顿茶水招待。
那意思很明显了,要么别来瞎看,要么自备干粮,老头子不伺候。要不说孙老师脾气大呢,遇事不怂,不爽就是不爽,明明白白说出来,不搞虚的。
魏忠贤知道这事儿后挺气愤,孙老师这明显不给他面子啊!但他还不敢说什么,毕竟在当时孙老师比他更受信任。
1624年,宁远城修复,军械兵器也全部准备齐全,只要军饷到齐就可以大举进攻找努尔哈赤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