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日落.
长安城这座东方第一繁华的城市,蓬勃发展,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
若是细看,便会发现,这座城市每日都在发生着变化.
曾经何时,长安街头小贩林立,吆喝声不断,大唐子民们往来其中,看似繁盛,可是这繁盛之中又有几分外强中干的意味.
那个时候,外有虎狼环伺,内有疾苦民生.
但看现在,商人的吆喝声都洪亮了几分,底气十足,一张张面庞上,洋溢着骄傲自信.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
这正是现如今大唐百姓的真实写照.
封建社会数千年,农业一直被摆在前位,便是历代君王清楚,想要江山稳固,百姓的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
但凡是皇权没落,朝代更迭,无一不是因为百姓身处于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唐峰完美的解决了这一点.
土豆的大力推广,彻底解决了百姓吃食的问题,更让无数百姓家中有了余粮.
现如今,大唐百姓们除了........种植土豆外,小麦等农作物再次出现在田亩中.
人便是这样.
当不在为一件事情发愁的时候,便会想着提升品质.
田亩间的变化是一部分,市集之间更有明显不同.
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吃饱穿暖,不必再为生存而烦忧的时候,商业便会走上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
这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也是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唐氏麾下的产品,销量日益增长.
茶叶白酒不再只是勋贵官宦桌上之物,同样出现在寻常人家的家中.
唐峰这些日子很忙.
建书院,开民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唐王本来在长安城中赐了一大块地,用于书院的建设,但被唐峰拒绝了.
长安太过繁华,太过浮躁.
书院的位置最终定在了长安城外的桃山上.
一批批的工匠赶往桃山方向,这其中有唐峰府中的工匠,还有大唐本身的工匠.
唐人的热情高涨,唐峰想拦都拦不住.
自从大唐书院建立的消息传出来,多少人自告奋勇要出一臂之力.
唐国公是仙人下凡,先是扫平外患让大唐子民不再受战乱之苦,又推出土豆这等神物,让百姓不再饿肚子.
现如今,建立书院,但凡的孩子,不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有学可上,有书可读.
这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的事.
读书习武,那是贵族的孩子才能接受的教育,平民家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得为了生存而奔波,哪里有机会,哪里有钱财去学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他们觉得自己若是不做些什么,都很是羞愧.
砖窑的砖不要钱了,免费送往桃山.
工匠们不要一分钱工资,只想为书院的建立做点什么.
还有不少商贾,自愿为书院的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没有人手,没有原材料,直接送钱.
原本荒凉的桃山,门庭若市.
唐峰站在那里,望着眼前的人山人海,心中感慨万分.
这个时代,民心还是淳朴的.
你对他好,他便能记着你的好,想要加倍的偿还于你.
刚开始的时候,他吩咐唐海将这些.....
.......一一记录在册,人和物该用还是要用,但钱还是要照付.
建立书院是一个大工程,唐海是唐峰安排在桃山上的大管家,负责监工和处理一切事务.
这种事情,只要自己的人,他才能放下心来.
唐峰不缺钱,他也从来没有想过靠建书院来牟利.
然而,当管家唐海将钱财拿出来的时候,一众唐人百姓却没有一人肯收,甚至于有人红着脸大叫道,若是自己不出点力,以后都没有脸将孩子送到书院来求学.
唐峰妥协了.
他也不得不妥协.
这种心情他是能够理解的,由得他们来吧.
但有一个前提,所有自愿的人,需要听从管家唐海的安排调遣,不得有一丝马虎.
书院的建立是一件大事,这其中,他容不得有任何的问题存在.
桃山上,一片火热.
大明宫内,又是另外一番场景.
长孙无忌,房玄龄,陈叔达,裴寂等一干重臣一起进攻面见唐王.
“老臣知陛下心意,但山东士族还在:京城,陛下如此大张旗鼓建立书院,恐有后患啊!”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虽然说,建立书院的人是唐峰,但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老狐狸,怎么会看不出来,这背后定然有唐王的影子.
唐王坐在那里,目光扫视一周.
这些人都是大唐的重臣,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不管....
其中哪一位,为大唐之心,唐王是毫不怀疑的.
“你们三个呢”
唐王开口询问道.
“陛下,削弱士族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陛下此举太过冒进,还望陛下三思.”
裴寂站出来拱手回应道.
与此同时,陈叔达和房玄龄纷纷附议.
听到这里,唐王心中一声暗叹.
这些............大唐的肱骨之臣,心思缜密,处事稳重,但同样有一个毛病,因循守旧,太过沉稳.
若是放在以前,他或许还能够听进一二......,.......
科举十多年的推行,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唐王已经有些倦了.
快刀斩乱麻,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只要操作得当,其中的风险便可以化解到最低.
更何况,如今的大唐也不再是那无根浮萍,已然能够承受起这种风险.
“前些日子唐峰前来面见朕,给朕说了一句话,朕记忆犹新.”
唐王悠悠说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接着,唐王便将这句话给说了出来.
此言一出,四人4顿时怔在那里.
他们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自然一言便能够听出其中的大宏愿.
第862章:墨守成规的可怕
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这是人本性中的追逐,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人生百年100,弹指一挥间,光阴一瞬过,到头来黄土一g.
功名利禄固然是生前所求,但最终,无非是想在史书中留下自己的一笔,让后人记得有这么个人存在过,做过些什么.
唐王不例外,长孙无忌等人不例外,唐峰也不例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长孙无忌四人4轻吟着这几句话.
这等言语若是从盛世大儒的口中说出来,他们不会有太多的诧异,可从唐峰这个不满二十岁20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给了他们深深的震撼.
这个年轻人天资聪颖,有勇有谋,但他们却没有想到,在那年轻的身体中,还有这等雄心壮志.
“陛下...”
片刻的时间后,长孙无忌四人4心情平复了下来.
这等雄心壮志的确引起了他们心中的共鸣,但他们却不会如同热血青年一样,盲目的冲上去.
官场沉浮数十载,每个人的心都经过了千锤百炼.
利弊得失永远是他们考虑的前提.
“众卿无需再言,唐国公为民请命,朕作为君王,亦无力反驳.”
唐王沉声说道.
两人之间已经达成一致,唐王直接将这个皮球给踢了出去.
长孙无忌等人还想再说什么,最终又咽了回去.
他们如何看不透其中的缘由,但他们同样了解眼前这位…君王.
言多必失.
当初唐峰不在的时候,满朝重臣劝阻,唐王无力施为.
而今,唐峰站出身来要做这件事,唐王又怎么还会听从他们的谏言.
最重要的,唐王还将这件事推的一干二净,书院的建设完全是由唐国公府独自而为,似乎与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这小子,真是不让人省心.”
大明宫外,陈叔达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唐小子天资聪慧,这些年南征北战,不论在军还是在政,都立下了赫赫功劳,但这一次,的确有些冒失了,,.”
裴寂沉声说道.